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 — — 臺灣攝影歷史書寫(1869–1949)」論壇提綱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團隊介紹

這邊先大概介紹一下「NIJ鬼島踏查日記」,這個團隊是由我與游承彥、高登輝等不同的藝術家一起合作、執行的長期藝術計畫,我們思考著在這個記憶與歷史如此重要的時代,藝術對此還有什麼樣的可能性?於是我們為鬼島踏查日記訂下在藝術上的「主要任務」,那就是以游擊式的方法,去劫取、偷掠歷史與意識形態的碎片,試圖在藝術中尋找一個關於處理轉型正義、歷史問題的不同途徑,從過去的計劃到這次我們在攝影文化中心展出的藝術研究與作品《Sè-kài ê lâng(世界个人):攝影師的條件》,我們一直在追尋的,都是在於處理這些問題意識時,怎麼提出不同的方法論,甚至我們要追求的就是「反叛的」方法。那在這次的創作中,我們先收集史料和梳理研究,然後再討論怎麼剪取這些材料的片段,最後主要是由承彥進行藝術上的轉化工作,我認為承彥在處理怎麼抓取並轉化這些歷史與意識形態碎片方面是非常敏銳的, 因此在這次的藝術研究與創作計畫中我們決定一起合作,試圖透過處理台灣攝影史這個題目,處理歷史的碎片與線索。

《Sè-kài ê lâng(世界个人):攝影師的條件》作品簡述與藝術研究整理

那這又還是繼續沿用「身份」的方式來看她,她還是處於一個「被展示的」,而不是我預想中具有「主動性」的那種狀態。……(中略)……那是為什麼,一位「當代」、「年輕」、「臺灣」、「女性」、「原住民」、「模特」、「攝影師」,同意在一件藝術作品中以上列全部的身份現身,卻並不代表這是她心目中最理想的自我表現方式 — — 因為人們太輕而易舉就會利用任何一個標籤遮蓋她的話語 — — 也許經過一番思考,她甚至會像張才一樣,回到選擇說自己「只是一個喜歡拍照的人」,而不像在作品訪談片段中自信地說出「我是一個攝影師」。現實是,因為的身份,她的形象必然永遠是分裂的,她所認為最理想的自我呈現方式,永遠只有一部分的自己。

我們也許以為只有她面臨這個問題?然而,就算去掉了以上的許多標籤,僅僅保留「年輕」、「臺灣」、「攝影師」,當時那位「年輕臺灣攝影師」張才,為了完成他的攝影和整個生涯,仍然「逃離」了這座島 — — 這是一座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人能夠擁有完整形象的島。

不過,在作為拍攝與被拍攝者個人形象的分割之外,針對按下快門本身的動作與意識,也就是對於這件作品的另一個母題「誰是世界之人」的思考,不管是當時提出「世界之人」這個詞的波特萊爾,特定賦予給某些具有前瞻性視野十九世紀西方男性「觀看世界的方式」,或是現在臺灣人普遍有一種「被國際肯認的態度」,我認為萬萬的回應反而指涉了一種完全相反的,充滿希望的態度,那就是:「世界之人」,又如何?

(以上為承彥的論述,完整部分詳見文後附上的專文連結)

在這次的創作中,我們將過去與當代的「世界之人」(man of the world)、數種日治台灣的攝影家典型與當代攝影者的混雜性,還有日治台灣與當代的身份/認同這些線索作為創作主線,將歷史與意識形態的某些線索,透過影像與文件的並置、當代攝影者/被攝者對於過去攝影者/被攝者的回應與自白,試圖創造一種不同主體之間的對話情境,向觀眾呈現這些原本隱藏、散落在歷史之中的線索。

事實上這也是呼應這次展覽中策展人的目的,策展人以蒙太奇的並置展出這些典藏照片,意欲向觀眾呈現一個非線性的時序,觀眾可以在記憶圖庫式的展場中,感受到由東亞史、東南亞史、全球史、殖民史、出版史、技術史、風格史等數條線索交叉而成的台灣攝影史,展示歷史的本真情境。(以上是我的論述)

