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有不少電影都是講述911事件,無論是早期以講述事發經過的《9/11》、《顫慄航班93》(United 93)和《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re),並有不少反恐戰爭的片子,例如《00:30凌晨密令》(Zero Dark Thirty)、《脆弱的變化》(Loose Change),也有一些較講感情的電影,如《從心開始》(Reign Over Me)、《心靈鑰匙》(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也有今年上映的《誣罪審判》。但是以賠償為主題的電影好像沒有成為任何一次的主軸,作為非美國人的我,視乎一次也沒有想像過賠償是如何計算的,在電影中突然看到若此事的賠款隨時對航空公司帶來數以億萬的賠償,那個骨牌效應再加上美國當時的恐慌性經濟,隨時會導致舉國的市況崩敗。
在香港於9月9日上映的《911算命律師》,據稱是改篇自美國一名律師堅尼斯范伯格(Kenneth R. Feinberg) 在2005出版的回憶錄《生命何價?》(What is Life Worth? The Unprecedented Effort to Compensate the Victims of 9/11))的一套傳記式電影,所以就趁著開影首日入場觀看。電影的開端就是在大學的演講廳中由主角飾演的講者在問主修法律的學生究竟生命是何價,之後帶出避免大量索償而引發的經濟骨牌倒塌,從而討論生命的價值,一名CEO和一名洗碗工是不是一樣的價值? 人的生命又是不是由一條方程式可以計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