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商業時代》(一) 新的藍海:太空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過去講到太空,我們想到的是美國蘇聯兩大國的太空競賽,蘇聯第一個把太空人送上太空,美國第一個成功登陸月球,在那個年代,太空任務需要傾全國之力投注資金與人力,不過當蘇聯解體之後,失去競爭對手的美國對太空計劃的預算開始緊縮,太空慢慢的淡出人們的鎂光燈,直到那個男人出現 - 馬斯克(Elon Musk)。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馬斯克引發的太空經濟革命」,馬斯克創立了Space X ,2008 年第一次成功發射火箭到軌道上,這是第一艘純由私人打造的火箭,它的成功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對太空感興趣,過去政府發展太空任務大多限於軍事或科學研究目的,例如氣象衛星收集數據,GPS提供全球定位服務,軍事衛星監控目標國家有沒有可疑的行動,但私人企業對太空的想像可就天馬行空的多,有的人想要建立太空版的快遞公司,有的人想要提供太空旅行,想要去月球嗎? 訂張機票就可以囉,有的人想要用衛星建立太空網路,越來越多公司投入太空產業,其中很多公司也都成功上市,讓市場對這個產業投入更多的錢,太空商業時代已經展開。


SpaceX

雖然這本書沒有介紹 SpaceX,但它作為太空商業時代的領頭羊,還是有必要好好介紹一下。2000 年,馬斯克賣掉了paypal,成為億萬富翁,這年他三十歲,開始尋找他的下一個挑戰。馬斯克一直都有一個太空夢,他認為總有一天人類會耗盡地球的資源,人類需要向太空探索其他的可能性,於是他創立了SpaceX。太空探索最大的問題就是建造一艘火箭的成本非常高昂,這大大降低了太空探索的頻率,而火箭成本高昂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需求量太少了,所以建造過程一直都是一次性的量身打造,每次都耗費數億美元,如果想要提高上太空的頻率,火箭的成本一定得要降下來。馬斯克一開始的想法是向俄羅斯買火箭回來改造,這樣不用從零開始,而且俄羅斯的火箭比較便宜,他估算自己的財產應該足夠買四枚火箭,代表可以容許三次失敗,怎料賣家獅子大開口,一下子就把價格抬了三倍,馬斯克一氣之下就決定全部自己來,從頭打造一個火箭。

馬斯克的目標很明確,他想要做成本合理的火箭,要把成本壓下來,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讓製造過程標準化,可以像工廠生產線一樣的製造火箭,一個是減少每次需要新做的元件,火箭有很大一部份是都不需要上太空的,像是讓火箭能夠離開地球重力的推進器,過去NASA的造的火箭,推進器在與太空艙分離以後,就會落回地球成為廢棄殘骸,如果能夠設計一款火箭,它的推進器可以回收重複利用,這樣一來,下次如果還想要發射火箭,就只要重新建造太空艙就好,製造成本能夠大大降低。這個方向理論上可行,但需要重新設計整個火箭系統,NASA之前嘗試過,但以失拜敗告終,馬斯克打算再度挑戰這個難題。

SpaceX 從 2002 年創立,經歷了三次發射失敗,直到 2008 年終於第一次發射成功,進入目標軌道,而一直到 2015 年,馬斯克夢想中可以重複使用的火箭終於回收成功。這不是條簡單的路,馬斯克比其他人更早就投入太空產業,當時只有政府會投資這個產業,其他的私人創投看不到賺錢的機會在哪,根本沒有興趣,在 2008 年,經歷三次失敗的 Space X 瀕臨破產,馬斯克自己的錢也燒乾了,他在訪問中說,當時他蠟燭兩頭燒,Tesla的電動車造不出來,SpaceX的火箭飛不上去,有一度他絕望的認為這兩家公司都活不下來。當然,我們都知道後來的故事了,Tesla 大獲成功,開創了電動車產業,SpaceX也成功了,打開了太空商業時代,馬斯克承擔了巨大的風險與壓力,當然也就得到巨額的回報。


