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台灣民眾有七成的人對司法公平性缺乏信心,七成五認為台灣法律只保障有權有勢的人,八成認為窮人比有錢人更容易被判死刑,但是,八成五的人,支持死刑。」

這部劇改編 1986 年的湯英伸事件,以廢死為核心,加入了近年來的移工議題,利用原住民與移工之間的衝突增加戲劇性,也藉由法官、法務部、政黨等元素探討政治與司法之間糾纏不清的關係,再混雜漁民、漁業商這些因子略略點到一些台灣漁業發展問題。雖然有許多旁枝,但劇情主幹還能保持從一而終,算是結構相當完整的故事。


【以下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台灣廢死議題從我有印象以來也吵了二十幾年,吵來吵去論點大概也就那些,不過片中有段檢察官與公設辯護人的對話倒是讓我產生不一樣的想法,檢察官說:「以前參加辯論比賽,每次遇到支持死刑的題目,我都希望能抽到正方,因為反方太好打了。」我還是比較傾向廢除死刑,因為我總認為如果殺人是錯的,那為什麼以群體意志集結起來的公權力,就可以合法的殺人?此外當賦予政府殺人的正當性,那我們又如何能確保政府永遠能符合我們心中的期待?甚至還是在每個人對於政府的期待或許都大相逕庭的狀況下?但是因為我支持廢死,我能想出很多理由來支持這個論點,甚至基於「人權」這個似乎至高無上的道德高地,佔據制高點就能有極大的作戰優勢。所以我更好奇支持死刑是否也有這樣的制高點,是否也能訴諸於一個極難辯駁的理由來支持死刑的存在?

劇中一度想要利用精神鑑定來免除死刑,而公設辯護人一開始試圖不採精神鑑定抗辯的原因也是因為長久以來這逐漸帶給民眾一種氾濫感,近代才開始注意到精神疾病與它對人帶來的影響,但我們對於精神疾病的認知依然沒有太多進展,認為人可以裝瘋賣傻再加上不信任專家形成不知道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循環,於是每次重大刑案一牽涉到心理問題就開始各種酸言酸語。我的確也期待這部劇不要再以精神問題出發來討論死刑存廢,畢竟已經有太多類似作品了,不過劇情的轉折也稍微諷刺的點出了採取精神問題抗辯的確是相對簡單的作法。

所幸劇中探討死刑的觀點後半段一變,利用了司法系統去描繪更尖銳的「冤獄」。這部分我很喜歡,原因是在看過的法庭戲劇中,其實少有作品認真描述法官的角色,多數時候正向一點的作品是檢察官鍥而不捨的查案直到揪出真兇,或是律師蒐集各種證據為被告洗刷冤屈;黑暗一點的則可能涉及檢警系統的陰暗面,或是一貫的將律師描繪成收錢辦事的吸血魔鬼。在這樣的情節發展中,「法官」往往等同法庭中的擺設,像個被動接收證詞的機器,在最後機械式地做出最終判決。這似乎真的是人類社會對法官的期待,劇中公設辯護人不斷叮囑替代役男的也是要他將來做法官時記得「法官不語」,我們都期待法官基於超然中立的立場公平地為審判做出最後決定,但也時常忽略現行制度下法官終究只是三個人,我沒有受過或體驗過所謂的「專業訓練」,但我也相當好奇是否真的存在足以抹去人類基本情緒波動與認知形成方式的「專業訓練」?而這種訓練方式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甚至劇中的呈現方式更偏重法官的「人性」部分,與案件兩造無關的法官,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涉入太深而主動介入加速審判程序,原本以為劇情會突然轉折到法官爸其實有利害糾葛,但這種「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想早點結束案子,讓兒子不要再管這件事」的單純好像更令人難以接受。此外接下來的法官牌桌分案場景,他們就像一般辦公室裡同事在分配工作一樣的討論該審理的案件-或者更有感的描述是-就像外科醫生在手術檯上撥弄切割,好像自己只是廚師在廚房料理生肉一樣。這種閒話家常般的景象充滿了矛盾、諷刺,我們期望醫師、法官能不受情感影響的冷靜開刀、公平審判,卻漸漸將他們養成了無視工作代表的意義,只將工作當成例行公事的冷漠執行者。

說到「該有的樣子」,劇中也隱約呈現了社會面對被害者與加害者時,往往都習慣先套上一個框架,當這個框架動搖時就會連帶產生更多討論,讓這些預先貼上的標籤產生鬆動。劇情利用這個現象,藉由丟出各種轉折,讓阿布杜爾這位兇手不斷在加害者與受害者這兩者之間擺盪,以此動搖觀眾的認知。於是他一開始是加害者,但隨著船上的事件曝光好像又成為了受害者,可是又因為他的行為導致的後果讓他再度成為加害者,而最後又揭曉了事件底牌,成為制度的受害者。籠統的分,較負向的看法或許會覺得即便是受害者,但殺人就是不對;偏正向的看法可能覺得即使他殺了人,但那是因為他受到的傷害大到他無法承受。人們都期待有「完美加害者」、「完美被害者」形象,但現實中任何事件發生永遠有各式各樣的緣由,如果貼上的標籤會輕易地因不符合期待而撕下,那區分加害者與被害者的界線到底在哪裡?如果這條界線不存在,那看到事件第一時間先貼上加害者與被害者標籤的意義又是甚麼?甚至如果標準都還如此的浮動不穩定,那我們又要依循怎樣的絕對標準執行絕對的壓制手段?

