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到這本書,大部分的人應該難免想到那個擁有俊俏的臉龐(?)的男人——先在時代力量(黃),又跑到民眾黨(白),還整天跟國民黨(藍)的立委水乳交融。
不過脫離這個脈絡,這本書其實寫得很讚,推薦大家都可以買來讀一讀,尤其是比較老(?)的泛左派或社運支持者。
本書作者美佳子・布雷迪是移居英國的日本女性,與英國丈夫育有一子。隨著孩子即將升入國中,他們煩惱著應該選怎麼樣的學校、讓孩子有更適合的發展。孩子從小就讀教養良好的天主教學校,最後卻選擇進入一所「前・底層學校」,必須面對複雜的族群議題和學校與社區的交互作用。這本書記錄的就是作者從母親的觀點看到的英國社會與學校,以及這些力量作用在一個「社運二代」的善良小男孩身上,最後如何表現。
這本書是用專欄形式在雜誌上連載,一篇討論一個具有社會意義的生活議題,讀起來既輕鬆又能讓人深思,整體的閱讀經驗十分愉快。包含了學校與社區的交互作用、校長的經營方針如何影響學校、學生之間的族群與階級與歧視問題、慈善活動與自尊心、少年們逐漸成長的自我意識、身為混血兒的自我認同、多種樣態的校園霸凌、離家出走的少女與階級複製,以及「環保少女」格雷塔帶給同齡歐美文化圈少年少女們的社會運動風潮。
作者就像你我,有著較穩定的對社會結構的價值觀,在觀察、培育下一代的過程中,希望能養出溫柔而堅強的孩子,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好。
整本書的故事中,最吸睛的應該是作者兒子跟兩位同齡少年的故事。作者兒子剛入學不久就交了兩位好友,有著英俊外表的匈牙利美少年丹尼爾(他們在戲劇公演中成為朋友),以及住在公營社區大樓、家境窘迫的少年提姆。丹尼爾自己是移民之子,在「脫歐」浪潮中的英國是被排斥的外來者,但是他經常講出歧視性言論(歧視窮人、外來移民、多元性別認同者),家庭教養和意識形態十分保守。提姆面對許多原生家庭的問題,卻是個溫柔善良的好孩子,作者兒子學著如何與他相處,同時不著痕跡的幫助他克服生活上的種種困難。他跟兩個孩子交情都很好,但是丹尼爾跟提姆之間水火不容。作者在旁觀的過程中除了靜靜聆聽兒子的想法和抉擇,也對他處理人際關係的智慧感到驚艷——即便彼此觀點、處境不同,也是可以當好友!
學校與社區的關係,也是這本書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主題。我們聽「台灣的民主需要深化」聽得耳朵都要長繭了,但是「民主深化」實際上到底是什麼東西?我認為這本書裡把英國這個「老牌民主國家」的社會樣貌描摹得非常好。
「民主社會」是有機體,政府並非全權負責、也不應介入所有管轄,社會裡人們看見彼此、用善意對待彼此,彼此組織、共同面對各種問題,才是真正的民主精神。書中描述,由於保守黨政府的政策轉向,照顧弱勢家庭與無家者的資金遭受刪減,學校內便有人決定組織老師與家長們,聯合社區內的NGO和小商家,一起為這些事情出力。作者帶著兒子在寒冷的冬天,一起為無家者準備三明治和飲料,也在家裡縫補要給弱勢家庭孩子的舊制服。
作者知道無家者的「危險性」,並沒有要十三歲的天真兒子把他們視為落難天使,而是在共處一個空間、遞送熱茶餐點的過程中,讓兒子自己感受無家者身上的酸臭味、他們看人的眼神。當作者認為一個衝著他們大叫「你好!」(中文)的無家者是在歧視亞洲人母子的時候,兒子卻說,他這麼做,可能是嘗試表達善意,希望我們多給他一些打賞。
——總是有許多理解世界的方式,作者帶著他的中學生兒子,在這個複雜而紛亂的世界探險。
這真的是一本很棒的書,還有一個有趣的梗:本書的最後一章,標題叫做「我是黃,也是白,還帶著一點綠」,指的是作者受到格蕾塔的啟發,開始萌生環保意識的黃白混血兒子。然而對應台灣的現實政治,比起「帶著一點藍」來說,「帶著一點綠」可能是「破殼小雞」們更為理想的色彩。
政治很複雜,社會更重要。比起凝視權力核心的鬥爭,你我身邊的「微政治」如何變化,如何度過一天天的日常,是當下台灣「民主深化」更重要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