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9/0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范綱皓的「不居人前」哲學

對於社會體制的反動、不服從,才造就出多元的聲音,擁有絢爛如繁花的社會風貌。在決心製作這個專題文章後,我找了一位身上貼滿「爭議」、「反社會體制」的千禧世代政治工作者,那就是婚姻平權小蜜蜂發起人、民主進步黨現任網路社群中心主任范綱皓。

從「貪汙腐敗」到貼近千禧世代的「普世價值」

最一開始,民進黨員沒有讓我感受到訪問的必要。在我一個政治白癡眼中,他們倡議的事件在千禧世代,已經成為普世價值。女性權益、性別平權、婚姻平權,這些幾乎都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到達頂峰。甚至關於兩岸關係論述,也從早前偏激的台獨黨綱,改成反共的主要立場。
不過家庭中身為民進黨支持者的外祖父母,他們的價值觀與1980後出生的我們迥然不同,卻也支持一個在把政治當茶餘飯後談資的我眼中少數「正常」的政黨。加上採訪了一、兩位國民黨籍政治工作者,他們對於民進黨能夠在2008年選舉失去支持群眾與貪污醜聞纏身中迅速收回執政權,並重塑與千禧世代同價值的形象,是有一定的肯定。能夠有讓政敵也佩服的能力,都促成我對幾乎可以從身上找到所有千禧世代普世價值的這個政黨,這次採訪的機會。
而我選擇的對象,則是性別議題倡議者、同時與專題主題十分貼切的范綱皓。他毫不諱言,自己是一位多元性別族群人物。性向對他而言是個標籤,但標籤不代表一切不好的事。在訪談過程中,我們甚少聊到這塊內容,他認為,社會能夠習慣於將同性戀與異性戀同等看待,比如當我們知道對方的性傾向不再小心翼翼或毫不遮掩的驚訝,那才是一個理型的社會,而他們這樣的社會工作者,便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能一朝造神,也能讓神壇一朝傾塌

身為民進黨現任網路社群部門主任,對於政治上「假訊息」的影響,是千禧世代一定會面對的。但范綱皓認為,社群媒體只是換了一個宣傳的媒介,並非改變了所有政治現象。特別是在社群媒體發達,人與人的距離越加疏遠的現在,能跳脫網路,與人真實互動也是必要的。
回顧2018年,國民黨迅速竄起的韓國瑜現象,范綱皓認為,此就是錯將網路視為「目的」而非「手段」最好的例子。因為社群網路的發達,年齡較高的族群也開始使用社群軟體,因此粉絲的累積十分迅速,造成的效果使得韓國瑜贏得民進黨長期執政的南部縣市之首──高雄市。但國民黨太渴望複製一樣的效果,所作所為在網路魅力旋風消失後,留下一句空洞的口號,而繞過程序將韓國瑜提名為候選人的方式,更讓不只是千禧世代的國民黨籍黨員認為,此事過於走火入魔,間接導致了2020年國民黨慘敗的結局。
說起來,這件事成王敗寇,都是肇因於對千禧世代而言,傳播訊息及查詢訊息十分快速。放在短期目標來說,或許是個有用的策略,但長期來看卻造成得不償失的後果。而我認為其中一個原因,也在於千禧世代在每個平台上,都有自己發聲的空間,如同安迪沃荷曾說的「在未來,每個人都有成名的15分鐘(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在一個分眾如此明顯的年代,比起過去,你能夠很快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你的受眾雖然小,但依然有自己的圈子。小團體並不是在這個世代才出現,但在我看來,網路的發達加速以及加深了小團體的形成。每個人都能夠發表自己聲音的機會。你能否抓住這個機會使他人信服,你的正義具有正當性,就十分重要。

中華文化v.s.台灣文化

身為中國文學背景出身的學生,儘管質疑許多儒學傳統、華人社會與文化中體制內不合理的現象,但對於這樣的中華文化,也並非全然否定。民進黨在我身處的科系最常被詬病的,就是去中國化的爭議。大多數文學人的想法,並沒有全然接受中華文化的所有,反而與胡適的觀點相同,也就是除去過去固守、不通情理的「國渣」,保留下的「國粹」才能稱之「國學」。
但范綱皓認為,台灣文化是一個多元的文化。不只是閩客、外省代表的漢民族,還有原住民及新住民。而台灣史的脈絡又受到各方面影響。去中國化對他而言,只是接納更多元的社會與民族,而非只侷限在「漢人」的中華民族本位思想。為此,如同中國有「藏學」、「蒙古學」,甚至「金學」、「張學」等不同民族、不同價值觀的文化論述。台灣的「國學」,也因包括原住民,甚至是新住民的文化。

“其實我從來只是個叛逆的孩子”

問及卸任目前工作後,會何去何從?范綱皓只淺淺的說,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參選或者獲取公職。我會認識他,是因為婚姻平權小蜜蜂的倡議,在那件事中,他稱自己只是發起人,不能代表響應這個活動的所有人。一個不愛居於人前、不喜歡被鏡頭注視的人,也為了自己的正義,透過不斷發聲而促成改變。他喜歡稱這一切都是起因於「叛逆」的性格。因為叛逆,他遇見不公的事願意為旁人發聲。看到別人的既得利益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時,會希望自己能為他人做一點什麼。
千禧世代看在已經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的五六年級眼中,是個叛逆的世代,但也是所有想法都會被看見的世代。我們在2019年成為第一個包容同性婚姻的亞洲國家,在未來或許我們能目睹華人傳統、父權結構、資本主義的枷鎖漸漸崩解,或許不會。但沒有堅持著自己的固執與叛逆,這一切就不可能有任何變化。
我們是第一個出現機會,讓體制的受害者避免成為加害者的世代。在將傳統深植於內心的當前社會看來,是一群太聰明、太叛逆的小孩。不過或許我們的理念、正義,在不同時空背景下,會有它耀眼的地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