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1|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鬱孤台下清江水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代:辛棄疾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譯文 鬱孤台下這贛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看到無數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江水畢竟還會向東流去。夕陽西下我正滿懷愁緒,聽到深山裡傳來鷓鴣的鳴叫聲。

    前言
    在學時有段時間對詩詞有興趣,因此背了一些,這首詞是其中之一,雖然不確知其意,但前三句就讓人有所感,鬱,鬱鬱寡歡,憂鬱,鬱悶;孤:孤高,孤傲,孤獨,孤芳自賞。可憐無數山,山怎麼會用可憐來形容?遮不住,畢竟等都是擬人化的用法。畢竟是已經用力去遮擋了,可是沒用。東放夜放花千樹那首元夕,有解者認為詞中有寄託有引喻,可是從詞中卻看不出一點跡象,對的,辛棄疾的生平有很多的英雄氣短,令人鬱鬱寡歡的遭遇,但你不能說他就沒有較為輕鬆快樂的時光。

    造口有段歷史
    在解讀這首詞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點史實,然後才能知道辛氏寫此詞時可能有的想法。此詞特別標上題目<書江西造口壁>那是辛棄疾在任江西提點刑獄,巡視轄區時,來到造口,俯瞰其下的滾滾江水畫夜不歇的流淌,回想起近五十年前在此地所發生的一頁民族恥辱,應該是感慨萬千,思緒勃發,不能已已吧?那造口是不是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情,使得詩人如此感慨呢?還真的有吔。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兵分兩路南侵,西路兵直入江西,直接擊追隆佑太后,太后在造口棄船登陸,逃往贛州。《宋史·后妃傳》:“太后及潘妃以農夫肩輿而行。” 《宋史·胡銓傳》:“銓募鄉兵助官軍捍禦金兵,太后得脫幸虔";東路金兵則渡江陷建康、臨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
      史書上寫得很簡單,可是你想想看,金兵追隆佑太后時,太后是勉強脫身了,可是那些難民百姓呢?他們的遭遇會是如何呢。看看上個月(2021.8)阿富汗難民的遭遇,大概就可以稍微了解了。歷史不遠,就在上個月。
    在杭州建立南宋的宋高宗,鞏固權力之後,卻放棄收復失地,向金朝稱臣,以維持半壁江山的統治,最後宋金百餘年維持南北分治的局面。這也是主戰派一直感到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悲憤滿懷的主因。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
    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賞析
    鬱孤台下清江水>,造口其實與鬱孤台是有一段距離的,可是辛棄疾來到造口後,登臨高台,想到隆佑太后被敵人深內地,不得不在造台匆匆棄舟登陸的恥辱,如今卻只能孤守南方,無法報仇雪恨,其心情之鬱悶,之憤慨,之鬱結可想而知,但如何描述自己的心情呢?想起了鬱孤台,似乎符合自己的心境、因此起筆三字就令人感到有一座鬱然孤高的高台聳立在眼前,作者將滿腔的激憤,用此突兀之筆來呈現。而台下那條清江的水,汹湧澎湃的一路奔流到了造口這兒。
    中間多少行人淚>作者身臨當年太后被迫追之地,回想當年,因而把眼前清江的流水,和四十年前人民在兵荒馬亂中流下的眼淚聯繫在一起,這就更能夠表現出當時人民受到的極大痛苦。四十年來,廣大人民多么盼望著能恢復故土、統一祖國啊!然而,南宋當局根本不打算收復失地,只想在杭州過苟延殘喘、偷安一時的生活。有多少仁人志士既痛恨於金兵之猖狂,又痛心於國勢之垂危,滿腔悲憤的淚水累積心頭,迄今未歇啊!這些行人流淌不停的淚水中,當然心也有我的悲淚在裡面。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長安指汴京,詞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陸沉,獨自在造口舉目遙望汴京,並想問問在長安的朝庭:你們還記得當年之恥嗎?你們還在意當年之恥嗎?你們應該記得,你們應該在意的,不是嗎?可是我望不到長安,因為中間隔著一重又一重的山,就因為這些山的阻擋,使你們應該記得的卻記不得了,使你們應該在意的卻變得不在意了嗎?是因為山,使得情況變得如此不堪的嗎?(暗喻著:我有收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可是卻受到種種阻礙,根本無法實現啊!作者真的是悲憤交加啊。又此處暗用李勉故事,李勉改鬱孤台為望闕。)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可是青山雖然遮掩住了望向長安的眼光,但卻遮不住那慢慢流去的歷史長河。史書記載的史事,史事所發生的史蹟,都是遮掩不住的。即使青山想遮住,但江水一樣向東流。是不是暗喻投降派不想面對敵人的殘暴,不想面對自身的不足和羞恥,一心求和,可是該來的還是會來的,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的,你再怎麼遮擋,它都必然會發生,畢竟水是只會向下流的。另有人認為:“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兩句是比喻句,意思是說:滾滾的江水,衝破了山巒疊嶂,在奔騰向前。它象徵著抗金的正義事業,必然會克服一切阻力,取得最後的勝利。這裡表明作者對恢復中原充滿了堅定的信心。(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蒼茫又具封閉式意味之境界,無異為詞人沉鬱苦悶之孤懷寫照,而暗應合上闋開頭之鬱孤台意象。“正愁余”暗含楚騷哀怨要眇之色調,愈添意境沉鬱淒迷之氛圍。更哪堪聞亂山深處鷓鴣聲聲:“行不得也哥哥”。鷓鴣聲聲,是呼喚詞人莫忘南歸之懷抱,還是勾起其志業未就之忠憤,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實難作一指實。但結筆寫出一懷愁苦則可斷言。而此一懷愁苦,實朝廷一味妥協,中原久未光復有以致之,亦可斷言。>(見古文學習網)
    作者並沒有脫離現實,沉醉於未來理想的幻想之中。十幾年來,他目睹了抗金事業受到的重重阻力,不禁又愁緒滿懷。“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兩句說:傍晚,我在江邊徘徊,正在為了不能實現恢復大計愁苦著呢,可是恰巧,又從山的深處,傳來鷓鴣鳥的哀鳴。這叫聲聽起來,仿佛是“行不得也哥哥”。從鷓鴣的悲鳴聲中,恰好透露出作者想收復失地,但又身不由己的矛盾心情>(見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此詞特色
    辛棄疾的畢生志願就是要北伐中原,收復河山,他有將相之才,但在南宋朝中卻無從施展。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棄船登入,逃往贛州。四十七年後,辛棄疾途經造口,想起當年金兵肆虐、生靈塗炭的情景,不禁悲憤滿懷,不能自已。況且中原仍未收復,舉頭眺望,視線卻被青山遮斷;但浩浩蕩蕩的江水衝破重重阻礙,奔騰向前。似乎暗喻著只要有百折不回的意志,終能爭取到最後的勝利。但一想到南歸後的遭遇,又愁上心頭,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鷓鴣啼聲,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詞一波三折,極盡迴環宛曲之美;善於運用比興手法,筆筆言山水,處處有興寄。
    參考資料:https://www.arteducation.com.tw/mingju/juv_780c27f1b4bc.html(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https://www.guwenxuexi.com/classical/24264.html(古文學習網)
    https://www.taoduyx.com/z/283503.html(優秀句子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退休後,目前興趣:靈性成長;旅遊;詩詞;隨思雜想,其他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