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揭開長新冠腦霧之迷霧 II: 小膠的背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新冠病毒本身並沒有直接修剪突觸,而是啟動了小膠質細胞。”[1]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93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新冠科普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09會員
250內容數
用知識點燃你的神經通路! A.H. 科普的每篇文章,刺激您大腦突觸的新舊連接,讓您對理解、思維、靈感和好奇,貪得無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2/12
1
小膠,真的好神奇~感謝詳盡分享!!🩷💜🩵💙
1
A.H.科普(pScience) 的其他內容
2024年1月《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長新冠中的免疫損傷(Immune damage)可能來自先天免疫防禦系統中「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的局部啟動誘發血栓炎症...
科學解密長新冠的時間點來到2023年底,科學家再次確認腦細胞間的連接,突觸(Synapse)被破壞、被過度修剪,可能就是長新冠腦霧的罪魁禍首...
2023年4月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估國內目前至少有26萬兒童患了「長新冠」,醫界憂慮受新冠病毒感染會影響發育與學習。可是世界各國和台灣,大多已進入輕症不通報的措施,學校和家長如何掌握社區病毒的狀況,若病毒在社區高流行狀態下,如何進一步幫助小朋友採取自主的保護措施, 預防感染或再感染? 讓我們看看國際的作
註: 原2023-05-26: 紐西蘭馬桶偵探事務所,科普寫作網路平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之文章,因此平台謝幕,重新發佈於此。
WHO: 艾比的故事: 2023年底,世界衛生組織報導了一篇英國護士艾比被新冠再感染擊倒的經歷。艾比是英國牛津約翰·拉德克利夫醫院的一名不到30歲的年輕護士。再感染新冠(reinfection)三次,也有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第一次感染,症狀輕微。第二次感染,請病假 2 個月...
記得科學曾經說: 地球是平的。科學本質 - 不確定性在這裡討論。讓我們一起,認識不確定,因而能更確定。
2024年1月《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長新冠中的免疫損傷(Immune damage)可能來自先天免疫防禦系統中「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的局部啟動誘發血栓炎症...
科學解密長新冠的時間點來到2023年底,科學家再次確認腦細胞間的連接,突觸(Synapse)被破壞、被過度修剪,可能就是長新冠腦霧的罪魁禍首...
2023年4月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估國內目前至少有26萬兒童患了「長新冠」,醫界憂慮受新冠病毒感染會影響發育與學習。可是世界各國和台灣,大多已進入輕症不通報的措施,學校和家長如何掌握社區病毒的狀況,若病毒在社區高流行狀態下,如何進一步幫助小朋友採取自主的保護措施, 預防感染或再感染? 讓我們看看國際的作
註: 原2023-05-26: 紐西蘭馬桶偵探事務所,科普寫作網路平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之文章,因此平台謝幕,重新發佈於此。
WHO: 艾比的故事: 2023年底,世界衛生組織報導了一篇英國護士艾比被新冠再感染擊倒的經歷。艾比是英國牛津約翰·拉德克利夫醫院的一名不到30歲的年輕護士。再感染新冠(reinfection)三次,也有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第一次感染,症狀輕微。第二次感染,請病假 2 個月...
記得科學曾經說: 地球是平的。科學本質 - 不確定性在這裡討論。讓我們一起,認識不確定,因而能更確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心血管疾病如心臟衰竭、心房顫動及冠心病,會顯著增加認知衰退及失智症風險。美國心臟協會指出,透過早期發現與健康管理,可有效降低這些風險,維護腦部健康。維持心臟健康不僅能預防心臟病,還有助於保護大腦功能。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充滿謎團的秘密實驗室。 體内不尋常異樣感,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壓抑血液中的病毒,千萬要保持理智,找到解藥逃離這裡!​
生活實驗 七七二    沒有看見 傷口的窘樣, 我才下此毒手。 但是,痂結不了,   祂怎麼幫我翻篇? 沒有看見的話, 我必須相信 祂的直覺。
Thumbnail
最新研究: 國際權威期刊《自然》於3月20日再次針對冠狀病毒對大腦的傷害線索 ,歸納2024年最新研究後整理了四大線索,分別為免疫風暴 (Immunological storm)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症狀、屏障滲漏 (Leaky barrier)/BBB壞了、腦部侵犯(Brain invasion)。。。
Thumbnail
今日清晨,英國時間週四(2024年2月22日),英國《衛報》(The Guardian)以斗大標題: 研究發現,長新冠 的「腦霧」可能是由於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滲漏所致...
Thumbnail
新冠病毒如何影響我們的細胞? 2024年結合美國、荷蘭和義大利的研究人員發現: 這個項目開始研究不同器官中各種類型的細胞如何對新冠感染做出反應。我們測試了肺細胞、心臟細胞、胰腺β細胞,但衰老途徑僅在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中被啟動 …這是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結果。。。 ­­ 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
Thumbnail
“新冠病毒本身並沒有直接修剪突觸連接,而是啟動了小膠質細胞。”...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心血管疾病如心臟衰竭、心房顫動及冠心病,會顯著增加認知衰退及失智症風險。美國心臟協會指出,透過早期發現與健康管理,可有效降低這些風險,維護腦部健康。維持心臟健康不僅能預防心臟病,還有助於保護大腦功能。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充滿謎團的秘密實驗室。 體内不尋常異樣感,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壓抑血液中的病毒,千萬要保持理智,找到解藥逃離這裡!​
生活實驗 七七二    沒有看見 傷口的窘樣, 我才下此毒手。 但是,痂結不了,   祂怎麼幫我翻篇? 沒有看見的話, 我必須相信 祂的直覺。
Thumbnail
最新研究: 國際權威期刊《自然》於3月20日再次針對冠狀病毒對大腦的傷害線索 ,歸納2024年最新研究後整理了四大線索,分別為免疫風暴 (Immunological storm)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症狀、屏障滲漏 (Leaky barrier)/BBB壞了、腦部侵犯(Brain invasion)。。。
Thumbnail
今日清晨,英國時間週四(2024年2月22日),英國《衛報》(The Guardian)以斗大標題: 研究發現,長新冠 的「腦霧」可能是由於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滲漏所致...
Thumbnail
新冠病毒如何影響我們的細胞? 2024年結合美國、荷蘭和義大利的研究人員發現: 這個項目開始研究不同器官中各種類型的細胞如何對新冠感染做出反應。我們測試了肺細胞、心臟細胞、胰腺β細胞,但衰老途徑僅在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中被啟動 …這是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結果。。。 ­­ 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
Thumbnail
“新冠病毒本身並沒有直接修剪突觸連接,而是啟動了小膠質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