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NASA 曾經在 1980 年代的太空浪潮中引領風騷,但隨著時間過去,它長成了一個擁有十萬員工的巨獸,這頭巨獸被官僚文化綁架,常常被有影響力的政客牽著鼻子走,政客為了選票考量把有龐大預算的任務移往選區所在的州,而不是考慮哪裡進行最便宜,怎樣進行最有效率,NASA內部有人大聲疾呼不要只發展花大錢的長期任務,也要考慮一些別的方向,例如發展便宜的火箭,便宜的衛星,其中批評的最大聲的是沃登。沃登出身空軍,在管理飛彈系統中心的時候,他就想像過快速布署的太空部隊的可能性,舉例來說,如果某個地方發生危機,可以立刻發射一顆小衛星專門看那地方,就能為之後到來的空軍與陸軍提供很多有用情報,然而當時的 NASA 卻陷入了一種「非要成功」的迷思,一旦有地方出錯,就要有人出來負責,也要制定新的準則,加入更多流程,來確保以後不會再犯錯,這讓NASA 越來越保守,沃登有許多大膽的想法,卻苦無NASA 沒有研發適合的火箭與衛星。

在這時間點,沃登認識了想要造火箭的馬斯克,他力勸國防部與SpaceX簽約,如果馬斯克真的造出火箭來,他就可以幫沃登發射衛星了 。為SpaceX擔保的沃登成了國防部監督 Space X的管理者,這讓他近距離的觀察 Space X如何造火箭,這群年輕人完全不走 NASA 嚴謹流程的那一套,他們不怕失敗,也不覺得以前的做法就一定是對的,是好的,常常大刀闊斧的砍掉重練,有時候會讓遠路,試了一圈才發現原來其他的方法前人都有嘗試過,已經找到唯一可行的路徑,但有時候也會讓他們跳脫原來的思維,用全新的角度看待問題,找到全新的解法,這就是矽谷的做事風格,沃登帶著這些被衝撞過的新想法來到他的新職務:掌管 NASA 位於舊金山的 Ames 研究中心。

在沃登的改造之下,Ames 研究中心矽谷的熱點之一,年輕工程師不只想要去發光發熱賺大錢的晶片產業,也會考慮來研究中心試試有沒有改變未來的機會,年輕工程師的人脈也帶來了矽谷的新興富豪們,讓富豪產生興趣投資太空產業。沃登第一個計劃就是做一個可以登陸月球的機器人,計劃的主要目標是正是降低成本,如果過去 NASA 的成本是一千萬,沃登的機器人只要一百萬,然後使用 Space X 的火箭發射,整個任務的預算就可以壓低在幾千萬,過去用幾億元做一個任務,但沃登想要用幾千萬做一系列的任務,每次執行任務都可以做一些改進,不需要畢其功於一役,這是矽谷「迭代」的做事思維。

