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別對映像研出手!》動畫的「現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別對映像研出手!》描述3名高中生淺草、金森、水崎成立社團映像研來製作動畫的過程。其中,淺草跟水崎是徹底的動畫人。淺草有最多的創意,擅長繪製各種場景與物件;水崎擅長畫人物,對於動作細節有極高的要求。2人都很有才,不過,讓她們得以順利產製動畫的,關鍵還在「才華」外。
金森扮演關鍵的角色,她是一流的製片人,宣傳、發行都十分在行。她是做什麼都很厲害的人,但若沒有她,淺草跟水崎的能力就無法順利發揮。金森代表團隊裡的現實面,最看重績效,也只注重績效。這種人常常會被具「藝術」性格的人排斥,但金森最厲害的,是她十分會變通,懂得何時強硬、何時收,知道在謹守原則外尊重他人專業,還很會收攏人心;她作為司令官,不只會耍戰術,更懂得讓小兵上戰場時不懼怕。
映像研能合作順利,是每個人都認為對方很重要——淺草跟水崎就從沒因為金森缺乏動畫知識說過什麼。如果金森代表現實的現實;淺草跟水崎則關於動畫的現實。
作為一部內容是拍攝動畫的動畫劇集,「現實」有多重的意義:它既是動畫如何被做出來的現實,也是動畫本身需要具備的現實感。而這2種現實,劇中都發揮得很精采。
讓動畫從「天馬行空」到「腳踏實地」的,不只需要金森代表的外在現實,也需要我姑且稱為「動畫現實」的另類現實——它不只包含劇情本身合不合邏輯,也指向動畫究竟距離真實有多遠。
有人會說動畫還要在意現實,那我們看動畫幹嘛,動畫不就是為了滿足幻想嗎?這對也不對。第5集〈鐵巨人登場!〉就做了有趣的辯證:動畫是為了滿足現實無法達成的夢想,但若永遠都達成不了,似乎又太遙遠,所以動畫常成為夢想與現實的折衷。當然也有夢想大過現實的時候,好比巨型機器人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行,它的存在就是個矛盾,但是,它又是充滿光輝到難以捨棄的夢想,只好寄託於動畫中了。
動畫要靠近現實還是純粹的幻想,沒有標準答案,當中也有許多拉扯。淺草跟水崎都是在某方面很重視現實的人,有時重視到讓人驚嘆——淺草常會說出一般人都不知道的冷僻知識,堪比百科全書;水崎則是天生的觀察家,對肌肉運動的方式、煙霧如何飄、水如何流都能精確的掌握,在她的理想中,動畫是比真實世界更真的現實。
但她們也很快注意到,現實有時候不是那麼堪用。動畫是畫面的演出,太注重現實有時會讓演出效果打折扣,這不意味一定要捨棄現實,而是需要考量或加以彌補。有趣的是,讓淺草意識到這點的,是在她不太熟悉的音效領域,當她聽到自己的動畫被配上符合現實的音效後,立刻知道行不通;這也促使她反省,動畫是要讓不懂的人也享受。
再舉一個關於現實的例子,影史上有《火車進站》(1895)嚇跑觀眾,因為它太逼真,觀眾相信自己會被火車輾過。本劇也有類似的「信以為真」時刻,第4集〈握緊手中的開山刀!〉當中預算審議會那段實在拍得太好,誇張完全是有道理的,當觀眾懷疑彈殼真的掉在座位旁,那是不亞於《火車進站》等級的震驚,到這裡已經很棒;更厲害的是播完後三人忽略觀眾馬上開起檢討會,完全讓觀眾買單她們的實力。
對我來說,《別對映像研出手!》本身,就是一則混雜現實與夢想的故事,它雖然美好,卻非遙遠到不能接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107內容數
電影是什麼? 電影的記憶、電影的未來、電影的空間、電影的啟示、電影的事件、電影的真實、電影的謊言、電影的模樣、電影的愛與死 看電影的人是一獨特的物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翔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電影主旨並不在討論喝酒到底好不好。雖然馬汀(麥斯米克森飾)跟他的教職朋友試驗在工作時喝酒看似讓他們回歸青春、成效加倍,但別忘了,馬汀在獨木舟旅行時可是一滴酒都沒沾,卻讓妻子想起從前的他們,可見喝酒不是必要。