在這個作品中,鬼島踏查日記團隊極力避免以本質主義的討論方式與固化的視角去處理殖民史、身份認同的問題,並且我覺得最可貴的地方就在於,從訪談部分出現反轉到承彥決定將拍攝對象意料之外的回答納入論述之中的過程,展示了藝術家在面對攝影史的老問題時的新態度與嘗試(這個老問題也就是影像中的殖民史與其權力結構 — — 凝視與被凝視關係),我們不再去試圖釐清誰是誰、誰在看誰,又或者是證明誰不是誰這類根本是變相在固定身份與立場的本質主義老問題,而是報以新的回應、新的姿態:「『世界之人』,又如何?」

當Kating在了解組成自己的複雜性後,反而拒絕去爭奪這個「主體」(世界之人)的位置,不去一味地追求主體性與主動性,他展現出的是另一種更為自信的態度。我們在作品中想表達的,正是希望身處台灣的人們能接受自身(身份認同、攝影史)的多重性、交互性與破碎性,即便我們現在處於某種壓抑的後殖民困局下,但台灣人從不只是國際權力競爭下的性慾投射與籌碼,我們並不需要追尋或建構一個「完整的台灣」來解決困局下的焦慮感。基於此,我們作為創作者,在創作路徑上試圖將歷史作為本真情境的展示補充,而非化身為某種歷史立場的見證者。(以上是我的統整)

綜合討論時間部分(擬問)

問:藝術研究和歷史研究的不同?
答: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儘管有些時候歷史研究和藝術研究對於同一件事的切入角度是類似的,但是他們兩者基本上是性質完全不相同的東西,藝術研究其實包含著轉化為作品的伏筆(可能性),而且我特別要指出的是,即使有些藝術研究是以歷史的角度切入,但並不代表它要和歷史研究一樣追求某種程度的真相,反而是在處理這些歷史素材的過程中,預留將來或下一步將進行的創作步驟的空間,透過藝術研究與轉化的過程,向觀眾呈現這些原本隱藏、散落在歷史之中的線索,那絕對不是單純的真相展示。藝術研究不是一個蘿菠一個坑的去填補地圖上、歷史書上的未竟之地,而是去主動「岔出」這些線索,也就是說,當藝術家談論關於殖民歷史、後殖民、轉型正義等等問題時,通常不會像歷史學者一樣直接走進歷史之中,而是在「後歷史」的視角裡處理這些問題,他打散現實與非現實的分際,運用並置、穿插、同步等手法,在觀眾眼皮底下混淆兩者的分際,創造一種比真相(truth)更貼切的本真(authenticity)情境,而這個歷史的本真情境才是藝術家進行藝術研究與創作的追求。
以鬼島踏查日記來說,我們的「任務」就是去撿取、偷掠歷史與意識形態的碎片,但我們並沒有要假藝術提出某種歷史學的見解或是意識型態,而是一方面在當前藝術創作中普遍注重歷史題材、檔案、轉型正義、原住民議題的熱潮下,試圖尋找處理這些議題的新方式;一方面也是在這種虛實之間、主客體之間、權力結構的中心與邊緣之間、社會的多數與少數之間等等的各種矛盾中,尋找最適合的自我論述方式與歷史線索背後的情境展示,在這次展覽的作品「世界个人」中就可以看到這個嘗試,這也是我們團隊在藝術研究上一直不斷在摸索的方法論。

