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我們幹過的蠢事》,等你們來看的屌書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這封面有沒有屌
有時覺得書看太多會不會變成書獃子,工作太認真會不會變成機器人,正能量太豐沛會不會變成山達基。缺少改變的生活仍然會變,但那叫做變無聊。所以有時候需要一點出軌的刺激與不正經的幹話來調劑,譬如這本幹話滿滿的《我們幹過的蠢事》。
這本贏得去年 Openbook 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的小說,似乎真讓許多人讀得霧煞煞,到最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故事的情節並不重要。那什麼才重要?我自己猜是「逼你動腦」啦。但動腦是要思考什麼?
按照春山出版社所言:「三不五時跳出的名人引言或諸如語言學、攝控學、生物基改工程、資訊理論乃至小說論,往往真偽難辨、虛實交錯,讓人只想不斷連上谷歌搜來搜去。」有搜尋有思考,總比什麼手都不動就直接張嘴問人好。至於小說大綱我也就不覆述了,諸君動手爬一下文就知道。連唐鳳都在書腰上推文了,我不相信你查不到。
基本上請容我一言以蔽之,這本小說就是道格拉斯・亞當斯《銀河便車指南》+ 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湯瑪斯・品瓊《V.》+ 威廉・吉布森《神經喚術士 / Neuromancer》+ 艾希莫夫《機器人故事全集》+ 肯・凱西《飛越杜鵑窩》+《尋找新樂園 / From Counterculture to Cyberculture》+ 筒井康隆《盜夢偵探》+ PKD《高堡奇人》+ 本月新書《CIA 洗腦計畫》+ 電影《銀翼殺手》和《駭客任務》和《噩夢輓歌》和《異星入境》和《阿基拉》+ 哲普書中的互打嘴巴 + 美學概論中的抽象畫,如果你看的懂的話。
正面列表像鬼扯,反面其實也差不多,不然這樣說你覺得如何:
沒有正邪對立的陰謀,所以不是伊恩·佛萊明的 007。女人各個朱唇紅顏,顯然不像村上春樹《世界末日冷酷異境》那般白皙。酒是喝很多沒錯(其實只有獨鍾艾雷島的 Laphroaig),但也並非勞倫斯・卜洛克那《酒店關門之後》還戒不斷的乙醚。
還是看不懂?誰叫你不夠魯蛇!啊沒差啦,我一開始不就說書中幹話連連嗎,那就直接引它幾則供你瞧瞧。
  • 論政治
    自從可以選總統以來,我們選了好幾個總統,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好像是都沒有性生活。如果說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會選出什麼樣的領導人,那我真的不知道我的同胞到底在想什麼。
  • 論主義
    別人有的我也要有,這叫分配正義;別人沒有的我還是要有,這叫資本主義;我已有的還要更多,這叫消費主義。
  • 論人性
    我們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同理心。同理心是有了他者後才誕生的怪物,暗中把自己和他者切割開來,藉此偷窺他者的內心,進而支配操控他者。
  • 論系統
    只要系統夠複雜,產生自我的感覺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不然你以為所謂存在感、所謂自我是怎麼回事。
  • 論歷史
    智人佔領地球後發展出來農業,讓自己成為地主的奴隸;一萬多年後又發明的工業革命,讓自己成為消費的奴隸;接著沒兩百年,就發展出數位革命,讓自己成為訊息的奴隸。
  • 論鬥爭
    哲學家追求的是真理,皇帝要的是統治的權力。但權力總是試圖掩蓋真相,就像烏雲天生就想遮蔽陽光。真相和權力天生就是要搶食的兄弟。
  • 論戰爭
    戰後不到五十年,軸心國製造的汽車在全世界都打敗了同盟國。
  • 論經濟
    在未來的世界裡,對事物的使用比佔有更加重要。
  • 論廣告
    喬治・歐威爾曾經憂心我們在一九八四年會喪失所有的隱私,卻沒想到我們會心甘情願把所有隱私獻給雲端。
  • 論遊戲
