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場充滿家鄉味的影展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新店市公所以碧潭為起點,從2015年開始舉辦在地的生活節。當初的名稱為「詠愛碧潭。水岸傳情」,然而為了讓民眾能夠好記,並將生活節視為在地一年一度的盛會,2016年更名為「新店溪遊記」。
「新店溪遊記」是一個很在地的生活節。由政府發起與工作室合作,並結合在地居民、民間團體、藝術家等,讓居民與這塊土地談起一場轟轟烈烈地愛情。
然而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新店溪遊記」少了實體推廣市集活動,轉為線上舉辦,雖然有些可惜,讓過往的好友們無法聚在一起,但大家的心,在線上,藉由臉書社團依然緊緊相依。
我在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參加「新店溪遊記」的執行團隊「不完美原創工作室」舉辦的「影像記錄培訓班.看見暗坑」,當時拍攝關於家族生廖死張的故事,從沒想過自己會開始用影像創作,關於自己家族的故事,那是一次非常特別的經驗,而那次的影像課程也影響至今,讓我成為了紀錄片工作者。
當時地方影誌成果展的主視覺@不完美原創工作室
現在這個時代,影像創作比過往容易多了。影像創作不像過往膠卷時代,在拍攝的每分每秒都是在燒錢;比起過往現代人,只要拿起手機就能拍,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紀錄屬於自己的故事。
今年線上版的「新店溪遊記」有一個影展的單元「新店心影展」。很榮幸能夠擔任本次的策展人,不完美原創工作室集結過往與民眾合作的影片,集結2017年至2020年間的21部作品,紀錄新店在地大大小小的故事,五個主題在8.16至8.25間提供一般民眾免費觀賞。
這五個主題分別是「走讀心山水」帶著觀眾用影像走跳新店美好的湖光山色、「百川包容心」關於各種族群在新店落地生根的故事、「心,非聚不可」新店人多采多姿並充滿活力的團體生活、「念舊心筆記」歷史不能忘,用影像來講古、「生活心美學」是關於藝術家們的美學提案,各種主題,在在都展現出新店人的地方能量。
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管是第一次拍攝,或是第一次拍攝在地的故事,都感到格外的興奮,因為身處在新店,所有的故事都和自己有關。
「巷弄裡的將軍府」是關於胡璉將軍故事,拍攝團隊的子貽表示:「當時拍攝是對於巷弄內的將軍館感到好奇。進入館內,才毅然發現,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30年前的軍黨政府時代。」
拍攝中,進入田野調查,深入其中才能有所明白。當時子貽的團隊,因為團隊中的成員,有人認識胡璉故居紀念館的館長,而有機會拍攝這段故事。過往將軍給人較為剛硬、正直的印象,鮮少有將軍私底下的生活樣貌。而這部紀錄片是胡璉將軍軍旅後,含飴弄孫做自己,閒來無事寫書法的文人生活樣貌,值得分享給一般民眾。
「風華再現-小城社區營造生態篇」是記錄社區一位植物學家朱珉寬先生,在無酬的狀態,盤點社區植物的過程,研究通常花費時間很長也無趣,但是對於社區卻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地人可以擔任志工一同紀錄,達到社區居民對於環境的友善,也對於社區孩子有個很棒的自然教育。
拍攝導演小城社區的彭大哥表示:「這部作品可以傳達社區居民的想法,不管有無拍攝這部紀錄片,社區都會持續發展前進。」社區其實無時無刻都有許多事情在發生,也有許多社區所面臨到的問題,這部影片僅是小城社區的縮影,還有更多事情是要居民共同努力的部分。
我同時為策展人,也是導演。2018年拍攝關於家族的故事「廖家無死人」,當時拍攝的源起很簡單,2012年我在原住民風味館上班,當時有許多原住民族的同事,每個族不管是語言或文化,都讓我嘆為觀止。
沒有了文化,就沒有現在的我們。
當時的我,非常羨慕他們能有屬於自己的特殊習俗與文化。我反過頭來想,那我呢?於是誕生了「廖家無死人」這部作品,我找到了屬於我們家族自己的文化與故事。
當時拍攝完後,來到安坑內五庄最大的廟宇潤濟宮,舉辦首映會,這是一座屬於在地人的客家大廟,祭拜的為三官大帝,也是在地廖家人最大的信仰中心。
