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職場新鮮人的工作箴言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知有沒有看錯,周日上午在市圖長安分館的演講,報名參加的人除了可獲積點,居然還送書,有30個名額。
這個星期天上午要到台北市立圖書館長安分館演講,他們指定的題目是「給職場新鮮人的工作箴言」。
我猜他們會指定這個題目是因為我六年前曾寫了一本書「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洞悉自我、人際、組織、社會的新鮮人指南。」
其實這本書銷售情況並不是很好,大概不到五千本,這兩年也沒有再版,所以恐怕也就近乎絕版,雖然我覺得這本書的主題很實用,我也很認真地寫,至少真誠地講出內心的話給年輕人。
也因為這幾年沒有關於這個主題的邀約,所以連我都差一點忘了這本書,正如出版這本書的出版社也只有我這一本,沒有新書帶動,所以也就被出版社遺忘了。
直到最近長安分館的邀約,而且就這麼碰巧的,也令人非常開心的,上週日在高雄美術館演講時,坐在前排的一位年輕人演講完後很興奮地找我,說他讀軍校,現正在空軍後勤單位服務,他在畢業的那一年買了「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這本書,放在他的桌上,這幾年來,幾乎每天都會翻一翻。
說到這,看到我狐疑的眼神,他再度強調:「真的,我每天都會翻一翻,書裡面有太多可以提醒我的內容!」然後又很興奮地說:「能見到你實在太開心了,比見到小英總統還要開心!」
能遇到這樣的讀者,即使書銷售情況不如預期,但是能真的對年輕人有幫助,那麼寫書所花費的心神與時間就值得了。
這個社會跟你想像的不太一樣―「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自序
從小父母師長一再跟我們耳提面命,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用功,就會考高分,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你好......因為聽得太多太久,我們不知不覺就以為這是真理,但是離開學校之後,慢慢發現,事情好像不是這麼理所當然的。
就像還在當學生時,不管老師或邀請來演講的名人或社會賢達,每個人都鼓勵你要追求自己的夢想,那些成功的人都說,只要不放棄,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可是為什麼過沒多久,當我們離開學校後,親戚長輩會來提醒:你不能一直活在夢幻中,人要務實一點;工作上的老前輩也會好心的勸你:醒醒吧,要面對現實。
為什麼我們在課堂上所聽到的人生大道理跟我們離開學校之後所體會到的不太一樣呢?相信當年我的困惑,我的雙胞胎女兒AB寶應該也會遇到,所以在她們進入大學後,我總會利用假日全家人相聚聊天時與她們討論一些社會的潛規則,以及進入職場與人合作共事的一些注意事項,當然,還有很多課堂上從來沒有提到的,人際間的權力運作。
當然,會想到與她們聊這些主題,另一方面也是看到在數位媒體下長大的年輕人,似乎愈來愈不會察顏觀色,不懂人情世故,與人應對不知分寸,簡單講,現代的年輕人愈來愈白目。
當周遭的朋友一方面憂心台灣在少子化高齡化的影響下,將來有限的年輕工作人口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又批評現代的年輕人無法適應職場壓力,甚至有許多逃回家裡當啃老族。或許這些擔心都是事實,但是我們這些前輩也難逃教養不力的責任,總是要做點什麼事吧?
這本書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成形的。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面對,未來的世界是一個競爭愈來愈激烈,挑戰也愈來愈大的社會,因此,有人說,二十紀未是個焦慮的時代,到了二十一世紀,逐漸進入集體憂鬱的時代,其實不管是焦慮或憂鬱,都是反應出我們面對不確定時代的徬徨與恐懼。
不過,也正因為這種競爭壓力,人人擔心找不到工作的高失業率時代,我反而常常提醒自己,不只是跟孩子談工作,談職業生涯,而是要談我們的人生。我自己也常跟年輕朋友聊到,與其談生涯規劃,不如思考自己想做什麼樣的人。
而且我也很擔心這些年報章雜誌最熱門的就是報導那些成功的名人,書市裏最暢銷的就是告訴我們有錢人怎麼想?有錢人做了那些事?學校老師父母長輩不斷跟孩子恐嚇的就是:「用功讀書才能考上好學校,有好的學歷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才能夠賺大錢!」
當孩子從大人言行與媒體的報導中,把賺大錢的人視為成功人物,建立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這是我相當擔心的,當整個社會都在追求致富之道,總以為可以找到某個秘訣然後就可以複製成功的方法,也會產生許多後遺症。
我們都知道,要賺大錢也許必須努力,但是往往一個人即便再努力也不見得有機會賺大錢,而且當我們太強調秘訣與方法時,假如真的賺到錢,不免會認為這是我們比較聰明,比較厲害,成果是自己應得的,就無法看見一路上有多少貴人的幫忙與機緣的助力。
常會提醒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是否在言談舉止中會不經意地流露出對有錢有勢者的欽羨之意,我也在引領孩子探索未來時,要他們思考究竟什麼是成功?