問:藝術創作如何作為歷史幽靈的招魂術?
答:首先要先提及策展人在上一場論壇中所強調過的概念,那就是台灣的攝影史是由無數線索所岔出的:它交岔在全球殖民史與帝國史,它交岔在技術史的發展與攝影風格的演進,它交岔在出版史與工業印刷技術的沿革。台灣攝影史呈現不同方向的線索互相交織的樣貌,就如同文學家波赫士(Jorge Borges)在《小徑分岔的花園》這本小說裡所闡述的那種時間與命運的樣貌:「時間有無數序列,背離的、匯合的和平行的時間織成一張不斷增長、錯綜複雜的網。由互相靠攏、分歧、交錯,或者永遠互不干擾的時間織成的網路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在大部分的時間裡,我們並不存在;在某些時間,有你而沒有我;在另一些時間,有我而沒有你;再有一些時間,你我都存在。目前這個時刻,偶爾的機會使您光臨舍間;在另一個時刻,您穿過花園,發現我已死去;再另一個時刻,我說這目前所說的話,不過我是個錯誤,是個幽靈。」
而這個幽靈一樣遊蕩、籠罩在台灣攝影史之上,許多小徑(也就是歷史的線索)其實目前還沒有多少人去研究、去探索,臺灣的攝影史正是在這種充滿未竟(見)之地的情況下,在過往的敘事體系中總是有暗線(就是未揭露的線索)沒有被觸及到,往往是在歷史的花園中,因為你看不清路途的樣貌,所以總感覺有幽靈無時不在四處遊蕩,或者是就在你頭上如影隨形地尾隨。
所以這次的展覽與藝術研究、出版計劃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起頭,策展人、藝術家、藝術研究學者、歷史學者一起「舉起鏡子」去召喚歷史的幽靈、去迎向祂,共同照映出這些花園小徑(也就是前面一直在強調的「岔出線索」)中的交岔節點,在多軌、多聲部的歷史敘事中走出(譜寫)台灣攝影史的複雜路徑。它不是要開展一個宏大的敘事體系,而是在歷史書寫的基礎上,透過藝術研究與藝術轉化,去找出藏在歷史真相之後的痕跡,展現台灣攝影史的本真情境,這個情境有可能呈現一幅充滿多層次、拼貼性、混雜性、破碎性、四處岔出、互相穿透,甚至是不整齊的景象,但無疑地,它不會是一部單一性與線性的歷史,反而是座巨大的花園,隨時邀請觀眾一同參觀(介入),各自走出既大異其趣又互有關聯性的台灣攝影史路徑(也就是說儘管每個人參觀的足跡不同,但又總會在某些節點相互交岔)。我認為這是藝術方面的加入比起單純的歷史研究能更好地面對這團盤旋在台灣攝影史之上的歷史幽靈、歷史迷霧的原因。

