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逸之甚莫過貪欲,應當勤斷貪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狂逸之甚莫過貪欲,應當勤斷貪欲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則佛典故事,這故事出自《大莊嚴論經》,在《大正藏》第 4 冊 306 頁下欄到 307 頁中欄。

經上說:「最嚴重的狂亂放逸莫過於貪欲,所以應當精進斷除貪欲。」

曾聽說,世尊過去修行菩薩道時,當時世間沒有三寶,沒有佛及聖賢出現在世間。

那時,有一位國王名叫光明,他騎乘一頭已經被調順的大象出遊,有許多前導與後衛及唱歌、跳舞的藝人伴隨著,來到了山裡崎嶇危險的地方。

國王所騎乘的公象遠遠地看到了一頭母象,公象突然生起強烈的淫欲心,於是大聲吼叫,狂亂奔跑,就像是狂風吹起的烏雲,顧不得山勢的陡峭險峻,只想朝母象的方向狂奔而去。

調象師想盡辦法,用各種鐵鉤猛力擊打公象,但也無法讓牠停下來。

那時候光明王非常驚慌恐懼,心想:使用鐵鉤猛力地痛擊也阻止不了公象,就像是頑惡的弟子不能順從師長的教誨。

公象更加急速地向前狂奔,國王既驚慌又恐懼,心中生起極大的苦惱,心想這次必死無疑了,就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坐在象背上的我感到天旋地轉,彷彿看見天空都在震動,四面八方也快速地動搖,所有的東西都撲向我而來;又看見大地都在旋轉,就好像車輪滾動一般。

這頭象急速地狂奔,而我好像看到整座山在快速地移動,就如所有的山都跟著在山谷、溪澗、河流中奔跑。

沿途的樹枝割傷了我的身體,本王感到非常恐怖苦惱,發願請求山神,保佑我平安無事。

雖然用鐵鉤猛力重擊大象的身體,但牠卻因為淫欲心非常熾盛而不覺得痛苦,大象奔跑得更為急速,如同一陣風暴。

荊棘鉤傷了我的身體,又被山中的落石砸傷,我的頭髮蓬鬆散亂,身上沾滿了灰塵泥土非常骯髒,連衣服也都破碎散落了,瓔珞和玉環等裝飾寶物都破碎而掉到地上。」

這時,大王對調象師說:「看來,我這條命恐怕是保不住了!」又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你務必要用各種方法,控制住這頭大象讓牠停下來,如今我的性命就像懸吊在秤上,一下子高、一下子低,隨時都可能墮地而死。」

這時候,調象師已經使盡力氣打擊大象,但還是不能控制住牠,調象師不斷地嘆氣,感到非常羞愧,眼中充滿了淚水,低下頭不敢直視國王,對國王說:「大王!我現在該怎麼辦呢?」調象師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我已經盡力誦持古仙人曾經說過的象呪(調象的咒語),並且以鐵鉤重擊的力氣都已經用盡了,卻仍然無法控制這頭大象。

就像是人將要死亡時,即使用盡各種呪術及妙藥,但病情實在太嚴重了,超過了限度,必死無疑,即使用各種靈丹妙藥也救不了。」

國王對調象師說:「我們現在落到這個地步,該怎麼辦才好呢?」

調象師對國王說:「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試著抓住沿途的樹幹。」

國王一聽,馬上伸出手使勁地攀住樹幹,公象則繼續狂奔追逐母象而去。

公象離開之後,隨從的軍隊人馬才到達國王的地方,光明王便慢慢地走回軍隊中。

後來,調象師追尋著公象的足跡,經過了很多天,終於找到公象便帶回軍隊中。

那時,光明王在大眾中,調象師騎著公象走到國王面前,國王非常生氣,對他說:「之前你不是說這頭象已經被調伏,非常溫馴可以騎乘,為什麼以這頭發狂的大象來欺騙我呢?」

調象師合掌對國王說:「這頭象確實已經調伏柔順,國王如果您不相信的話,我現在當場展現這頭象調伏柔順的樣子,您就知道了。」

於是,調象師拿起燒得紅透的鐵丸放到大象面前,命令大象把熱鐵丸吞下去。

可是,國王還是無法接受,仍質疑地問調象師:「你不是說象已經調伏柔順了嗎?可是為什麼還會忽然發狂而無法控制?」

調象師長跪合掌對國王說:「像這樣地狂亂放逸,是我沒辦法控制的(我可以控制大象的身,可是我無法控制大象的心)。」

國王聽了就問調象師:「是什麼問題,竟然連你都沒辦法調伏?」

調象師便對國王說:「公象因為強烈的貪欲困住了牠的心,這不是我能對治的。大王要知道!這種病就算以棍棒鐵鉤再猛烈地毒打也治不好;人起了貪欲,殘壞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子。」於是便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貪欲就像是心中的毒箭,也不知是從哪裡生出來的?是什麼原因貪欲會不斷地增長、擴大?更不知道如何才能把它除滅?(貪欲從哪裡生?為什麼會擴大?要如何才能夠把它除滅?)」

