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之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的父親,存在於每一個人生的成長階段,即使他的軀殼已遠離。他給的一切,仍舊活在記憶裡。記得自己總喜歡在家門口,期待他從巷子首,遠遠地看他轉彎後的身影。在他走到快到家門前時,往他迎來的方向,奔去。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往他褲子口袋裡掏零錢。那個時候還有五角的硬幣,五元硬幣是很大顆的那種。總之,沒有真的要拿,而是等他將我抱起,一起走那短短十步路就到家的那種溫暖。一起笑著,回家的那種,心裡的暖。多少男人,都無法取代的暖。是安全,全然安心的那種。
母親病後,父親的身體漸漸地,也開始衰退。很多時候,也因為姐姐的出嫁,自己必須代父親辦理許多事情。騎著他的腳踏車,在腳都還構不著地的那樣的年紀;在那個年代,人們是真的真的很善良。郵局的櫃枱阿姨會記得我,因為我年紀太小,代理父親去領錢太少見,但她們卻很樂意幫忙,因為父親身體不適,騎著腳踏車會跌倒。自己也會跟哥哥到發放補給品的補給站,領取生活所需的米,油,鹽,味精等等之類。自己,更因為父親,學著下廚房,聽著他敍述食譜,我和著麵粉,也莫名地做出了他想吃的麵疙瘩。他吃著,笑得很開心地說,比他做的或是比母親做的都要好吃。想來,自己的廚藝大概是被父親與母親磨練出來的。一個住院的母親,一個身體崩壞的父親。不學著,還能怎麼著呢?再加一個不學好的兄長,自己不趕快長大都不行。
父親,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我操你媽!"現在想來,都覺得可愛好笑,外省老兵都是這句來著。他也很常對著我們罵這句。長大後,走在路上,或是去些辦公大樓裡,常有些退役軍人當著守衛,自己總覺得很親切。很多朋友,覺得鄉音好難理解,很難懂,只有我覺得好可愛好親切,她們不明白的是,那是思念父親的一種情緒。每每跟他們交談,都可以讓我暫時,回憶起跟父親之間的對話方式,那種自己才懂得的模式。曾經,在國中時期,非常不能理解,為何自己要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裡?一個精神病的母親,一個重度憂鬱的父親,一個早早出嫁的姐姐,一個跟著學壞吸毒的兄長。為何自己會如此不幸?彷彿被詛咒般地,沒有一件好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從母親發病的那晚起。父親,一次次將吸安的哥哥拉回家,一次次去醫院探視母親,或是一次次將再度發病的母親往療養院送。看著父親,自己只能堅強。不能,再讓自己也成為父親擔憂的小女兒。
還記得國中跟高職的畢旅,都是因為父親的鼓勵我才願意去。他說,家裡還有哥哥在,所以叫我放心去玩。每到一個定點,我必定打電話確認,他好好的。聽著他濃濃的鄉音說著,"好好玩,不要擔心,不要再打電話回來了。"我才能夠放心。能放心嗎?當然不能,只能懷著一個想飛快回家又想暫時喘息的心情,留在那裡,跟著同學們吃喝,跟著同學們好似開心地玩樂。一直都覺得自己,沒有玩樂,快樂的資格,因為這樣的家庭,好像我快樂,就是最自私,不孝順父親母親似的,總帶著一絲罪惡感生活著。直至現在的自己,仍舊相信,沒有永遠的永恆的幸福。隨時都可能,像那個夜晚,帶走所有的歡笑與幸福。
高職畢業後,本想著,就工作吧,就為了家裡而放棄自己的再升學的夢吧。從原本打工兼職的地方,轉為正職,還記得那個年代的月薪是一萬八還要再扣些有的沒的。總之,大概一個月能領個一萬六千多上下。工作了半年,跟當時的同學聊了聊自己還想再升學,至少唸個學院二專什麼的也好。回到家跟父親提了,想要升學的事,也跟他說明,補習費用,我自己出就好,不需要他給我。以為會反對到底的他,說著,"妳想讀就讀吧,多讀一點書也沒不好。三個孩子裡,妳就去讀多一點書吧。"然後,那年的過年後,替自己報名了春季班,一邊談談小戀愛,一邊準備著重考。考試前的兩週,父親他,因為心肌梗塞住院了。還能去唸書?還能逃離這個讓自己快要喘不過氣的家?每天醫院往返,帶著總複習的講義,住在醫院裡的家屬休息室裡。那裡有個外省伯伯,對我很好。總會把自己親手炒的辣椒分給我一起吃。住在那裡的人們,都是重症的患者的家屬,等著,轉往普通病房,或是轉往地下樓層的往生室。
