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花蓮・學田國小|以田產興辦學校、為教育而造村,富里最西邊的小學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民國 36 年,於學校現址成立富里國民學校學田分班、民國 38 年成立分校。在民國 45 年正式獨立為學田國民學校,直至民國 57 年,因應九年國民教育而改制為學田國民小學。
raw-image

三月底,備妥近一週的行囊,便開著車沿著台九線,緩緩駛入那在記憶中只有太魯閣和海洋公園的花蓮。上次沿著台九線,最遠只開到台東。這次要一口氣開到花蓮最南端,心中還是有些緊張。然而,這些情緒隨著沿途的群山綿綿,逐漸轉為輕鬆,連踩著油門的右腳也不再緊繃,隨著 spotify 傳來的節奏輕盈地點踏著。過了池上,表示富里不遠了。這塊孕育不少音樂人(方文山、魏如萱、魏如昀)的土地。

抵達富里的時候是週末,學校附近除了田,沒有孩童的聲音。起初,我以為我們進來的地方就是校門,殊不知只是側門。夥伴說,早期學校的人數高達百人,但現在學生人數僅剩三十餘人。人數變少,加上側門離教室比較近,大門口就不再對外開放了。我拍下校門的背影,它依舊張開著雙臂守護著校園,或許偶爾會想起當年學生們從這裡跑進跑出的模樣吧!

raw-image

校門旁佇立著一塊大理石碑,上面以學田二字題詞,「 學問樹人,田園育才」這八個字好有畫面感,為田所圍之小學,這名字好有詩意。不過,上網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學田國小的名字由來,並非「一所被田包圍的學校」如此單純,而是有著更深一層的歷史脈絡和故事!

raw-image

「學田」初見於南唐、推廣於宋代,係指朝廷或地方政府用以辦學的公田,其租佃耕作的收入便是學校經費來源(包括學校、書院用費,人員俸給等),是因應宋代教育發展所衍生的國有土地型態。除了國有土地之外,學田的來源也包括官僚、仕紳、地主、商人捐獻,或官方撥款購買。這套「學田管理制度」,歷經宋、元、明、清,一直到中華民國時期仍存在。

位於花蓮富里的學田村,早期仍只是一片荒野之地,較鄰近村庄發展得慢。在日治時期(1904 年),富里鄉最大的兩個村落公埔(今富里村)和大庄(今東里村),為籌措興辦公學校所需之大量經費,兩庄村民自組墾荒隊,到當時無人居住的荒山之地「馬里旺」(早期原住民對當地的稱呼)租地開墾,將田地耕作收益用以辦學。當時馬里旺墾地為玉里鎮公所公有地,屬「學校田產」,遂於民國 35 年改名為「學田」(今學田村),表公有田產之意。

raw-image


學田村,竟有一段以教育立村的背景,在墾地辦校時,更發生多起族群間的衝突,造成數人犧牲。自民國 36 年擔起村落教育功能的學田國小,任憑世事更迭,依舊佇立於良田間,迎接每一位來上學的孩子。


從側門入校,右側便是主要校舍,校舍後還藏有一小塊四周被建築包圍的「秘境」,原來這裡是學校的小農場,分區規劃給各班種植作物。夥伴與她的孩子所種植的番茄有些已經熟透,看著作物一天天長大,就像是跟著孩子一起奮力地成長著呢。 除了小農場外,夥伴在班級外也以小盆栽種植菠菜,小小的苗從土裡探出頭來,看著也好療癒。

raw-image

另外一名夥伴,則是在教室外佈置「每日挑戰」專區,歡迎全校大小朋友一起來解題,答對可以集章換獎品!抓緊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愛玩遊戲和闖關的心,大抵也算是體現所謂寓教於樂的模樣,不只孩子玩得開心,老師自己本身感覺也十分樂在其中,想想真的是雙贏的活動耶!

raw-image

學田國小的願景是「L.O.V.E.」,分別代表 Learning 終身學習、Opportunity 掌握契機、Vitality 保持活力、Environment 愛護自然,這份「愛」是學田國小送給孩子們的禮物,期盼他們在離開校園後,能帶著這些能力繼續發光。

raw-image

謝謝兩位夥伴,利用難得的假日陪我一起逛校園。一直都覺得兩位都是溫柔而堅定的人,時而看你們分享班上的故事,像是帶孩子唱歌、邀請不同領域的講者到班分享,光是用想像那樣的教室風景就覺得很有趣!

