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消失中的薩滿與隱士傳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空谷幽蘭》(Road to Heaven)是本奇書。內容大概是登山行腳、私宅開箱、加上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綜合體。

要講這本書必須先介紹作者Bill Porter。他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人類學博士,卻於1972年休學,帶著身上僅有的2百美金,搬到台灣,寄居佛寺,誦經打坐。

三年後,Porter移師竹子湖隱居,讀儒道典籍,並開始翻譯寒山和石屋等古代「隱士詩人」的作品。

他對這群「在雲中,在松下,在塵廛(音chan2)外,靠著月光、芋頭和大麻,過一種簡單生活」的隱士愈來愈有興趣。

他想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隱士住在終年雲霧繚繞的深山裡頭呢?

雖然大家都跟他說沒有,但他還是在1989年的春天前往中國,展開第一次旅程。

Porter首先前往終南山。Porter眼中的終南山,是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的一部分,亦是薩滿(Porter註:中國古代巫師)最早的家。

而我們耳熟能詳的大禹亦是薩滿,他建立夏朝時,「曾命令手下官員編纂一本王國指南」,也就是流傳至今的《山海經》。對Porter來說,「這本精靈地理誌是一個薩滿知識的寶庫」。

隱士傳統就是誕生自薩滿,「他們尋求著孤獨,變得心不在焉,喜歡在森林裡或人煙罕至的地方漫遊,有幻覺,在睡眠中唱著歌。(Mircea Eliade;轉引自《空谷幽蘭》)」

他們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在中國被認為是聖賢,受人尊敬,隱居傳統因而延續到今天。

Porter進一步指出,《後漢書》裡甚至有一章是專門講隱士的(逸民列傳):

或隱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靜己以鎮其躁,或去危以圖其安,或垢俗以動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屈原、張良、以及諸葛亮都在這樣的隱士傳統中成長,用不同方式處理隱居和從政之間的矛盾。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隱居和從政之間的矛盾,還有賢明君主三顧茅廬的佳話,造成8世紀(唐代中後期)時,部分有志為官者開始「有意識地把隱居在鄉村作為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的手段」。這種「以退為進」、吸引朝廷注意的方法愈來愈流行,於是有了「終南捷徑」的說法。

1989年,在中國動盪的那年,Porter找到了隱士,後來又幾次重訪,並把他們之間有趣的對話,以及自己尋幽訪士的心得記錄下來,這就是《空谷幽蘭》。

南武台紫竹林寺方丈演成的一段話,講坐禪又講隱士的況味,可以一讀再讀:

我們怎樣首先念佛來安心。心只有安了才能靜。然後我怎樣通過問『念佛是誰』來靜心。心只有靜了才能止。隨後我解釋怎樣透過捨掉佛號來止心。心只有止了才能觀。心只有能觀,才能達到玄之又玄的境界。……這是任何一位修行人都不得不經過的歷程。要花多長時間,取決於修行者本人。它就像沿著一條路往前走。這條路不停地變化著。有時候好走,有時候不好走。但是對於修行人來說,住在山裡要比住在城市裡容易得多。在局外人看來,我們的生活很艱苦,但是我們本來就不在意舒不舒服。我們到這兒是來修行的。而修行是不拘形式的。大多數遊客認為我們只不過是窮和尚而已。

心只有安了才能靜。心只有靜了才能止。心只有止了才能觀。

華山仙姑觀的謝道長則引用老子,從道教的角度來理解隱居生活的安靜和自然:

老子說,要修靜和不偏不倚。要自然。自然的意思是不強求。當妳自然地行事的時候,妳就會得到妳需要的東西。但是為了瞭解什麼是自然的,妳必須修靜。作為一個道教中心,長久以來,華山如此出名,就是因為它安靜。

然而,當中國逐漸開放,「這座山已經發展了旅遊業。寧靜不再,隱士也不在了」。

謝道長表示,對道教徒來說,形勢愈來愈糟。道觀不是能自由說話的地方,因為隔牆有耳,「政府只是為了促進旅遊業才恢復宗教的……道教已經垂死了。」

歷史悠久的寺廟固然都位於山明水秀宜觀光之地,但將觀光旅遊和清靜之地直接連結,還是頗為唐突。

道觀裡擠滿了遊客。什麼都變了。現在旅遊局管著道觀了。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中文版的譯者明潔,譯筆流暢優美,讓人閱讀時加倍覺得清涼自在。明潔也是Porter的粉絲,在〈譯者序〉中盛讚《空谷幽蘭》的「文字美、人物美、風物美、幽默美」,是他翻譯生涯中最喜歡的作品。

特別的是,明潔在〈譯後記〉中,亦跟進了書中提到的幾位人物後話:「觀音山上的圓照比丘尼,在上個世紀末圓寂時,給世人留下了完整的金剛心舍利子」、「草堂寺的宏林老和尚也於前年冬天示寂了,並留下了大量的舍利,不僅舌根不壞,甚至連內臟的紋理都清晰可見」──這些追索讓《空谷幽蘭》神秘美好得簡直不像在人間發生過、「雲深不知處」的故事,增添一分真實感。


追記:偶然看到一条Yit的文章(簡體字)而認識Bill Porter和他的《空谷幽蘭》,神奇的是,幾乎在同一時間,老友也正好從圖書館的書架上拾起這本書。她寫了本書的讀後感,分享給大家。


感謝您的閱讀、參與和贊助支持,讓我們持續分享宇宙和心靈的共鳴。This is it.

