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ata 2021血中循環的mRNA疫苗抗原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從mRNA疫苗開始研發, 試驗, 拿到緊急授權並使用在人體上。我們一直在問的問題:會有任何的傳播暴露的情形嗎? 傳播的是什麼?會傳播多久?會有怎樣的短期與長期的影響。(注意, 這裡所說的傳播並非整顆病毒, 而是疫苗注射後相關人體產物)。
雖然以上疑問都是未知, 不過已經有科學家們很努力地先做了一個小小的試驗報告, 讓我們可以窺探一二, 當然還需要更多的相關試驗與數據才是。當我們同意一個還在試驗中的疫苗可以通過緊急授權, 甚至注射到我們體內時, 這就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共業, 隨著時間過去, 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專家研究讓我們知道更多的資訊。
研究報告內文連結: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015087/
Ogata 2021 ciruclating vax mRNA antigen in plasma
Ogata2021血漿中循環的mRNA疫苗抗原

(以下僅擷取片段, 若有更多疑問可觀看全文)
此報告為在13位健康工作者接種mRNA-1273之後的抗原與血液學檢驗數據。
使用Ultrasensitive single-molecule array (Simoa) assays方法來檢測是否有 SARS-CoV-2 抗原棘蛋白(S1-S2 unit)。
結果
作者發現S1 unit與 N抗原存在於COVID-19陽性患者中, 並且S1的數量高低與疾病嚴重度呈現高度相關性。
S1 抗原在接種後第一天就偵測到, 並且在接種第一劑平均第五天時升到最高。 接著S1在所有受試者中下降並且在第十四天後無法偵測到。
完整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 在13位受試者中的三位中找到, 時間為接種第一劑之後的15天, 也是在出現S1蛋白後8天左右出現。
其中有一位(第八號受試者), 棘蛋白於第29天仍然偵測到, 接種第二劑第一天也是, 在第二劑的兩天後便無法偵測到。
實驗使用的Simoa assays 偵測到接種第一劑後 抗棘蛋白抗體IgA增加, S1, 以及RBD。
討論:
S1的存在是由於mRNA-1273編碼轉譯出的棘蛋白 spike protein, 含有可切割的 S1-S2 點並使S1游離出來。因此我們假設S1蛋白可藉由哺乳類細胞中的蛋白酶或者循環蛋白酶切割釋放。
我們觀察到接種疫苗後剛開始1-5天有S1的增加, 表示mRNA轉譯在注射疫苗後就立刻開始。有趣的是, 完整棘蛋白在13位受試者中有3位體內出現, 時間點平均在S1蛋白開始製造後第八天, 比S1蛋白製造時間還要晚。Simoa antigen assays檢測設計需有完整的棘蛋白讓抗體S1與S2次單位都結合上才能偵測到, 使得如果切割游離後, 只有S1便偵測不到。再者, 棘蛋白在接種疫苗後受試者血中的濃度可能因設備關係低於可偵測的濃度而偵測不到。我們假設T細胞活化引起的細胞免疫反應, 會在疫苗接種後的幾天發生, 導致直接殺死那些呈現出棘蛋白的細胞, 這些細胞壞死後釋放更多的棘蛋白進入血流中。釋放游離S1單位蛋白以及隨後偵測到完整棘蛋白的機轉尚不清楚也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
此研究有幾個重點,
1.原本假設棘蛋白應只在注射部位附近出現, 此試驗確認S1蛋白, 和棘蛋白的確出現在接種疫苗後的人體血液中
