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悟分享|努力不只是努力,而是尋找努力的「施力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就從「努力」開始說起吧。(緊張的吸吸吐)

原因是這段期間看到有人在討論關於「努力去做某件事吧!」不適用於長期改變,這樣的話題。


(來源:噗浪截圖)

(來源:噗浪截圖)

對於這個的主題剛好有不同的感觸,覺得可以寫出來當作不同面相的分享,於是第一篇文章的主題就這麼決定好了~

所謂的「努力」到底是什麼? 怎麼樣才是夠努力了?

『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就是做不到/做不好?』

為什麼「努力」沒有用?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努力就是一件只要「很用力和很痛苦」加上「不斷重複循環」來當作代價,就可以達成目標的途徑.....嗎?

重複的努力去做一樣的行為模式,其實是種消耗。人總是去做習慣做的事,很難從中覺查到自己正在重複做消耗自己的行為。

所以努力是「謊言」嗎? 是持續性的無用消耗嗎?

我認為不是,很多時候都只是搞錯施力點罷了。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告訴過我們做事要「努力」,但是沒幾個人告訴我們要從哪裡「施力」。

而且每個人適合的施力點都不一樣,別人適合的方式不一定適合自己。如果每個人都懂得校準努力的「施力點」,也許可以讓「努力」這件事不再那麼空泛和痛苦,還可以讓「努力」達到最大化。

人之所以會想努力,是為了達成某項目標。

而那項目標是必須持續付出時間、體力、精神或是金錢來作為代價的,並非一蹴可幾。達成目標後,才會覺得先前的努力是有價值的;相反就會覺得這一切都是白費。

以下這些舉例是曾經有過或身邊看過的:

「很努力念書了,為什麼成績就是不好?」

拿手的科目可以很輕鬆的拿到好成績,不拿手的就是要很努力念書。

但問題就是沒有人告訴這個學生適合的念書方法是什麼,在固有框架體系的教育環境下學生也很難從中去摸索。

筆者就是那個成績不好的學生,死背和硬記似乎就是唯一努力的方式。

所以課本和講義的內容都是在靠記憶力支撐的,說穿了都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做的努力,並非真正想學習什麼。如果是文科都還算可以應付,唯獨數學就是無法起作用。

不管怎麼背,就是記不住數學的解題邏輯。

這樣的方式,成了無效的努力。當時也沒有別人來指點引導,所以自始至終都對數學無法開竅。因為數字和數學符號在我眼裡看起來就是「圖像」,怎樣就是無法理解成「數字」這個概念。

到很後來才知道數理能力可能跟腦部的運作、思考模式有關,這方面在網路上也有不少相關的研究文章,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也就是說只要受到正確的訓練還是可以提升,當時就是沒有受過這方面的訓練,而且當時的教育環境也沒那麼彈性,就只能一直用笨方法度過(苦笑) 不過現在要我再回去當學生學數學,打死都不想!!!

「已經很努力跑聯誼了,為什麼還是交不到男/女朋友?」

一個想要找伴侶的人,努力的刷交友軟體、參加了許多聯誼或是經由他人介紹認識不同人,但一直未果。

看起來真的花了很多時間去認識很多人,但實際上真正努力多少了呢?

他花時間在參加不同的聯誼、認識更多人上。但總在拿到很多人的聯絡方式、會面後都不了了之,於是又去參加了另個聯誼、要更多人的聯絡方式...其實都是重複的無效努力。

他確實很努力的在做表面上的社交,但沒有努力去做深入互動或是自我提升上。(觀察、溝通、充實自我、互相理解...等等的能力)

不單是找伴侶,還有一般社交、人際關係上,人跟人之間的關係要努力的部分不是只有初次見面的認識而已,而是後續的情感連結經營。以及必須從中去評估對方是否適合彼此、願不願意包容、性格和習慣的磨合、衝突處理、花多少時間陪伴...等等,這些都是需要付出的努力。

若只想要別人來配合自己、不想付出或做任何改變,只想不切實際的期待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當然就只有慢慢找的份。藉由認識很多很多人來找到那個萬中選一的對象,也只是大海撈針而已。(不過真的有人撈到過吧...)


