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層地獄
(一)第一層地獄──淋浴間愛慾的抹與除,情感與道德觀的撕裂→合一→拒絕
確認自己「愛上同性好友」的事實對Birdy產生的衝擊,使他很難在阿漢面前像以往那樣進行「矯正」,尤其救護車來的前後,可能都只有阿漢陪伴,身心皆傷卻又必須掩飾脆弱不能放心依賴最親密又最在乎的人,這對Birdy來說必是極深的折磨和考驗──而他被吊起的手臂可以證明這是他第二次(情感與精神)的折翼。更糟的是回到宿舍後的週日,他和阿漢在淋浴間相遇了。這時候的Birdy雖看著阿漢又不時閃避,再次示範了怎麼在最短的時間內惹火阿漢:
「對不起,你的車我已經叫車行去拖了,我會負責的,不要擔心。」
如果說車禍的第一個對不起是一種懦弱的、「我知道不該叫你但此刻還是需要你」的道歉,第二個對不起則是「摔壞了你的車(和不能提的感情)」(但比起向阿漢強調彼此之間的距離,毋寧是一種「阻止自己又想去依賴阿漢」的自衛),所以阿漢的反問「我有說我在擔心嗎?你只在乎這件事嗎?」Birdy無法回覆他,逕自進了淋浴間,阿漢因為擔心轉身跟了過去,看見Birdy舉步艱難,而且才剛進去就因為疼痛而掉了拐杖和盥洗用品──這讓阿漢在餘怒未消卻仍於心不忍的情況下隨手放下了自己的用品與毛巾,跟著進了淋浴間想要幫忙,卻被Birdy推開,還得到他第二次的:「走開啦!我自己來啦!」的拒絕,但這拒絕既無法當面對阿漢強硬開口,又明顯太過逞強,只讓阿漢更生氣(也更心疼),所以他乾脆(帶有洩憤意味地)把門關起來自己動手脫Birdy的衣服(與武裝),Birdy試圖拒絕,「你幹麼啦」、「可不可以不要那麼煩啦」、「很痛啦」,阿漢回他「你都疼成這樣你還有辦法自己來啊?」──這是延續車禍時扭轉疏離的狀況──阿漢知道Birdy確實需要他,而他們都無法拒絕這份需要,所以實際上在內心已經臣服於阿漢關心的Birdy,再也說不出「走開」。
既然無法拒絕,就只能持續下去。接下來的分析筆者想要稍微說明的是:這段重要的浴室情節有兩種明顯不同的鏡頭:一是仰角向下,一是平視。在阿漢把門關起來為Birdy脫衣服的時候是仰角,接下來的洗澡則是平視:
洗澡過程當中,阿漢即使對Birdy怨怒未消,但仍是認真在幫忙;背對著阿漢的Birdy,表情在戒備與安心之間擺盪,在阿漢拍他一下說「張開一點」時,畏縮了一下──但還是嘆了一口氣配合了。而從他髮間滴落的水既是武裝的卸除,也是欲望的逐漸滿溢,所以當阿漢說「轉過來」時,他明顯抗拒的貼著牆──這裡可以推測即使阿漢方才的洗澡不含其他意圖,他的碰觸卻已足以讓Birdy有所意識,甚至產生了反應,身心即將失守的危機使他不願意面對阿漢,進而刻意表現出拒絕──阿漢只好靠得更近(才能)讓Birdy舉高手臂再把手從腋下往前伸,從胸口到腹部再往下,因為Birdy呼吸的變化,和這樣赤裸貼近難以防備的距離,讓阿漢從洗澡逐漸變成試探與愛撫,然後確知Birdy的生理反應──這對一直苦於得不到回應的阿漢來說是不可能抵抗的誘惑,所以他開始動手,甚至貼上了Birdy的背,有意也讓Birdy感受到他的反應──「張家漢,你夠囉。」阿漢的踰矩使Birdy開始掙扎,但阿漢先停手固定Birdy的姿勢後,又持續了下去。這裡從Birdy的表情可以看出他非常害怕,所以他使力直接把阿漢撞開,並且用眼神試圖嚇阻他,但轉過來之後無法掩藏的就不只有身體,所以這一刻的對視/峙反而讓阿漢確知Birdy被觸動的情慾,再加上先前一直被逃避的積怨,都加倍刺激了阿漢──於是他又壓上來繼續。