    互動雖然可以帶來比小說更深化的沈浸體驗,但一昧的過關打怪,卻讓過程取代了目的。互動讓你擁有主體的錯覺,其實是把你收編為被程式化的人。
  • 論愛情
    如果你真的愛上某樣東西,遲早會把它給拆了。東西包括人,但不包括愛情,因為愛本身是不堪分解的。
  • 論藝術
    我們只是卑微的礦工,試著在地道裡看看開採哪些還沒被表達的美感經驗。我們沒有 GPS 或六分儀,幹,我們連指南針都沒有,但有時我們就是必須跳入井裡河裡海裡,我們就是要挖些東西出來。
  • 論音樂
    愛情一如音樂,只有擺脫背後的控制,才能與音樂交媾。
書中最後還是趿拉出了音樂,並且獨家發現一個薩克斯風的關鍵屬性,我在這裡就不道破了。最後讓我切題地為觀眾點播一曲,由爵士薩克斯風大師 Ornette Colman 帶來既前衛又復古的〈Focus On Sanity〉,獻給看完本文還清醒的你(繼續挑戰音樂啊)。看得懂我隨便你,看不懂你就應該去讀這本小說,但讀完後懂不懂我也隨便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4會員
201內容數
2015 年夏末,台灣最知名的披頭四達人馬世芳連續第三年帶團去英國,走訪披頭四相關景點,可謂道道地地難得的搖滾樂進香團。我看了兩年,也盼了兩年,終於在這年初下定決心去報名,圓我身為披頭四粉絲的一個大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由《不能說的秘密》到《想見你》,追悔不已的愛情教懂我們的事【由《不能說的秘密》到《想見你》,裡面想告訴我們的愛情哲學竟是始終如一的】 昨天我特意循著google搜尋的結果,到一間古舊的琴行買了一本琴譜。 先別問我買了的是甚麼,聽我說完下面的故事再算。 「過去、現在、未來,你覺得現在的自己正活在哪個時間點?」
Thumbnail
avatar
些云|寫温柔的字
2021-02-19
為什麼我們要過萬聖節?|我的好書單|《危機時代》吉姆•羅傑斯:不看CNN 比較好2020新冠疫情打亂了全球的腳步,大家都辛苦,但羅傑斯説:這只是「末日的開端」,全球的經濟危機才要開始,由出生於1942二戰中的他説出這次危機會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一次真是嚇人! 脫歐可能導致英國解體 倫敦歐州金融中心地位不再 中國在非洲影響力漸增 印度前景堪慮 農業商機可期 獨角獸熱潮只是泡沫
Thumbnail
avatar
陳虹君
2020-11-12
(2020金馬影展搶先看)《未來的我們》--- 失根的遊子,飄零的青春...他,是出生在德國的伊朗移民第二代,白天擔任難民拘留中心的翻譯,有時到超市幫忙媽媽搬運,三十年來父母早出晚歸,工作掙錢辛苦拉拔他長大,卻融入不進德國,期盼有天回到家鄉...
Thumbnail
avatar
輕煙飄過
2020-10-28
從金曲獎感言「謝謝你們試圖聆聽你們不理解的東西」看《大城小事5》在臺灣文化的位置某種程度上,《大城小事5》是一個屬於人生勝利組的故事;即便單身,角色的心也多有所寄託,或已走過傷痛——然而,這不是為了閃瞎單身狗,而是HOM老師最具特色而深刻的論述: ——你剛剛用了「正常」兩個字。 這就是我這麼假的理由。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20-10-07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小說截角(7)】 從前的事       「把從前的事情教給孩子們,還有什麼意義嗎?」這是吉梵的朋友麥克提出的疑問。對此疑問,吉梵的妻子回答:「老實說我也不清楚。我會希望我的孩子知道吧,所有的知識,還有我們曾經擁有的,那些不可思議的事物。」       
avatar
不染風(璞茗)
2020-01-22
釀徵文|優選|《抱歉我們錯過你了》:悲涼底層的「錯過」宿命「抱歉我們錯過你了」,是一紙快遞單上的印刷字。當我們凝視它時,往往標示著「錯過」已然發生,無可挽回。短短幾個字,我們可以用千百種語氣訴說它,真摯的、遺憾的、懊悔的,當然,還有虛應的,一廂情願的。在快遞的場域裡,多數時候都是說者無意,聽者無心。
Thumbnail
avatar
婉兒Cari
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