滾動式調整努力的施力點,是為了少走彎路,縮短自己跟目標的距離。

在一股腦的努力之前,可以先多加檢視或嘗試,確定這樣的努力方向是適合自己的嗎? 是自己想要的嗎? 或許這麼一來就能減少無效的努力,或者甚至不用太過努力就能達成。

如果想要先努力埋頭苦幹後再說,當然也是沒問題的。

畢竟實際走過才會有體驗,體驗成了經驗之後,最終會成為成長的養分。在埋頭苦幹的過程中獲得了新的心得和領悟,這將會是影響大半輩子、刻在人生中的經歷。
筆者現在回頭看以前的無效努力經驗,雖然走了很多彎路、犯過大大小小的錯、摔過很慘的跤,總在心灰意冷好幾回之後還是重新爬起來,想著該怎麼繼續走才會比較接近目標。

其實像這種調整施力點的概念也是在經歷多次的「無效努力」後才有的,之後才懂得去思考要怎麼找到對的施力點並把努力最大化。又或者,其實有沒有努力、要不要達成目標根本不重要,只要專注在自己想做的事上就夠了。

這樣看或許無效的努力並不完全無效,若有從中獲得什麼也不算白費了。

(來源:噗浪截圖)

(來源:噗浪截圖)

另外關於努力的心態也很有趣,我自己的觀察是這樣:

過程中覺得有壓力、很難受痛苦、想放棄又不敢放棄、害怕失去什麼、對自己苛刻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己是「正在努力」的;而且旁人不一定看的出來。

認真專注在當下該做的事的人、或者進入心流中的人,會覺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不會覺得自己在努力;有趣的是這在旁人眼中看起來會覺得這個人很努力。