沃登非常鼓勵NASA與民間企業合作,例如跟 Google 合作 Google Moon, Google Mars, NASA 擁有大量的數據,卻沒有好好利用,Google 是正這方面的專家,這兩個 計劃讓大眾可以用 3D 來探索月球或是漫步在火星峽谷,比起跟過去NASA傳統的火箭包商例如波音或是洛克希德合作,沃登更願意跟新興民間企業例如 SpaceX 一起發射火箭,幫助這些新企業好好茁壯長大。那些被沃登帶進研究中心的年輕人們,他們也成了下一波太空熱潮的種子,在 NASA 磨練一輪之後,其中許多人都出去開了公司,為接下來的太空商業時代加柴點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NEBOOK掘冊的沙龍
21會員
81內容數
喜歡看書,也喜歡把好書分享給更多人,主持 Podcast「MINEBOOK掘冊」 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2025/04/11
那不勒斯故事一共有四本書,講述了兩個女主角莉拉與艾琳娜一生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11
那不勒斯故事一共有四本書,講述了兩個女主角莉拉與艾琳娜一生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2/18
這本書是關於北韓的報導故事,作者花了七年的時間訪問了六組脫北者,也就是逃離到中國或南韓的北韓人,透過他們,我們終於知道沒有修飾的北韓真實生活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2025/02/18
這本書是關於北韓的報導故事,作者花了七年的時間訪問了六組脫北者,也就是逃離到中國或南韓的北韓人,透過他們,我們終於知道沒有修飾的北韓真實生活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2025/02/18
這本書講的是職場裡的的溝通,特別是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要如何溝通,才會最有效率,達到目的。
Thumbnail
2025/02/18
這本書講的是職場裡的的溝通,特別是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要如何溝通,才會最有效率,達到目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根據那些西方科普作家對古老東方的想像:萬戶手持大風箏,將47枝「火箭」(或者說:煙火)綁在椅子底下,準備就緒之後,命僕人將他們一齊點燃。沒有可考的史料說明從出發到墜毀花了多短的時間(也許是因為在濃煙散去之前我們來不及觀察),也沒有人記錄下來仰著頭的數十位僕人到底是驚慌失措多一些還是恍然大悟多一些……
Thumbnail
根據那些西方科普作家對古老東方的想像:萬戶手持大風箏,將47枝「火箭」(或者說:煙火)綁在椅子底下,準備就緒之後,命僕人將他們一齊點燃。沒有可考的史料說明從出發到墜毀花了多短的時間(也許是因為在濃煙散去之前我們來不及觀察),也沒有人記錄下來仰著頭的數十位僕人到底是驚慌失措多一些還是恍然大悟多一些……
Thumbnail
人們對太空時代未來的期望,全因火箭發射的經濟現實而幻滅了,如果我們仍然夢想太空時代,就需要大幅降低成本。廉價的發射也會促進衛星系統的大幅改善,有更棒的通訊方式,更準確的GPS系統。
Thumbnail
人們對太空時代未來的期望,全因火箭發射的經濟現實而幻滅了,如果我們仍然夢想太空時代,就需要大幅降低成本。廉價的發射也會促進衛星系統的大幅改善,有更棒的通訊方式,更準確的GPS系統。
Thumbnail
一、航太產業的發展趨勢 航太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成長。根據統計,台灣航太產業在2022年的總產值高達1089.12億元,較2021年增加10.64%,創下近三年新高。這波航太熱潮主要源自於全球客運量的持續增長,以及各大航空公司對新機型的強勁需求。 軍用飛機需求強勁:台灣的漢翔公
Thumbnail
一、航太產業的發展趨勢 航太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成長。根據統計,台灣航太產業在2022年的總產值高達1089.12億元,較2021年增加10.64%,創下近三年新高。這波航太熱潮主要源自於全球客運量的持續增長,以及各大航空公司對新機型的強勁需求。 軍用飛機需求強勁:台灣的漢翔公
Thumbnail
星艦發射成功,以馬斯克的實力,應該會弄一個線上訂位網站吧
Thumbnail
星艦發射成功,以馬斯克的實力,應該會弄一個線上訂位網站吧
Thumbnail
馬來貘「英雄」因為搭飛機旅行喪生,其實我們在搭飛機的時候,也會有一些不適症狀,而太空旅行就更不用提了。 動物如此,植物呢?最近有個研究,分析了美國太空總署的數據,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Thumbnail
馬來貘「英雄」因為搭飛機旅行喪生,其實我們在搭飛機的時候,也會有一些不適症狀,而太空旅行就更不用提了。 動物如此,植物呢?最近有個研究,分析了美國太空總署的數據,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Thumbnail
自古以來,翱翔天際一直是人類渴望 已久的夢想。攤開飛行的歷史,從古希臘、中國與歐洲等地的歷史,都有人不斷嘗試製造出飛行工具。而到了 18 世紀,熱氣球出現,利用熱空氣密度小於冷空氣的原理,人類終於可以觸及那遙遠的天空。
Thumbnail
自古以來,翱翔天際一直是人類渴望 已久的夢想。攤開飛行的歷史,從古希臘、中國與歐洲等地的歷史,都有人不斷嘗試製造出飛行工具。而到了 18 世紀,熱氣球出現,利用熱空氣密度小於冷空氣的原理,人類終於可以觸及那遙遠的天空。
Thumbnail
那天,你望著碧海藍天 說總有一天 你也能搭上名為理想的班機
Thumbnail
那天,你望著碧海藍天 說總有一天 你也能搭上名為理想的班機
Thumbnail
兩個截然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做事方式,都成為太空商業時代成功的公司。
Thumbnail
兩個截然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做事方式,都成為太空商業時代成功的公司。
Thumbnail
過去太空產業專屬於政府,現在有越來越多私人企業對太空產業產生興趣,有的人想要建立太空版的快遞公司,有的人想要提供太空旅行,想要去月球嗎? 訂張機票就可以囉,有的人想要用衛星建立太空網路,越來越多公司投入太空產業,其中很多公司也都成功上市,讓市場對這個產業投入更多的錢,太空商業時代已經展開。
Thumbnail
過去太空產業專屬於政府,現在有越來越多私人企業對太空產業產生興趣,有的人想要建立太空版的快遞公司,有的人想要提供太空旅行,想要去月球嗎? 訂張機票就可以囉,有的人想要用衛星建立太空網路,越來越多公司投入太空產業,其中很多公司也都成功上市,讓市場對這個產業投入更多的錢,太空商業時代已經展開。
Thumbnail
一家企業會升空還是墜毀?將企業營運方式比喻成商用飛機,對非商管背景的人來說是相當貼切且容易理解的概念!
Thumbnail
一家企業會升空還是墜毀?將企業營運方式比喻成商用飛機,對非商管背景的人來說是相當貼切且容易理解的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