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菜根談修省篇13

    鐘鼓體虛,為聲聞而招撞擊;麋鹿性逸,因豢養而受羈縻。可見「名」為招禍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學者不可不力為掃除也。 【譯文】鐘和鼓的體型中空,由於可以發出聲音讓人聽聞,所以才招惹人家來撞打敲擊它;麋鹿這二種動物的性情喜愛閒樂,由於可以關著飼養,所以才被人拘禁起來。由此可見「名聲」是招惹禍害的根源,「愛欲」是使人喪失志氣的媒介,修學心性修養的人對「名聲」與「愛欲」,不能不極力的把它掃除掉。
    【音義】 1﹒麋鹿:麋音讀若迷,注音作ㄇㄧˊ;是一種長相似鹿,但體形比鹿大的獸名。麋的眼小耳闊,雄麋的角比一般雄鹿的角粗大。麋鹿是指麋和鹿這二類動物。又麋的體形似鹿,亦有人稱麋為麋鹿。
    2﹒豢養:豢音讀若宦,注音作ㄏㄨㄢˋ;指吃殼類的家畜。豢養就是飼養畜類動物。
    3﹒性逸:逸音讀若亦,注音作ㄧˋ;「逸」字的本義是失的意思,在造字就有取「兔」的「走」失之意。「逸」除了有逃失之意思外,又有安樂、閒在的意思,如「一勞永逸」。性逸就是性情喜好閒樂。
    4﹒羈縻:羈音讀若基,注音作ㄐㄧ;繫縛的意思。縻音讀若迷,注音作ㄇㄧˊ;繫聯的意思。羈縻,就是牽制不使脫離。
    本則菜根談,教人不要為名聲而強出頭,不要為貪愛而墮志。
    一個有內涵的人,不用自我吹噓,他的實力表現,就會被人肯定的;相反的,一個人若喜歡表現自己,向人眩耀自己的名聲,就更容易將自己不成熟的內涵表現於外。就如同一隻黑瓶子裝醬油,我們拿在手上,重重的,但不知它裡面有多少容量,只要將瓶子搖搖看,如果沒有半點聲音,就能肯定它是整瓶的醬油,如果出現響聲,響聲小的,就能讓我們分辨出瓶中的醬油容量還不少,響聲大的,就能讓我們分辨出瓶中的醬油容量並不多。
    相同道理,人如果不自量自己的內涵,而一味的想眩耀自己的名聲和能力,反而會為自己招惹來被人看輕份量的恥辱。
    有一個年青人,常到佛寺裡的禪堂學打坐,他出入佛寺總是喜歡以大和尚的口氣跟人講話。有一天,年青人在禪堂打坐,一位老禪師走到他的前面,故意的問年青人說:『我來到這裡,你看長輩到來,應該站起來迎接我才對呀!』
    年輕人聽了,就學大和尚的口氣,回老禪師的話說:『我坐著迎接你,就是站著迎接你。』老禪師聽了,立刻上前啪!啪!給他兩個耳光。
    年輕人挨了打,很不服氣的向老禪師抗議說:『你為什麼打我?』
    老禪師若無其事的合著掌對他說:『我打你,就是不打你!』
    這個年青人就是不知自量,好高騖遠,工夫不到家,只要兩個耳光就將他的貪瞋痴打出來了,表現出消化不掉老禪師二個悶掌的浮躁情緒,這就是強出頭者自取恥辱的下場。
    所以一個人如果喜好表現自己,而沒有實際的內涵,強學名流紳士的作風,用以建立自己的名聲,那就會演變成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笑話,最後的下場都是自取恥辱。
    「愛欲」的驅逐,往往會使人迷在外界的誘惑,克制不了自己的意志,所以放不下某種愛欲的追求,就會使人為某種需求而把持不了自己的意志。
    我們常看到大人在逗小孩玩的時候,手上拿著孩子喜歡吃的零食,然後叫孩子表演一下幾個可愛的動作。孩子貪吃,受到愛欲的驅逐,大人要他表演唱歌,他就唱歌;要他表演打嘴巴,他就打自己的嘴巴;要他比劃什麼動作,他就比劃什麼動作,這些逗孩子玩的行為,我們不要輕視,這是大人在生活中給孩子「欲念」誘導的行為教育!
    所以逗孩子玩,應誘導孩子往善的、有意義的方面去建立人格的趣向,切莫以為只是逗著玩,就隨便誘導孩子表現一切欲愛的追求行為,這樣會使孩子在成長中,對人格志向沒有標準的取向,將導致孩子容易為滿足欲求而喪失把持志氣的信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