夜二專開學前的那個暑假,姐姐,哥哥,我,三個人輪著照顧父親,偶爾帶著母親一起;雖然她待在家的時間比較多。但,怎麼撐過來的我們,已經不太記得。只記得,我依舊完成了考試,還是為了家,選擇了夜間部,想要一邊工作,一邊讀書。父親也幸運地得以轉入普通病房,因為躺了太久,肌肉委縮的他,開始,只能依賴輪椅行動。退役軍人的他,自尊心乖張如他,怎麼可能接受自己坐輪椅。那個夏天,我們,從那個會被鄰居指指點點的家,搬離。到了一個新環境,母親的病感覺漸漸地穩定了下來,從父親住院後。父親在搬了家後,也感覺他願意顯示自己的脆弱。他從自己的床,移動到輪椅,不曉得跌坐了多少次。開始,願意開口請求家人們的協助。我們還是堅定地一起挺過了一切。看著好似穩定的情況,終於,我可以暫且逃離這個,我一直處於極端喘不過氣的氛圍。
還記得,在半工半讀的某個上班日裡,接到姐姐的電話。她說著,父親他好像中邪了。說著母親推著他去逛夜巿,然後回到家,就突地大小便失禁,也無法說話了。那個晚上,我上完課,立刻騎著一個多小時的機車,回家到裡。半夜,我摸著他已經老去的臉龐,跟他說著話,"爸,我回來看你囉,不要耍脾氣,我會再多找時間回家,你要乖乖聽話,不要耍小孩子個性了哦。"他睡著,沒有醒。一早,因為還要上班的自己,又去他的床邊,輕輕地把他搖醒,"爸,我要回去上班囉,你趕快好起來哦,真的不要亂生氣,我又不是都不回家了,我很愛你的,會再找時間回家,你快點再休息,我回去上班囉。"下午,上班的時候,又接到姐姐電話,說著父親完全恢復正常了,一股莫名奇妙的感覺。全家人,沒有人知道我回家看了他。跟姐姐通話時,我才告訴她,我回了家一趟,也開著玩笑說,"爸爸他大概是太久沒看到我了,所以病給我看。"是吧,因為我離家唸書後,回家的次數,少的有點可憐。因為排班的關係,休著非假日的我,平日還要上課,所以就變成懶得回家。也因為,不太願意看見讓自己難受的生著病的父母。所以,撰擇了逃。可,終究,心,的歸屬,還是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143內容數
文字的溫度 人心的見解 正與負的人生 年近半百的記錄 記錄一下自己, 從過去,現在,以及將會成為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霍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父親。大概是我這輩子,最愛的男人。他個子不高,淺淺的內雙,薄薄的嘴唇跟挺挺的鼻梁。帥嗎?在女兒眼裡,當然帥,英俊的很。父親是位退役士官長。他曾於總統府內擔任小小文書的工作。所以他的字跡非常工整,也很要求自家孩子的書法,一定要寫得好。我是他捧在手心裡的小女兒。他有著軍人的紀律,家裡的三個孩子,吃的東西
失去了正常的母親。來了個瘋顛自在只顧自己的母親。也許是因為大多數時間的忍耐,讓她想為了自己活那麼一段時間。那個她發病的夜,被強制送醫。在鄰居們的幫忙之下,她住進了所謂的精神療養院。我們原本正常的家,失了衡。少了母親的角色,父親開始替她分擔起母親的工作。身為孩子們的我們,也必須在一夜之間長大。我們必須
母親。對我來說,兩個很沈重的字。自己從沒有過的經驗,卻也是個有母親的普通人。說著為何感覺沈重?因為一般人說到母親,都覺得該是偉大的,該要感恩的。我卻複雜了起來。在我的記憶裡,她,只有在我國小三年級前,是位正常的母親。每天,準備著家人們的餐點,上巿場買菜,偶爾接我放學回家。她,有著聽障。父親也定期地帶
人生的路,前進。腦的思考,前進。有的時候,想往回走,卻已經看不見來時的路口。女人,思考自己將近半百的人生。在這個時候,可以記錄最真實的自己。可以最誠實的面對自己的選擇與現在的人生和自己。 Imagine something, do something...   <成長> 記憶裡,在母親發病前,有著