第一次拍攝紀錄片,獻給我最親愛的張廖家族們@筆者
首映會當天來了許多廖家的近親與遠親,在影片播完之後藉由映後分享會的形式,讓大家更了解這段屬於廖家人自己的故事,在親友家族們的肯定之後,我深深地對於自己能夠拍攝這部影片而感到驕傲。
藉由這些紀錄片,我們看到有別於報導影像迎合市場的需求,帶著偏頗導向的新聞,而是藉由在地居民的素人紀錄,有了一個更為客觀的在地觀點。
拍攝「都市裡的小碧潭部落」的團隊成員寧靖就表示:「有一個團隊能夠一起拍攝一個主題的感覺很好,有一起努力的感覺。」不完美原創工作室的影像課程,讓在地居民不僅能夠學習影像的課程,更能拉近居民之間愛護這塊土地的心。
現代科技的發展,已經是一個人人自媒體的時代。
新店蘊含著許多關於人文、團體、環境、歷史、美學等等的寶藏。公民紀錄已經不再只是文字或照片呈現。我們將在地的故事宣揚出去,讓更多人能夠藉由影片,更了解在地的輪廓與另一種面貌。
影像是一種能夠短時間,達到了解一個地方的溝通媒介。
「新店心影展」能夠讓關心在地人,關心在地事的朋友們,能夠有一個機會了解一個事件的本質。「新店」也會在這次的影展上,獲得很大的收穫與回饋,唯有建立互動,才能獲得更多更好的建議,才能不斷地日新月異的進步,讓未來新店在地的子孫們,能夠了解過往,展望未來。
「新店開張」新店溪遊記相關紀錄:https://xindianriver.com/templates/about-us/
「新店溪遊記」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xindianriver
「新店心影展」策展說明:https://pse.is/3l4b9w

★「囉嗦是一種關心。」

請多關心囉嗦男粉絲團,追蹤+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wuyolif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7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料五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假如這是一部劇情片,會是一部很精采的公路電影,只是公路變成了山路。戰俘們的回憶錄、歷史照片以及居民訪談的描述,構成了《剩餘者》全片的架構。戰俘們雖然只是短暫地路過居民眼前,但居民對於他們的記憶卻如此的深刻。來自異鄉的戰俘者們,也是台灣最後的剩餘者。
《新店溪遊記》是一個在地生活節,從2016年至2021年,已來到了第6個年頭,非常地不容易。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全面線上。《新店心影展》就此誕生,集結2017年至2020年的21部作品,由在地居民和新店的朋友們,共同完成的影像作品。不管你認識或不認識新店,新店人用自己的角度,帶著大家從心認識新店。
兩大重點:1.貓是絕對肉食動物。2.如果能吃罐罐,最好不要吃乾乾。(文後有彩蛋!)
小林同學這幾場比賽,努力不懈的精神,是一股台灣精神,雖然結果都敗下陣來,讓在台灣的大家都感到可惜與心疼,但誰沒痛過,痛過才會成長。
生活好習慣的養成不易。不要把自己逼得太有壓力,只要一有壓力,想要養成的習慣,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想做,也越來越難實踐理想生活。
爸爸的手握起來,又厚又大,是一雙很有力的雙手,這雙手,撐起了我們的家,讓我們家幼年時期,可以衣食無缺。
假如這是一部劇情片,會是一部很精采的公路電影,只是公路變成了山路。戰俘們的回憶錄、歷史照片以及居民訪談的描述,構成了《剩餘者》全片的架構。戰俘們雖然只是短暫地路過居民眼前,但居民對於他們的記憶卻如此的深刻。來自異鄉的戰俘者們,也是台灣最後的剩餘者。
《新店溪遊記》是一個在地生活節,從2016年至2021年,已來到了第6個年頭,非常地不容易。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全面線上。《新店心影展》就此誕生,集結2017年至2020年的21部作品,由在地居民和新店的朋友們,共同完成的影像作品。不管你認識或不認識新店,新店人用自己的角度,帶著大家從心認識新店。
兩大重點:1.貓是絕對肉食動物。2.如果能吃罐罐,最好不要吃乾乾。(文後有彩蛋!)
