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杏花樓的月餅

    逢中秋會食月餅。
    食月餅會想起杏花樓。
    無他,四十年前上海杏花樓月餅是「王牌中的王牌」。逢年過節,滬人都以擁有杏花樓產品為傲。那些年月,地處福州路山東路口的杏花樓總是門庭若市,節日期間更是排著長長的人龍。有一段時期,杏花樓月餅居然還要「憑票供應」。常常有黃牛在附近倒賣:「票子要伐?杏花樓月餅!」
    高價購得餅票的人,一般不會自己享用,而是拿去做人情,為自己升職加薪做鋪墊。
    你問我杏花樓月餅好不好吃?我當然竪起大拇指。
    你問我哪一類最美味,我會推薦「陳皮細沙」。杏花樓產的是廣式月餅。廣式月餅的特色是皮軟體大餡甜。我不喜歡「金腿」「冬瓜」「五仁」「百果」之類,覺得都不如「豆沙」樸實細膩。
    九十年代移居香港,曾拜訪一位富商,談起月餅,自然對上海杏花樓的讚不絕口。對方淡淡一笑說:「有客人送一盒我,竟被太太扔了。」
    我大為不解。富商解釋「嫌硬」,隨即取出一個本地產的月餅,放餐桌上,先對角一切四,每塊再一分二,然後取八分之一給我品嚐。
    那是一個蓮蓉蛋黃餡月餅,蓮蓉是黃是白我也記不清了,只知道兩個字——「好味」。雖說是小小一口,咕嚕一下滑入肚,但口腔裏的餅香和味蕾隨之起舞,悄然進入腦洞,至今難以忘懷。
    這可是我第一次食香港的月餅。此後再吃杏花樓時,果然有雲泥之別的感受。
    三十年過去了,港式月餅雄霸一方。一個在港滬兩地做過的點心師傅告訴我,國內的月餅之所以不及本港,主要是用料,不捨得用好油,不捨得用好餡。等後來有錢了,卻又不懂得如何配方和比例。
    近日,在香港的上海舖「同順興」買了幾個來自杏花樓和新雅的豆沙月餅,小小月餅也售20元一個。陳皮細沙的味道依舊,然而餅皮呢,還是「嫌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