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到古道上堂有趣的自然與歷史課―「台灣古道大冒險」推薦序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都知道,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我們卻常忽略了台灣也是全世界非常難得的高山島,一個擁有二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島嶼。
所以我們雖然是在海島上,但事實上卻是住在山腳下或山裡面,我們的祖先為了工作與生活,經常必須翻山越嶺,久而久之,就在山裡面走出一條又一條的山徑,這些到今天都還沒有被拓寬或改建成車輛可以走的道路,就稱為古道。
因為隨著時代改變,人們逐漸改用方便的交通工具,所以這些山徑慢慢就愈來愈少人走,因為荒廢而被草叢給掩蓋而無人知曉。過了好多好多年,一些研究歷史的學者跟喜歡冒險的自然探險家,從祖先留下來的資料中尋找,總算讓這些古道重見天日,後來政府也撥經費整建,讓大家可以很安全且方便地在古道上健行。
這些分布在台灣各地的古道,不管從南到北,從西到東,不管是穿越高山,或者在丘陵間連結附近的村落,每個古道的功能或目的都不一樣,有的是官方的軍事用途,也有老百姓運送商品貨物的通路,或者是原住民狩獵的捷徑,當我們走在這些古道上,除了欣賞周邊的自然生態之外,還可以去探索祖先的生活方式。
每條古道一定是從一個或一群人的故事開始,我們也能知道我們腳下的這個駁坎,某個歷史上的知名人物也曾在此歇腳,山徑古道除了地理上可以連結二個地方之外,也可從空間走向時間,走向古人的生活場景,產生更多思古幽情的歷史情感。
其實自然與人文歷史,在我的觀點,從來不是分開的,因為所有人類的生存,以及發展出的產業與歷史,一定是跟當地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
比如說台北陽明山的魚路古道,就是住在金山靠海邊的老百姓捕了魚之後,辛苦地將漁獲,從金山到士林在崎嶇的山路裡走36公里。不過,魚路古道不只擔著魚的魚夫在走,包括種茶葉的農夫,還有採硫礦的礦工……許許多多自然物產,在祖先的肩上挑著。
當然,也有的古道作用比較單純,比如平溪運煤古道就是專門用來採煤礦的,而陽明山水圳古道是先民用來灌溉農田以及生活中使用的水源。
或許我們可以浪漫的描述,古道是台灣土地上一條一條的掌紋,刻畫著我們祖先的命運與故事,如果孩子們經過導覽與解說,那麼每次的古道健行,就不只是有益健康的休閒活動,更是一次又一次精彩的自然課與歷史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曾經應某個基金會邀請,到社區對家長分享陪伴孩子的經驗。我提醒家有青少年的父母,要想辦法創造出是當的氛圍與情境,才能跟處在狂飆叛逆期的孩子談點心裡的話,藉此了解他們的煩惱與恐懼。我建議可以挑選適合的電影全家人一起觀賞,然後在被影片感動的氛圍中,人比較容易講真心話。  想不到話還沒說完,就有位疲憊且不快
    常常覺得,我們之所以寂寞,常常是因為我們跑到人堆裏去了!   坐在陽台眺望著擁擠不堪的都市,是不是所謂城市,就是千百萬人聚在一起,卻過著孤獨生活的地方?   在印度的哲學裏,隱士般的孤獨生活是成熟階段的人所應該選擇的生活。「在奧義書」這部經典中就明白地規定,每一個男人,在到達一定的人生階段之後,就應
     有一個幽默作家曾說過:「一個懷抱救國救民的熱血青年,常常在一個下雨的日子裏就不知該如何是好!」   人很難擺脫周圍情境對我們的影響,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為己悲」或許只是聖人的理想,凡人如我,要超越環境對我們情緒高低的左右力量,恐怕不太容易。   常常覺得,我們之所以寂寞,常常是因為我們跑到人堆裏
    台灣曾經有段時間頻頻出現黑心食品的新聞,連人體的必需品「鹽」,都有不肖廠商拿工業用鹽混充食鹽販售,再冠上「天然」的名號,利潤又增加數倍。 上一篇文章提到「蔬果579,健康人人有」,各國政府都強力推動多吃蔬果的運動。有些父母問到,孩子不喜歡吃蔬果,是不是可以維他命補充蔬果攝取的不足,還有天然的維他命是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一句很有道理的話:「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不過,關於幸福的研究也告訴我們,跟他人之間有意義的連結,也就是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幸福感最重要的來源。  古往今來所有宗教大師也不斷提醒我們,人是社群的動物,我們依賴他人而活,不論我們喜不喜歡,生命總是無時無刻都會因為別人的所作所
