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修省篇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理趣。
今日之是不可執。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


【譯文】昨天所發生的錯誤觀念或行為,不可以留下習慣。如果留存錯誤的習慣,就像保留火種一樣,隨時都有可能再引發出錯誤的業行,而這些錯誤的塵勞執情,一層一層的累積,最後就會障礙理智去探求道德真理。今天所表現的正確觀念與行為,也不可以落有執情。如果去執著它,就像是管道中的渣滓沒有清除乾淨一樣,今日這些正確行為或思想理念的執情,反而會成為自己的欲念根源。

【音義】根燼:燼音讀若盡,注音作ㄐㄧㄣˋ,火燒剩的東西叫燼。根燼就是沒有燒完,還有燃燒火力的火種。
過去大陸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全世界的人都在指責中共政府慘無人道的屠殺行為,中共這個錯誤的行為,源自於領導者昔日的錯誤施政習慣,這種錯誤的施政習慣,就是引發今日錯誤政令的火種。中共領導者,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將火種留存下來,所以一次又一次的錯誤施政罪行,累積到今日,這個錯誤的習慣已成為中共面對道德理智的障礙,所以創下這種人神共憤的滔天惡業。
人生存在世間,身口意隨時都在造業,我們的語默動靜,有善惡的行為與思想。譬如:嘴上的言語有善言善語與惡言惡語,內心的意念,也是有善的思想與惡的思想。在這善惡之間,我們的行為與思想,與善業相應者微乎其微,與惡業相應者卻巍乎其巍。從生活層面來看,人生在世,雖僅數十寒暑,但是為了事業,為了家庭,難免與人爭執計較,這中間,身口意三者,不知造作了多少惡業,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常作生活反省,則能使惡業減少,善業增長。
佛經說「不怕無明起、只怕覺照遲」,當無明煩惱起現行時,所造作的錯誤行為,只要能夠及時覺悟懺悔改過,不要把燃燒起來的惡行火種再留存下來,這才當得起堂堂正正的善良人。
有時候常聽到有人埋怨、責怪別人不肯聽他的話,其實最不聽話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心念翻來覆去,心猿意馬,追逐的不盡全是正確的觀念,有很多人明知自己的觀念錯誤,卻很少人能命令心念聽從理念的指揮,好好的把握住正確的觀念。既然不能令心聽從理念的指揮,就得好好修心,因為我們的我執心念,就如同大元帥,統領了很多貪瞋痴慢疑的煩惱魔軍魔將,修心即是要與我執這個大元帥的心念交戰。心戰很不容易取勝,所以要做一個征服魔軍統領的人,要以「信仰、道德、慈悲、戒律」來護身,才能勝過我執心念所統率的貪瞋痴煩惱魔軍魔將,讓心聽從理念的指揮,表現出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心行。
生活的惡行習慣固然是不可留,對善行所表現的正確觀念與行為,也同樣不可以落有執情,為什麼呢?因為這樣是會養成一種「我是他非」的我執習慣。
比如:一個事業家,他以農業社會的環境擬定一套事業發展計劃,這個計劃在農業社會的環境推行起來,勢如破竹,很快的就建立起事業基礎,這個事業家便認為這一套事業發展計劃是絕對完整的、是無隙可擊的,便不容許任何人對這套事業計劃作一絲一毫的改變。但時代在變遷,經過數十個寒暑以後,原本的農業社會環境,受到工業的影響,轉變成工業社會環境,這個事業家的那一套適應農業社會環境的事業發展計劃,漸漸的不能適應潮流的需求,於是事業一年比一年的沒落。當他發現事業走下坡時,仍然不能將「我是他非」的執情放下,於是這個以己為是的理趣執情,便會使他產生毀他耀己的心態,他不但不肯改變自己,而且還要為難別人、破壞別人、打倒別人,來取勝事業,如此這個「以己為是」的理趣執情,就轉變成毀他耀己的欲根了。
過去我在東方佛教學院求學時,星雲大師常要我們去學習「做壞人」,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我是好人」的我執執情,所以誰也不願去做壞人,生活中遇到衝突,便誰也不肯去承認自己的過錯。在生活中我們常見到的就有類似這樣的爭執:
