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心得寫作: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無人直升機「創新號」完成火星首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1年4月19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無人直升機「創新號」完成火星首飛,NASA表示,創新號成功首飛將為探索火星與太陽系其他星球開創新模式。 ────中央社CNA
  創新號登陸後,回傳了這麼一段畫面:翻飛著塵沙的天地,無邊無際的荒涼黃土,放眼望去,除了沙丘,還是沙丘。同樣的黃沙與荒漠,你問我這和沙漠有什麼不同?我只能說,除了在牽著駱駝晃悠的時候可能會連人帶駝被零下五十度的氣溫凍死之外,這可是在太空,在地球之外呢,光是這點就足夠新奇的了。
  彷彿任何和未知掛上邊的事物都很吸引人。太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它總是一如既往地令人嚮往。就我來說,未知的地方所擁有的神秘色彩,大概要歸咎於它致命的吸引力所帶來的禁忌感。明知它是致命的,卻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讓人產生了無論如何都要一探究竟的慾望,也許這就是深埋在基因之中最原始的本能 ────很久以前,人們為了生存而追逐著火、追逐著光;直到現在,在窮盡光亮照遍的所有後,也終於開始探尋最黑暗的地方。 在條件嚴苛的自然界,顧及生存之餘還總想著些有的沒的,大概也只有人類了。說起來有些好笑,但這也不失為向前邁進的動力。
  怎麼能不令人嚮往呢? 每當我望向或漆黑深邃、或繁星璀璨的夜空時,總想著要不乾脆投身其中吧,往比黑夜更深處航行,火星也好,銀河系也罷,只要能再前進一點,為什麼要停下來呢?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怡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1年4月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亞馬遜雨林去年濫伐面積增加17%,在野火、牛隻畜牧和伐木等因素影響下,大約有相當一個薩爾瓦多國土面積的雨林消失。   ────中央社CNA   
   2021年3月18日,西班牙眾議院通過安樂死合法化,成為允許疾病末期患者或重傷者終結自己生命的極少數國家之一。   ────中央社CNA  
   2021年4月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亞馬遜雨林去年濫伐面積增加17%,在野火、牛隻畜牧和伐木等因素影響下,大約有相當一個薩爾瓦多國土面積的雨林消失。   ────中央社CNA   
   2021年3月18日,西班牙眾議院通過安樂死合法化,成為允許疾病末期患者或重傷者終結自己生命的極少數國家之一。   ────中央社CNA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介紹:紅色星球的開拓者指南? **紅色星球的開拓者指南?——從火星人變成火星「人」** 自從人類學會搭火箭穿越星際之後,某些冒險者就開始把「在火星定居」這件事當作夢想的終極版。不過,我們這些「地球沙發專家」可能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理解其中的「現實挑戰」。請先放下你心中美麗的紅色田園風景圖,
Thumbnail
隨著國際間對月球資源的競爭加劇,本文探討為何現階段各國急於返回月球,以及未來可能發掘的資源與人類的太空任務計劃。分析了月球的稀有金屬、氦與水等資源的潛在價值,同時也反思了太空科技在國際間角力中的角色與未來發展。透過對科普文章的分析,揭示了這些知識如何啟發讀者對未來探索的想像。
Thumbnail
本文探討太空科技在全球及臺灣的發展歷史,從美蘇冷戰開始至今,重點介紹臺灣的太空技術發展階段及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的成功發射,並分析這些發展對未來產業的重要性。雖然文章的內容較為晦澀,卻提供了有關臺灣在太空科技領域進展的深刻見解,對於理解全球太空競賽的背景及其影響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對宇宙深邃謎團的探索,即是對我們人類自身的探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隱喻著這個宇宙中,一個文明與另一個文明之間那宏偉的意義。發出信號,接收信號,戴著神秘儀器所做出古怪的神經行爲,其實是身爲孤島的人類爲獲得認同和真正交流的天真努力的一種浪漫化。
Thumbnail
根據那些西方科普作家對古老東方的想像:萬戶手持大風箏,將47枝「火箭」(或者說:煙火)綁在椅子底下,準備就緒之後,命僕人將他們一齊點燃。沒有可考的史料說明從出發到墜毀花了多短的時間(也許是因為在濃煙散去之前我們來不及觀察),也沒有人記錄下來仰著頭的數十位僕人到底是驚慌失措多一些還是恍然大悟多一些……
太空探索一直是人類科技進步和夢想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Thumbnail