這樣一看,努力的定義是不是有些模糊? 有沒有努力好像只是心理上的感受而已? 如果有其他我不知道的狀態的話也請告訴我,歡迎打臉XD

最後,對於「努力」這個主題,筆者想將曾經努力過的經驗另外寫出來。也是因為在體會過這些歷程後,對於「努力」這件事有了不同的解讀。

對,我在挖坑。

總之寫好後會再更新上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紀餘-avatar-img
2021/04/27
不管是"努力"或是"沒努力",不能只看表面上的啊!要進入自己的感覺才是真的。
莫脩-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4/27
真的是看有沒有進入感覺,至少我覺得只要進入專注狀態,就不會去想自己有沒有努力這件事了XD
Lily Chen -avatar-img
2021/04/16
謝謝你寫下來~ 過於免強的努力,好像就是施力點不對了,我得在反思一下努力的心態。
莫脩-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4/17
也感謝你的閱讀🙏 經歷過勉強努力的人都知道,這過程真的很痛苦...以前都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發現之後再來調整也不遲!
avatar-img
莫脩的沙龍
21會員
19內容數
莫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14
※此篇文章是單純想法整理,算是我獨自燒腦的胡言亂語,凌亂XD 最近在噗浪上看到這張,就是用一些句子來代表30歲會有的心態。 起初想說每個人的際遇不同,不一定到了30歲就一定會出現跟項目一樣的狀況,況且也有人是到了30歲之後反而開始起飛,或者跟30歲之前一樣始終如一。 在思考過後,仍覺得被說中?
Thumbnail
2022/03/14
※此篇文章是單純想法整理,算是我獨自燒腦的胡言亂語,凌亂XD 最近在噗浪上看到這張,就是用一些句子來代表30歲會有的心態。 起初想說每個人的際遇不同,不一定到了30歲就一定會出現跟項目一樣的狀況,況且也有人是到了30歲之後反而開始起飛,或者跟30歲之前一樣始終如一。 在思考過後,仍覺得被說中?
Thumbnail
2021/12/13
這篇才在講我不會占卜,結果之後開始認真研究塔羅牌、還幫朋友占卜...怎麼會這樣( º﹃º )???(一臉茫然)自打臉的速度還蠻快的,不過最近要專心畫稿所以暫停了。 E 會想寫這篇,其實是前陣子看到有關靈性逃避的文章,想到幾年前剛接觸這塊領域的時候我也有過裡面的狀況。那時候很迷茫焦慮,一直看各種星座和
Thumbnail
2021/12/13
這篇才在講我不會占卜,結果之後開始認真研究塔羅牌、還幫朋友占卜...怎麼會這樣( º﹃º )???(一臉茫然)自打臉的速度還蠻快的,不過最近要專心畫稿所以暫停了。 E 會想寫這篇,其實是前陣子看到有關靈性逃避的文章,想到幾年前剛接觸這塊領域的時候我也有過裡面的狀況。那時候很迷茫焦慮,一直看各種星座和
Thumbnail
2021/11/30
前陣子有想認真去了解人類圖,是可以從中看出自己有什麼樣的設計,進而了解自己的構成、能如何加以運用自身特性的工具。 雖然看了資料後大概有個概念了,九大中心、人生角色...等等的,但是要怎麼合起來看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目前是還沒整合貫通,因此想找人解圖說明。 以我來說,我會想藉由人類圖來了解這些問題:
Thumbnail
2021/11/30
前陣子有想認真去了解人類圖,是可以從中看出自己有什麼樣的設計,進而了解自己的構成、能如何加以運用自身特性的工具。 雖然看了資料後大概有個概念了,九大中心、人生角色...等等的,但是要怎麼合起來看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目前是還沒整合貫通,因此想找人解圖說明。 以我來說,我會想藉由人類圖來了解這些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職場上,努力與成功的關聯性很大。雖然說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不可能成功。因為沒有一個人是職場的天才,都需要經過很長時間在職場的磨練,才有辦法達成一番成就。 但是反過來說,我們也很容易就誤解成努力就一定會成功,對於越認真的人,就越容易感到挫折,因為努力了半天,最終有可能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時
Thumbnail
在職場上,努力與成功的關聯性很大。雖然說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不可能成功。因為沒有一個人是職場的天才,都需要經過很長時間在職場的磨練,才有辦法達成一番成就。 但是反過來說,我們也很容易就誤解成努力就一定會成功,對於越認真的人,就越容易感到挫折,因為努力了半天,最終有可能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時
Thumbnail
「努力」這個詞,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不努力是不會成功的,不努力一點,你怎麽可能會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呢?而當我們每每在提醒著自己或對面的人的時候,我們忽視的是作爲人根本的獨特性和對快樂的追求。這兩個不管犧牲哪一個,你都會得病,心理疾病。 這就是大部分焦慮症和憂鬱症的根源,我們爲了「努力」得到,到底犧牲了多
Thumbnail
「努力」這個詞,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不努力是不會成功的,不努力一點,你怎麽可能會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呢?而當我們每每在提醒著自己或對面的人的時候,我們忽視的是作爲人根本的獨特性和對快樂的追求。這兩個不管犧牲哪一個,你都會得病,心理疾病。 這就是大部分焦慮症和憂鬱症的根源,我們爲了「努力」得到,到底犧牲了多
Thumbnail
當我嘗試塑造出一個不需努力的環境時,卻一直不斷地問自己:「到底,人為什麼要努力?」 我想問的是「那些很努力做事情的人,是為了什麼努力?」如果,物質滿足了?還需要努力嗎? 那些為了生活而努力賺錢的人,想過自己真的需要那麼多錢嗎? 或者,買房子的人,為什麼願意承擔風險背房貸,只為了擁有一個家?
Thumbnail
當我嘗試塑造出一個不需努力的環境時,卻一直不斷地問自己:「到底,人為什麼要努力?」 我想問的是「那些很努力做事情的人,是為了什麼努力?」如果,物質滿足了?還需要努力嗎? 那些為了生活而努力賺錢的人,想過自己真的需要那麼多錢嗎? 或者,買房子的人,為什麼願意承擔風險背房貸,只為了擁有一個家?
Thumbnail
努力,分開的話是奴力,不懂何謂努力是什麼就會讓努力變成是被奴役的力量,所以你口中的努力只是看起來努力。 努力是一種很主觀的認知,因為主觀,所以更容易迷失與誤以為。所以如果是學生或孩子在辨識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努力」,第一步當然是讓自己能夠說出「努力的定義」,如果連努力的定義都說不上來,那真的別以為自己
Thumbnail
努力,分開的話是奴力,不懂何謂努力是什麼就會讓努力變成是被奴役的力量,所以你口中的努力只是看起來努力。 努力是一種很主觀的認知,因為主觀,所以更容易迷失與誤以為。所以如果是學生或孩子在辨識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努力」,第一步當然是讓自己能夠說出「努力的定義」,如果連努力的定義都說不上來,那真的別以為自己
Thumbnail
一、 學生時代,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如果考試前的確是打混摸魚,接到低分的成績單時,就會聳聳肩,一副不置可否地表情說著:「哎呀!就沒認真準備嘛!」 那背後的意思也包含了:如果我有認真念,成績絕對不只有這樣的喔!所以不是我程度差,只是不夠努力而已。 「我是不是程度真的很差?」
Thumbnail
一、 學生時代,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如果考試前的確是打混摸魚,接到低分的成績單時,就會聳聳肩,一副不置可否地表情說著:「哎呀!就沒認真準備嘛!」 那背後的意思也包含了:如果我有認真念,成績絕對不只有這樣的喔!所以不是我程度差,只是不夠努力而已。 「我是不是程度真的很差?」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事實都會這個世界不缺努力的人,你一直以爲,自己已經夠努力了,但是,比你優秀的人都比你還努力,你還有什麽理由不努力呢?但,很多人自以爲自己很努力,他們,是真的在努力嗎?這個問題留給大家思考哈。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事實都會這個世界不缺努力的人,你一直以爲,自己已經夠努力了,但是,比你優秀的人都比你還努力,你還有什麽理由不努力呢?但,很多人自以爲自己很努力,他們,是真的在努力嗎?這個問題留給大家思考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