影集中還更深入地將政治層面帶進死刑議題。廢死因為它的爭議性與對民眾的影響,長久以來也成為政治人物藉以煽動人心的手段之一。劇中的法務部長,她很冷靜地說出:「為了不殺,要先殺。」的時候,很讓人心寒,讓人感受政治手段的黑暗,也許任誰來看這種方法都是錯的,但是對她想達成的結果來說,不成功嗎?對黑盒子以外的民眾來說,他們能看見的是又一次的冤獄,再一次認知到死刑存在對於冤獄的不可挽回,可能有人會認為這個「冤獄」是法務部長操弄的結果,但即便如此,這不也正好強烈證明了「死刑」是可以被操控的嗎?甚至法務部長這樣的瀆職,最多可能也只會被判無期徒刑而已,且就算被判刑,對所有逝去的生命也沒有任何補償作用。

廢死議題講得很嚴肅,旁支移工、原住民之間弱弱相殘的大環境也令人感傷,而賦予這個被設定大環境靈魂的,是演員們。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李銘順與雷嘉汭,雷嘉汭演得印尼移工真的是讓我一開始還以為她是印尼人,看來是明年金鐘熱門人選。李銘順則是從《做工的人》以來就讓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各種語言包含阿美族語的切換真的很令人佩服,Holy 媽祖,最後一集的崩潰場景也令人鼻酸。聽說也許會有第二季,雖然對於每次有不錯的題材就總要硬生續集有點感冒,不過還是相當期待如果真的有,又會從怎樣的角度討論法庭裡的生硬議題。