天氣熱了,張三把電風扇打開,坐在他前面的李四桌子上的紙張被風吹亂了,李四很不高興,開口就大聲的責怪張三說:
『喂!你沒看到我正在整理名單嗎?你電風扇這一開,我剛才分類好的名單都吹亂了,趕快關掉啦!』
張三聽了不服氣,就頂李四說:『嘿!這就怪了,你的工作不能吹風,你就另搬個地方去做,這麼大熱天,要別人陪你在這裡受熱氣,未免太不合情理了。』
李四聽到張三的話,更發火的對他說:『我為什麼要搬到其他的地方去?你看清楚一點吧!這是我的辦公桌呀!我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有什麼不對?』
兩人就這樣,誰也不承認自己的過錯,於是沒完沒了的吵起來了。以此例子來說,要是張三與李四其中有一個人願意承認自己的不是,相信兩人絕不會起爭執的。
譬如:張三打開電風扇後,看到李四桌上的紙張吹亂了,他如果能馬上向李四道歉,相信張三建議李四搬個地方工作,李四會歡喜接納的;又李四這邊,如能體諒張三的怕熱,和氣的對張三說:『對不起!我正在整理名單,不能吹風,請你忍耐一下,等我把名單整理好時再來開電風扇好嗎?』相信張三也會幫助他趕快把被風吹亂的名單重新整理一次,如此二人就不會起爭執了。
從上舉的生活修養探討,我們就能觀察到執「是」也是心性上的渣滓,這個渣滓未化,便會演變成為「我是他非」的護己塵欲根源。
本則菜根談,提示我們要多注意自己心念上的執情。佛經上形容「愚痴如同米糠」,愚痴並不是沒有知識,如果知識生病了,就會變成「痴」,所以說愚痴如同米糠一樣,能把白米的光彩遮蓋住。一個人心念有了執情,就如同白米蒙上一層糠,會障礙真正的智慧發露,智慧不能顯露,無明就會使一個人對世間的真理永遠不能瞭解。

如何幫助自己捨棄心念上的執情呢?在修心方面,《優婆塞戒經》有提到不少菩薩修心的道行風範,我摘取十法,提供做為大家修心的法則。
1.若聞譏毀,心能堪忍:聽到別人譏毀我,要完全去忍受別人的譏毀,不要生起怨恨、衝動、排斥的心理。
2.若聞稱讚,反生慚愧:聽到別人稱讚我,要真正發自內心的慚愧自己不如人所讚賞的那麼美好。
3.修道歡喜,自慶不傲:自慶自己有聽聞佛法修行道業的因緣,要在自慶中自勉精進修行,不能在自慶中自傲自己比別人有修行。
4.人之慚恥,不為宣說:對別人感到慚愧羞恥的事情,不要去加以渲染。
5.不為世事,而作咒術:不要為世間上的利害關係,去懷恨、咒罵別人,或施放法術咒害於人。
6.少恩加己,施欲大報:別人對我有些許恩惠,要銘刻肺腑,念念不忘,並且要有「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的感恩情懷。
7.怨恨己者,恆生善心:對跟自己結怨的人,要時常想辦法去親近他,以慈善之心去對待他。
8.見有罵者,反生憐愍:遇到別人罵我們,不要生氣,反過來要去憐愍對方的無知衝動。
9.視諸眾生,猶如父母:對一切眾生,都要視如自己的父母一般的去尊重他們。
10.擁諸所得,樂於助人:要歡喜的將自己所擁有的物質與人分享。
以上十條修養,我們可以拿來做為修心的法則,用這些法則軌範自己的心念,可以訓練自己時刻反省心中的執情,不讓自己心念上的知識生病,就不會變「痴」,對世間的真理,才能奉行不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紛擾固溺志之場,而枯寂亦槁心之地。 故學者當棲心元默,以寧吾真體;亦當適志恬愉,以養吾圓機。 紛擾不安的地方,固然是使人消沉志氣的場所,而那枯燥和寂默的環境,也是使人心靈枯槁的地方。所以修學品性的人應當將心安頓在動念前的靜默,以寧靜自己的真如體性;同時也要隨順志趣而安逸的生活,以培養自己圓
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能重名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是事境之塵氛未掃,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處拔除不淨,恐石去而草復生矣! 【譯文】一個能視富貴如浮雲的人,卻不能將這個「能輕富貴」的心念也放下;一個能視名節與道義如泰山的人,仍然還有重視這個「能重名節與道義」的心念放不下;存有這麼一個「能修」、
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 須是滌盡渣滓,斬絕萌芽,纔見本來真體。 【譯文】做善事,如果是為了標榜自己的布施功德高人一等;施恩惠給人,如果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名聞或結交人情;修學各種業行,如果是