國王聽到調象師說貪欲沒辦法治療,就問他:「這種貪欲病真的沒辦法對治嗎?」

調象師回答:「貪欲這種病是無法治療的,誰患了這種病,只能捨棄他了,不再加以治療(只能捨棄這個病人,不再加以療治)。」

調象師接著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應當運用各種善巧方便,努力精進修學斷除貪欲的方法;但是貪欲如無底洞,不知趣向什麼地方,雖然很努力地想要斷除貪欲,但往往還是會退墮下來。

(有的人想)捨棄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出家修苦行,為了斷除貪欲煩惱,應當精勤修道。

有的人則放縱五欲,自以為滿足了欲望之後,貪欲自然會斷除。藉著各種方法,想要遠離貪欲。(像這樣,有的修苦行,有的修樂行,)到處都有人嘗試想要拔除貪欲的根本,可是貪欲就像叢林一樣,實在難以拔除乾淨啊!

人、天、阿修羅、夜叉、乾闥婆,一切有情眾生,微細的貪欲心就像羅網一樣,牢牢地綑綁住所有的眾生,輪轉在欲有、色有、無色有的叢林中,沒有辦法脫離。」

國王聽說貪欲不可斷除,覺得非常驚奇疑惑,隨即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真的沒有方法能斷除貪欲這個怨敵嗎?人、天之中,難道真的沒有任何人能除滅貪欲嗎?」

這時,調象師對國王說:「我展轉從別人那兒聽到,只有佛、世尊、三界的大導師具有大慈悲心,視一切眾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佛的身體就如同真金一般閃閃發光,具有三十二相清淨莊嚴;佛能任運自在地證得自然智(也就是一切種智),透徹理解貪欲的生起、除滅的因緣,佛具有無礙心,悲愍一切眾生,佛可以幫助眾生斷除貪欲。」

這時,國王聽到了佛的名號,立刻起身合掌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在大眾面前發大誓願:「我要以正法保護國土及人民,並且捨財布施,願以此功德,使我未來必得成佛,能斷除眾生貪欲的過患。」

是由於什麼因緣而說這件事呢?因為眾生不瞭解貪欲的因緣及對治貪欲的方法,所以說了這部經。

這部經在《賢愚經》卷 3,也就是《大正藏》第 4 冊 372頁上欄到 373 頁的上欄,也有類似的內容。

在《賢愚經》裡面說到這位光明王其實就是釋尊,而這位調象師就是舍利弗,師徒曾經有過這樣的因緣。

這一則故事是告訴我們貪欲有許多過患,不要貪求五欲。

《大智度論》說:「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貪著五欲就好像拿個火把逆風而行,結果火卻燒了自己。

另外,貪求五欲就好像舔刀口上的蜜,雖然只有一點點甜味,卻不知不覺地傷了舌頭,「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

另外又說,我們貪求五欲,求不到很痛苦;得到的時候,卻又很恐懼、苦惱隨時都可能再失去;失去的時候又很懊惱。甚至有的人為了貪欲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大智度論》也提到對治貪欲的方法,有幾種值得我們參考:

第一個就是修禪定樂,禪定樂可以對治五欲的樂。

第二、就是修不淨觀。

再來,經常觀老病死無常,修無常觀。

再來,就是好樂善法。因為好樂善法,對於這五欲的貪求可以減低。

另外,就是觀空,證得實相。

這些都可以對治貪欲。

我們大家一起共勉!

