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市占下滑 宣告特斯拉將跌落神壇?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傳統車廠及新創公司陸續搶進下,特斯拉的電動車霸主地位備受威脅,目前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特斯拉在全球電動車銷量中佔16%,較2020年第一季的19%佔比下滑3%,雖然特斯拉的銷售數量是超越2020年第一季,但數據已經突顯市場中已經有其他競爭者具有實力可以吞食特斯拉的市占優勢。

2021年第一季奮力追趕特斯拉的的車廠,並不是我們熟悉的福斯或是BMW,而是中國的上海汽車集團(SAIC),而強攻市占的車輛竟然是以陽春配備並且超低車價的五菱宏光Mini EV,讓我們開始思考消費者到底需要什麼類型的電動車?特斯拉會不會因為消費者的務實態度而跌落神壇?
2021年第一季全球前五大電動車廠商

首先從特斯拉的財報觀察

特斯拉第一季淨利為4.38億美元,其中碳權收入高達5.18億美元、減持比特幣獲利1.01億美元,也代表2021年第一季特斯拉如果單看汽車銷售其實還在賠錢。
但最近特斯拉最大的碳權的買家也是全球第四大車廠Stellantis,預計2021年便可依靠自身技術符合歐洲的碳排標準,因此決定不再與特斯拉購買碳權,可預期Stellantis這個決定將讓特斯拉的獲利產生重大的衝擊。

再由電動車銷售狀況觀察

根據美國科技媒體Electrek在5月時的報導,特斯拉第二季的產能已經銷售一空,當時特斯拉也恰巧宣布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車型,將因為成本的關係上漲人民幣1000元。
而根據中國乘聯會觀察,特斯拉Model 3的3月銷售量達25,327輛,較2月增長了85%,也創造了Model 3在大陸的最好成績。另外受到大陸市場的季度銷售特性因素影響,每季的首月往往是中國廠商訂單和產量的協調時間,因此就市場規律而言汽車的交付量往往會出現下滑。
所以特斯拉在中國的4月銷售量出現下滑也不足為奇。

最後討論特斯拉銷售陷入危機的報導

2021年6月5日各大媒體都出現特斯拉4月的全球市場市占率,由3月的29%下滑到11%,並且中國5月份的訂單月增率出現腰斬的現象。
姑且不論特斯拉的銷售成績,單純思考電動車的市場競爭者,我們就可以發現電動車的市場其實已經越來越擁擠,而上汽的五菱宏光低價車狂售,更讓我們正式認定電動車與自駕車的市場其實是可以分割的。
就減碳的目標思考,世界最需要的是電動車並非自駕車,雖然透過自駕車的技術可以進一步降低能源的無謂消耗,但就減碳的角度思考,電動車才是關鍵!因此我認為五菱宏光將不只會侵蝕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占,更有機會搶攻到目前還買不起特斯拉的地區。
再來看看特斯拉引以為豪的電池續航力,我們發現2021年中可以買到的電動車中Model 3 高里程版的充電後續航力568公里;Model Y高里程版充電後續航力是525公里;福特電動SUV車型Mach-E充電後續航力是490公里;現代Kona充電後續航力是415公里,由此可以發現製造出高續航力的汽車不再是特斯拉的專利。
另外以目前電動車密度最高的國家─挪威做為參考,電動車的充電站大約距離都在50公里左右,因此除非特別原因否則往後電動車的電池續航力是否需要越飆越高?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特斯拉已經過了黃金蜜月期