自此接觸之始,阿漢明顯是洩憤,接下來用手臂挽住Birdy的脖子進一步箝制,兩人靠得非常近,眼神交流裡不只有慾望,還有情感上不願放棄/洩露的攻/防。與阿漢最近到可以感受呼吸的距離,Birdy喘息的同時一度被情感凌駕,流露出對親吻的渴望,卻再次以仰頭防守;而阿漢因為心虛(他明白Birdy此刻還沒有「在心裡接受他」)而錯失了這個瞬間──只能放開脖子靠在肩上,接著環住頸項,頭倚著頭持續下去。或因知道阿漢看不見,也可能是感覺已經高升,Birdy被情慾凌駕理性的反應比剛剛明顯,閉眼兩次直到頂點──到這一刻兩人都沒有對視,證明了這一次的碰觸是強迫的,阿漢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Birdy的同意。此刻兩人分開,一度對視,阿漢在這一刻才驚覺自己做錯了事,他違背了自己對愛慾的認知和道德觀,更在沒有傳達感情與獲知意願的情況下強迫了Birdy的身體,所以恐懼支配了他的全部認知;Birdy則是流露出「怎麼會這樣」的哀傷,接著向後靠牆,拉開了他們之間的距離。
一直到這裡,畫面都是一鏡到底的平視,接下來鏡頭才成仰角,阿漢往下看而Birdy仰頭,都是不敢面對彼此,都在想著「怎麼辦」──直到Birdy開始向下看,鏡頭才又轉為平視──我們從這裡可以推測,「仰角」鏡頭顯現的是理性、現實,以及拉開距離,「平視」鏡頭顯現的是面對彼此的慾望與感情──此刻Birdy察覺阿漢的愧疚自責,這使他拋開原本的顧慮與羞惱,揭露最單純的憐惜與愛意,驅動了方才接觸裡缺乏而未被滿足(也不能傳達)的感情──於是他撲過來親吻了阿漢。
這個吻同樣沒有對視,Birdy僅是單方面傾盡他不敢訴說的真心,而阿漢還在愧疚自責當中毫無反應(如果此刻Birdy揍他也絕不會反抗),分開後才面露驚愕,不確定這是否為感情的回應──甚至無法確定那是不是一個「吻」──畢竟一直到剛剛,Birdy的反應都是在展現方才的接觸是(不願但仍被)侵犯──這一刻阿漢原本近乎心死的眼神才有了變化,卻還是不知道Birdy的意思──鏡頭轉向Birdy,只見他搖了一下頭,開口說的卻是「對不起(我愛你但只能給你這個吻)」,第一次時吞嚥了一下,第二次「對不起(我愛你但不能接受你的感情)」時,鏡頭變成仰角,第三次的「對不起(我愛你但從此只能保持距離)」讓兩人都意識到現實裡相愛的不可能,更知道這件事不該發生;Birdy先低頭,然後仰頭哭泣;阿漢則是轉身去拿蓮蓬頭確認水溫,接著為他沖洗──洗去他身上因他而沾附的泡沫(情慾)並試圖溫暖他(不得不拒絕感情)的冰冷──此刻鏡頭又成為平視的交流,阿漢抱住Birdy的脖子,兩人頭倚著頭、伶仃地彼此依偎,知道雖然相愛但到此為止。當阿漢轉身時,Birdy還明顯有所依戀──瞬間想起過去相處時單純美好的時光而短暫露出了笑──但此刻是阿漢在道歉,傳達「我知道了,我不會再逾矩。」
相較之下,北影版則是少了撞開對峙後視線的攻防,鏡頭就拉遠了,也就沒有了兩人想要親吻(傾訴與接受感情)的掙扎,反而多了阿漢掩住Birdy的嘴,阻止Birdy因阿漢看不見而一度出聲的情慾本能。一直持續到結束、兩人都不知道怎麼面對彼此的過程,都是俯視的遠鏡頭,顯示整個過程雖然身體親密,心靈卻隔著距離,直到Birdy開始向下看向阿漢,鏡頭才轉為平視,察覺到阿漢的愧疚──然後他吻了阿漢,吻完阿漢才看Birdy,Birdy卻低下頭,然後仰頭靠牆,視線沒有相交──在Birdy來說是雖然憐惜但更知道絕不能再繼續下去,對阿漢而言只是把吻視作Birdy平撫愧疚的安慰,但不知道能不能繼續──分開之後,說了三次對不起──說完後鏡頭又變成仰角,距離瞬間拉遠。直到阿漢為Birdy沖洗,擁抱交頸時轉為平視(都了解這不該發生),Birdy把下巴靠在阿漢肩上,捨不得離開。之後離開,阿漢的轉身在說對不起不該這樣對你,Birdy卻仍是不捨──除了明確知道不該發生,感情並沒有像院線版達到理解與交流。