avatar-img
5會員
166內容數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四講之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erlock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佛又對波斯匿王說:「眾生在三界中輪迴流轉,沒有固定不變的階級、身分。凡是累積善業、仁慈和順的人,便會生在豪貴之家;若是習慣造作惡業、放縱憍慢的人,便會生在卑賤低下的家裡。」 波斯匿王聽了心生歡喜,不再有憍慢心,便起身長跪,向尼提比丘頂禮雙足,自己誠心懺悔認錯,請求原諒,希望能去除自己的過失。
這則故事值得我們反省:年少比丘這樣思惟:如果為了自己活命,緊抓著浮板或救生圈,雖然可以避免沈入海底;但如果不遵守佛陀的教導,將永遠沉沒在生死輪迴的大海中,雖然沒有沈入一般的大海,但卻沈沒於生死輪迴的大海中了!當我們面臨生死關頭的時候,請問我們自己又是如何選擇呢?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得到富貴的人,如果守護財物,慳吝、不肯布施,即使用盡千方百計,終究這財富都還是會毀壞、衰敗的。 身處富貴時,當知富貴變化莫測,就如同蛇行曲折不直,行徑難以捉摸、掌握;富貴無常也是如此。若善於觀察的人,應當在身體強健時,趕快修福德。 即使後來身體遭受病苦,內心也應當常常修福,不要受限於軀體的不便。
清淨心布施,果報難量 行布施不在於所布施的物品是多是少,它的殊勝處在於是否有清淨的信心,即使只有布施兩枚錢,所得到的果報也是難以衡量的。
這一則故事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反省的:鼓聲不如好名聲!你再怎麼打鼓,傳的距離有限;但是如果為善的話,口耳相傳,那可以傳得很遠。特別是持戒,有清淨的戒香,甚至還能夠傳達到天上。 另外,人不斷地追逐名利、權力,卻不一定追得到啊!
佛又對波斯匿王說:「眾生在三界中輪迴流轉,沒有固定不變的階級、身分。凡是累積善業、仁慈和順的人,便會生在豪貴之家;若是習慣造作惡業、放縱憍慢的人,便會生在卑賤低下的家裡。」 波斯匿王聽了心生歡喜,不再有憍慢心,便起身長跪,向尼提比丘頂禮雙足,自己誠心懺悔認錯,請求原諒,希望能去除自己的過失。
這則故事值得我們反省:年少比丘這樣思惟:如果為了自己活命,緊抓著浮板或救生圈,雖然可以避免沈入海底;但如果不遵守佛陀的教導,將永遠沉沒在生死輪迴的大海中,雖然沒有沈入一般的大海,但卻沈沒於生死輪迴的大海中了!當我們面臨生死關頭的時候,請問我們自己又是如何選擇呢?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得到富貴的人,如果守護財物,慳吝、不肯布施,即使用盡千方百計,終究這財富都還是會毀壞、衰敗的。 身處富貴時,當知富貴變化莫測,就如同蛇行曲折不直,行徑難以捉摸、掌握;富貴無常也是如此。若善於觀察的人,應當在身體強健時,趕快修福德。 即使後來身體遭受病苦,內心也應當常常修福,不要受限於軀體的不便。
清淨心布施,果報難量 行布施不在於所布施的物品是多是少,它的殊勝處在於是否有清淨的信心,即使只有布施兩枚錢,所得到的果報也是難以衡量的。
這一則故事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反省的:鼓聲不如好名聲!你再怎麼打鼓,傳的距離有限;但是如果為善的話,口耳相傳,那可以傳得很遠。特別是持戒,有清淨的戒香,甚至還能夠傳達到天上。 另外,人不斷地追逐名利、權力,卻不一定追得到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若能夠完全斷除邪淫,生生世世都可以獲得安樂,現世的生活也會得到眾生的尊重與讚嘆。 「邪淫」廣義而言,幾乎是由貪心所引起的。當然也有少數是為了害他人,而以瞋恨心行淫,會根據其異熟果報墮入相應之三惡趣中。如果有幸獲得人身,也將感受妻子遭他人強搶,或與妻子相處不稱心意,例如:妻子會偷盜、酗酒、脾氣粗暴,
Thumbnail
這段文字表達了人們一旦沉迷於外在的五色、五音、五味之中,就容易受到傷害。文章就貪嗔痴的外境之相進行了分析,告誡人們要適度追求物慾享受,保持安定身心過著樸實自然的生活。文章強調了控制慾望對於人們的重要性。
Thumbnail
貪若是理所當然的、合理的,或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兼顧自己與他人整體利益的貪,這樣貪的價值或許能獲得更多。 「貪」有正面意義的存在: 1. 貪求知識: 對於學習和探索新知識的渴望,可以幫助個人不斷成長和進步。對於學習和知識的貪是有理的,因為知識是自我進步和發展的基礎,不斷學習可以幫助個人