《危巢青春》(Scheme Birds),關於一位愛家的母親如何離開她的家鄉。導演艾倫.菲斯克(Ellen FISKE)與艾莉諾.哈林(Ellinor HALLIN)貼身紀錄著潔瑪成為人母的那段經歷,影片充滿親密感,這需要強大的信任。
    電影截取成年母豬甘妲(Gunda)的一段生命歷程:以牠生養小豬開場;分別小豬作結。而整部片,就是對牠們日常生活的「凝視」,這讓我想起蔡明亮的《你的臉》,同樣要求觀眾凝視一生命體,它們有必須共同遵從的倫理——這凝視不可以是暴力的。
當我看完《萌之朱雀》,直覺聯想到侯孝賢的《童年往事》與《戀戀風塵》。不只是因為它們有共同的寫實調性與題材——成長、死亡、初戀——更在於它們都用表面最平淡簡潔的敘事,內藏宇宙等級的戲劇衝突張力。
    卓別林經典默片《城市之光》問世於1931年,正是有聲電影蓬勃發展的時期,電影市場版圖正慢慢被有聲電影佔據。或許出於對抗意識,電影的第一場戲,就呈現了語言的無效性——雖然不久後,卓別林也開始製作有聲電影。
電影主旨並不在討論喝酒到底好不好。雖然馬汀(麥斯米克森飾)跟他的教職朋友試驗在工作時喝酒看似讓他們回歸青春、成效加倍,但別忘了,馬汀在獨木舟旅行時可是一滴酒都沒沾,卻讓妻子想起從前的他們,可見喝酒不是必要。
《危巢青春》(Scheme Birds),關於一位愛家的母親如何離開她的家鄉。導演艾倫.菲斯克(Ellen FISKE)與艾莉諾.哈林(Ellinor HALLIN)貼身紀錄著潔瑪成為人母的那段經歷,影片充滿親密感,這需要強大的信任。
    電影截取成年母豬甘妲(Gunda)的一段生命歷程:以牠生養小豬開場;分別小豬作結。而整部片,就是對牠們日常生活的「凝視」,這讓我想起蔡明亮的《你的臉》,同樣要求觀眾凝視一生命體,它們有必須共同遵從的倫理——這凝視不可以是暴力的。
當我看完《萌之朱雀》,直覺聯想到侯孝賢的《童年往事》與《戀戀風塵》。不只是因為它們有共同的寫實調性與題材——成長、死亡、初戀——更在於它們都用表面最平淡簡潔的敘事,內藏宇宙等級的戲劇衝突張力。
    卓別林經典默片《城市之光》問世於1931年,正是有聲電影蓬勃發展的時期,電影市場版圖正慢慢被有聲電影佔據。或許出於對抗意識,電影的第一場戲,就呈現了語言的無效性——雖然不久後,卓別林也開始製作有聲電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次不想多說介紹、彩蛋跟影射的事件,很多介紹電影內容的文章都寫的非常詳細了,單純想以藤本樹的粉絲視角,把看完慕然回首後的感動和眼淚留下一些紀念。
Thumbnail
僅僅58分鐘的《驀然回首》為何能深深觸動每個創作者的心靈?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創作的門檻越來越低,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就有機會獲得流量和關注。然而,在競爭者如雲的情況下,你的成品不一定可以找到屬於它的地位,也不一定能獲得成功。於是你開始渴望更多的認同,像藤野一樣,把自己封閉在房間裡默默精進
Thumbnail
與藤本樹的第一次接觸,不是《鏈鋸人》,而是《驀然回首》。 就在幾天前,寫了一篇日記給自己,文字是這麼詢問的:「如果沒有才華,是不是也沒有夢想?」幾天後,就在電影院的黑漆漆中,找到心的鏡像。 誰都希望被看見、被肯定,每個創作者,都有這樣的願望。在這條注定孤寂的路上,願我們能在原點相逢。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都不是會看漫畫的人,但在電影上映前朋友強力建議我應該先把漫畫看過,於是乎花了半小時就看完漫畫了(一百多頁而已,大家可以嗑完再去看)。當時想法是這麼短篇卻後座力好強,分鏡圖也真的好神,在雨中雀躍的主角之一藤野超級浪漫、超級可愛!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有沒有一部電影在你看完之後,發現電影裏虛構的主角,原來就坐在你的對面,只是他們外貌不同、氣質不同、職業不同、背景也不同,那爲什麽我會說眼前和我對話的這位日本電通執行創意總監,也是《我的完美日常》的監製與編劇,讓我感覺就是《我的完美日常》裏的主角 - 平山呢?