從這裡可以看到,沒有過多的台詞,院線版多的對視、少了掩嘴,以及更多平視減少俯視的鏡頭,都顯示兩人其實都了解對方的感情:Birdy的一句句「對不起」都是「我愛你」但是「不可以」,阿漢的洗浴與轉身則是「我愛你」但是「對不起(不該這樣逼你)」──這一段既是性與愛的分離(雖有性,但阿漢因為憤怒,Birdy因為逃避,過程裡並沒有真正在明意識裡傳達到愛──愛是在表相的攻防下實際身心仍渴求對方的情慾暗流),更是道德觀/信念的撕裂(阿漢是信仰著性愛合一,卻因不得回應的怨怒使他強迫了Birdy;Birdy一直相信他的拒絕是為了矯正「不小心錯軌」的阿漢,但在此刻再次意識到他帶給阿漢的傷害,以及他同樣無法違抗體制)。而更悲傷的是,當Birdy因不捨而用親吻回應阿漢,將方才性愛合一的暗流(Birdy知道阿漢愛他,知道自己愛阿漢,也知道這件事的發生幾乎是他一手造成的,但他不能接受阿漢的愛,也不能表現自己的愛──才會如此抗拒)浮現,但意識到的同時,他們從此不僅必須拒絕性的可能(還為它的發生道歉),更必須拒絕愛的延續(本來相愛而想碰觸對方是很自然的慾望,但此時此地卻因為是同性所以「不可以」)──這是在這個小小淋浴間不該發生的錯誤,一旦出櫃,兩人都會危及生命、自由、尊嚴──所以只能犧牲愛。
這一段的過程沒有心靈的欣悅,只有單方面身體的抒發,換來的是罪惡感和絕望,證明往後性與愛只能分離──這是他們之間的第一層地獄。
(二)第二層地獄──告密與辦公室的衝突,愛戀感與知的撕裂
對於院線版的阿漢而言,浴室事件的發生固然讓他徹底明白了「不可以」,但他卻獲知了Birdy的「我愛你」,儘管前者令他痛苦,但後者卻是他一直苦求不得的答案,習於隱藏於體制之下、也早就習慣於隱身櫃中的他,雖然自覺不會再踰矩,卻單純地認為他和Birdy還能「(像以前一樣)作朋友」,當彼此人生的夥伴。
然而對於Birdy而言,卻敏銳地察覺他和阿漢已經打開了同性情慾的那道禁門,更讓彼此知道了那份性吸引力的存在,這對Birdy來說是初次的體驗,身心曾經失守之後,他沒把握再與阿漢相處,還能維持單純的朋友關係;其次跟單身的阿漢不同,他有班班這個女朋友,原本相信自己對班班是愛情,對阿漢是友誼才能使他進行「矯正」,如今意識到對阿漢的依戀其實是愛,若再跟兩人這樣相處下去,先不論他要怎麼同時對雙方自欺欺人,光是若令他人發現,三個人想必都會「社會性死亡」──無論是阿漢或無辜被他牽連進這種關係的班班,他都不能讓這種事在他們身上發生。
於是自此之後,阿漢兩次怯怯的、但也帶有期待地靠過來,想為行動不便的Birdy幫一點忙,希望能至少維繫「朋友」的關係;Birdy卻是直接拉下笑臉,徹底拒絕阿漢的幫忙和靠近──這已經不是「矯正」,而是絕交──連朋友的關係都斷絕。從車禍的夏季制服到告密時他們都身著短袖,可知這樣的「冷落」與「絕交」至少持續了一整個冬天。