忙處事為,常向閒中先檢點,過舉自稀。動時念想,預定靜裡密操持,非心自息。 【譯文】在繁忙的生活中所處理的各種人事,若能時常在閒暇時先作檢點,過錯自然就會減少。行為的起心動念,若能夠先有個人冷靜而且密切操持的修行原則,非份的動念自然就不會產生。有一天,有位信徒來訪,無意中向我提起有某位居士向他表示,
有一個嗜酒的酒徒,喝得醉薰薰的,跑到朋友家中去,看到朋友不在,僅友妻一人在家中料理家事,心中生起歹念,就上前嬉辱友妻,友妻抗拒,酒徒錯手勒死了友妻,畏罪潛逃時,看到友妻身上所戴的金飾,就順手把金飾也偷走了。這一樁強姦、害命、奪財的案子,經過一陣子的偵察,仍無蜘絲馬跡可破案。 有一天,這個酒徒身邊的錢
金與玉本來就具有精美亮麗的本質,只因外覆一層塵垢,把金玉的光澤本質給覆蔽了,經過一番鍛鍊琢磨後,覆蔽的塵垢脫落了,其精美亮麗的本質就顯現出來了。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是一塊礦金和璞玉,只要肯自我教育,經過一段時日的鍛鍊和琢磨,不在艱難挫折的過程中放棄自我教育的意志,自然就能將本自具有的潛能給發揮出來。
紛擾固溺志之場,而枯寂亦槁心之地。 故學者當棲心元默,以寧吾真體;亦當適志恬愉,以養吾圓機。 紛擾不安的地方,固然是使人消沉志氣的場所,而那枯燥和寂默的環境,也是使人心靈枯槁的地方。所以修學品性的人應當將心安頓在動念前的靜默,以寧靜自己的真如體性;同時也要隨順志趣而安逸的生活,以培養自己圓
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能重名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是事境之塵氛未掃,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處拔除不淨,恐石去而草復生矣! 【譯文】一個能視富貴如浮雲的人,卻不能將這個「能輕富貴」的心念也放下;一個能視名節與道義如泰山的人,仍然還有重視這個「能重名節與道義」的心念放不下;存有這麼一個「能修」、
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 須是滌盡渣滓,斬絕萌芽,纔見本來真體。 【譯文】做善事,如果是為了標榜自己的布施功德高人一等;施恩惠給人,如果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名聞或結交人情;修學各種業行,如果是
忙處事為,常向閒中先檢點,過舉自稀。動時念想,預定靜裡密操持,非心自息。 【譯文】在繁忙的生活中所處理的各種人事,若能時常在閒暇時先作檢點,過錯自然就會減少。行為的起心動念,若能夠先有個人冷靜而且密切操持的修行原則,非份的動念自然就不會產生。有一天,有位信徒來訪,無意中向我提起有某位居士向他表示,
有一個嗜酒的酒徒,喝得醉薰薰的,跑到朋友家中去,看到朋友不在,僅友妻一人在家中料理家事,心中生起歹念,就上前嬉辱友妻,友妻抗拒,酒徒錯手勒死了友妻,畏罪潛逃時,看到友妻身上所戴的金飾,就順手把金飾也偷走了。這一樁強姦、害命、奪財的案子,經過一陣子的偵察,仍無蜘絲馬跡可破案。 有一天,這個酒徒身邊的錢
金與玉本來就具有精美亮麗的本質,只因外覆一層塵垢,把金玉的光澤本質給覆蔽了,經過一番鍛鍊琢磨後,覆蔽的塵垢脫落了,其精美亮麗的本質就顯現出來了。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是一塊礦金和璞玉,只要肯自我教育,經過一段時日的鍛鍊和琢磨,不在艱難挫折的過程中放棄自我教育的意志,自然就能將本自具有的潛能給發揮出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龍德上師佛王誓約:只要是屬於三寶常住的物品,不予則不能取,若曾有意無心犯過這種過錯的,想起來都要去懺悔。偷盜,叫做不予取,是指以貪、瞋、痴三種不清淨的動機來謀奪財物,主要都是由貪心的動機所引起。
Thumbnail
一直發好願、發好心念,冤親債主沒有解決會覺得修不動很辛苦,怎麼都修不起來?好像你在點油燈的火,旁邊就有一個無形的人吹掉了,又點著,他就又給你吹掉。「奇怪!發心怎麼老點不著?」冤親債主在,怎麼點得著?你還欠他!要低心下氣,保持懺悔心,常常跟他解冤釋結,同時修自己心,那就相得益彰。他去看你這
