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那該死的新聞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墨爾本回到台灣已經過去一年,前幾天當我趁著周末陰雨綿綿之時,打算重新整理行李箱,卻意外發現被我挾在狹縫的幾張澳洲報紙,立刻勾起許多回憶。
這幾張報紙的出版時間在2019年10月21日,當時我還在墨爾本當地的一家報社擔任主編,早上8點我在市中心的電車站旁準備買咖啡,正好看到報亭前擺著這一份份奇特的報紙,各大報紙頭版標題內文,都被黑條遮蓋。
正納悶著發生什麼事,報亭老頭跟我說: "今天是澳洲新聞最黑暗的一天!"
原來澳洲警方在當月的五號,曾大規模出動人馬,搜查澳州廣播公司(ABC)位於雪梨的總部,這無疑是對澳洲,甚至全世界新聞自由的一大污點。而驅使澳州警方的原因,竟是一則2017年的報道,一份名為的阿富汗檔案的報道中,揭露澳洲特種部隊在阿富汗的不法殺人等行為,內容涉嫌洩漏當局機密。
更誇張的是,澳州在突襲ABC總部的前一天,曾突襲另一名ABC記者阿妮卡的住家,該記者未參與阿富汗檔案,只因為寫了一篇澳洲允許政府進行間諜活動的秘密計劃的抨擊報道,就被當局盯上。到現在,澳洲許多相關的爆料記者、律師、知情者,都遭到嚴格的制裁,甚至被判長達161年的監禁。
這對於當年從事新聞業滿第七年的我來說,無疑是極為震撼的消息。
在讀書時,我曾相信新聞自由,賦予記者採訪、編輯及報導的權利及自由,能夠讓媒體報導真相、監察政府、揭露社會不公。但當我正式成為台灣的新聞記者後,我只希冀能自由的寫新聞,社會不公成了八卦閒聊,監察政府成了政治背書,報導真相成了有價商品。
我深知現代民主國家與當地新聞產業的政治結合甚至利益糾葛,因為在台灣從事新聞記者的兩年,該看的都看過了,該做的也一樣沒有少做過。要說台灣現在的新聞性,我說那是一片黑污,但我的全身上下也沒少沾過這灘泥。
我曾跟一位在澳洲當地媒體工作的華人朋友深聊過,他說在他們雪梨的辦公室發出的中文報道永遠會有一位女士盯著看,這位女士在他們辦公室有一個位子,但她不屬於那家新聞公司,而是來自某機構,目的就是看他們寫的中文文章有沒有政治正確。
"在台灣唯一會管我寫東西的,就只有該死的長官,而他最在意我的新聞畫面上的受訪者上不上鏡頭。"
我倆在電話上笑了出來,苦笑。
但真要說最諷刺的,澳洲政府曾在2018年時將反間諜法草案中受爭議的部分去除,為的就是確保新聞工作者和舉報人,在接觸到國家機密、參與合理報道的情況下,免受牢獄之災。無疑是說著要保護新聞自由的同時,自己也破壞了這份自由,並沾沾自喜。
最後能說什麼呢? 就只能敬一杯吧,給那該死的新聞自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近年來,中國政府日益加強對新聞自由的控制,不僅日常新聞報導受阻,連外國記者也受到迫害。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有些公民記者也被判刑,以致新聞報導變得乏味。實際上,媒體的社會角色已難以為繼,而外國媒體的記者也感受到過去所未有的威脅。
Thumbnail
6月17日那天當我還在遙遠的澳洲北部的赤道區時,我的Line傳來了盟友的資訊,他們終於被起訴了! 請參看開頭那篇新聞,如果您也跟我一樣是這個事件的受害者,那您也應該跟我一樣的關心此事的發展,雖然我在遠離陸地的海上,但我還是設法搜尋了相關資訊; 另一方面,我也收到來自POP支持者的Line,她們傳
Thumbnail
美國國務院發布2023年人權報告,直指台灣在新聞自由、性別平等及原住民權益等領域存在人權軟肋,尚待重視改革。儘管台灣標榜民主自由,但報告指出,台灣仍有部分媒體因企業在中國版圖而自我審查、言論案件涉訴訟構成誹謗罪、執政黨內部女性遭性騷擾卻反被譴責,凸顯新聞從業者在職場仍面臨職業風險。
記得我們一起住的時候我們常常去Bondi的那個商場嗎?經常在那個的border書店看雜誌。。。就是那個地方昨天發生隨機殺人事件,真的很無辜。。。今天警察說那個殺人法是神經病人,雖然有那麼多人失去生命和受傷真的很慘,但是殺人犯不是恐怖份子也真是讓人鬆一口氣。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被一個痴線佬無差別地殺死,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曾經走訪中國做研究透過某些人的支持秘密調查中國的社會動態,我知道一大堆在台灣媒體上與名嘴上的謊話連篇。我真的有差點死在背包客棧的時候。當時處於兩岸關係敏感時機,我差點被雙流國際機場的海關扣留,把我所有的行李箱與手機掃描一次,是否有洩漏有關於中共政權不利的消息。 這就是極權主義(英語:
Thumbnail
Meta今天開始就會取消澳洲與美國的新聞服務,並且未來不再與新聞媒體續約、為新聞付費了。這項決策,無非衝擊其它正立新聞議價法的國家,因為澳洲是新聞議價始祖!台灣最近已有立委重新提出草案,目前跨黨派都支持立法,只欠「東風」,於是學界也向行政院疾呼ing。不過,這次我們想多為祖克柏著想一些,想看看…
Thumbnail
上週停訂報紙,也解除追蹤,把電子報設定去垃圾桶。
Thumbnail
近期假新聞和新聞媒體自由議題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大眾關注,媒體新聞議題管理上的隱形控制與新聞室社會控制也受到討論。文章指出在社會大眾覺醒媒體識讀並抨擊假新聞假議題的同時,也應該覺察媒體工作者是否能依其自由意志和所掌握的權力程度去篩選議題。文章討論基層新聞媒體工作者是否落入「假自由真控制」的不堪處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近年來,中國政府日益加強對新聞自由的控制,不僅日常新聞報導受阻,連外國記者也受到迫害。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有些公民記者也被判刑,以致新聞報導變得乏味。實際上,媒體的社會角色已難以為繼,而外國媒體的記者也感受到過去所未有的威脅。
Thumbnail
6月17日那天當我還在遙遠的澳洲北部的赤道區時,我的Line傳來了盟友的資訊,他們終於被起訴了! 請參看開頭那篇新聞,如果您也跟我一樣是這個事件的受害者,那您也應該跟我一樣的關心此事的發展,雖然我在遠離陸地的海上,但我還是設法搜尋了相關資訊; 另一方面,我也收到來自POP支持者的Line,她們傳
Thumbnail
美國國務院發布2023年人權報告,直指台灣在新聞自由、性別平等及原住民權益等領域存在人權軟肋,尚待重視改革。儘管台灣標榜民主自由,但報告指出,台灣仍有部分媒體因企業在中國版圖而自我審查、言論案件涉訴訟構成誹謗罪、執政黨內部女性遭性騷擾卻反被譴責,凸顯新聞從業者在職場仍面臨職業風險。
記得我們一起住的時候我們常常去Bondi的那個商場嗎?經常在那個的border書店看雜誌。。。就是那個地方昨天發生隨機殺人事件,真的很無辜。。。今天警察說那個殺人法是神經病人,雖然有那麼多人失去生命和受傷真的很慘,但是殺人犯不是恐怖份子也真是讓人鬆一口氣。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被一個痴線佬無差別地殺死,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曾經走訪中國做研究透過某些人的支持秘密調查中國的社會動態,我知道一大堆在台灣媒體上與名嘴上的謊話連篇。我真的有差點死在背包客棧的時候。當時處於兩岸關係敏感時機,我差點被雙流國際機場的海關扣留,把我所有的行李箱與手機掃描一次,是否有洩漏有關於中共政權不利的消息。 這就是極權主義(英語:
Thumbnail
Meta今天開始就會取消澳洲與美國的新聞服務,並且未來不再與新聞媒體續約、為新聞付費了。這項決策,無非衝擊其它正立新聞議價法的國家,因為澳洲是新聞議價始祖!台灣最近已有立委重新提出草案,目前跨黨派都支持立法,只欠「東風」,於是學界也向行政院疾呼ing。不過,這次我們想多為祖克柏著想一些,想看看…
Thumbnail
上週停訂報紙,也解除追蹤,把電子報設定去垃圾桶。
Thumbnail
近期假新聞和新聞媒體自由議題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大眾關注,媒體新聞議題管理上的隱形控制與新聞室社會控制也受到討論。文章指出在社會大眾覺醒媒體識讀並抨擊假新聞假議題的同時,也應該覺察媒體工作者是否能依其自由意志和所掌握的權力程度去篩選議題。文章討論基層新聞媒體工作者是否落入「假自由真控制」的不堪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