從三十年後兩位主角的對話裡,確知實有班班的「勾引」。筆者曾在〈非三角不成關係〉一文裡分析班班時提到:綠豆糕事件(詳情可見盲腸第五小段)讓班班傳達她與Birdy戀愛中的不足與不安,卻因為阿漢最後的警告及對「同性相戀」的一無所知,選擇相信阿漢告訴她「Birdy真的很喜歡你」的訊息;阿漢原先想請班班協助讓他和Birdy恢復友誼,傳達成全Birdy和班班的心願好讓Birdy安心,卻因以為班班「勾引」而憤怒,繼而改變了原本想在愛情中「退出」的決定。
而與班班見面之後,想必令阿漢再次產生了比較心理:如果要說他有什麼地方完全不如班班,就是他從來沒有反抗權威、追求所愛的勇氣──班班卻都擁有。阿漢對班班的嫉妒,和曾經想把Birdy交給她的決定,絕非只是「她是Birdy選擇的女朋友」而已,還包括班班擁有他不具備(他亦自知不及)的人格魅力,讓他覺得「Birdy跟她在一起也許更好」(雖然戲份很少,但從放氣球那段來看,班班對男友的舉動顯然感動在心,而非如阿漢一般,大多先擔心他鑽體制漏洞的後果)。然而在誤會班班沒那麼愛Birdy後,他的想法就改變了:如果反抗威權與勇於追求才能得到你的回應,那我何必退縮?你對我是有感情的,不是嗎?為什麼我要放棄爭取的機會?尤其當阿漢隔著欄杆看著能光明正大地為男友歡呼與加油的班班,能夠窺見嫉妒使他再次失去了理性;然而看著打球的Birdy,眼中又充滿了眷戀之情──這一幕也呈現了過去總是被排擠的Birdy,或因有了女友/學妹關注,在男性之間的地位提升,離開了阿漢之後,他至少交到了可以打球的同性朋友──阿漢連「(唯一的)朋友」都不是了,這段感情他已經什麼都不剩。
至於對Birdy而言,這樣的絕交使他不得不徹底戒斷與阿漢因心靈連繫而產生的依賴;而且為了避開阿漢,過去習於獨來獨往的他勢必得改變習慣,建立新的同性社交,也就是進入體制,才能讓阿漢再也沒有接近的機會而死心,進而保全他們三人;同時為了在阿漢面前演戲,無論他實際生活如何,在阿漢面前,他都得演出一副「沒有他也能過得很好」的樣子──而這更加深了阿漢的痛苦,時間愈久,浴室裡洩露出來的情意也會變得愈加虛幻,更使阿漢因寂寞與嫉妒而瘋狂──畢竟對現在的他而言,遵守體制、服從威權還有什麼好處?如果失去了愛,只能抱著殘缺的自由與尊嚴,這樣的生命又有什麼值得顧惜?難道要變成像公園老人那樣,終日等待一個陌生的體溫,確定只能終身孤寂?
已經逼近感情死境的阿漢,只能用他唯一擁有的籌碼一賭──他以為只要藉由外力拆散他們(以更高的威權來當防衛,仍是對威權的服從──這原就是阿漢會做的決定),Birdy或許就能再回到他身邊。
而阿漢這樣的決定,讓他們陷入了第二層的地獄。
在告密之後,學校處份班班被退學,Birdy被記過留校察看,也因此請來了Birdy的父親──同時也是該校的家長會會長。從寫真書的介紹裡,Birdy的父親是「黑白兩道通吃」的海線議員,動用關係成為會長,也讓兒子進入維特中學(這也說明了為何Birdy的處份只是「留校查看」)──但面對違反校規的兒子,他毫不留情地當眾追打、侮辱他是「撿角」(在台語的原義是指一個人「沒有用」、「沒有希望」、「沒效」甚至「無藥可救」的意思)、「你三個姐姐都不像你這樣子」、「早知道就不要把你生下來了」,都能看到身為獨子的Birdy,是出生在高壓、過份期待、總被比較與貶低、相當匱乏關愛的家庭。而對父親的毆打,明明身高相差無幾,Birdy卻像個小孩──跟被霸凌時一樣──只能被動地逃,偶爾對「自己不該出生/存在」吼出他的認同,然後引來父親更深的怒氣──直到阿漢闖了進來,用身體幫Birdy擋下了王會長砸下來的椅子。
