在幾年前,我的體重是一直降不下來的。
即便一直努力少吃飯、努力運動,體重計上的數字仍然不變,為此感到焦慮。多次自我懷疑後就是自暴自棄開始亂吃,甚至憤世嫉俗的批評現在的審美觀。之後看到體重計上的數字、家人的不斷數落、體檢報告的脂肪肝警告後,才又滿懷罪惡感、灰頭土臉的繼續少吃飯和做著又累又沒效的運動,多次陷入這種惡性循環。
比較可怕的是「人情餵食」逢年過節時家人親戚朋公司友聚餐、請客、送禮...等等,這段期間的被贈與的食物超多,而且大多都很美味...但不怎麼健康(笑著笑著就哭了)
我本身就很喜歡欣賞美食、感受美食的氣味、品嘗美食的味道,也會想動手做料理。生活在台灣要完全無視各式各樣的美食,對我來說真的太難太難了,一度懷疑這是不是我最大的人生功課??
當時對於努力的施力點,都只放在少吃東西和運動上。殊不知這是無效且不深入的努力。而且當時的心態是為了減肥而減肥,只因為家人說瘦下來比較好看、只是做給他們看的,其實沒有真的下定決心要做這件事。而且我很不喜歡打扮外表,這對我來說很浪費時間。
雖然被要求要減肥,但平日因為家裡幾乎每天開伙,吃的也不是高纖低澱粉無鹽無油的健康餐,如果飯吃太少、菜沒吃完還會被唸說『怎麼不吃完?』奇怪勒,不是要我減肥還嫌我吃不夠?? 好吧,那就不要浪費食物,乖乖吃完。又被唸:『唉哟,怎麼又吃那麼多??』
@#$%^&*都給你講就好啦!!!◢▆▅▄▃ 崩╰(〒皿〒)╯潰▃▄▅▆◣
所以就動機層面來說...真正想減肥的動力有大部分是來自對家人的憤怒,於是之後產生了『如果我維持正常體態的話,你們就沒話說了吧?』這樣的報復心態。
後來會去健身房也是被家人推去的,討厭運動又覺得浪費時間的我心裡當然是千百個不願意(當時的我是寧可把運動的時間用在畫圖上),甚至說要幫我出會員費就是為了要我去運動減肥。(也真的出了)
當下的心裡是覺得很羞辱的,為什麼要這樣強迫我減肥? 我的身體為什麼是由你們來掌控? 即便是我的父母,也不想去接受這樣的要求。
但之後還是去了,羞辱感轉化成了憤怒、憤怒促成了動機,動機就是上面說的報復。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我也另外付費找了健身教練,想說要做就做到底。(但收到帳單的時候心還是會涼一半)
但是在正式接觸健身領域後,對減肥的定義也重新理解了。
體脂肪和肌肉的比例均衡、身體的曲線比數字重要、7分飲食、3分運動。
這些觀念是以前不曾知道的,家人也從未告訴我過。也因此才真正開始去了解身體的機制,知道了真正該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以前都在節食和做累的要死的有氧(快走和游泳)但看不出回報成果、對自己只有失望。後來才理解運動有區分成有氧和無氧,相輔相成才能讓增肌減脂最大化。
運動這件事就是「努力」的具象體現。
就重訓來說:利用重量來對肌肉施壓並且正確的施力,以達到鍛鍊和成長的目的。
例如「硬舉」的訓練,如果動作正確是可以鍛鍊到背、臀、腿這幾個部位的肌群,如果狀況允許的話還可以往上增加重量,還可以練得更強壯。
反之如果動作錯誤就會受傷;因為動作不對開始覺得不舒服或是疼痛,卻還是繼續做下去;或者是硬去做根本過重不適合自己的重量,不但沒有鍛鍊到肌肉,反而還造成傷害。
錯誤的運動方式不但無效且會導致受傷;失準的努力方式也是無效並令人受挫。
兩者是不是幾乎相同?
現在是可以吃的均衡健康並且吃飽,再加上重訓和有氧,得到的回報比以前還要多了。(當然還是累的要死)甚至可以無罪惡感的吃美食,這才知道原來減肥是可以吃飽的、體重計上的數字並非身體的實際狀況,也顛覆了很多過去錯誤的觀念。
原來方法一直都有,只是我沒有去發現和調整。只因為其他人說這樣做有效,之後就直接去埋頭苦幹,沒有去評估這個方式是否適合自己,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
也因此才有了:『並非所有的方式都適合自己的身體。』這樣的觀念。
當然還是有陷入瓶頸的時候,大概在開始健身的第二年,來到了最讓人焦慮的撞牆期,體脂降不下來、肌肉也升不上去,數值一直持平。
生活上的飲食習慣也改了不少:不吃宵夜、可能好幾個月才喝一次手搖飲、去超商或賣場都會迴避零食區、習慣吃無調味的原味、不吃羹湯 炒飯 炒麵類的食物...等等。
明明該做的都有做了,為什麼還是沒變? 我做的還不夠多嗎?