自古以來,翱翔天際一直是人類渴望 已久的夢想。攤開飛行的歷史,從古希臘、中國與歐洲等地的歷史,都有人不斷嘗試製造出飛行工具。而到了 18 世紀,熱氣球出現,利用熱空氣密度小於冷空氣的原理,人類終於可以觸及那遙遠的天空。
Thumbnail
Elon Musk介紹如何將人類送往火星的計劃的最新情況與偉大願景。內容提及有許多技術與想法是人類從未做過的,既然人類都未曾上火星,那麼做從沒做過的事才有可能成功,也是很合理的。 我將內容整理8項為飛往火星的關鍵技術,身為曾與太太一起看過UFO的人類
Thumbnail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這似乎是電影中才有的情節。 實際生活中卻有一樣的公司,這家公司是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其開發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SpaceX星艦,正朝著這個我們認為不可能的目標前進。 當我們腦中還停留在這個登陸火星、移民火星的想法是不可行,笑著
Thumbnail
過去太空產業專屬於政府,現在有越來越多私人企業對太空產業產生興趣,有的人想要建立太空版的快遞公司,有的人想要提供太空旅行,想要去月球嗎? 訂張機票就可以囉,有的人想要用衛星建立太空網路,越來越多公司投入太空產業,其中很多公司也都成功上市,讓市場對這個產業投入更多的錢,太空商業時代已經展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介紹:紅色星球的開拓者指南? **紅色星球的開拓者指南?——從火星人變成火星「人」** 自從人類學會搭火箭穿越星際之後,某些冒險者就開始把「在火星定居」這件事當作夢想的終極版。不過,我們這些「地球沙發專家」可能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理解其中的「現實挑戰」。請先放下你心中美麗的紅色田園風景圖,
Thumbnail
隨著國際間對月球資源的競爭加劇,本文探討為何現階段各國急於返回月球,以及未來可能發掘的資源與人類的太空任務計劃。分析了月球的稀有金屬、氦與水等資源的潛在價值,同時也反思了太空科技在國際間角力中的角色與未來發展。透過對科普文章的分析,揭示了這些知識如何啟發讀者對未來探索的想像。
Thumbnail
本文探討太空科技在全球及臺灣的發展歷史,從美蘇冷戰開始至今,重點介紹臺灣的太空技術發展階段及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的成功發射,並分析這些發展對未來產業的重要性。雖然文章的內容較為晦澀,卻提供了有關臺灣在太空科技領域進展的深刻見解,對於理解全球太空競賽的背景及其影響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對宇宙深邃謎團的探索,即是對我們人類自身的探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隱喻著這個宇宙中,一個文明與另一個文明之間那宏偉的意義。發出信號,接收信號,戴著神秘儀器所做出古怪的神經行爲,其實是身爲孤島的人類爲獲得認同和真正交流的天真努力的一種浪漫化。
Thumbnail
根據那些西方科普作家對古老東方的想像:萬戶手持大風箏,將47枝「火箭」(或者說:煙火)綁在椅子底下,準備就緒之後,命僕人將他們一齊點燃。沒有可考的史料說明從出發到墜毀花了多短的時間(也許是因為在濃煙散去之前我們來不及觀察),也沒有人記錄下來仰著頭的數十位僕人到底是驚慌失措多一些還是恍然大悟多一些……
太空探索一直是人類科技進步和夢想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Thumbnail
自古以來,翱翔天際一直是人類渴望 已久的夢想。攤開飛行的歷史,從古希臘、中國與歐洲等地的歷史,都有人不斷嘗試製造出飛行工具。而到了 18 世紀,熱氣球出現,利用熱空氣密度小於冷空氣的原理,人類終於可以觸及那遙遠的天空。
Thumbnail
Elon Musk介紹如何將人類送往火星的計劃的最新情況與偉大願景。內容提及有許多技術與想法是人類從未做過的,既然人類都未曾上火星,那麼做從沒做過的事才有可能成功,也是很合理的。 我將內容整理8項為飛往火星的關鍵技術,身為曾與太太一起看過UFO的人類
Thumbnail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這似乎是電影中才有的情節。 實際生活中卻有一樣的公司,這家公司是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其開發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SpaceX星艦,正朝著這個我們認為不可能的目標前進。 當我們腦中還停留在這個登陸火星、移民火星的想法是不可行,笑著
Thumbnail
過去太空產業專屬於政府,現在有越來越多私人企業對太空產業產生興趣,有的人想要建立太空版的快遞公司,有的人想要提供太空旅行,想要去月球嗎? 訂張機票就可以囉,有的人想要用衛星建立太空網路,越來越多公司投入太空產業,其中很多公司也都成功上市,讓市場對這個產業投入更多的錢,太空商業時代已經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