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校園逛逛】來到第八間學校,我不禁好奇,為什麼大部分的學校,原名都是國民學校,並在民國 57 年不約而同正名為國民小學呢?原來這一切皆與當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有關。
「學校」- 日本原裝進口的制度
以前讀歷史的時候,對於「學校」二字的認識,莫過於日治時期的公學校、小學校。現在我們熟悉的學校制度是日本治臺後所引入,尤其初等教育受日人影響甚大。在日治期間的初等教育,大致可分三期:
- 日臺分離政策(1895-1922):常聽到的公學校(臺籍兒童)與小學校(日籍兒童)便是成立於此時。而原住民地區自 1904 年起設藩童教育所,雖不屬正式學校體系,卻是大部分原住民兒童的初等教育機關。這也是先前介紹過的羅娜國小為何在日據時期稱為「楠梓腳萬教育所」之緣故!
- 日臺共學制(1922-1941):1922 年修訂「臺灣教育令」,於初等教育方面規定「常用國語(日語)者入小學校,不常用者入公學校。」會有此修訂,無非是為了加強對臺灣的同化。
- 國民學校時期(1941-1945):二戰開始,日本推行皇民化運動,因應日本內地頒布的《國民教育令》再次修訂「臺灣教育令」,將公、小學校一律改稱國民學校,保留部分藩童教育所,而公學校學制正式結束。
「從六到九」 -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的更迭
1945 年,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國民學校教育便以「三民主義的教育宗旨」為題,進行學制、科目之改革,並將原有國民學校、教育所等相關教育場所一律改稱國民學校,修業年限為六年。
而在民國 57 年(1968年),國民教育由六年延長至九年,正式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原國民學校改成「國民小學」,附屬國民學校改稱「附屬國民小學」,新設及原初級中學則一律改稱「國民中學」,而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學校沿革中,都是在這一年改名為某某國民小學之故。
這項決策其來有自,根據資料顯示,實施九年國民教育背景有二,一為個人家庭對教育的需求。政府遷臺後,學校數量激增,國小兒童就學率高達 98% 以上,就學需求很快就轉移到初中,即使初中就學率有提高,但仍無法滿足所有小學畢業生的需求,因而有國民學校畢業的孩子因未達就業年齡,且不繼續升學而造成社會問題,而選擇繼續升學孩子則升學壓力大,造成惡行補習、身心受到嚴重不良影響。(等等,這部分到現在依舊滿滿既視感。)
另一背景則為社會國家對教育的需求。民國 50 年之後,工業部門興起,帶動產業界對技術勞工與專業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投資報酬率便刺激對個人教育的需求增加。而當時國民學校畢業的孩子未達十四歲童工年齡,亦無法成為勞動力,造成人力浪費。在上述脈絡下,都在在顯示國民教育延長至九年的必要性。
簡單來說,國民教育從六年制改成九年制,說明在經濟快速成長、國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而趨於穩動的當時,臺灣渴求的人才不再只是單純的勞動,而是有更多的盈餘去追求立即溫飽以外的成就。如同先總統蔣公在國民中學聯合開學典禮訓詞中所述,國民教育之延長,「為整個教育革新的開端,特別是為復興中華文化的起步。」
教育從來就不只是教育,而乘載政治與文化之目的。
「教改」 - 關於教育,總是邊做邊學
至今,臺灣教育也歷經幾次重大的改革,除本文介紹的九年國民教育外,比較著名的還有九年一貫(筆者國中可是九年一貫第一屆呢)、多元入學方案(筆者升大學的時候是繁星計畫第二年呢)、指考不倒扣、十二國教,以及現在上路中的 108 課綱,在教育界都有一番論戰。雖然我本身不是教育專家,求學歷程跟著教改一路走來,也是有些許感觸。
教改之所以需要謹慎討論,無疑是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錯誤的教改很可能對於孩子的學習、乃至出社會後的一切造成影響。即便如此,變做邊學、邊做邊修正,不也是我們一直在教育孩子的道理嗎?世界上很難有一項法令能一步到位,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動,謹慎實施、保有彈性而不過度僵化,能從錯誤中學習並適時修正,或許也是深為教育者最好的示範。
其實,教改方向從社會經濟發展之目的,到增進教師多元教學能力,到現在以孩子為學習主體、強調「適性揚才、終身學習」之願景,在教學的光譜中,逐步從「教」走到「學」,其發展方向是值得期待的。畢竟,教育從來不是只有教育者的事情,學習者的需求,更是這一波波教改中需要被看見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