       看著”沈沒之島”紀錄片裏漂亮迷人的島嶼景緻,腦海裏忽然浮現美國歷久不衰的類型電影,在寧靜高雅的美國郊區高級社區旁,一群活僵屍正從墳墓底下往上爬,包圍這群孤立無援的居民。   有點頭皮發麻的想到,這些拍爛的僵屍復活電影,是不是人類未來的隱喻?在我們看似美好富足的家園外,崩潰與滅絕的威脅已經悄悄地
    曾經應某個基金會邀請,到社區對家長分享陪伴孩子的經驗。我提醒家有青少年的父母,要想辦法創造出是當的氛圍與情境,才能跟處在狂飆叛逆期的孩子談點心裡的話,藉此了解他們的煩惱與恐懼。我建議可以挑選適合的電影全家人一起觀賞,然後在被影片感動的氛圍中,人比較容易講真心話。  想不到話還沒說完,就有位疲憊且不快
    常常覺得,我們之所以寂寞,常常是因為我們跑到人堆裏去了!   坐在陽台眺望著擁擠不堪的都市,是不是所謂城市,就是千百萬人聚在一起,卻過著孤獨生活的地方?   在印度的哲學裏,隱士般的孤獨生活是成熟階段的人所應該選擇的生活。「在奧義書」這部經典中就明白地規定,每一個男人,在到達一定的人生階段之後,就應
     有一個幽默作家曾說過:「一個懷抱救國救民的熱血青年,常常在一個下雨的日子裏就不知該如何是好!」   人很難擺脫周圍情境對我們的影響,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為己悲」或許只是聖人的理想,凡人如我,要超越環境對我們情緒高低的左右力量,恐怕不太容易。   常常覺得,我們之所以寂寞,常常是因為我們跑到人堆裏
    台灣曾經有段時間頻頻出現黑心食品的新聞,連人體的必需品「鹽」,都有不肖廠商拿工業用鹽混充食鹽販售,再冠上「天然」的名號,利潤又增加數倍。 上一篇文章提到「蔬果579,健康人人有」,各國政府都強力推動多吃蔬果的運動。有些父母問到,孩子不喜歡吃蔬果,是不是可以維他命補充蔬果攝取的不足,還有天然的維他命是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一句很有道理的話:「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不過,關於幸福的研究也告訴我們,跟他人之間有意義的連結,也就是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幸福感最重要的來源。  古往今來所有宗教大師也不斷提醒我們,人是社群的動物,我們依賴他人而活,不論我們喜不喜歡,生命總是無時無刻都會因為別人的所作所
       看著”沈沒之島”紀錄片裏漂亮迷人的島嶼景緻,腦海裏忽然浮現美國歷久不衰的類型電影,在寧靜高雅的美國郊區高級社區旁,一群活僵屍正從墳墓底下往上爬,包圍這群孤立無援的居民。   有點頭皮發麻的想到,這些拍爛的僵屍復活電影,是不是人類未來的隱喻?在我們看似美好富足的家園外,崩潰與滅絕的威脅已經悄悄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淡蘭古道是國家級綠道的先行示範,其壯麗豐富的山海風光,以及歷史深厚的人文景觀,被譬為台灣的「朝聖之路」。沿途有山有海,風光綺麗,古道上遺留的土地公、有應公、土埆厝及石頭厝,讓人感受先民篳路藍縷、胼手胝足的生活史跡,體驗先民翻山越嶺往來淡蘭之間的悠悠歲月。
    Thumbnail
    在巍峨峻秀的中央山脈主脊上,有一段綠茵廣袤、柔媚動人的高山草原湖泊景觀,在這段北起能高啞口,南迄安東軍山南鞍總長20餘公里的中央山脈主脊上,有著美麗旖旎、波光瀲灩的山水風光及台灣山岳剛柔對比最顯明一段主脊稜脈,這就是讓山行者最魂牽夢縈的能高安東軍縱走行程。
    Thumbnail
    社子島是島? 徒步旅行是一種深入了解城市歷史和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在台北這座現代化大都市中,社子島是一個充滿歷史痕跡和自然風光的地方,是探索台北歷史的一個絕佳之處。本文將帶您走過淡水河岸,看看台北唯一獨立島嶼社子島島界番仔溝的遺跡,以及曾經是船隻往來的河道——番仔溝的故事。
    Thumbnail
    「山那麼多,為什麼台灣人對山林如此陌生?」 其實不止志祺的標題,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困惑著許多愛山的人們。 台灣走入世界舞台剛好滿四百年,而多山之島的台灣,島民對山的陌生,起點各異,卻完整訴說了一段段開拓與衝突的歷史。直到千禧年後,台灣才真正迎來自由的全民之山。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Thumbnail
    一個人的小旅行,不需要有多詳細的計畫,而是要有更多的時間來與自己對話。 登上高山,遠眺遠方。細細觀看廣闊的太平洋,延綿山脈,城市聚落,而我所站的這塊土地,叫做台灣。 這座島嶼,在一千五百萬年前的火山噴發以及板塊運動之下開始漸漸形成。 考古研究,直到三萬年前才開始有了史前人類
    Thumbnail