就投資而言,我們往往會希望找到產業剛剛起飛,最好股價也剛剛起飛的標的,但實務上這樣的標的非常發現,但反過來思考,尋找產業已經起飛而股價卻飛上天的股票,我們卻往往很容易就找到。
特斯拉就是一個案例!
電動車的趨勢是全球不同政府的同一目標,只因在環保問題,因此電動車預計在2035年後將不是一個新名詞,而這幾年中傳統的燃油車與電動車也持續的在進行世代交替,目前傳統車廠已經開始正視新能源車的趨勢。
而在目前電動車最普及的挪威中,2020年最受歡迎的電動車不再是特斯拉,而是而是奧迪,並且2018年時奧迪在挪威電動車市場佔有率才2.1%,但是到2020年時已經躍昇到19.21%,根據天下雜誌的報導挪威人非常重視家庭生活,因此車子內裝的舒適度與安全性及共遊的人數才是選車的重點,而這也是奧迪e-tron電動休旅車銷售成績驚人的因素。
所以現在如果你想要投資特斯拉,可能要先屏除掉你對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的狂熱,好好思考一下本業不賺錢的車廠到底有沒有投資的價值?
但你如果要投資的是電動車供應鏈,那或許你已經發現目前市場已經處於百家爭鳴的格局,如果已經拿到門票的供應鏈,將有機會隨著2035年的來臨越來越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172內容數
沒有艱深的專有名詞!只有新聞與數據的交叉比對,讓你用不同的角度思考產業可能發生的變化與趨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報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國聯準會(FED)於6月2日宣布,開始逐步賣出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買進的公司債及ETF,2020年5月中旬美國聯準會破天荒的買進公司債,其目的在避免企業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無法取得資金,現在美國聯準會決定要賣出當初購買的公司債及相關的ETF,代表什麼訊息?
2021年美國最大的飆股就是美國連鎖電影院AMC,但公司卻趁著股價狂飆之際賣出2.3億美元股票給對沖基金Mudrick Capital,近期消息傳出Mudrick Capital已經以更高家轉手賣出股票,成為另一個贏家!
喜歡記得追蹤,高興記得打賞 OPEC+部長級會議在2021年6月1日(舉辦,本次會議中大家的焦點都在OPEC+的增產計畫是否會產生變化,會後油價創下了兩年半來的新高,到底什麼信心讓油價一路上漲?難道通膨真的要來臨了嗎?
喜歡記得追蹤,高興記得打賞 韓國央行在5月27日提升對經濟前景和通膨的預估,表示終將傾向緊鎖政策,也等同宣布新冠疫情時期的低利率時代將告結束,而與韓國產業結構相似的台灣,將會產生什麼衝擊?
蘋果在今天公告了2020年200大供應商名單,其中台灣廠商有46家;大陸廠商有41家;美國及日本各有38家;歐洲廠商有18家;韓國廠商有11家;其他地區的廠商有8家,根據過往的經驗200大供應商佔了蘋果相關產品採購金額的90%以上,因此可以擠進200大供應商等於是在去年拿到了一個大訂單
喜歡記得追蹤,高興記得打賞 近期美國聯準會多位官員都針對現行的寬鬆政策發表談話,其主軸大致都圍繞著目前的寬鬆政策應該如何退場。不過我們也都知道目前全球經濟的活耀,主因是美國聯準會及歐洲央行從去年開始的寬鬆政策推動,現在如果美國聯準會真的啟動退場機制,那現在的經濟復甦動力會不會也暫告一個段落? 美國
美國聯準會(FED)於6月2日宣布,開始逐步賣出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買進的公司債及ETF,2020年5月中旬美國聯準會破天荒的買進公司債,其目的在避免企業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無法取得資金,現在美國聯準會決定要賣出當初購買的公司債及相關的ETF,代表什麼訊息?
2021年美國最大的飆股就是美國連鎖電影院AMC,但公司卻趁著股價狂飆之際賣出2.3億美元股票給對沖基金Mudrick Capital,近期消息傳出Mudrick Capital已經以更高家轉手賣出股票,成為另一個贏家!
喜歡記得追蹤,高興記得打賞 OPEC+部長級會議在2021年6月1日(舉辦,本次會議中大家的焦點都在OPEC+的增產計畫是否會產生變化,會後油價創下了兩年半來的新高,到底什麼信心讓油價一路上漲?難道通膨真的要來臨了嗎?
喜歡記得追蹤,高興記得打賞 韓國央行在5月27日提升對經濟前景和通膨的預估,表示終將傾向緊鎖政策,也等同宣布新冠疫情時期的低利率時代將告結束,而與韓國產業結構相似的台灣,將會產生什麼衝擊?
