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讀物想想‖那些得道的人生活在哪呢?-《空谷幽蘭》讀後記

  本書描述作者走訪中國名山大川,拜訪許多當代隱士。而這一切都是從這個疑問開始的:「現代的中國是否還有隱士呢?」在經歷文化大革命對宗教的摧殘,為了修道而隱居的人是否仍然存在?這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主題,但也不禁令人懷疑,真有心要隱居的人是能夠找得著的嗎?
  在作者與友人的努力之下,還真找著了不少在終南山、華山等地離群索居的人們,他們有些信佛、有些求道,在山上的小茅篷裡種菜採集,孤身一人不似古代著名隱士陶淵明般閒情雅致,過著苦哈哈的日子一心只為修行。凡夫俗子的人生目標是功成名就、成家立業,和尚道士的目標緯度跨越此生,期盼能修練得道,終能長生不死亦或是開悟涅槃。
  與此對照,我想起去年讀的另一本書《森林裡的陌生人》,主角是一名獨自在山林裡生活二十七年的美國人克里斯奈特,對奈特而言,隱居這件事本身就是目標,他是為了逃離現代生活而這麼做的。即便需要靠偷竊來取得生活必需品,即使森林裡的寒冬是如此嚴酷,奈特選擇過這樣困苦但心靈自由的生活。我十分好奇,若將奈特與在終南山的隱士們相比,誰更活在當下呢?
我的欲念消失了。我沒有任何渴望,甚至沒有名字。用浪漫的話語來說,我完全自由了。 -克里斯奈特(Christopher Knight)
  而在《空谷幽蘭》一書中許多隱士都提到,若想認真修行,孤身隱居是必要的。獨自一人處理生活大小事,也正面迎戰孤獨與寂寞,將日常化繁為簡,人生在世如此單純。我忍不住想,入世難道不比出世困難嗎?每天一覺醒來眼睛睜開,食衣住行都得與人打交道,必須妥善處理與人的關係。當然,也極有可能為此忙得不可開交,而逃避了與自己的關係,也就失去了修行的可能。
  然而我是這麼相信的,我們如何看待他人,也都是自身意念的投射。因此能夠坦然面對他人,亦就是誠實面對自己。話說回來,修行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我對佛教的粗淺認識,修行是為了開悟,開悟是想起了自己是誰,回到與自然合一的狀態。道教亦法自然,長生不死是否也是回到了源頭呢?在達到這些目標之前得先達到身心平靜的狀態。以此回推,生活在山林裡能夠在環境上容易與自然連結,感到平靜也許較生活在都市中容易吧。
  古人云:「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那些真正得道的行者究竟生活在哪裡呢?在都市中必須不被五光十色所迷惑,不被慾望蒙蔽。有時候好想為自己的腦袋以及生活的空間按下重置鍵,一片空白帶給人的會是恐懼還是安心呢?看著這些在山林裡隱居多年的隱士們,真想體會一回他們內心世界的經歷。
  空谷幽蘭指的是生長在深谷中的蘭花,比喻人品高潔、幽雅。這樣的人相處起來一定很舒服啊!近期十分毛躁的我,心生嚮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新搬來的室友帶來了五花八門的書,不知不覺栽進這個書堆。當作為自己整理也順便分享閱讀的所思所想。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