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禮拜終於進展到要穿全套防護衣看診的情況了,急診的學弟說急診已經全部視同感染區,全程防護上班。北部有些醫院已經開始分兩梯次上班,避免院內感染時全軍覆沒辦法撐住照護病人的狀況。疫情來得快且急,雖然知道台灣遲早會面對,但從沒想過來得時候是這樣的光景。
門診明顯感受得到病人的焦慮,看著醫師全身包緊緊,阿伯說亞東戴外科口罩的都被感染的,戴這麼鬆的口罩根本沒有用阿!說著把手伸進去口罩側面示範有多鬆,讓我趕快阻止他!阿伯你這樣把手伸進口罩才是增加感染風險的動作吧!....orz。平時開朗健談的阿伯,靦腆的說最近收入很差,店裡一個禮拜頂多來一個客人。病情還算穩定的病人紛紛打電話來退掛,或是自動延後幾周掛號時間。
臉書上,平常關注一些弱勢自立團體,諸如新巨輪,大誌也都受到不小的衝擊。不少精神科的同學和長照體系的朋友,也開始關注疫情隔離下的心理衝擊和憂鬱疏離,對弱勢、長輩、以及兒童的影響。這波疫情不只考驗及醫療、經濟、更考驗了人性。才第一個禮拜,難以想像,在這波疫情下,撐了將近一年才重見曙光的許多國家。
醫療的專業讓我們知道,疫情不會那麼快結束。集體的焦慮和壓力,考驗的是台灣人的道德勇氣和公民素養,以及社會扶助系統對弱勢團體在最困境時的支持和能力。這是一場長期抗戰,照顧好自己,減少群聚接觸,保持社交距離,但不忘關心身邊的人,為彼此加油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