蘋果在今天公告了2020年200大供應商名單,其中台灣廠商有46家;大陸廠商有41家;美國及日本各有38家;歐洲廠商有18家;韓國廠商有11家;其他地區的廠商有8家,根據過往的經驗200大供應商佔了蘋果相關產品採購金額的90%以上,因此可以擠進200大供應商等於是在去年拿到了一個大訂單
喜歡記得追蹤,高興記得打賞 近期美國聯準會多位官員都針對現行的寬鬆政策發表談話,其主軸大致都圍繞著目前的寬鬆政策應該如何退場。不過我們也都知道目前全球經濟的活耀,主因是美國聯準會及歐洲央行從去年開始的寬鬆政策推動,現在如果美國聯準會真的啟動退場機制,那現在的經濟復甦動力會不會也暫告一個段落? 美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電動車巨頭,並在近期重新把自己定位成 AI 公司的特斯拉,正式對外報告了眾所矚目的 2024 第二季的財報。基本上,這份財報在營收方面打敗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但在獲利方面則略遜於預期。不過,由於過去一個月,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強勢上漲,實際上的市場預期可能更高,導致於盤後股價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跌....
Thumbnail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為了因應電動車銷售低於預期,迫使這些汽車製造商需要透過更為嚴苛的方式來控制成本,不然難以和特斯拉還有其他中國本土的電車經銷商競爭。美國銀行證券分析師 John Murphy 在「Car Wars (汽車大戰)」的報告中表示:「我認為底特律三巨頭應該盡快退出中國市場」
Thumbnail
特斯拉真的漲不動哇! 經過熱熱鬧鬧的一週Computex台灣美食之旅,黃仁勳帶領的輝達都已經要漲到天上去,市值首度超過蘋果,成為微軟之後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昨晚蘋果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股價也在當天大漲5%,創歷史新高。 唯獨特斯拉,這掉隊的七大巨頭,被市場拋棄、唾棄,股價
Thumbnail
(圖/ Tesla) 特斯拉在最新一季度的交付數據意外低於預期,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衝擊。 公司交付的電動車數量僅為386,810輛,遠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49,080輛,這也是自疫情爆發以來的首次年度下滑。 特斯拉的主力車型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也遭遇下滑,導致整體交付量的降
Thumbnail
特斯拉(TSLA)在 公布了 1Q24 財報,財報後雖在那斯達克大跌1%的逆風市場下大漲12%,到底說了什麼事情讓市場驚喜呢 在開始之前,先看看我在4月3日特斯拉公布第一季時的論述,在這次財報上是否能延續我的論述呢
Thumbnail
在過去兩年間,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似乎從一個超級被追捧的明日之星,跌落到一個人人喊打的沒料企業。這基本上可以從特斯拉 TSLA 的股價看出......
Thumbnail
2023年汽車可靠性調查發現電動車仍面臨充電和電池問題,消費者對電動車整體體驗評價較低。特斯拉市場領導,但仍有硬體、油漆和裝飾以及空調系統等問題。文章討論了電動車的問題和可靠性,並探討了充電站的發展和影響。
Thumbnail
最近幾隻尖牙股都一直往上邁進,該佈局的在2023都先撒網了,倒是特斯拉往下噴的讓我有點興趣。 特斯拉在上週公佈的最新財報不如預期,由於其降價促銷壓縮利潤,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降至17.6%,為自2019年以來最低。同時特斯拉也預期 2024年電動車成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於去年,受此利空打擊
Thumbnail
特斯拉去年第四季的財報不盡美好,營收和獲利都低於市場預期。成長動能衰退的特斯拉是否有機會逃脫困境,以及未來幾年的可能路徑?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帶大家深入理解特斯拉最新的營運狀況。
Thumbnail