    在高聳的山與遼闊的海之間,人那麼渺小卻無比輕鬆。從台東市區往三仙台開著車的路上,沿著海線公路往北走,左邊是平均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海岸山脈,右邊是一望無際的深藍色太平洋。因此,旅人們呢雖然目的地各不相同,但都別無選擇的只能駛在這一條在山脈與海岸中間的公路上。
    Thumbnail
    一路向上再向上,階梯過後進入岩石與樹根交錯的步道迷宮,在迷霧中找到了桃花源。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卻都在同一塊土地上,背負著傳承的使命、守護著自然之母。
    Thumbnail
    【阿塱壹古道】,屬於【琅嶠卑南古道】其中的一小段,介於臺東縣達仁鄉南田村與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之間。東臨太平洋,更是環臺灣島海岸線唯一未通車的路段。 這裡有獨特的礫石灘景觀和豐富的生態,也是臺灣僅存的高自然度海岸帶。
    Thumbnail
    『浸水營古道』,又稱『三條崙古道』,百年前原本是原住民翻越大武山、交易物資的交通要道。 明清佔領台灣後,也陸續官兵、傳教士及日本等各代人民使用,所以整條步道留有許多人文遺址,包括「出水坡遺址」、「浸水營日警駐在所」等。
    Thumbnail
    淡蘭古道是國家級綠道的先行示範,其壯麗豐富的山海風光,以及歷史深厚的人文景觀,被譬為台灣的「朝聖之路」。沿途有山有海,風光綺麗,古道上遺留的土地公、有應公、土埆厝及石頭厝,讓人感受先民篳路藍縷、胼手胝足的生活史跡,體驗先民翻山越嶺往來淡蘭之間的悠悠歲月。
    Thumbnail
    在巍峨峻秀的中央山脈主脊上,有一段綠茵廣袤、柔媚動人的高山草原湖泊景觀,在這段北起能高啞口,南迄安東軍山南鞍總長20餘公里的中央山脈主脊上,有著美麗旖旎、波光瀲灩的山水風光及台灣山岳剛柔對比最顯明一段主脊稜脈,這就是讓山行者最魂牽夢縈的能高安東軍縱走行程。
    Thumbnail
    社子島是島? 徒步旅行是一種深入了解城市歷史和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在台北這座現代化大都市中,社子島是一個充滿歷史痕跡和自然風光的地方,是探索台北歷史的一個絕佳之處。本文將帶您走過淡水河岸,看看台北唯一獨立島嶼社子島島界番仔溝的遺跡,以及曾經是船隻往來的河道——番仔溝的故事。
    Thumbnail
    「山那麼多,為什麼台灣人對山林如此陌生?」 其實不止志祺的標題,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困惑著許多愛山的人們。 台灣走入世界舞台剛好滿四百年,而多山之島的台灣,島民對山的陌生,起點各異,卻完整訴說了一段段開拓與衝突的歷史。直到千禧年後,台灣才真正迎來自由的全民之山。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Thumbnail
    一個人的小旅行,不需要有多詳細的計畫,而是要有更多的時間來與自己對話。 登上高山,遠眺遠方。細細觀看廣闊的太平洋,延綿山脈,城市聚落,而我所站的這塊土地,叫做台灣。 這座島嶼,在一千五百萬年前的火山噴發以及板塊運動之下開始漸漸形成。 考古研究,直到三萬年前才開始有了史前人類
    Thumbnail
    在高聳的山與遼闊的海之間,人那麼渺小卻無比輕鬆。從台東市區往三仙台開著車的路上,沿著海線公路往北走,左邊是平均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海岸山脈,右邊是一望無際的深藍色太平洋。因此,旅人們呢雖然目的地各不相同,但都別無選擇的只能駛在這一條在山脈與海岸中間的公路上。
    Thumbnail
    一路向上再向上,階梯過後進入岩石與樹根交錯的步道迷宮,在迷霧中找到了桃花源。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卻都在同一塊土地上,背負著傳承的使命、守護著自然之母。
    Thumbnail
    【阿塱壹古道】,屬於【琅嶠卑南古道】其中的一小段,介於臺東縣達仁鄉南田村與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之間。東臨太平洋,更是環臺灣島海岸線唯一未通車的路段。 這裡有獨特的礫石灘景觀和豐富的生態,也是臺灣僅存的高自然度海岸帶。
    Thumbnail
    『浸水營古道』,又稱『三條崙古道』,百年前原本是原住民翻越大武山、交易物資的交通要道。 明清佔領台灣後,也陸續官兵、傳教士及日本等各代人民使用,所以整條步道留有許多人文遺址,包括「出水坡遺址」、「浸水營日警駐在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