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栗子人殺手》推廣心得

前情提要 又到了推廣好書的時候,再度參加非讀book試讀活動就要面對四百多頁的書稿,筆者表示壓力山大(笑),好久沒一口氣看完如此份量的小說了,彷彿回到可以無憂無慮暢讀課外書的小時候,這就是大學生的自由與任性吧(誤)。

書封(圖片來源:金石堂)
書封(圖片來源:金石堂)
在一個寒冷的十月清晨,哥本哈根警方接獲一件凶殘的命案:一名女子慘遭殺害,一隻手消失無蹤,頭頂還掛了一個栗子拼成的人偶。 負責偵辦此案的警探,一是野心勃勃、正想轉調高科技犯罪部的乃雅.蘇林,一是剛從歐洲刑警總部被踢出來的馬克.赫斯,兩人發現神祕的「栗子人」竟與一年前的少女失蹤案有所牽連。 當時失蹤案鬧得全丹麥沸沸揚揚,因為女孩的母親正是知名政客蘿莎.哈同。 然而少女失蹤案早已結案,綁架撕票的凶手不僅已經認罪、也正在獄中服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隨著一個又一個女性遇害,蘇林和赫斯兩人必須與時間賽跑,解開凶手和失蹤案的關連。等待他們的,是更驚人的真相......
《栗子人殺手》的劇情猶如穩定起伏的心電圖,在鋪陳與幾個小高潮之間平穩的推進,直到最後揭開「栗子人」的真面目,迎來劇情巔峰,並於結尾留下明顯的伏筆,似乎暗示讀者「栗子人」的故事尚未結束。
每次看連環殺手的故事,這些兇殘的、披著人皮的怪物們好像不外乎都得有自己的獨門標識,而到了《栗子人殺手》這裡,這個獨門標識自然就是「栗子人」了,這同時也是本書中指向兇手最關鍵的線索,為了避免劇透,就請讀者自行翻閱本書囉。
「栗子人殺手」的真面目,看似和之前的劇情有所聯繫,但筆者認為作者埋下的伏筆不多(也可能是筆者沒能發現它們的暗示效果),而是選擇以一個出人意料的結果帶給讀者震驚、好奇,從而在了解所有案情細節後,為作者縝密的安排感到佩服。
不過筆者還是覺得,儘管作者的一切安排合情合理,由於前面幾起兇殺案鋪敘許久,因此顯得最後的收尾有些突然,也或許是殺手將自己隱藏的太好,筆者才會一時接受不了事實。這樣的現象也讓筆者聯想到過去曾看過的幾起歷史上真實發生的兇殺案件(許多維基百科即有紀錄),其中某些受害者的死狀怵目驚心,也有懸而未解的疑案案發經過撲朔迷離,更有殺人手法之離奇,使人難以想像世間竟有這麼多的惡意
其實在《栗子人殺手》中,作者針對此問題給出了他的解答--這些惡意或許都是其來有自的。當然沒有人應該成為殘忍手段之下的受害者,可是究竟是什麼緣故,促成加害者起了傷害他人的念頭,甚至罔顧人命?事情背後往往有它的因,而我們除了看到表面,更應該探究根本。就本書的例子而言,有時候,真確的愛能夠化解本當發生的悲劇。

這大概是本文最大的劇透了
後記 《栗子人殺手》一書用了一百多個章節小標,筆者猜想是作者的編劇背景造就了獨特的寫作習慣,雖然不斷切換視角來敘述情節容易讓讀者困惑,但不可否認在改編為影視作品時,製作團隊可以有更多彈性進行修改,只能說有利也有弊。 而此書也已確定會以Netflix原創影集之姿為更多觀眾帶來震撼,但可能因為疫情原因還在拍攝中,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這次的心得到這邊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追蹤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