非特斯拉陣營市占快速成長 我們現在在台灣街頭看到的電動車真的是越來越多了,除了路上很多的Tesla Model 3/Y,其實傳統車廠在2023年的銷售量相比過去也是成長很多,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電動車的選擇是越來越多,有競爭才有越來越進步的車子,也才會有越來越便宜的價格出現。BMW 是傳統車廠占比
Thumbnail
電動車巨頭,並在近期重新把自己定位成 AI 公司的特斯拉,正式對外報告了眾所矚目的 2024 第二季的財報。基本上,這份財報在營收方面打敗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但在獲利方面則略遜於預期。不過,由於過去一個月,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強勢上漲,實際上的市場預期可能更高,導致於盤後股價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跌....
Thumbnail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為了因應電動車銷售低於預期,迫使這些汽車製造商需要透過更為嚴苛的方式來控制成本,不然難以和特斯拉還有其他中國本土的電車經銷商競爭。美國銀行證券分析師 John Murphy 在「Car Wars (汽車大戰)」的報告中表示:「我認為底特律三巨頭應該盡快退出中國市場」
Thumbnail
特斯拉真的漲不動哇! 經過熱熱鬧鬧的一週Computex台灣美食之旅,黃仁勳帶領的輝達都已經要漲到天上去,市值首度超過蘋果,成為微軟之後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昨晚蘋果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股價也在當天大漲5%,創歷史新高。 唯獨特斯拉,這掉隊的七大巨頭,被市場拋棄、唾棄,股價
Thumbnail
(圖/ Tesla) 特斯拉在最新一季度的交付數據意外低於預期,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衝擊。 公司交付的電動車數量僅為386,810輛,遠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49,080輛,這也是自疫情爆發以來的首次年度下滑。 特斯拉的主力車型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也遭遇下滑,導致整體交付量的降
Thumbnail
特斯拉(TSLA)在 公布了 1Q24 財報,財報後雖在那斯達克大跌1%的逆風市場下大漲12%,到底說了什麼事情讓市場驚喜呢 在開始之前,先看看我在4月3日特斯拉公布第一季時的論述,在這次財報上是否能延續我的論述呢
Thumbnail
在過去兩年間,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似乎從一個超級被追捧的明日之星,跌落到一個人人喊打的沒料企業。這基本上可以從特斯拉 TSLA 的股價看出......
Thumbnail
2023年汽車可靠性調查發現電動車仍面臨充電和電池問題,消費者對電動車整體體驗評價較低。特斯拉市場領導,但仍有硬體、油漆和裝飾以及空調系統等問題。文章討論了電動車的問題和可靠性,並探討了充電站的發展和影響。
Thumbnail
最近幾隻尖牙股都一直往上邁進,該佈局的在2023都先撒網了,倒是特斯拉往下噴的讓我有點興趣。 特斯拉在上週公佈的最新財報不如預期,由於其降價促銷壓縮利潤,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降至17.6%,為自2019年以來最低。同時特斯拉也預期 2024年電動車成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於去年,受此利空打擊
Thumbnail
特斯拉去年第四季的財報不盡美好,營收和獲利都低於市場預期。成長動能衰退的特斯拉是否有機會逃脫困境,以及未來幾年的可能路徑?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帶大家深入理解特斯拉最新的營運狀況。
Thumbnail
非特斯拉陣營市占快速成長 我們現在在台灣街頭看到的電動車真的是越來越多了,除了路上很多的Tesla Model 3/Y,其實傳統車廠在2023年的銷售量相比過去也是成長很多,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電動車的選擇是越來越多,有競爭才有越來越進步的車子,也才會有越來越便宜的價格出現。BMW 是傳統車廠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