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學角度來看,人類認知發展的歷程,就是一部學著如何面對( 因應))不確定性的演化史。伊恩・史都華(Ian Stewart)在《 Do Dice Play God?》(中譯:骰子能扮演上帝嗎?18個不確定性的數學思考)一書中,歸納出人類對不確定性的認知,經歷了六個時期,從早期將一切不確定性歸因於神的旨意,中期來到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古典力學時代,主張不確定性是反應人類的無知;亦即,當我們對某件事懷有不確定性,是因我們不夠努力所致,此時的人們認為可以用客觀的機率(probability)來描述不確定性的程度。再至近期量子力學的世界觀,世界的本質就是由不確定性所組成,即使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避免(消除)不確定性,我們只能用主觀的機率來表達。
在金融投資學上,以風險( risk )來表彰不確定性,但主流投資學,用價格波動來代表風險,所以可以客觀機率來表達;價值投資學所認為的風險則是—發生虧損的可能性。這個可能性在量子世界觀點只能用主觀機率來度量,也就是說,用發生這件事的「相信的程度」( degree of belief)來表達,因此價值投資者在實務操作上,預測一家公司「未來」的內含價值,背後必會隱含「相信的程度」,才能完整表達公司的內含價值。( 例如預估台積電今年EPS=20元的量化數字外,還須加上「相信EPS=20元會發生的相信度」才是完整論述。 )
整個投資決策流程中,下決定要買進後,接下來要考量的是—該押多少資金呢?最極端的決策,就是「釘孤支」( All in ),全部唆哈;然在風險永遠存在的前提下,遇上黑天鵝,而走上「賭徒末路」( gambler's ruin)就必然會發生。近期的康友事件中,一位85歲老翁慘痛賠光退休金就是最佳註解。但若買太少,即使真的是「飆股」,最後又只能落得「感覺」很爽的窘境!
在唆哈與只買一張的兩道極端光譜間,到底該如何拿捏?有何可依循的方法嗎?有的,凱利準則( Kelly Criterion )。至於這位天才凱利如何發展此準則?當時主流學術如何打壓,視之為異端( 這也是此論文不會出現在學校教科書的原因 )、索普( Thorp)運用後創造出傲人績效等秘辛,威廉.龐士東( William Poundstone)在Fortune’s Formula:the Untold Story of the Scientific Betting System that Beat the Casinos and Wall Street《中譯:天才數學家的秘密賭局》一書中有詳盡的爆料,有興趣者可自行前往參閱。
凱利要解決的難題是—當你在賭馬時,該如何下注(買多少)才會讓報酬率達到最高?雖然凱利是以資訊理論(Information theory)作為根基,用嚴謹且複雜的數學推導出來的一條公式,但其背後的哲學意義卻十分直觀,即:最佳下注比例就是你對這件事的信心度(這件事發生的機率),此方法也被稱作「賭你的信念」(Bidding your beli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