avatar-img
19會員
357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呆丸趴! 我是呆丸,節目主要是分享我對於看過的電影、影集、漫畫、書籍等作品的感想, 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諸如社會、科技等等社會議題的感想。 更新時間:每周三、六上午七點,這樣才是早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yone W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盧貝松新作品, 會讓愛狗人士感到心情複雜的電影, 卻也呈現出人在面對逆境時該如何自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DC超英宇宙最後一彈, 希望他們在沒有推出新超英電影的2024年, 能夠好好思考未來的策略走向。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DC超英宇宙所剩無幾的電影, 稍嫌幼稚的英雄性格, 使得電影劇情有點突兀。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2021 年最紅的動畫影集, 以遊戲《英雄聯盟》的世界為主幹, 打造出一部各方面幾乎封頂的作品。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具有龐大世界觀的經典動畫, 複雜的政治攻防之下還包含個人榮辱面向, 更有著對未來世界的想像與期望的探討過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經典動漫巨作, 講述追求自由的人生, 又反思自由的意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盧貝松新作品, 會讓愛狗人士感到心情複雜的電影, 卻也呈現出人在面對逆境時該如何自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DC超英宇宙最後一彈, 希望他們在沒有推出新超英電影的2024年, 能夠好好思考未來的策略走向。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DC超英宇宙所剩無幾的電影, 稍嫌幼稚的英雄性格, 使得電影劇情有點突兀。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2021 年最紅的動畫影集, 以遊戲《英雄聯盟》的世界為主幹, 打造出一部各方面幾乎封頂的作品。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具有龐大世界觀的經典動畫, 複雜的政治攻防之下還包含個人榮辱面向, 更有著對未來世界的想像與期望的探討過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經典動漫巨作, 講述追求自由的人生, 又反思自由的意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有一部我自己看過的一部台劇--妮波自由式 是GAGAOOLALA在2024的劇,裡面包含了異性戀和同性戀之間的愛。 以LGBTQ+多元族群裡不同面貌的都會愛情喜劇,探討現代都會年輕男女的愛情觀, 包容和尊重的態度揭開不同的性取向如何探索慾念和真愛。 故事的一開是由林思宇飾演的PONY 早上
Thumbnail
近期話題熱度超高的台劇《影后》,甫一上架串流平台就穩坐排行榜第一名,以演藝圈生存實錄為主軸,掀起對不同世代女性議題討論。綜觀台灣影視產業,近年來台灣影視作品逐步走上國際舞臺,2024 年華語輕喜劇《愛愛內含光》擠進東南亞4大收視地區排行榜前十名,2023 年《模仿犯》登上 Netflix 全球榜亞軍
很久沒看台劇的我,最近難得的追完了"影后”。 本來是沒什麼興趣的,但因為滑到了太多的影評,特別是關於"史艾瑪”的負評真是非常多! 然後,我就燃起興趣了。 想來看看千人所指的史艾瑪,到底多麼道德敗壞?綠茶行徑到什麼地步?
Thumbnail
Netflix台灣原創影集《影后》一上線引爆熱烈討論,內容多元探討親情、愛情、友情、工作等問題,以下列出劇中關於友情與工作的三道難題,你遭遇過嗎?若無,如果你是當事人會怎麼做呢?會和主角一樣的做法嗎?
Thumbnail
Netflix開播的台灣原創影集《影后》一上線就引爆熱烈討論,立刻衝上Netflix收視排行榜第一名,「網路溫度計」台劇熱搜TOP1,絕對是年度神劇,很多人表示看完還想二刷。劇情描述台灣演藝圈的生態,揭露女明星光鮮亮麗背後的祕辛,笑中帶淚的內容探討了親情、愛情、友情、職場及自我價值等問題
Thumbnail
這個故事始於一宗滅門命案,講述了一位阿美族公設辯護人、一名印尼看護以及一位替代役男合作,共同揭露命案背後的真相。
Thumbnail
中華民國的死刑制度是一個受到爭議的議題,涉及更廣泛的人權問題。本文詳細探討了中華民國死刑的歷史背景、執行方式、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政府採取的政策。同時,本文討論了反對者和支持者各自的觀點,從而全面展示了中華民國死刑這一爭議性議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Thumbnail
鄙人對於廢止死刑與否,並無接受或反對的特定立場,但堅持認為:欲達廢死目標,應本於民主精神,光明磊落地在選舉時向選民揭櫫廢死的政見,經過選民支持當選後,在立法院完成修法程序。我反對利用權術運作,藉由政治權力來達成目標。
廢死刑的條件是什麼? 國泰民安。 民生富庶。 夜不避戶。 盜賊不起。 國家興盛。 民享安康。 世代和樂。 歡迎訂閱本沙龍專題。 過去本沙龍專題文章有寫過。 大家一再忽略又忽略 現在還在說。版主已經無言可寫。 2024/04/25謝立婷寫於方格子及臉書 https://www.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有一部我自己看過的一部台劇--妮波自由式 是GAGAOOLALA在2024的劇,裡面包含了異性戀和同性戀之間的愛。 以LGBTQ+多元族群裡不同面貌的都會愛情喜劇,探討現代都會年輕男女的愛情觀, 包容和尊重的態度揭開不同的性取向如何探索慾念和真愛。 故事的一開是由林思宇飾演的PONY 早上
Thumbnail
近期話題熱度超高的台劇《影后》,甫一上架串流平台就穩坐排行榜第一名,以演藝圈生存實錄為主軸,掀起對不同世代女性議題討論。綜觀台灣影視產業,近年來台灣影視作品逐步走上國際舞臺,2024 年華語輕喜劇《愛愛內含光》擠進東南亞4大收視地區排行榜前十名,2023 年《模仿犯》登上 Netflix 全球榜亞軍
很久沒看台劇的我,最近難得的追完了"影后”。 本來是沒什麼興趣的,但因為滑到了太多的影評,特別是關於"史艾瑪”的負評真是非常多! 然後,我就燃起興趣了。 想來看看千人所指的史艾瑪,到底多麼道德敗壞?綠茶行徑到什麼地步?
Thumbnail
Netflix台灣原創影集《影后》一上線引爆熱烈討論,內容多元探討親情、愛情、友情、工作等問題,以下列出劇中關於友情與工作的三道難題,你遭遇過嗎?若無,如果你是當事人會怎麼做呢?會和主角一樣的做法嗎?
Thumbnail
Netflix開播的台灣原創影集《影后》一上線就引爆熱烈討論,立刻衝上Netflix收視排行榜第一名,「網路溫度計」台劇熱搜TOP1,絕對是年度神劇,很多人表示看完還想二刷。劇情描述台灣演藝圈的生態,揭露女明星光鮮亮麗背後的祕辛,笑中帶淚的內容探討了親情、愛情、友情、職場及自我價值等問題
Thumbnail
這個故事始於一宗滅門命案,講述了一位阿美族公設辯護人、一名印尼看護以及一位替代役男合作,共同揭露命案背後的真相。
Thumbnail
中華民國的死刑制度是一個受到爭議的議題,涉及更廣泛的人權問題。本文詳細探討了中華民國死刑的歷史背景、執行方式、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政府採取的政策。同時,本文討論了反對者和支持者各自的觀點,從而全面展示了中華民國死刑這一爭議性議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Thumbnail
鄙人對於廢止死刑與否,並無接受或反對的特定立場,但堅持認為:欲達廢死目標,應本於民主精神,光明磊落地在選舉時向選民揭櫫廢死的政見,經過選民支持當選後,在立法院完成修法程序。我反對利用權術運作,藉由政治權力來達成目標。
廢死刑的條件是什麼? 國泰民安。 民生富庶。 夜不避戶。 盜賊不起。 國家興盛。 民享安康。 世代和樂。 歡迎訂閱本沙龍專題。 過去本沙龍專題文章有寫過。 大家一再忽略又忽略 現在還在說。版主已經無言可寫。 2024/04/25謝立婷寫於方格子及臉書 https://www.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