這一段辦公室的爭執,最主要應注意的是Birdy的反應:之前父親怎麼打都只是屈身躲避(除了「你不要生啊」的認同之外)的Birdy,在扶著阿漢起來護在身後,第一次挺胸對抗父親──但父親怒斥再次動手時,又習慣地屈身──就這樣至少三次,在會長打孩子時,阿漢都試著用身體去保護他(還要努力不被掙扎著想保護他的Birdy推開)並承受這份(想必是長久以來對Birdy施加的)暴力,還對王會長怒吼:「伯父你不要再打他了!」當王會長質問:「你是什麼人?你是他的什麼人?我在教訓兒子沒你的事啦!」阿漢仍然執意擋在Birdy面前──卻不期然被Birdy用力推開:
「走開啦!沒你的事啦!」
「為什麼會沒有我的事?」
「是我談戀愛的又不是你!」
這是阿漢第三次得到Birdy的「走開」──在這一刻的父子衝突,變成了兩個男孩對峙的場面──阿漢想要參與Birdy的生命卻被Birdy狠狠推開,「是我又不是你」仍然貫徹他想絕交的決心,更徹底否決浴室裡只有彼此明白的情意,使得阿漢有了更激烈的反應,他轉向對教官師長說:
「教官,是我談的戀愛,是我!」
對於阿漢的宣言,Birdy只能氣虛地以反問否認:
「你哪有談過戀愛啊?」
對於Birdy的試圖否決,阿漢回答的:「我有沒有談戀愛你又不知道!」是在表達「我知道你愛我,但我還沒有告訴你、告訴全世界我愛你」,所以他在盯視Birdy傳達這份決心之後,又轉頭對教官宣言:
「教官,是我談戀愛的,氣球是我放的,是我!」
從這句話再次證明從浴室以來,他確實知道Birdy對他的感情之後,也認知那顆氣球是給他的──證明了告密的確實是阿漢,因為他不甘心,那是Birdy給他的氣球!但告密造成的後果是他始料未及:不僅班班直接被退學,他更沒想到Birdy要承受這些,所以他要把給Birdy的處份擔下來──這樣宣言的意圖讓Birdy露出恐懼的神情,向來挨打不曾還手的他,此刻第一次動手把阿漢打倒在地──也打斷了他的意圖出櫃。
這一拳想必很重,不但打斷了阿漢的宣言,也讓阿漢的瘋狂成功轉向了他──兩個男孩糾纏在一起打了起來,「你(明明愛我)為什麼要這樣對我?」「(我都這樣對你了就)不要再管我了──為什麼──為什麼──」無論是哪個問題都沒有人能夠回答,而他們的「打架」看似激烈,但仔細看就會發現,阿漢只是用拳頭捶Birdy的背(跟之後捶打鐵櫃相較就知道用力的差異),Birdy則只是推擠阿漢的身體後退,像是要他退回「正常」的位置──在經過一整個冬天的絕交後,這個打架更像是久違的、不想放開對方的激烈擁抱,更證明了這段時期的冷落同樣沒有使Birdy消弭對阿漢的感情,反而對他也是苦苦煎熬;更令他害怕的是,他的冷落不但沒有讓阿漢放棄(在知道事情揭發時,或許Birdy以為這是阿漢的報復,才會對父親的毆打逆來順受,認為是自己應得的;也可能是以為阿漢恨他而感到痛苦絕望),卻使他的感情愈加激烈──當神父進來幫忙把他們分開時,兩個孩子早已身心均傷痕累累,而雪上加霜的是,教官對神父說「神父啊,這兩個都是樂隊的,我之前就說過了,社團的男女要分開啊!你看!現在亂搞男女關係了吧!」讓Birdy發現他撐到了這一刻,所有的努力只是給他在乎的人添麻煩:阿漢、班班,還有神父──他反抗威權這麼久,最後只是蚍蜉撼樹,一再地使他們受到傷害──這句話讓他崩潰,弄倒了作業簿後就轉身離開──父親的那句「讓他去死一死好了」還像幽靈般跟在他的身後。而被留下的阿漢則意識到這段愛戀「感」與「知」的撕裂──為什麼Birdy明明愛他,卻要這樣對他?為什麼他只是想要和所愛的人在一起,卻造成這麼大的痛苦?如果我們之間真的是愛,為什麼帶給彼此的只有傷害?
