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3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育兒〕勸不生文

    對許多臺灣年輕人來說,育兒就是白花錢,使得這幅約基別將嬰兒摩西放水流的故事有了新的意義。
    對許多臺灣年輕人來說,育兒就是白花錢,使得這幅約基別將嬰兒摩西放水流的故事有了新的意義。
    上週同事叫我看PTT八卦版,有個系列文在討論生小孩後的心情,標題「你各位生了小孩有後悔的嗎?」
    未看先猜一定有不少「勸不生文」,只要討論到生育議題或是少子化之亂,一定有人以臺灣經濟爛、環境爛、政治爛為由,認為臺灣的養育環境惡劣,生了孩子只是讓他來到世上受苦,因此你各位衡量一下自己的經濟條件,沒本事就別亂生。
    果然看到一篇很偏激的文章,說沒錢的人在臺灣生小孩等於廣義殺人,而政府應該立法,對有生育意願的人進行嚴格的養育能力評估。我其實能夠想像這種反烏托邦類型的電影設定,政府把社會上的人分成各種不同階級,只有身為某個階級的人才有生孩子的權利。臺灣雖然具備民主的政治體制,可是只要涉入經濟層面,滿滿的還是極權思維。
    「沒錢,所以沒辦法生小孩。」我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可是我同時也在思考,為什麼會對這種說法覺得反感。
    有一陣子我用「少子化」當作關鍵字搜尋相關新聞,出現各種不同類型的報導。有一類新聞是關於少子化成因的探討,引述學者的研究,早期的研究比較像是討人厭的長輩來說說他覺得年輕人不生小孩的原因,呈現在世代價值觀的差異上:現代年輕人重視自我實現啊、家庭觀念薄弱啊⋯⋯大概是這種樣子。可是這種研究成果很難帶動政策設計,只能產出很多老人唉嘆一代不如一代的文章。
    後來我看到的少子化成因調查比較多是去問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出現了我們現在熟知的各種說法,主要集中在經濟條件的匱乏以及育兒資源的不足,例如工作不穩定、房價太高、托育資源不足等等。把問題導向經濟,而不是把問題導向年輕人的心理素質,當然討喜許多。最明顯的例子是2020年郭台銘出來選總統那一次,提出零到六歲國家養,他說他有能力帶領臺灣拼經濟,年輕人的生活條件改善了,自然生育意願就會提高。當時有些報導是去訪問路人對總統候選人的看法,有人說如果郭董當選,他願意生。(如果平行時空郭董當選,那個路人也歡歡喜喜跑去生小孩,那還真的是一部反烏托邦電影。)2020年呈現的是很強烈的經濟決定生育的主張,幾乎可以說是拼經濟救生育。
    這些新聞報導以及少子化的研究,都將經濟條件當作家庭決定是否生育的主要考量。對政治操作來說,這樣比較容易施力,加碼各種育兒補助至少不會出大錯。
    可是當我們討論到生育與否,在個人層次如果也只剩下經濟考量,突顯的是主體性的喪失以及人生意義的匱乏。我認為生與不生都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說,真正可怕的是,我們除了用錢當作衡量的標準,已經不知道還可以怎樣看待自己的人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