avatar-img
138會員
72內容數
禪是哲學,也是呼吸坐臥之間的生活方式,身心靈最放鬆的安身立命之道。《三不五時來點禪》這個專題,希望透過介紹並反思不同作者和讀物對禪的理解,綴以禪坐內觀的實際體驗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些觀察和體悟,並期待更多迴響與探索。一期一會、侘寂美學、正念冥想……禪的無與空蘊含著無限可能,讓我們一同來品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ayd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愛上走路、感受當下的美。每一步都要像「國王在奏摺上蓋印章」一樣謹慎仔細、全神貫注。「提起腳。吸氣。向前踏步,先放下腳跟,然後是腳趾。呼氣。感受腳底穩定地踏在大地上。」
非暴力溝通導師池衍昌的覺醒經驗、內在力量、與如何透過「內在家庭系統」重現真我
「如果我們只一味宣揚冥想的好處,將會讓冥想者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來,因而更失望、更容易產生副作用。」
如果能知道,一切不過是整體的延續或反覆開展——感覺雖像是「新的」體驗,但其實都是久別重逢。保持「只如初見」的心情,便能從容面對花花世界。
正念冥想能改變大腦中思維(皮質)和情緒(杏仁核)區域的關係,避免我們對壓力源做出自動反應,保持平和但積極的心態。
達賴喇嘛說,睡眠在本質上可說是死亡過程的預演,「入睡和瀕死的經驗都來自於各種元素的瓦解」。
愛上走路、感受當下的美。每一步都要像「國王在奏摺上蓋印章」一樣謹慎仔細、全神貫注。「提起腳。吸氣。向前踏步,先放下腳跟,然後是腳趾。呼氣。感受腳底穩定地踏在大地上。」
非暴力溝通導師池衍昌的覺醒經驗、內在力量、與如何透過「內在家庭系統」重現真我
「如果我們只一味宣揚冥想的好處,將會讓冥想者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來,因而更失望、更容易產生副作用。」
如果能知道,一切不過是整體的延續或反覆開展——感覺雖像是「新的」體驗,但其實都是久別重逢。保持「只如初見」的心情,便能從容面對花花世界。
正念冥想能改變大腦中思維(皮質)和情緒(杏仁核)區域的關係,避免我們對壓力源做出自動反應,保持平和但積極的心態。
達賴喇嘛說,睡眠在本質上可說是死亡過程的預演,「入睡和瀕死的經驗都來自於各種元素的瓦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是作者去到貝加爾湖隱居六個月的隱居日記。離群索居的生活,獨自面對自然的變化,從安靜孤獨的生活,發現陪伴自己的萬物,與生活的美麗。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Thumbnail
航行者若是看向前方目的地,代表前往;若看向身後船駛過留下的水痕,則代表離開。
Thumbnail
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唐代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詩人尋訪隱居山中的朋友,卻撲了個空。在松樹下遇到童子,童子告訴他,師傅已經去山中採藥了。詩人問童子師傅在哪裡,童子回答說,師傅就在這山中,但是山中雲霧繚繞,不知道師傅在什麼地方。這首詩語言簡練,意境
Thumbnail
全文刊載在印刻文學生活誌 12月號/2023 第244期 某次跟家人去阿里山,我提議爬有鄒族聖山的塔山步道,但他們聽了直搖頭說:原住民的聖山,不可以隨便進入。 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進入高山,得想到亡靈。 高山與亡靈 後來我還是獨自爬了塔山步道,無奈時間不足,沒能成功登頂。下山後覺得空虛,轉而
Thumbnail
行走於塵世的你我或許偶有機會能觸及神秘的形而上世界,獲得一些特殊的靈性體驗,但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每日關注的焦點從來都是那一個又一個能在我們眼前,看得見、摸得著的「人」......
Thumbnail
#湖濱散記 #作者:享利•大衛•梭羅 http://gofile.me/6BLsh/4EcYBh2lQ 梭羅,或許是華爾騰湖畔的第一位移民,親手蓋的小木屋也會是最古老的建築。生活在這裡,沒有通往文明世界的路,卻有通往心靈世界的門 。 為什麼你們看起來走得很快,實際上卻慢得要死。當人們憐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是作者去到貝加爾湖隱居六個月的隱居日記。離群索居的生活,獨自面對自然的變化,從安靜孤獨的生活,發現陪伴自己的萬物,與生活的美麗。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Thumbnail
航行者若是看向前方目的地,代表前往;若看向身後船駛過留下的水痕,則代表離開。
Thumbnail
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唐代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詩人尋訪隱居山中的朋友,卻撲了個空。在松樹下遇到童子,童子告訴他,師傅已經去山中採藥了。詩人問童子師傅在哪裡,童子回答說,師傅就在這山中,但是山中雲霧繚繞,不知道師傅在什麼地方。這首詩語言簡練,意境
Thumbnail
全文刊載在印刻文學生活誌 12月號/2023 第244期 某次跟家人去阿里山,我提議爬有鄒族聖山的塔山步道,但他們聽了直搖頭說:原住民的聖山,不可以隨便進入。 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進入高山,得想到亡靈。 高山與亡靈 後來我還是獨自爬了塔山步道,無奈時間不足,沒能成功登頂。下山後覺得空虛,轉而
Thumbnail
行走於塵世的你我或許偶有機會能觸及神秘的形而上世界,獲得一些特殊的靈性體驗,但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每日關注的焦點從來都是那一個又一個能在我們眼前,看得見、摸得著的「人」......
Thumbnail
#湖濱散記 #作者:享利•大衛•梭羅 http://gofile.me/6BLsh/4EcYBh2lQ 梭羅,或許是華爾騰湖畔的第一位移民,親手蓋的小木屋也會是最古老的建築。生活在這裡,沒有通往文明世界的路,卻有通往心靈世界的門 。 為什麼你們看起來走得很快,實際上卻慢得要死。當人們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