2.每個人在血液中出現S1單位蛋白與棘蛋白持續時間不同, 大部分為兩週, 有3人到了第15天左右檢測到棘蛋白存在,但也有人直到第二劑接種後(超過30天)才偵測不到棘蛋白。
3. T細胞主導的細胞免疫反應, 為先天免疫的其中一環, 當棘蛋白可能存在於血流中, 便需要更進一步研究確認實際上有哪些細胞會成為棘蛋白呈現細胞, 因為這些細胞都可能被T細胞主導的細胞免疫殺死而釋放更多的棘蛋白至血液中。
4.此研究只有檢測血流中的S1單位蛋白與棘蛋白, 至於棘蛋白還有可能從何種途徑代謝出來, 是否會傳播給他人而帶來影響, 仍需要更多的研究。
5. 如果確認棘蛋白本身即為一種毒素, 也發現注射疫苗後棘蛋白並非只出現於注射部位而會隨血液散佈全身, 那麼此疫苗的安全性並未得到完全的驗證,在更多的安全性報告出現之前, 接種疫苗仍有許多未知的風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萊威專利穿戴式光波貼片, X39 提升體內藍銅胜肽, GSH 提升體內谷胱甘肽濃度, 此專題分享如何應用萊威光波科技來做體內保養, 淨化排毒, 回復健康與青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緊急黃卡數據初步報告, 由英國循證諮詢有限公司提交MHRA聲明“MHRA目前在黃卡系統有足夠證據宣布 COVID-19 疫苗在人類身上使用並不安全” “現在已很明顯這些產品在血液中對人類是有毒性的。疫苗接種計畫必須立即中止並且需要對疫苗所造成黃卡系統記錄的這些傷害做一個完整而獨立的調查。
    TrialSite News 獲得的資料顯示常規品質試驗在緊急授權Pfizer/BioNTech COVID 疫苗時忽略了, 美國與其他政府正在做一個不完全了解的實驗性疫苗的大型測試。 審查文件中揭示 Pfizer沒有做傳統的藥物動力或生物分佈報告, 安全堪慮。
    2021年4月30日, Salk 研究機構在AHA發表了一篇新的文章, 科學家確認了COVID-19病毒上的棘蛋白是如何造成細胞損傷, 證實了新冠病毒其實是一個血管疾病。 “如果移除病毒的複製能力, 它仍然保有對血管細胞的主要破壞作用, 只需要與ACE2受體結合, 亦即 S蛋白受體” Manor解釋
    緊急黃卡數據初步報告, 由英國循證諮詢有限公司提交MHRA聲明“MHRA目前在黃卡系統有足夠證據宣布 COVID-19 疫苗在人類身上使用並不安全” “現在已很明顯這些產品在血液中對人類是有毒性的。疫苗接種計畫必須立即中止並且需要對疫苗所造成黃卡系統記錄的這些傷害做一個完整而獨立的調查。
    TrialSite News 獲得的資料顯示常規品質試驗在緊急授權Pfizer/BioNTech COVID 疫苗時忽略了, 美國與其他政府正在做一個不完全了解的實驗性疫苗的大型測試。 審查文件中揭示 Pfizer沒有做傳統的藥物動力或生物分佈報告, 安全堪慮。
    2021年4月30日, Salk 研究機構在AHA發表了一篇新的文章, 科學家確認了COVID-19病毒上的棘蛋白是如何造成細胞損傷, 證實了新冠病毒其實是一個血管疾病。 “如果移除病毒的複製能力, 它仍然保有對血管細胞的主要破壞作用, 只需要與ACE2受體結合, 亦即 S蛋白受體” Manor解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灣東洋的流感疫苗合作夥伴CSL Seqirus,日前在《開放論壇傳染病》期刊(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論文,該篇研究藉大規模樣本分析,正面肯定細胞流感疫苗對預防流感的價值。台灣東洋樂見代理的細胞流感疫苗獲國際肯定,未來會持續打造更完整的疫苗產品鏈...