相關連結

藝術家游承彥Medium專文〈記「Sè-kài ê lâng(世界个人):攝影師的條件」〉連結:
座談問答補充完整版:
NIJ鬼島踏查日記官網作品介紹(論述、文件、影片、專文等)連結: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展覽介紹連結:
「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 — — 臺灣攝影歷史書寫(1869–1949)」展覽海報
avatar-img
11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些家族史與四處岔出的台灣、東亞歷史線索
「我們若忘了檔案的本身是技術性的儲存(因此是一種義肢增補物),而直接將檔案與自然或原初(或記憶)連結在一起,則會帶來暴力,因為對過去的繼承將被特定身分或民族所壟斷。」(李鴻瓊,2013)
「賤民永遠面臨的毀滅陰影使他渴望生命、渴望存在,存在於這個殘酷、無意義的、荒謬的,然而又如此美麗的現世」——吳叡人
最近幾檔大型收藏展:《不朽的青春》、《經典再現》、《時代映像》收穫不少關注,予人一股當代台灣人渴求歷史的印象,欲透過對前輩作品的再考察、再認識,追求某種不朽的精神。本文藉由剖析這幾檔展覽的國家化與殖民美學復辟傾向,討論什麼是台灣,什麼又是台灣的藝術?以及藝術作品中有沒有台灣精台灣精神這回事?
科索沃Kosovo作為巴爾幹半島最後一個新生國家(2008年正式獨立),當代藝術在前南斯拉夫地區與科索沃的發展值得台灣借鑒(如何在藝術方面尋找與界定台灣性),本文透過梳理巴爾幹半島歷史背景、科索沃藝術發展與國家文化策略的強勢部署來討論關於藝術、國族、文化建構之間的關係以及藝術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一些家族史與四處岔出的台灣、東亞歷史線索
「我們若忘了檔案的本身是技術性的儲存(因此是一種義肢增補物),而直接將檔案與自然或原初(或記憶)連結在一起,則會帶來暴力,因為對過去的繼承將被特定身分或民族所壟斷。」(李鴻瓊,2013)
「賤民永遠面臨的毀滅陰影使他渴望生命、渴望存在,存在於這個殘酷、無意義的、荒謬的,然而又如此美麗的現世」——吳叡人
最近幾檔大型收藏展:《不朽的青春》、《經典再現》、《時代映像》收穫不少關注,予人一股當代台灣人渴求歷史的印象,欲透過對前輩作品的再考察、再認識,追求某種不朽的精神。本文藉由剖析這幾檔展覽的國家化與殖民美學復辟傾向,討論什麼是台灣,什麼又是台灣的藝術?以及藝術作品中有沒有台灣精台灣精神這回事?
科索沃Kosovo作為巴爾幹半島最後一個新生國家(2008年正式獨立),當代藝術在前南斯拉夫地區與科索沃的發展值得台灣借鑒(如何在藝術方面尋找與界定台灣性),本文透過梳理巴爾幹半島歷史背景、科索沃藝術發展與國家文化策略的強勢部署來討論關於藝術、國族、文化建構之間的關係以及藝術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昨天在視頻上,聽到台大歷史系教授的一句話,蠻有深意的。 他在批評讓世界看見台灣這件事,他的意思是,何必去管別人有沒有看見你,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去看這個世界!別人有千百種理由可以忽視你,畢竟主動權在他,但是我們有沒有資格去忽視任何人呢? 剛創業的時候,有些客戶的道德觀是我無法接受的,但是為了生意,還
Thumbnail
我想拍攝模特卸下社會角色的一面。 被攝者說,他以為自己沒有包袱,但只要面對鏡頭依然不自在,即便對我和環境無太多戒備。 我們異口同聲說出濱口龍介<在鏡頭前表演>中提到的「無窮盡的未來凝視」 拍攝結束。 閒談間,他說被拍時,自己被鏡頭單方面的觀看,直到我說:「把鏡頭當成岩洞中那隻沉穩的青蛙。
Thumbnail
此次展覽的特色? 泰德現代美術館睽違六年再次移師高雄美術館,並與國巨基金會聯合展出。 展品多是20世紀初到近年的作品,而展品不全以傳統繪畫呈現,而有攝影、樹皮和網路印刷技術等不同風格來呈現創作者的表述。 本展援引蘇珊.桑塔格之語:「畫家創造世界,攝影師揭露世界。」來提示近代藝術史中兩者重要的動
Thumbnail
達悟還被稱雅美的時候,紀錄片《蘭嶼觀點》,紀錄80、90年代的蘭嶼人文風景,台灣人類學者胡台麗受到當時排外的達悟族人接受,打算拍攝一部講述蘭嶼人事物的紀錄影片,來敘述蘭嶼這小島上真實的樣貌與問題。除了醫療資源匱乏、傳統風俗迷信、開放觀光決策的瑕疵等,還有如今依舊無解的核廢料放置問題,從過去直到今日。
Thumbnail
【反身顯影: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當藝術家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開展多元議題反思,觀者該如何理解? 不得不說,藝術家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某些作品令人感到詭異、毛骨悚然,有種超現實感。 再加上還有18禁作品,與其說是攝影展,反倒像是行為藝術展。 滿滿迷濛詭異氣息的展覽……
Thumbnail
他們透過一次次的凝視與描繪/紀錄,持續朝向內在的療癒或放鬆之自我實踐。也透過他們的作品,我們會看見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樣態,看見時間所遺留的痕跡,同時又是用著什麼樣的意志,如何與自己、他人及環境,在平凡的日常裡奮力掙扎的生存,又再從何處得以感受到家鄉的慰藉。至於當代藝術中語境多重的「南方」,就在眼
