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儲回大地的藝術」的行動,基本上是件好事,希望透過藝術呼籲社會大眾關注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這都是值得讚許的事,麻煩在這次行動似乎選錯種植的地方,讓好事引來爭議。
在山坡造林不是在平地經營花園,我們可以高興怎麼種就怎麼種,而且在已經處於穩定的坡地(非崩塌地),要砍掉原本長得好好的樹木,是要謹慎評估的
非常巧的,才應高雄美術館的演講邀約結束回台北,就看到朋友們在網路上熱烈討論台北美術館為了造林而毀林的事件。
首先要為高美館教育暨公共服務部按讚,尤其承辦的蔡佳文是畢業自輔大景觀系,對自然生態有一定的專業,因為高美館在市區平地且占地達四十多公頃,對一個都市美術館而言面積算相當大。日前清除了從屏東蔓延而上的強勢外來種植物銀合歡,於是在那湖畔棲地種植了複層植物,希望能將一般的花園造景提升至生態多元的自然棲地,因此他們邀請我以「留下一片荒野」為主題,講述自然荒野對都會環境與生態的重要。
很開心高美館如此用心,他們在去年也成立了生態志工開始作生態觀察與導覽,以一個美術館的腳色卻培訓生態志工,是難能可貴的,不免要對他們豎起大拇指。
反觀台北美術館,最近卻因為砍了士林大崙頭山翠山步道上的林地,說是要種樹來平衡掉「北美館的雙年展」所產生的碳排放而引起爭議。這個「儲回大地的藝術」的行動,基本上是件好事,希望透過藝術呼籲社會大眾關注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這都是值得讚許的事,麻煩在這次行動似乎選錯種植的地方,讓好事引來爭議。
砍掉好端端的步道林地,而且還預計在山坡步道上砍五十公頃之大(目前第一期「只」砍了十公頃),然後種上小苗,說是小苗將來成長可以吸收更多二氧化碳,不要說要具備多高深的生態知識,普通路人甲乙丙,看了也應該會覺得怪怪的。
雖然主辦單位的計畫字句寫得很漂亮,說是「……規劃營造複層林,並藉由妥適的森林經營提升林地的碳吸存能力……」但是如果到現場觀察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在加上台灣適不適合在山坡林地進行 ” 森林經營” ,原本就有爭議。
在山坡造林不是在平地經營花園,我們可以高興怎麼種就怎麼種,而且在已經處於穩定的坡地(非崩塌地),要砍掉原本長得好好的樹木,是要謹慎評估的,而且也要挑選適合現地的樹種,這應該是常識吧?怎麼理當層層把關的台北市政府,一下子就砍掉一大片(十公頃!)? 實在令人費解?
希望未來預計還要砍除四十公頃森林的計畫能暫緩,至少要邀請各方團體與專家仔細評估後再執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