我認為成功是有意義的過一生,這個意義與世俗的名利地位無關,而是關乎自己對生命與價值的看法,因此,也不須贏過別人才是成功,因為自己的人生有沒有意義由自己來定義;自己過的快不快樂,人生幸不幸福,跟所賺的金錢多少,工作的職位高低,其實也都沒有關係,這些都不是由那些可以量化的數字來決定的。
我希望我的孩子,當然還有許許多多已經在工作,或即將進入職場的年輕人,能體會到真實人生是變幻莫測的,這個世界變化愈來愈快,我們幾乎不可能知道現在所學的知識或技能,那一些是將來能夠派得上用場的,那一些是很快被淘汰的,每個人只有不斷地學習,才有可能適應未來的世界,因為勇於做自己所湧現的求知熱情,是我們所擁有最重要與最基本的能力啊!拋開恐懼,大膽起步走,人生是一場豐富的饗宴,值得我們痛痛快快大玩一場,生命要活得精采,跟是否賺大錢開創大事業沒有關係,只在於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生命發揮得淋漓盡致,不虛此生。
我總會利用假日全家人相聚聊天時與她們討論一些社會的潛規則,以及進入職場與人合作共事的一些注意事項,當然,還有很多課堂上從來沒有提到的,人際間的權力運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出版課程筆記:《給人文書編輯的職能升級課》Ep1:編輯工作的傳承與挑戰:資深前輩經驗分享本系列筆記為觀看《給人文書編輯的職能升級課》線上課程隨堂筆記。本套課程為文化內容策進院主辦的一系列進階編輯講座與課程,如對相關課程有興趣,建議主動關注文策院或光磊版權的FB唷!
Thumbnail
avatar
M編
2021-08-31
對了,那就去新加坡工作吧! | Joyce的職場視界#1032對了,那就去新加坡工作吧! 為什麼周遭愈來愈多的同學,朋友轉赴新加坡工作? 我跟你説喔:新加坡的薪資幾乎是台灣薪資的2倍! - 有人說後疫情時代的台灣,工作只減不增 - 有人說台灣的薪資是停留在,長輩的年代 - 有人說新加坡文化與地理位置,和台灣相近 - 還有新加坡為亞洲重要的,貿易樞紐與金融中心
Thumbnail
avatar
Joyce的職場視界
2021-08-19
[工作]D20 社會新鮮人的職場手冊畢業季節將近,相信不少莘莘學子將會轉變身份踏入職場,這次的分享可能會令滿懷理想的你受到嚴重打擊,但希望你可以好好收藏做好心理準備。 1. 同事是同事,朋友是朋友,不要將兩者混為一談 學生時代,大家沒有很大利益衝突,上課坐在一起做做作業很快就會變成朋友甚至成為一生摯友,但是當你踏入職場的一刻,請放
Thumbnail
avatar
Time to Invest Now
2021-05-14
作為工作很久的人,你有哪些告誡職場新人的經驗?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走了太多彎路, 也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 如果有時光機,以下這些道理, 都是我想告訴初入職場的自己的, 希望對你有啟發和幫助。
Thumbnail
avatar
BOSS成功指南
2020-08-03
剛工作不久的新人,如何處理好職場的人際關係?很多職場新人並沒有搞清楚,單位招聘你來是要做事情的,不是要你來交朋友的,更不是來教學習人情世故的。本質上,你既不用討好別人,更不需要畏懼誰,你的任務只有一個: 「幹好活,做好事。除此之外,再學點東西,糊糊口。」 通俗來講,就是“ 八字方針”:「學習提升,幹活賺錢。」
Thumbnail
avatar
BOSS成功指南
2020-07-31
職場洞察:新創圈看見的改變_開始遠端工作的生態有幾個趨勢洞察觀點想和大家分享,主要是疫情給人們帶來的影響,而我在新創圈裡看見什麼改變?會帶來什麼變革呢?    有三個題目分別是 ..
Thumbnail
avatar
jessee 傑思琳
2020-04-02
《新鮮人求職系列 1》─畢業前夕至找工作前:對現實的模糊認知與理想前言: 在面臨從學生→社會新鮮人身分的轉換之際,遭遇了眾多的迷茫與困惑。這系列的文章一方面是記錄自己求職的過程,讓自己能逐漸明瞭那些迷茫背後的問題是甚麼,應該如何試著去解決,而不是困在情緒地獄裡,沉溺於日復一日的自我懷疑中。另一方也是想透過文字記錄生活,讓生命的獨特經歷,能以記憶以外的方式保存下來。
Thumbnail
avatar
阿瀾
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