心裡深深的感到受挫。
但自從有了「調整施力點」的概念後,大概知道接下來該做些改變了。
經過多次檢視後,健身課的教練對我說:「你的睡眠是不是有點不足? 其實睡覺也能幫助代謝脂肪噢。」這才知道原來還有其他因素,睡眠正是其中之一。除了無法代謝之外,還有肌肉因為沒有得到充分休息而進入停滯,變的缺乏彈性、難以成長,以至於在重訓時一直無法提升表現。
當時因為壓力和失眠,身體確實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於是新的努力目標出現了:「提升睡眠品質」和「充分休息」還有「調整心態」。
在學著讓身體休息的這段期間,也開始往心理的方向去探索真正的主因。
之所以會有壓力和失眠,主要源自原生家庭的相處、工作責任、人際關係、創作瓶頸、賀爾蒙失調......等諸多原因,而自己想短暫紓壓的時候就會嘴饞、產生想吃零食、垃圾食物的慾望,像是洋芋片、高油炸物、甜食之類的...(教練在我背後非常火)
家庭是最大主因,即便現在的身形趨近正常,對於身材上的指點仍然會不離口。(最近是不是復胖了?最近是不是又吃多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次我想去理髮,我爸脫口而出的是:「你可以去OO路上那間啊,就是身材跟你...以前一樣胖的小姐的那間。」就不知道是因為習慣說我胖改不過來了,還是真的想說我胖???ಠ_ಠ
再加上家庭的飲食習慣變化也不大,即便有特別去協調過希望料理方式可以簡單一些、煮的量可以少一些,但因為已經習慣這樣煮好幾年了,我說的方式又不合胃口,所以依舊是用以往的方式在開伙。老實說吃超商的健身餐都比較均衡,但諷刺的是現在標榜健康的均衡餐點花費都偏高,反之平價的餐點都是高熱量吃粗飽,想吃的健康還得先評估一下這個月的開銷預算,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從現有的去做選擇......(吃美食被我歸類在一個月1-2次的奢侈,所以不算在內)
在檢視的過程中發現了心理影響生理的環環相扣、密不可分,也就是說如果可以讓壓力降低,這麼一來身體狀況也會得到改善。
我也確信是這樣,曾經有幾次因為創作帶來的愉悅興奮感、讓精神上得到滿足,讓我有2-3天完全不想吃零食、也不想喝飲料,並非沒食慾只是食量變少了,情緒上不只有創作帶來的愉悅興奮感,就算在過了最興奮的時段,心理的平靜狀態也持續了幾天。(當時從開始到結束感覺大概5天)
到最後發現也許最該做的,除了有效的紓壓之外,還有滿足精神上的匱乏。
肥胖不是一天造成的,長期的身心壓力也是。
這兩個狀況都是在歷經長時間的慢慢累積而成,造成心理長期有個空洞想要去填補,因為不知道該用什麼補,只好靠著進食的短暫滿足感來替代。
總之是探索出原因了,但...知易行難。
想要脫離身心固有的習慣、養成新習慣,需要的時間可能不只是21天,可能要好幾年,畢竟身體已經這樣生活好幾年了,再加上家庭的因素,很難說改就改。
也想過要搬出去、脫離原先的生活模式,但因為請健身教練的費用、還有保險、其他固定開銷在,讓我不敢在現有的經濟狀況下去負擔房租,也因此造成我時常對金錢感到匱乏、沒安全感。
即便現在還是會想在上班時吃零食、喝飲料紓壓緩焦慮、假日出去探索美食店家並品嘗,從中獲得樂趣,依然會提醒自己不要過量;現在還是很討厭運動,但該運動的時候就是好好做完該做的動作組數,就算暫時沒辦法進步也至少持平、至少讓我繳出的費用發揮該有的價值。
目前還不是我最舒適的狀態,但已經不再跟以前一樣迷茫、不知道要做什麼。
我還在努力學著怎麼紓壓、怎麼無視家人的指點、怎麼面對金錢的匱乏感、怎麼改變生活習慣,要努力做的還有很多,也認知到怎麼跟身體和解、相處是一輩子的功課。
現在是不求身材曲線,只求健康就好......當然,我是不會放棄美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