借住在學校教師宿舍的那一晚,和夥伴聊了好多好多。聊著關於班上孩子、分享家人的故事。妳說,以前都沒有機會聊這麼多,好像又更認識彼此一些。沒辦法,一群老師聚在一起的場合,聊的不是教學、孩子、學校,就是教學、孩子和學校啊(笑)。能有機會這樣瞎聊,真的很難得。好喜歡。

raw-image

參考資料:
1. 學田國小網頁
2. 富里鄉公所-馬里旺紀念碑介紹網頁
3. 臺灣記憶-學田村拓墾紀念碑記網頁
4.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馬里旺部落介紹網頁
5. 花蓮在地文化記憶庫網頁
6. 富里鄉學田社區網站
7. 《新頭條》後山小調~學田建村為興學報導
8. 富里鄉 wiki 網頁
9. 漢典網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moLin的沙龍
31會員
43內容數
國小是正規教育的起點,也是連結地區的重要媒介。 或許是因為最純粹的情感、喜惡都發生在學生時期,因此學校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場域。 愈遠離都市,愈能看見獨具特色的校園景色,結合在地元素,打造出獨樹一幟的面貌。 在這裡,我記錄了踏訪過的那些小學,那些故事。
Amo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06
噶媽教育所創立於 1910 年,為土坂國小之前身。民 35 年達仁設鄉,學校改名為「臺東縣達仁鄉中心國民學校」,次(民 36)年再改名為「土坂國民學校」。民 57 年改制為土坂國民小學,並於民 106 年轉型為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
Thumbnail
2023/08/06
噶媽教育所創立於 1910 年,為土坂國小之前身。民 35 年達仁設鄉,學校改名為「臺東縣達仁鄉中心國民學校」,次(民 36)年再改名為「土坂國民學校」。民 57 年改制為土坂國民小學,並於民 106 年轉型為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
Thumbnail
2022/07/30
民國 10(1921)年,港口公學校設立,民國 34 (1945)年光復後則改名為港口國民學校,至民國 57 年改制為港口國民小學。
Thumbnail
2022/07/30
民國 10(1921)年,港口公學校設立,民國 34 (1945)年光復後則改名為港口國民學校,至民國 57 年改制為港口國民小學。
Thumbnail
2022/02/23
創校於民國 37 年,前身為富里國民學校永豐分班,民國 42 年升格為分校,於民國 45 年獨立為永豐國民學校、民國 57 年改制為永豐國民小學。民國 110 年正式轉型為「吉拉米代阿美族實驗小學」,為花蓮第三所阿美族實驗小學。
Thumbnail
2022/02/23
創校於民國 37 年,前身為富里國民學校永豐分班,民國 42 年升格為分校,於民國 45 年獨立為永豐國民學校、民國 57 年改制為永豐國民小學。民國 110 年正式轉型為「吉拉米代阿美族實驗小學」,為花蓮第三所阿美族實驗小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她是日據時代在花蓮設立的第一所公學校。花蓮市有16所公私立小學,其中有明義、明廉、明恥以及中華等四所都是源出這校,所以有人將明禮小視為花蓮小學的母學校。 其實在日據時代,明禮還有產生一所幼稚園--若葉幼稚園,只是後來沒有繼承的學校而在歷史軌道上消失。 但是明禮這一校名也是更迭多次,一開始的
Thumbnail
她是日據時代在花蓮設立的第一所公學校。花蓮市有16所公私立小學,其中有明義、明廉、明恥以及中華等四所都是源出這校,所以有人將明禮小視為花蓮小學的母學校。 其實在日據時代,明禮還有產生一所幼稚園--若葉幼稚園,只是後來沒有繼承的學校而在歷史軌道上消失。 但是明禮這一校名也是更迭多次,一開始的
Thumbnail