貪吃蛇,諾基亞老遊戲,好玩。 貪吃僧,戒定慧失修行,好壞。 貪吃兵,過楚河換大子,好絕。 貪吃客,美食街尋佳肴,好味。 僧人其實可以做一個更好的人,不是破戒。而是找到現時報共生之道,致於夜店裡的DJ和尚這個新聞,是對出家人的一種緋謗,我不認同這種做法。 現時報共生之道又是什麼?在這裡真的要
Thumbnail
非關宗教,純粹欣賞「貪嗔癡慢疑」的字義,簡單詮釋了其內涵,分享這份美好~ 貪——貪愛五欲 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意指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 《大乘義章》卷五說:「於外五欲染愛名貪。」 嗔——嗔恚無忍 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
Thumbnail
沒有錢的人羨慕有錢的人,有錢的人羨慕健康的人,有病的人羨慕能隨心所欲的人 只要是人,慾望都會隨時都想要擁有自己不足的 人性追求慾望的極端值就像在刀刃上舔蜂蜜,無法控制的人還是會選擇為了吃到香甜蜂蜜而受傷 這就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寫照 多巴胺以及身體的獎勵系統,與我們的注意力息息相關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Thumbnail
一個人斤斤計較,是因為離不開「欲」,欲望過於強大,想要這個、想要那個,掩蓋了純真本性,人就變得愚癡無明,輕易為了私利做出傷人害己的事。計較,就是一顆吸煩惱的磁鐵,越計較吸得越多,表面上好像沒吃到虧,實際上煩惱像垃圾堆積成山,日夜薰臭心靈的健康。 人生海海,無常在側,豁出生命計較一點點廚餘肉末實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若能夠完全斷除邪淫,生生世世都可以獲得安樂,現世的生活也會得到眾生的尊重與讚嘆。 「邪淫」廣義而言,幾乎是由貪心所引起的。當然也有少數是為了害他人,而以瞋恨心行淫,會根據其異熟果報墮入相應之三惡趣中。如果有幸獲得人身,也將感受妻子遭他人強搶,或與妻子相處不稱心意,例如:妻子會偷盜、酗酒、脾氣粗暴,
Thumbnail
這段文字表達了人們一旦沉迷於外在的五色、五音、五味之中,就容易受到傷害。文章就貪嗔痴的外境之相進行了分析,告誡人們要適度追求物慾享受,保持安定身心過著樸實自然的生活。文章強調了控制慾望對於人們的重要性。
Thumbnail
貪若是理所當然的、合理的,或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兼顧自己與他人整體利益的貪,這樣貪的價值或許能獲得更多。 「貪」有正面意義的存在: 1. 貪求知識: 對於學習和探索新知識的渴望,可以幫助個人不斷成長和進步。對於學習和知識的貪是有理的,因為知識是自我進步和發展的基礎,不斷學習可以幫助個人
貪吃蛇,諾基亞老遊戲,好玩。 貪吃僧,戒定慧失修行,好壞。 貪吃兵,過楚河換大子,好絕。 貪吃客,美食街尋佳肴,好味。 僧人其實可以做一個更好的人,不是破戒。而是找到現時報共生之道,致於夜店裡的DJ和尚這個新聞,是對出家人的一種緋謗,我不認同這種做法。 現時報共生之道又是什麼?在這裡真的要
Thumbnail
非關宗教,純粹欣賞「貪嗔癡慢疑」的字義,簡單詮釋了其內涵,分享這份美好~ 貪——貪愛五欲 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意指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 《大乘義章》卷五說:「於外五欲染愛名貪。」 嗔——嗔恚無忍 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
Thumbnail
沒有錢的人羨慕有錢的人,有錢的人羨慕健康的人,有病的人羨慕能隨心所欲的人 只要是人,慾望都會隨時都想要擁有自己不足的 人性追求慾望的極端值就像在刀刃上舔蜂蜜,無法控制的人還是會選擇為了吃到香甜蜂蜜而受傷 這就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寫照 多巴胺以及身體的獎勵系統,與我們的注意力息息相關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Thumbnail
一個人斤斤計較,是因為離不開「欲」,欲望過於強大,想要這個、想要那個,掩蓋了純真本性,人就變得愚癡無明,輕易為了私利做出傷人害己的事。計較,就是一顆吸煩惱的磁鐵,越計較吸得越多,表面上好像沒吃到虧,實際上煩惱像垃圾堆積成山,日夜薰臭心靈的健康。 人生海海,無常在側,豁出生命計較一點點廚餘肉末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