    Thumbnail
    「千萬不可小看肺炎鏈球菌!歷史及醫學文獻上告訴我們,即使青壯年感染流行性感冒,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病程進展快速,短短48小時就過世,相當可怕!」
    Thumbnail
    2024年4月10日在《實驗醫學期刊》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發表了一篇以間質巨噬細胞是病毒接管和炎症在人類肺部新冠肺炎起始的焦點為題的研究,揭開了以前被忽視的免疫細胞類型-間質巨噬細胞 (IM)允許新冠(SARS-CoV-2)增殖、誘導宿主促纖維化和誘發炎症,並破壞宿主細胞結構。最棒的是,史丹佛大學
    講道會破壞免疫系統的病原,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HIV了,但其實並不只有HIV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 伊波拉病毒破壞免疫系統 伊波拉出血熱的病理生理學為醫學界的熱門討論議題之一。伊波拉病毒主要透過黏膜處及表皮傷口入侵宿主身體。它們能在多種細胞內進行高效繁殖,包括: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內皮細胞、肝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前幾篇文章介紹了人體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即皮層屏障、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那免疫系統又是如何與侵入者作戰呢?以下篇幅分項詳述之。 細菌與黴菌 當細菌入侵體內,偵測到細菌入侵的組織會產生發炎反應,將嗜中性球與巨噬細胞等吞噬細胞召集至受感染部位,將入侵細菌予以吞噬。在吞噬細胞與入侵細菌戰鬥的同時,,樹
    Thumbnail
    上篇文章介紹了先天免疫系統中的成員與組成,先天免疫的核心就是偵測到病源入侵時會引起發炎反應以召集白血球群聚吞噬殺滅病原體,絕大多數的感染靠表層屏障與先天免疫系統都可以解決,但如果病原毒性太強或數量太多導致第一與第二道防線無法應付時,此時便需要第三道防線—後天免疫系統幫忙了。 樹突細胞 樹突細胞(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Thumbnail
    “新冠病毒本身並沒有直接修剪突觸連接,而是啟動了小膠質細胞。”...
    Thumbnail
    2024年1月《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長新冠中的免疫損傷(Immune damage)可能來自先天免疫防禦系統中「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的局部啟動誘發血栓炎症...
    Thumbnail
    台灣東洋的流感疫苗合作夥伴CSL Seqirus,日前在《開放論壇傳染病》期刊(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論文,該篇研究藉大規模樣本分析,正面肯定細胞流感疫苗對預防流感的價值。台灣東洋樂見代理的細胞流感疫苗獲國際肯定,未來會持續打造更完整的疫苗產品鏈...
    Thumbnail
    「千萬不可小看肺炎鏈球菌!歷史及醫學文獻上告訴我們,即使青壯年感染流行性感冒,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病程進展快速,短短48小時就過世,相當可怕!」
    Thumbnail
    2024年4月10日在《實驗醫學期刊》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發表了一篇以間質巨噬細胞是病毒接管和炎症在人類肺部新冠肺炎起始的焦點為題的研究,揭開了以前被忽視的免疫細胞類型-間質巨噬細胞 (IM)允許新冠(SARS-CoV-2)增殖、誘導宿主促纖維化和誘發炎症,並破壞宿主細胞結構。最棒的是,史丹佛大學
    講道會破壞免疫系統的病原,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HIV了,但其實並不只有HIV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 伊波拉病毒破壞免疫系統 伊波拉出血熱的病理生理學為醫學界的熱門討論議題之一。伊波拉病毒主要透過黏膜處及表皮傷口入侵宿主身體。它們能在多種細胞內進行高效繁殖,包括: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內皮細胞、肝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前幾篇文章介紹了人體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即皮層屏障、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那免疫系統又是如何與侵入者作戰呢?以下篇幅分項詳述之。 細菌與黴菌 當細菌入侵體內,偵測到細菌入侵的組織會產生發炎反應,將嗜中性球與巨噬細胞等吞噬細胞召集至受感染部位,將入侵細菌予以吞噬。在吞噬細胞與入侵細菌戰鬥的同時,,樹
    Thumbnail
    上篇文章介紹了先天免疫系統中的成員與組成,先天免疫的核心就是偵測到病源入侵時會引起發炎反應以召集白血球群聚吞噬殺滅病原體,絕大多數的感染靠表層屏障與先天免疫系統都可以解決,但如果病原毒性太強或數量太多導致第一與第二道防線無法應付時,此時便需要第三道防線—後天免疫系統幫忙了。 樹突細胞 樹突細胞(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Thumbnail
    “新冠病毒本身並沒有直接修剪突觸連接,而是啟動了小膠質細胞。”...
    Thumbnail
    2024年1月《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長新冠中的免疫損傷(Immune damage)可能來自先天免疫防禦系統中「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的局部啟動誘發血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