離開頂埔國小,順著鄉道東行,這路就是在一畦畦長方形的田地間穿梭,四方風景是一大片稻田,穿越這些沃野過後才會有村落出現,相當漂亮。 永光國小就在車程約3公里左右的公館村四股,四周都是田,一條小路通過校門口。 學校是1970年當地的鄉長、鄉代和
Thumbnail
離開頂埔國小,順著鄉道東行,這路就是在一畦畦長方形的田地間穿梭,四方風景是一大片稻田,穿越這些沃野過後才會有村落出現,相當漂亮。 永光國小就在車程約3公里左右的公館村四股,四周都是田,一條小路通過校門口。 學校是1970年當地的鄉長、鄉代和
Thumbnail
趁假期(2023.06.23)回老家過節,次日一早就拖著睡眼惺忪的娃還有大人直奔大湖。我不是要去採草莓,而是要去探訪即將要消失的一所小學--武榮國小。 ..     武榮國小所在是大湖鄉武榮村,原本這邊的娃們要到1.8K外的南湖國小就讀,而且在1950年代正是戰後嬰兒潮爆發入小學的年代,況且政府當
Thumbnail
趁假期(2023.06.23)回老家過節,次日一早就拖著睡眼惺忪的娃還有大人直奔大湖。我不是要去採草莓,而是要去探訪即將要消失的一所小學--武榮國小。 ..     武榮國小所在是大湖鄉武榮村,原本這邊的娃們要到1.8K外的南湖國小就讀,而且在1950年代正是戰後嬰兒潮爆發入小學的年代,況且政府當
Thumbnail
民國 40 年,車城國民學校溫泉分校成立,於民國 43 年奉准獨立設校、民國 57 年改名為溫泉國民小學,直至民國 93 年再改為現在的車城國民小學溫泉分校。民國 111 年九月,校內閒置空間轉型為「屏東教育創新基地」,成為屏東第一間由學校轉型而成的學校。
Thumbnail
民國 40 年,車城國民學校溫泉分校成立,於民國 43 年奉准獨立設校、民國 57 年改名為溫泉國民小學,直至民國 93 年再改為現在的車城國民小學溫泉分校。民國 111 年九月,校內閒置空間轉型為「屏東教育創新基地」,成為屏東第一間由學校轉型而成的學校。
Thumbnail
文 / 南郭國小資優班 建築物是時代的見證者,見證了政權的更迭、城市的興亡,它們是城市的活歷史,使城市再生並與歷史文化共存。2017年9月開始「南郭郡守官舍群」其中7號8號兩棟雙拼式老建築,文化局以文化場域使用管理辦法進行委外營運,目前由南郭國小營運管理,是國內首次由國小師生守護文化資產的案例,也是
Thumbnail
文 / 南郭國小資優班 建築物是時代的見證者,見證了政權的更迭、城市的興亡,它們是城市的活歷史,使城市再生並與歷史文化共存。2017年9月開始「南郭郡守官舍群」其中7號8號兩棟雙拼式老建築,文化局以文化場域使用管理辦法進行委外營運,目前由南郭國小營運管理,是國內首次由國小師生守護文化資產的案例,也是
Thumbnail
山是一所學校--台中市福民國小--111年3月5日 2021年起有一個特別的經驗 在一個國小教孩子玩桌遊! 第一次來這個學校時,又驚又喜。 驚的是:就在台中市新社區怎麼有一所這樣的學校, 校園美麗靜凝,宛如世外桃源 喜的是:孩子們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個個都快樂的天使啊! . . . . 學校FB
Thumbnail
山是一所學校--台中市福民國小--111年3月5日 2021年起有一個特別的經驗 在一個國小教孩子玩桌遊! 第一次來這個學校時,又驚又喜。 驚的是:就在台中市新社區怎麼有一所這樣的學校, 校園美麗靜凝,宛如世外桃源 喜的是:孩子們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個個都快樂的天使啊! . . . . 學校FB
Thumbnail
民國 36 年,於學校現址成立富里國民學校學田分班、民國 38 年成立分校。在民國 45 正式獨立為學田國民學校,直至民國 57 年,因應九年國民教育而改制為學田國民小學。
Thumbnail
民國 36 年,於學校現址成立富里國民學校學田分班、民國 38 年成立分校。在民國 45 正式獨立為學田國民學校,直至民國 57 年,因應九年國民教育而改制為學田國民小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