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7/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走進專題採訪的艱難──讀《造假新聞》

《造假新聞》書影
《造假新聞》書影
讀完了《造假新聞》,這本書裡面討論的問題真的是對所有走在新聞跟文學交界的人提出了深刻的反省。
本書作者Juan Moreno詳細敘述了自己被指派與事件主角Claas Relotius合寫一份專題報導,卻在採訪寫作的過程中發現新聞內容有問題,進而逐步揭露Claas Relotius長期造假的過程。
儘管如此,這本書的主題並不是常見的「假新聞」的問題。

本書內容概述

本書作者(作為簽約記者)和Claas Relotius(專職)任職於德國明鏡週刊,擔任的是專題報導的工作,必須花上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在國外進行採訪,再將成果統整成長篇的文章。(以現在台灣的媒體界來說,可能最像報導者的專題報導,或者天下雜誌的深度專題)這份工作最困難的部分即是如何找到門路,迅速地和受訪者建立關係,並問出關鍵的故事。就算是具有豐富經驗的記者,也很難每次都做出漂亮的專題;而就算找到了好題材,記者的文筆和經營文章的方式,也會影響讀者對於這個題材的觀感。
Claas Relotius剛好在文章的經營上有著傑出的表現,他所寫的專題報導總是受到讀者歡迎,並且屢屢獲得新聞大獎。明鏡週刊的社會編輯部將之視為明日之星,在寫完這篇專題的不久之後,他就要榮升編輯了。
就在這個時候,本書作者Juan Moreno卻驚訝的發現,這位明日之星所寫的報導,很有可能是編造的!跟辛辛苦苦在難民隊伍中做採訪的自己不同,Claas Relotius根本沒有見到受訪者,卻憑著網路搜尋和自己的生花妙筆,寫出了生動又具故事性的「好報導」。
Juan Moreno隨即因為自己的職業道德,被逼迫著走向了揭露者之路。他花了大量的時間與上級溝通、前往美國查證,最後《明鏡週刊》終於揭露了Claas Relotius的造假事件。

從真實世界到文字世界

挖掘真相的新聞專題有多難寫,我想應該大家都可以想像。
我自己這兩年來在高中做的選修課,正巧落點就在這本書討論的範圍內,以如何帶領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針對某個專題擬定題綱、進行採訪、以至於最後寫出報導。這個年紀/世代的學生很難克服社交障礙,也很習慣將網路上搜尋到的資料視為「真實」,除非經過特意的設計,不然很難告訴他們為什麼有必要從「真實世界」取得資料。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有種「你們是不是太常遇到好學生了啊」的詭異憤怒感。不過仔細想想,如果不是因為學生們的文筆太過拙劣,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我可能也很難辨認出長期專業撒謊者。
我自己在報導文學上的起點其實很晚,大三的時候修到了某老師的散文課,不過那時候的我無心於中文系的課程,受到各式社運行動的吸引,讀的大多是新聞報導和左派的各種書籍。老師鼓勵我們寫跟現實世界接軌的散文創作,我把參與樂生抗爭行動中的內容寫進去。老師在課堂上特別把我的作品挑出來稱讚鼓勵,我卻覺得自己充滿矛盾。
除了當時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知道自己在這場運動中的位置)之外,更大的問題是,我知道自己融合了好幾個人的形象以及眾多清楚或不清楚的情感,用文學性的筆法去寫我所看到的社運現場。與其說是在嘗試著紀實,不如說只是反映了寫作者的心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