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納粹集中營到現代政治:《如果這是一個人》的時代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利用通勤的時間,把這本口袋書讀完了。上週國民黨青年軍戴納粹臂章,剛好趕上時事。提起納粹,許多人只會想到希特勒跟《我的奮鬥》,事實上普利摩・李維的《如果這是一個人》才是更應該被閱讀、被記住的書。


戴著納粹臂章的國民黨青年

《如果這是一個人》書影

《如果這是一個人》書影

從「人」到「非人」


這是一本納粹集中營生還者的倖存記事,普利摩・李維是居住在義大利的猶太人,在二戰末期(1944年)被轉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在那裡待了十個月,直到俄羅斯軍隊抵達。過程中他飽受身體與人性剝奪的折磨,進入集中營大約三個月後,與他們同時入營的人大約70%都死了,李維之所以有機會倖存,主因是他懂一點德文,以及運氣好。例如在戰爭結束時,李維正得了猩紅熱,在集中營的病房裡治療,因此他沒有跟上最後的死亡行軍,而他的朋友在那趟路程中死了。


「我們作為人的資格已遭到取消。」搭上前往集中營的火車時,李維有這樣的體會。因為與戀人道別而動作稍微慢一點的男子,被納粹軍官一槍斃命;兩歲的的可愛小女孩,因為從錯誤的那邊下車,而失去了性命。到了集中營裡,所有人被奪去私人物品,剃光頭髮、穿上配給的衣服與木製鞋子,成為一個編號。


「他們將一併奪走我們的名字——而如果我們想保有自己的名字,得在內在找到力量,才辦得到這一點,必須設法讓名字背後那代表原本的我們的東西持續存在。」


納粹集中營的受難者

納粹集中營的受難者


經歷過幾個月生不如死的生活,李維已經半死不活。他們忍受長期飢餓、睡眠不足、強迫勞動。他體會到集中營裡的生存法則是違反人性的,不容許「善良」的人性空間,大家需要欺騙、偷竊、懶惰、出賣彼此,才有機會保存體力,努力活下去。


幾個月後他獲得一個成為「專業人士」的機會,憑藉他的化學專長,進入集中營裡的化工小隊。加入小隊必須經過考試,他短暫的拿到紙筆,用恍如上輩子學到的知識回答。面試時,雅利安人潘維茨博士,如此檢視他:「那不是人與人之間的目光,而更像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的兩種生物,隔著水族箱的玻璃圍牆的目光交會。要是我能夠徹底解釋那種目光的本質,想必便能解釋德意志第三帝國瘋狂錯亂的本質了。」


他們是非人。


他們是無名大眾,不斷地汰舊換新卻又如出一轍的「非人」,他們沈默地行走和勞動,在他們身上,神聖的生命火花已經被熄滅,他們已被抽空,幾乎無法真的感到痛苦。


李維寫道:「這個時代所有的邪惡涵括在一個意象:一個骨瘦如柴的男子,垂著頭,傴僂著肩膀,在他的臉上和眼神裡看不見任何思想的痕跡。」


集中營裡的受難者

集中營裡的受難者


直到戰爭終結,被遺留在病房的病人合作蒐集物資、彼此照顧,李維才逐漸從「非人」成為「人」。


記住納粹的邪惡


納粹的邪惡並不是因為希特勒的政治野心,而在於他引領了整個國度的瘋狂,無視人性、道德、常識,把人當作「非人」,「科學化的」大量殘殺猶太人。


回到時事,在政治的風暴中,誰是瘋狂的?道德與常識在哪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多明卡的沙龍
81會員
44內容數
理解中國,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熱鬧。本專題嘗試用輕鬆的方式,深入淺出的觀點,帶你走進中國的方方面面。
多明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2
這個二月,我剛好同時在讀許成鋼的《制度基因》和陳翠蓮的《重構二二八》,這兩本書剛好有許多呼應的地方,對從巨觀和微觀層次理解二二八事件的意義有許多啟發。
2025/03/02
這個二月,我剛好同時在讀許成鋼的《制度基因》和陳翠蓮的《重構二二八》,這兩本書剛好有許多呼應的地方,對從巨觀和微觀層次理解二二八事件的意義有許多啟發。
2025/01/01
這本書是用專欄形式在雜誌上連載,一篇討論一個具有社會意義的生活議題,讀起來既輕鬆又能讓人深思,整體的閱讀經驗十分愉快。包含了學校與社區的交互作用,以及各類社會議題。
Thumbnail
2025/01/01
這本書是用專欄形式在雜誌上連載,一篇討論一個具有社會意義的生活議題,讀起來既輕鬆又能讓人深思,整體的閱讀經驗十分愉快。包含了學校與社區的交互作用,以及各類社會議題。
Thumbnail
2024/09/03
太陽花運動的能量開啟了「第三勢力」在政壇的空間,然而從2014到2024,所謂的「第三勢力」的表現,卻不如預期。 李惠仁導演的《邁向權力之路》,記錄了2014~2020之間時代力量與政黨主要領袖黃國昌的故事,從這樣的故事裡,或許我們可以找到問題的根源......
Thumbnail
2024/09/03
太陽花運動的能量開啟了「第三勢力」在政壇的空間,然而從2014到2024,所謂的「第三勢力」的表現,卻不如預期。 李惠仁導演的《邁向權力之路》,記錄了2014~2020之間時代力量與政黨主要領袖黃國昌的故事,從這樣的故事裡,或許我們可以找到問題的根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一個人換了立場會被稱為叛徒,讓所有人都同個立場,便沒有人記得原本的堅持。」
Thumbnail
「一個人換了立場會被稱為叛徒,讓所有人都同個立場,便沒有人記得原本的堅持。」
Thumbnail
這本針砭時弊的小說描寫的並不是某一位具體人物,而是意圖塑造一個類型。作者利用這部小說,塑造一個類型,投射出蕴釀這樣一個類型人物的時代環境,進一步揭露納粹政府掌權的手段。
Thumbnail
這本針砭時弊的小說描寫的並不是某一位具體人物,而是意圖塑造一個類型。作者利用這部小說,塑造一個類型,投射出蕴釀這樣一個類型人物的時代環境,進一步揭露納粹政府掌權的手段。
Thumbnail
買下整套《興亡的世界史》的這股氣勢,以新台幣活絡出版業的貢獻,以及用新台幣賞中國共產黨一巴掌的爽快感,就是人生的一大成就解鎖。
Thumbnail
買下整套《興亡的世界史》的這股氣勢,以新台幣活絡出版業的貢獻,以及用新台幣賞中國共產黨一巴掌的爽快感,就是人生的一大成就解鎖。
Thumbnail
作者:林衡哲編著/陳永興/郭松棻/吳潛誠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05-29
Thumbnail
作者:林衡哲編著/陳永興/郭松棻/吳潛誠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05-29
Thumbnail
枷鎖捆綁久了,成了印記。這印記會成為未來的勳章,或終其一生視為抹滅不掉的傷疤? 《人性枷鎖》是一本以半自傳體的形式寫成的小說,於1915年出版,為英國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所著,書中情感描繪的細膩、深刻,共122章,每章篇幅不大,很好閱讀,但需要細細品讀。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書寫,從主角菲利普
Thumbnail
枷鎖捆綁久了,成了印記。這印記會成為未來的勳章,或終其一生視為抹滅不掉的傷疤? 《人性枷鎖》是一本以半自傳體的形式寫成的小說,於1915年出版,為英國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所著,書中情感描繪的細膩、深刻,共122章,每章篇幅不大,很好閱讀,但需要細細品讀。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書寫,從主角菲利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