小林同學這幾場比賽,努力不懈的精神,是一股台灣精神,雖然結果都敗下陣來,讓在台灣的大家都感到可惜與心疼,但誰沒痛過,痛過才會成長。
生活好習慣的養成不易。不要把自己逼得太有壓力,只要一有壓力,想要養成的習慣,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想做,也越來越難實踐理想生活。
爸爸的手握起來,又厚又大,是一雙很有力的雙手,這雙手,撐起了我們的家,讓我們家幼年時期,可以衣食無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的創辦人王根深原是緬甸華僑,15歲加入泰北光武部隊成為負責搜集泰北情資的情報員,在光武部隊的13年間看盡戰爭的殘酷,任務結束後來台落腳忠貞新村,為了讓更多人知道異域孤軍的故事,經過五六年的歷史資料搜集,終於在2022年三月成立「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Thumbnail
居住在頭份的我其實並不知道家鄉的歷史脈絡與竹南的淵源甚是深遠,今年初有更深更多的機會來認識認識這昔日被稱為「中港」的竹南故事。
Thumbnail
「蘆竹湳像是被遺忘在時間洪流中的老靈魂,是被現代人漸漸遺忘的舊記憶」,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總幹事 許書凡 娓娓道出這裡給大家的第一印象。繼承父親志業的許書凡與其他幾位返鄉幫忙的志工青年,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協助下,從志工變正職工作,現在更已把這裡當家來經營。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是在府中15 3-5樓的特展。展覽中,講述的是三部台灣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個都是和家人有關的故事,都是把導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拍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很特別,很少看過這樣的紀錄片,甚至我來之前都不知道有人會把自己生活拍成電影,今天只有看到預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島嶼的集體記憶計畫》、《給阿媽的一封信》 這個展覽是關於 《給阿媽的一封信》 () 導演:陳慧齡 在成為記錄片導演之前,她是一位中學的美術老師,喜歡帶著學生一起探索藝術的多元形式,在母校高雄女中實習時,有一次讓她的學生們演戲,為了留下紀念,而去總務處借攝影機將演出錄下來,但不小心誤刪了其
Thumbnail
故事描述著一個紀錄片導演,回到家鄉,拍攝自己的家人,和家人的互動,他的角度是從「我」的第一人稱視角開始,對他來說拍攝家人,也是重新認識的一個過程。
Thumbnail
桃園市長張善政接受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文化志工團隊獎項。志工團隊用心經營推廣大溪文化,已有9年歷史,積極推廣大溪文化,成效斐然。
Thumbnail
期待透過導演的分享,能夠讓大家對於《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李炳南居士》這部紀錄片,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的創辦人王根深原是緬甸華僑,15歲加入泰北光武部隊成為負責搜集泰北情資的情報員,在光武部隊的13年間看盡戰爭的殘酷,任務結束後來台落腳忠貞新村,為了讓更多人知道異域孤軍的故事,經過五六年的歷史資料搜集,終於在2022年三月成立「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Thumbnail
居住在頭份的我其實並不知道家鄉的歷史脈絡與竹南的淵源甚是深遠,今年初有更深更多的機會來認識認識這昔日被稱為「中港」的竹南故事。
Thumbnail
「蘆竹湳像是被遺忘在時間洪流中的老靈魂,是被現代人漸漸遺忘的舊記憶」,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總幹事 許書凡 娓娓道出這裡給大家的第一印象。繼承父親志業的許書凡與其他幾位返鄉幫忙的志工青年,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協助下,從志工變正職工作,現在更已把這裡當家來經營。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是在府中15 3-5樓的特展。展覽中,講述的是三部台灣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個都是和家人有關的故事,都是把導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拍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很特別,很少看過這樣的紀錄片,甚至我來之前都不知道有人會把自己生活拍成電影,今天只有看到預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島嶼的集體記憶計畫》、《給阿媽的一封信》 這個展覽是關於 《給阿媽的一封信》 () 導演:陳慧齡 在成為記錄片導演之前,她是一位中學的美術老師,喜歡帶著學生一起探索藝術的多元形式,在母校高雄女中實習時,有一次讓她的學生們演戲,為了留下紀念,而去總務處借攝影機將演出錄下來,但不小心誤刪了其
Thumbnail
故事描述著一個紀錄片導演,回到家鄉,拍攝自己的家人,和家人的互動,他的角度是從「我」的第一人稱視角開始,對他來說拍攝家人,也是重新認識的一個過程。
Thumbnail
桃園市長張善政接受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文化志工團隊獎項。志工團隊用心經營推廣大溪文化,已有9年歷史,積極推廣大溪文化,成效斐然。
Thumbnail
期待透過導演的分享,能夠讓大家對於《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李炳南居士》這部紀錄片,有更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