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念迷是眾生,一念覺則是佛。」──談《西遊記》

最近正在準備國小作文班的教材,第一堂課要教的就是《西遊記》。
由於很少接觸國小的學生,對於他們目前的程度也不甚清楚,在備課上確實傷透腦筋──說這個會不會太難?小朋友懂不懂這個字的意思?甚至也聽過其他老師分享,曾有過篤信基督教的小孩,整堂課不斷吵鬧,只因為老師在台上講「佛祖」。
即使如此,我還是努力地生出一款教材。為了讓學生較有興趣,在介紹主要角色時,還特意選用了手機遊戲「傳說對決」及「王者榮耀」的圖片。
昨天是我第一次試教給負責帶我的芬芬老師看,老師在台下扮演學生,而我則必須完整地將課程內容演練一遍。
正當我忘我地闡述著唐僧帶領三個徒弟、騎著白龍馬,一路斬妖除魔,歷經艱辛終於取得西經的壯遊時,老師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
「孫悟空、豬八戒他們都是妖怪嗎?」
我心想這問題很容易,畢竟剛剛才提過呢。我便回答,孫悟空是猴妖,而豬八戒當然就是豬妖。
「老師,妖精也能幫忙取經喔?妖不是壞人嗎?」台下扮演學童的老師繼續提問。
我頓時領悟,我並沒有真的進入小朋友的視角讀這個故事。以大人的角度來看,並不會特別覺得這是個問題,但對孩子而言,很容易便將角色單純的分為好人、壞人。這確實是個很好的機會教育。
雖然當下演練我並沒有回答得很好,但正式上課時我會這麼說:
「如果今天你不小心打破媽媽心愛的杯子,就代表你是個壞孩子嗎?」
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回答「不是」吧!
沙悟淨前生為天庭的捲簾大將,就是因為失手打碎了琉璃盞而被貶下凡,最終在流沙河化作妖怪,以人為食。確實他最後傷害了人、做錯了事,但如果唐僧沒有帶著他一同取經,他就會繼續在沙漠中吃人。
原本只是不小心打壞了琉璃盞,最後卻變成了惡魔。
如果大家都帶著有色的眼光看待做錯事的人,那犯錯的人有機會變好嗎?
因為大鬧天宮而被五指山鎮壓的孫悟空、調戲仙女而被處罰的豬八戒、調皮搗蛋惹怒玉皇大帝的龍王三太子敖列,他們都犯了或大或小的錯,但是他們在陪同唐三藏取經的途中,漸漸地向善,慢慢地變好,克服了大大小小的困難,最後順利將西經帶回來,造福了更多的人。
在西天取經的途中,我們也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妖怪。這些妖怪,在經過唐三藏苦口婆心的勸導之後,還是堅持要作惡,不願意悔改。做錯事情並不可恥,但是堅持不認錯,甚至越做越錯,那就是自找苦吃,自食惡果。
妖怪有做壞事、傷害善良百姓的,也有像悟空一行人,選擇幫助受苦受難的人們。
人也是一樣,有的人不小心做錯事,但懂得改過自新。有些人一錯再錯,最後萬劫不復。
《西遊記》的故事不只是讓孩子知道悟空等人斬妖除魔的英勇事蹟,更可以讓他們思考是非對錯的道理。
不要帶著歧視的眼光看犯錯的人。另外,當自己犯了錯,也要懂得好好反省,成為更好的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