這是整部電影的開始,神父問「幹麼為了愛情打架?」但對於阿漢而言,這樣的戀愛卻已經使他「不知道該說什麼」──無論是對愛、對所愛的人,還有陷在愛中的自己,他都因為地獄之火焚燒,幾乎失去了語言,也失去了正常認知「愛」的能力。然而造成這種痛苦折磨的根源不在於他的性格、想要被愛的努力、付出與選擇,而在於他們是同性戀;環境與威權加諸於他們的監視/無視、壓迫、抹消,使他們愈掙扎愈不得自由,更無法呼吸。
(三)第三層地獄──出櫃與家庭的限制,自我與社會的撕裂
故事來到這裡,阿漢(儘管是出自運氣)有了傾訴的機會,有了神父的開導,神父在為他療傷時,還訴說了當年的離鄉背井同是無法承受環境的壓迫,「我想走得越遠越好,沒想到我一離開,我的故鄉就變了,」「那是幾年前?」「快三十年了,沒想到我趕不上蒙特婁的革命,到這裡卻趕上了你們的革命。」除了勸阿漢雖然處境艱難,卻也只能等待,畢竟時代同樣在改變,預示了故事的結局;「走得越遠越好」也在阿漢心中播下了念頭──為之後的逃離埋下伏筆。
有了神父的陪伴、辯證與理解,阿漢的痛苦終於稍得緩解,神父的祈禱也讓他能懺悔,試著重新拾回信仰,檢視自己──如果就這樣下去的話,在察覺自己的告密帶來這麼大的傷害,想必他不會再對Birdy苦苦相逼。然而相較之下,Birdy對阿漢的感情亦只壓抑並無稍減,採取冷落近乎絕交的方式竟使阿漢幾乎在眾人面前出櫃──這對Birdy來說是莫大的恐懼,他逼出了阿漢性格裡激烈叛逆的一面(而這原是他過去的外顯表現),又無法、也沒有信心能理性跟阿漢當面溝通──當他想到阿漢在乎媽媽、在乎家人,在乎他的宗教信仰,在此環繞之下逼阿漢面對現實,相信自己足以防守,阿漢也會醒悟;加上教官的那句「亂搞男女關係」帶給他的靈感──直到現在都沒有人想到這場糾紛,是來自於兩個男孩的戀愛(再次證明了同性戀因在當時「違反常理」而被迫隱身/無處容身),這帶給Birdy最後「矯正阿漢回到正軌」的希望。於是在他離開辦公室後,就去了阿漢家──也開啟了他們之間的第三層地獄。
大巴「Birdy在你家」的通知,迅速打碎阿漢想要獲得的平靜。當他衝回家,先看見坐著等待的媽媽,接著看向坐著的Birdy,才看向先發話的父親:
「你在學校幹什麼?」
「我怎麼了?」
「人家談戀愛你搶人家女朋友啊?」
父親的責備直接點出了Birdy來訪的目的:定調這是兩個男孩搶女朋友的糾紛。於是阿漢轉向了Birdy:
「你想怎樣?你來我家是想怎麼樣?」
「我只是覺得聯考要到了,我應該要好好讀書啊。而且……你爸你媽,他們應該要知道你在學校發生什麼事吧?明明是我戀愛,出什麼頭啊?」
這邊可以注意到Birdy的變化:鏡頭原本隔著在轉的電風扇照著他垂頭坐在那裡等待的神情,當阿漢進來、張爸爸開始責問的同時,他就知道「開始了」,鏡頭展現了他(知道自此就是絕裂與永別)的哀傷,在阿漢質問他之間,他就下定決心要「割捨」,然後轉為認真、嚴肅、困擾的「好學生」模樣(正與過去的阿漢交換了形象),還刻意強調「明明是我戀愛(但你沒有),出什麼頭啊(雖然你想搶我的女朋友但你連介入的空間都沒有)」,強化了歪曲事實、意圖劃清界線的冷漠態度。Birdy的這番話令阿漢不可置信:過去反抗威權的Birdy居然到他家做這種事!為什麼要這樣對他?這時媽媽注意到他的傷勢:
「你怎麼全身都是傷?你跟人家吵架喔?」
「沒啦!」
雖然是短短一句話,但阿漢眼中傷心之餘,還試著想安慰媽媽──他不願讓媽媽難過,這時被蒙在鼓裡的父親又繼續用責備來表達關心:
「你這小子,真沒出息。搶人家女朋友還跟人家打架!」
「我沒有搶他女朋友!」
「沒有他怎麼會找上門來?」
「阿漢……你們兩個是最好的朋友,不要為了感情這種事吵架。而且你們還小啊。」
「家庭」的圈囿一下子向阿漢包圍而來,可以注意到阿漢媽媽的勸解裡,每一個關鍵詞都證明了她從剛剛的對話裡隱約意識了真相,試圖定調並提醒阿漢:「你們是最好的朋友」、「你們還小,感情作不得真」,與其說在勸他們,不如說在試圖自欺欺人,也有試圖幫Birdy隱瞞真相/建構謊言(讓狀況外的張爸爸相信Birdy的話),所以阿漢完全沒聽進去,他看著媽媽的眼神,是想著怎麼安撫她,此刻Birdy 確定目的達成了,就要離開:
「張爸爸,張媽媽,沒事我先回去了。」
不甘心的阿漢再次被轉移了注意力,直接攔住 Birdy:「我問你,你想要我怎麼樣?」
「好朋友不要吵架……」
「所以我們只能是好朋友了嗎?」
「那你想怎樣?我是為了你好耶。」
辦公室裡的「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得不到回答,阿漢此刻延續了當時的問題,進一步問:「你想要我怎麼樣?」隱身櫃中你冷落我,我要出櫃你又阻止我(Birdy的那一拳是很明顯的回答),現在又到我家撒這些謊言,你到底要我怎麼樣?阿漢無法明講(這點Birdy確實判斷正確:他不敢在家裡出櫃),只能接續媽媽話裡的一個關鍵詞:「所以我們只能是好朋友了嗎?」但事實上他們早就連朋友都不是了,而且在Birdy的謊言底下:去「情敵」家告狀的行徑還能當什麼好朋友?所以阿漢真正要問的是:我們連好朋友都不能是了嗎?已經什麼都不是了嗎?而Birdy的回答表面上是惹火青少年的萬用句,實則是他洩露的真心:「我是為了你好」,所以我們斷絕吧,我什麼都不能給你,不能跟你在一起,也不可能再做回朋友──我不希望你變成「咖仔」。
Birdy說完就要離開,阿漢媽媽還在試著勸導阿漢/隱瞞爸爸:
「上大學再交女朋友啊。」此刻Birdy和阿漢媽媽對上眼:
「那如果他上大學沒交呢?」
「沒關係啊!那還很早。」
「那如果他一直都不交呢?」
在這一段Birdy可能從眼神和阿漢媽媽的話語裡察覺到她發現了什麼,而且是跟他一起保護阿漢的「同盟」,這段話一方面有提醒阿漢媽媽要多關心、多「鼓勵」他的交友狀況,一方面也提醒阿漢「就算在一起,就算只是當朋友,你又能瞞家裡多久?瞞到上大學嗎?瞞一輩子嗎?你終究要面對現實的,不要傻了。」
這段話正中了阿漢的要害(同時也是Birdy逼自己狠狠記住的現實),他從中感受到的是對他膽怯、「不敢出櫃」的指責,以及「去交女朋友」背後再次強調「我不要你」的意涵:
「王柏德,你少無聊了好不好?我有沒有交女朋友,關你什麼事啊?」
(這裡的語氣明顯較弱、較之前氣虛,但阿漢仍堅持:
我愛的人是你,我要怎麼決定未來是我自己的事!)
「那現在是誰沒種啊?你可不可以不要再找我麻煩了?」
(你現在就不敢說了,將來還能決定什麼?
我都已經明白表示不要你了,別再糾纏我了好嗎?)
