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或執著,會讓人偏離本性,輕者迷失,重者誤入歧途,深陷魔障。
教科書課綱取捨話題,在藍綠的意識形態鬥爭中,失去了爭議的焦點,無形中喪失了文化的主體。來看他山之石,日本的漢文教材之一。卻是取材自近代,清,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所謂,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能啟我智慧,化我幽晦,利我修心養性之吉光片羽,皆能信手捻來,為我所用。國人棄之如敝屣,日人珍之若瑰寶,我棄人取,一長一消,擲筆再嘆。
紀曉嵐 閱微草堂筆記 第八卷 如是我聞二(白話解釋) 有客攜
柴窯片磁,索數百金。云嵌於
冑,臨陣可以辟火器。然無知有確否。余曰:「何不繩懸此物,以
銃發鉛丸擊之?如果
辟火,必不碎,價數百金不為多;如碎,則辟火之說不確,理不能索價數百金也。」鬻者不肯,曰:「公於賞鑒非
當行,殊
殺風景。」即懷之去。後聞鬻於貴家,竟得百金。夫君子可
欺以其方,難
罔以非其道,炮火橫衝,如雷霆下擊,豈區區片瓦所能禦?且雨過晴天,不過
泑色精妙耳,究由人造,非出神功,何斷裂之餘,尚有靈如是耶?余作《舊瓦硯歌》有云:「銅省臺址頹無遺,
何乃剩瓦多如斯?文士例有好奇癖,心知其
妄姑自欺。」
柴片亦此類而已矣。
兩句銘言: - 「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君子可能被堂堂正正的方式所瞞昧,卻不會被沒有道理的事情所欺騙。
- 「文士例有好奇癖,心知其妄姑自欺。」。文人中也有喜好新奇事務的脾性,心裏明知是虛妄卻心存僥倖,仍舊昧理自欺。
這兩例現象,如今依舊如此! 【心知其妄姑自欺。】乃知識分子最大的悲哀!
台語的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