Thumbnail
活在現代的我們,尤其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遇到事情經常求神問卜,我是不介意有信仰中心啦,但有時候太超過可就不太好了,尤其是那種別人一說上來就讓人無力的冤親債主,祖先錯,後世擔等等,明明就自己完全沒犯的錯,甚至不是先天命格或後天為人的問題,而老玄我也十分不喜歡處理相關事宜,但不可否認,有時候,這種玄忽又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有些朋友不曉得何謂「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的心被貪瞋癡障蔽,事情看不清楚,道理也讀不明白,換句話說貪瞋癡主宰了我們的心性,以致於無法斷惡修善,惡念不止。 有一個人善良也孝順,平時也都有行善積德,是人人眼中的善知識。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一旦發起脾氣,家裡的人都懼怕,因為他暴怒起來會砸鍋摔碗甩門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Thumbnail
不是老天喜歡整人, 所以倒了一拖拉庫的無常來整你。 無常,就像是天賜的疫苗。 當你碰到壞的事情,是無常,會過去。 好的事情也是,是無常,會過去。 保持「無常」的思維,你的心才不會被困住,你才能把握當下。 苦也好、樂也好, 人根本的問題在於「思維」, 我們一輩子的主導,就是自己的心
Thumbnail
宇宙間舉凡一切會動的東西,最終都會壞去,因常性不可得,我們執意著那些必然會逝去的,孰不知這一切在壞盡的最終,還是會由一種截然不同的立場、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龍德上師佛王誓約:只要是屬於三寶常住的物品,不予則不能取,若曾有意無心犯過這種過錯的,想起來都要去懺悔。偷盜,叫做不予取,是指以貪、瞋、痴三種不清淨的動機來謀奪財物,主要都是由貪心的動機所引起。
Thumbnail
一直發好願、發好心念,冤親債主沒有解決會覺得修不動很辛苦,怎麼都修不起來?好像你在點油燈的火,旁邊就有一個無形的人吹掉了,又點著,他就又給你吹掉。「奇怪!發心怎麼老點不著?」冤親債主在,怎麼點得著?你還欠他!要低心下氣,保持懺悔心,常常跟他解冤釋結,同時修自己心,那就相得益彰。他去看你這
Thumbnail
活在現代的我們,尤其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遇到事情經常求神問卜,我是不介意有信仰中心啦,但有時候太超過可就不太好了,尤其是那種別人一說上來就讓人無力的冤親債主,祖先錯,後世擔等等,明明就自己完全沒犯的錯,甚至不是先天命格或後天為人的問題,而老玄我也十分不喜歡處理相關事宜,但不可否認,有時候,這種玄忽又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有些朋友不曉得何謂「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的心被貪瞋癡障蔽,事情看不清楚,道理也讀不明白,換句話說貪瞋癡主宰了我們的心性,以致於無法斷惡修善,惡念不止。 有一個人善良也孝順,平時也都有行善積德,是人人眼中的善知識。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一旦發起脾氣,家裡的人都懼怕,因為他暴怒起來會砸鍋摔碗甩門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Thumbnail
不是老天喜歡整人, 所以倒了一拖拉庫的無常來整你。 無常,就像是天賜的疫苗。 當你碰到壞的事情,是無常,會過去。 好的事情也是,是無常,會過去。 保持「無常」的思維,你的心才不會被困住,你才能把握當下。 苦也好、樂也好, 人根本的問題在於「思維」, 我們一輩子的主導,就是自己的心
Thumbnail
宇宙間舉凡一切會動的東西,最終都會壞去,因常性不可得,我們執意著那些必然會逝去的,孰不知這一切在壞盡的最終,還是會由一種截然不同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