這裡Birdy的態度很挑釁,但他確知阿漢在爸媽面前「不敢」,畢竟之前阿漢都是阻止他向前衝、服膺體制的那一個(尤其教堂那裡已經成功一次);他同時也要激怒阿漢,好讓他對自己死心──但從這裡就能看到Birdy 步調已經亂了,他原本要定調「兩個男孩在搶女朋友」,然而被阿漢問「我們只能是好朋友了嗎」和察覺阿漢媽媽是「同盟」之後,他也漸漸掉進了阿漢想要表達「你明明知道我愛你,明明就在乎我,為什麼要這樣對我」的感情漩渦裡,那句「你可不可以不要再找我麻煩了」是試圖惡狠狠的拒絕,表達「你的感情只是我的麻煩」,目的是為了要讓阿漢對他生氣、絕望,最好放棄對他的感情──「放棄吧,這樣對你的未來才是最好的啊」。總之,他的目的不是在逼他出櫃,剛好相反,是要逼他清醒:同性戀是沒有未來的,你面對不了,而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表面上是「我不要你」的狠心,其實是「我不值得你這樣」的哀求),我們就這樣算了吧。
但對阿漢而言,這兩句話的意涵完全不同:「現在是誰沒種」是他認為「Birdy 選擇班班」的關鍵原因,所以這兩句對阿漢而言是因果句:「因為我沒有勇氣公開對你的感情(不像你跟班班那麼勇敢),所以你雖然愛我卻不想要我,你認為我終究會回到體制」,於是阿漢先是低頭、絕望(偏偏此刻他閉上了眼睛,沒有看見Birdy那瞬間因此流露的脆弱),「好……」然後因為絕望而轉向父母,不顧一切地開口:
「爸,媽,我喜歡的不是那個女生,我喜歡的是……」
Birdy驚恐打斷:「張家漢!你可不可以不要再煩我了!」
這一段每每令人背脊發麻,因為台詞表面上是Birdy 阻止阿漢說出口,其實是不打自招「是我」,只有「當事人」才知道這時候該阻止對方說出來。
「我敢說出我喜歡誰,你敢不敢?」
這時候的阿漢唯有轉身用表明真心的勇氣來回應Birdy 的劃清界線,也是他的最後一搏:「我愛你,願意為了愛你宣告全世界,你明明也愛我,但你敢說嗎?」
「你瘋了是不是?你瘋了是不是?張家漢,你可不可以不要是咖仔?」
此刻被告白的Birdy再也沒有武裝演戲的餘裕,淚水滿溢至落下來,這眼淚有痛苦、有愧疚、更有恐懼,同時在此刻翻轉了他的認知:以為阿漢終究不敢才這樣苦苦相逼,但此時此刻他才察覺:真正不敢當眾告白的是自己,不敢承認這份愛情的也是自己;同時當他發現阿漢真的告白/出櫃後,更深的恐懼排山倒海而來:你瘋了嗎?你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嗎?你可不可以多愛自己、多為自己想一點,我不想看到你(跟過去的我一樣)被人唾棄、遍體鱗傷啊!
「咖仔怎麼了?咖仔很噁心嗎?如果你覺得咖仔很噁心的話,你當著我的面說出來啊!你當著我的面說出來啊!」
在此時此刻,兩人完全交換了過去「反抗-服從」的位置,阿漢拒絕接收Birdy「不要是咖仔」哀求裡的保護心意,而是捕捉「為什麼你不承認」背後的思維去察覺:「因為咖仔很噁心」,這裡的「咖仔」指的不僅是廣泛的同性戀,更指的是已經自我認同是同性戀的自己,所以那句話是:
「我愛你,你覺得這樣的我很噁心嗎?如果是,你當著我的面說出來,我就如你所願,再也不去煩你!」
Birdy說出來就能成功永遠擺脫阿漢了,但他當然不可能說出來,因為他自己也是──然而人要怎麼認同自己都還不認識、卻已經被歧視層層染汙、踐踏的名字?他又怎麼能這樣傷害自己所愛的人?永遠知道怎麼傷害對方是戀人的特權,尤其兩人用的都是自己反覆掙扎的傷口,所以阿漢豁出一切向Birdy證明自己的感情,而Birdy只能被推得後退、仰頭讓淚水直落;而推開他、也等於(如Birdy所願)推開這份愛戀的阿漢,又怎麼不知道這個世界就是認為「咖仔很噁心」?他無法接受任何回答,就只能逃了出去。
由上可知,這段對話兩個戀人雖然理解對方的意圖,溝通卻完全無法交集。阿漢執著的是「你明知道我愛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挖掘出Birdy不願承認自己是同性戀、更不敢出櫃的潛意識與怯懦;Birdy則是在這樣的揭露之下沒有機會好好面對自己的真心與性傾向,只能固守「我愛你所以我要保護你的未來」的原意──偏偏這些都無法當眾、更難以私下表達。而阿漢陷在這個困境裡,無法接收到Birdy 這份想保護他的心意,致使衝突愈演愈烈。
將這三層地獄歸納,可知第一層的浴室是絕情(彼此都知道不可能打破體制限制),第二層的辦公室是絕交(阿漢從保守走向叛逆,Birdy則從叛逆走向保守),第三層的出櫃是絕裂(阿漢和Birdy交換了保守與叛逆的位置)──不只是兩人關係的絕裂,更是自我與社會的絕裂──無論是此刻勇敢的阿漢還是退縮的Birdy,他們都認知到只要面對真心,就是要被社會棄絕──即使他們彼此傷害都來自於愛,每一句質問的本心與潛意,都是在傳達說不出口的「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