Thumbnail
【凝視自我: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即日起至2024年8月18日,展出「凝視自我: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 除了可看到日治時期寫真館攝影家的自我形象、戰後臺灣攝影家自我身影、解嚴後臺灣藝術家的自我影像之外,還有當代藝術家們藉由新媒體科技媒介展現自我樣貌。
Thumbnail
台東藝術館目前的展覽。由魚刺客與2019年來臺駐村的巴丹島藝術家進行策展。透過海洋意識策展行動,藝術家以實地田野經驗與思辨後創作作品,以情感且具想像力方式喚起並連結臺東故事的多元面向。展出作品呈現島嶼聯想、生態守望、沉默身影、夢回部落四個子題。藝術家風格不同,展現多元性並透過作品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Thumbnail
飯澤耕太郎所著《私寫真論》彙集了日本數個攝影家的「私寫真」觀點,並且深入探討何謂「私寫真」,在書的最後「為了將私我遺忘」提到:當一個人忘記「私我」的時候,便能完全浸透於這個世界」。寫這篇文一部分也是看了該書以及《決鬥寫真論》的小小感想,讓我更加確信,攝影與世界的連結是重要的。 街頭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昨天在視頻上,聽到台大歷史系教授的一句話,蠻有深意的。 他在批評讓世界看見台灣這件事,他的意思是,何必去管別人有沒有看見你,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去看這個世界!別人有千百種理由可以忽視你,畢竟主動權在他,但是我們有沒有資格去忽視任何人呢? 剛創業的時候,有些客戶的道德觀是我無法接受的,但是為了生意,還
Thumbnail
我想拍攝模特卸下社會角色的一面。 被攝者說,他以為自己沒有包袱,但只要面對鏡頭依然不自在,即便對我和環境無太多戒備。 我們異口同聲說出濱口龍介<在鏡頭前表演>中提到的「無窮盡的未來凝視」 拍攝結束。 閒談間,他說被拍時,自己被鏡頭單方面的觀看,直到我說:「把鏡頭當成岩洞中那隻沉穩的青蛙。
Thumbnail
此次展覽的特色? 泰德現代美術館睽違六年再次移師高雄美術館,並與國巨基金會聯合展出。 展品多是20世紀初到近年的作品,而展品不全以傳統繪畫呈現,而有攝影、樹皮和網路印刷技術等不同風格來呈現創作者的表述。 本展援引蘇珊.桑塔格之語:「畫家創造世界,攝影師揭露世界。」來提示近代藝術史中兩者重要的動
Thumbnail
達悟還被稱雅美的時候,紀錄片《蘭嶼觀點》,紀錄80、90年代的蘭嶼人文風景,台灣人類學者胡台麗受到當時排外的達悟族人接受,打算拍攝一部講述蘭嶼人事物的紀錄影片,來敘述蘭嶼這小島上真實的樣貌與問題。除了醫療資源匱乏、傳統風俗迷信、開放觀光決策的瑕疵等,還有如今依舊無解的核廢料放置問題,從過去直到今日。
Thumbnail
【反身顯影: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當藝術家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開展多元議題反思,觀者該如何理解? 不得不說,藝術家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某些作品令人感到詭異、毛骨悚然,有種超現實感。 再加上還有18禁作品,與其說是攝影展,反倒像是行為藝術展。 滿滿迷濛詭異氣息的展覽……
Thumbnail
他們透過一次次的凝視與描繪/紀錄,持續朝向內在的療癒或放鬆之自我實踐。也透過他們的作品,我們會看見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樣態,看見時間所遺留的痕跡,同時又是用著什麼樣的意志,如何與自己、他人及環境,在平凡的日常裡奮力掙扎的生存,又再從何處得以感受到家鄉的慰藉。至於當代藝術中語境多重的「南方」,就在眼
Thumbnail
【凝視自我: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即日起至2024年8月18日,展出「凝視自我: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 除了可看到日治時期寫真館攝影家的自我形象、戰後臺灣攝影家自我身影、解嚴後臺灣藝術家的自我影像之外,還有當代藝術家們藉由新媒體科技媒介展現自我樣貌。
Thumbnail
台東藝術館目前的展覽。由魚刺客與2019年來臺駐村的巴丹島藝術家進行策展。透過海洋意識策展行動,藝術家以實地田野經驗與思辨後創作作品,以情感且具想像力方式喚起並連結臺東故事的多元面向。展出作品呈現島嶼聯想、生態守望、沉默身影、夢回部落四個子題。藝術家風格不同,展現多元性並透過作品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Thumbnail
飯澤耕太郎所著《私寫真論》彙集了日本數個攝影家的「私寫真」觀點,並且深入探討何謂「私寫真」,在書的最後「為了將私我遺忘」提到:當一個人忘記「私我」的時候,便能完全浸透於這個世界」。寫這篇文一部分也是看了該書以及《決鬥寫真論》的小小感想,讓我更加確信,攝影與世界的連結是重要的。 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