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4|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烘焙咖啡需要計劃?

    當烘焙咖啡成為一種流行時,越來越多資訊的顯露與設備的成本降低,讓投入自己在家烘焙咖啡豆的選項變成可能的當下,最重要的是什麼?
    很多投入自家烘焙咖啡的人,開始烘焙的初衷大多是有趣,自己想試試看的心情;然而逐漸增加的生豆品項與烘焙設備,累積的成本會讓人自然開始往販售咖啡豆的方向思考,這一點並沒有錯,尤其網路的銷售來說,初期投入的資金成本降低,多少能回收一點都算是好事,而回饋的消息,像是:你烘的咖啡真好喝! 在這個低成就感的社會中會讓人逐漸有種久未見的被肯定的感覺。 不可否認,自家烘焙咖啡除非有明顯的需求,例如家中本來就有飲用咖啡的習慣,通常家裡有二人以上需要咖啡時,就會思考要不要自己烘焙咖啡豆;開始烘焙咖啡豆之後,自己喝的同時也希望別人能提供意見,基礎的分享就這樣開始了。 從分享開始,也從分享結束。 一開始的分享只是想展現自己烘焙咖啡的成果,並且與大家討論這杯咖啡的美味與否,但是不斷投入的生豆成本,與大量的烘焙時間,這樣不敷成本的付出,終究會有止損的一天。
    從一公斤數百元的咖啡生豆到數千元,除了自己的家人,很少人能不間斷的持續分享,如何建立一個有效回饋而且能持續的分享系統,這是很多烘焙咖啡的人會討論的問題。 大多從咖啡豆很新鮮,逐漸討論到產地、品種、處理法、比賽、烘豆機、曲線,這些外來的資訊會讓飲用咖啡的人逐漸建構出這杯咖啡的 "價值",有趣的是這些資訊與美味通常沒有很顯著的關連,試著不要提供任何咖啡的訊息,單純品嘗這杯咖啡,看看這杯咖啡好喝與否?
    烘焙的人與飲用咖啡的人之間的關係就建立在這杯咖啡上,好喝與否是最基本卻也是最難回答的,資訊的分享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性,利用自己烘焙咖啡來建構另一個與人聯結的關係,我想是這個資訊過量的社會中較有效的一個方式。
    烘焙咖啡需要計劃嗎?這得從你烘焙咖啡的目的是什麼去探討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自己設計與組裝咖啡烘焙相關設備。 從一個人的角度來探究咖啡烘焙的過去、現在、未來。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