Thumbnail
我們最早就是在做動畫,從一般廣告開始,慢慢去擴展不同的類型,比如說遊戲、角色動畫、電視與電影的特效……等等,但是越做越專業的情況下,我們就想再去做一些延伸,像是虛擬攝影棚跟虛擬製作,我們找到這些工作項目的共通元素去發展,甚至到後面我們還去做互動設計、沉浸式多媒體展覽與現在時下最熱門的AI生成技術。
Thumbnail
此文是《日本經典動畫建築:架空世界&巨型城市》個人心得的下篇。回顧日本經典科幻動畫,如《AKIRA》及《攻殼機動隊》等,分享一些作品心得和動畫監督見解。
Thumbnail
勝利的法則已經決定了!假面騎士Build帥氣登場!
Thumbnail
改編自柊葵所創作的日本同名少女漫畫的真人電影《心之谷》講述了一對從小相識的情侶,兩人因受到彼此的影響而設立各自的人生目標,亦成為在追夢道路上互相鼓勵的夥伴。跟原著漫畫及吉卜力改編動畫的最大不同(也是本次的最大賣點)在於,這回的真人化改編則多了兩位主人公長大後並踏入社會及面對遠距離戀愛的原創劇情。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次不想多說介紹、彩蛋跟影射的事件,很多介紹電影內容的文章都寫的非常詳細了,單純想以藤本樹的粉絲視角,把看完慕然回首後的感動和眼淚留下一些紀念。
Thumbnail
僅僅58分鐘的《驀然回首》為何能深深觸動每個創作者的心靈?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創作的門檻越來越低,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就有機會獲得流量和關注。然而,在競爭者如雲的情況下,你的成品不一定可以找到屬於它的地位,也不一定能獲得成功。於是你開始渴望更多的認同,像藤野一樣,把自己封閉在房間裡默默精進
Thumbnail
與藤本樹的第一次接觸,不是《鏈鋸人》,而是《驀然回首》。 就在幾天前,寫了一篇日記給自己,文字是這麼詢問的:「如果沒有才華,是不是也沒有夢想?」幾天後,就在電影院的黑漆漆中,找到心的鏡像。 誰都希望被看見、被肯定,每個創作者,都有這樣的願望。在這條注定孤寂的路上,願我們能在原點相逢。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都不是會看漫畫的人,但在電影上映前朋友強力建議我應該先把漫畫看過,於是乎花了半小時就看完漫畫了(一百多頁而已,大家可以嗑完再去看)。當時想法是這麼短篇卻後座力好強,分鏡圖也真的好神,在雨中雀躍的主角之一藤野超級浪漫、超級可愛!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有沒有一部電影在你看完之後,發現電影裏虛構的主角,原來就坐在你的對面,只是他們外貌不同、氣質不同、職業不同、背景也不同,那爲什麽我會說眼前和我對話的這位日本電通執行創意總監,也是《我的完美日常》的監製與編劇,讓我感覺就是《我的完美日常》裏的主角 - 平山呢?
Thumbnail
我們最早就是在做動畫,從一般廣告開始,慢慢去擴展不同的類型,比如說遊戲、角色動畫、電視與電影的特效……等等,但是越做越專業的情況下,我們就想再去做一些延伸,像是虛擬攝影棚跟虛擬製作,我們找到這些工作項目的共通元素去發展,甚至到後面我們還去做互動設計、沉浸式多媒體展覽與現在時下最熱門的AI生成技術。
Thumbnail
此文是《日本經典動畫建築:架空世界&巨型城市》個人心得的下篇。回顧日本經典科幻動畫,如《AKIRA》及《攻殼機動隊》等,分享一些作品心得和動畫監督見解。
Thumbnail
勝利的法則已經決定了!假面騎士Build帥氣登場!
Thumbnail
改編自柊葵所創作的日本同名少女漫畫的真人電影《心之谷》講述了一對從小相識的情侶,兩人因受到彼此的影響而設立各自的人生目標,亦成為在追夢道路上互相鼓勵的夥伴。跟原著漫畫及吉卜力改編動畫的最大不同(也是本次的最大賣點)在於,這回的真人化改編則多了兩位主人公長大後並踏入社會及面對遠距離戀愛的原創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