父親。大概是我這輩子,最愛的男人。他個子不高,淺淺的內雙,薄薄的嘴唇跟挺挺的鼻梁。帥嗎?在女兒眼裡,當然帥,英俊的很。父親是位退役士官長。他曾於總統府內擔任小小文書的工作。所以他的字跡非常工整,也很要求自家孩子的書法,一定要寫得好。我是他捧在手心裡的小女兒。他有著軍人的紀律,家裡的三個孩子,吃的東西
失去了正常的母親。來了個瘋顛自在只顧自己的母親。也許是因為大多數時間的忍耐,讓她想為了自己活那麼一段時間。那個她發病的夜,被強制送醫。在鄰居們的幫忙之下,她住進了所謂的精神療養院。我們原本正常的家,失了衡。少了母親的角色,父親開始替她分擔起母親的工作。身為孩子們的我們,也必須在一夜之間長大。我們必須
母親。對我來說,兩個很沈重的字。自己從沒有過的經驗,卻也是個有母親的普通人。說著為何感覺沈重?因為一般人說到母親,都覺得該是偉大的,該要感恩的。我卻複雜了起來。在我的記憶裡,她,只有在我國小三年級前,是位正常的母親。每天,準備著家人們的餐點,上巿場買菜,偶爾接我放學回家。她,有著聽障。父親也定期地帶
人生的路,前進。腦的思考,前進。有的時候,想往回走,卻已經看不見來時的路口。女人,思考自己將近半百的人生。在這個時候,可以記錄最真實的自己。可以最誠實的面對自己的選擇與現在的人生和自己。 Imagine something, do something...   <成長> 記憶裡,在母親發病前,有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前陣子剛過完父親節,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和爸爸一起過節或送禮物呢? 我父親在三年前去世了,我們家一直以來也沒有過節日的習慣,所以我根本沒注意到那天是父親節。 8/8那天,和朋友聊天時,他忽然問我:『欸,DT,你會想你爸爸嗎。』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那天是父親節。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Thumbnail
週末回娘家,與家人共度晚餐,在溫馨的閒聊中,我問了父親一個問題:「爸,你記得我國小四年級,考試都考幾分嗎?」父親說:「我怎麼可能記得,那時候整天只想著要怎麼賺錢。」回想國小四年級,那年是父親工作上最失意的一年,猶記雙親開著小貨車,車上載著不知名的礦泉水以及飲料,四處找雜貨店寄賣,未曾當過
一個女兒在父親的疾病面前,努力學習並關心父親,同時也面對自己的身體變化和成長的困擾。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前陣子剛過完父親節,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和爸爸一起過節或送禮物呢? 我父親在三年前去世了,我們家一直以來也沒有過節日的習慣,所以我根本沒注意到那天是父親節。 8/8那天,和朋友聊天時,他忽然問我:『欸,DT,你會想你爸爸嗎。』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那天是父親節。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Thumbnail
週末回娘家,與家人共度晚餐,在溫馨的閒聊中,我問了父親一個問題:「爸,你記得我國小四年級,考試都考幾分嗎?」父親說:「我怎麼可能記得,那時候整天只想著要怎麼賺錢。」回想國小四年級,那年是父親工作上最失意的一年,猶記雙親開著小貨車,車上載著不知名的礦泉水以及飲料,四處找雜貨店寄賣,未曾當過
一個女兒在父親的疾病面前,努力學習並關心父親,同時也面對自己的身體變化和成長的困擾。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