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我們仔細分析了鳳九的故事,接著要聊的,當然就是男主角東華帝君啦!不得不說,我真的很喜歡劇版改編的東華!甚至可以說是因他才入坑《枕上書》的。
相較原著裡威嚴倨傲的模樣,劇版東華的性格變得豐富許多!不再只是高冷的尊神,也有可愛、溫柔、熱情的一面,再加上凡間宋玄仁、梵音谷沉曄這兩世的堆疊,使東華在劇裡顯得格外立體,大大彌補了小說對他著墨過少的問題。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外冷內熱的天地共主
身為四海八荒的天地共主,東華帝君在六界中皆享譽盛名,總被當成傳說般的神祇、最適合掛在畫像上的神仙,就連天君和魔君見了他,也須禮敬三分。
東華生於數十萬年前的洪荒時代,在那個混沌無序的世界裡,他不只用拳頭拼殺出了一條血路,還率領麾下七十二員猛將,開創出如今的和平。可當天下終於歸於安寧,他卻選擇卸下大權、避世於太晨宮,從此過著退休老幹部般的生活。

東華平日最喜歡捉弄人,總愛看大家吃鱉卻拿他沒轍的模樣尋樂;他也喜歡鑽研那些特別花時間的技能,無論琴棋書畫、品茶作詩、帶兵征戰、破陣製器,都已被修煉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以上種種都能看出,東華退休後的神生有多無聊。他實在走過了太漫長的歲月,對任何事都見怪不怪了,只能找各種奇葩方法來打發時間。
▌內心對愛的渴望
在別人眼中,東華是強大、無欲無求的,世上沒有他辦不成的事,也沒有他放得進眼的人。就在八荒六合的日日稱頌下,他也確實活成了這個樣子。
但卻沒人知道,東華心裡其實還藏著一個渴望情感的孩子,渴望能被人理解、關懷。正因如此,當小靈狐衝進十惡蓮花境救他時,才會由衷感到意外。
他的絕對強大,早已讓「被保護」成了不可能,沒人認為身處巔峰的東華帝君需要保護,但這隻幼小的靈狐卻義無反顧地做了。而且牠還會在他受傷時送上木芙蓉花膏,會替他上藥、吃他做的糖醋魚、等他回家……
這一切,讓東華第一次感受到了歸屬感,第一次體會到有人陪伴的感覺。因而開始會向牠展露脆弱,會為牠採藥、建涼亭,一看到牠,心情就會不自覺放鬆。

看到小狐狸留下的烤地瓜而微笑
與小狐狸相處的東華,顯現了那個被藏在心中多年的孩子對「愛」的依賴,他並不似外界傳頌的無欲無求,也會因為一份好意展露微笑,因為有人相伴感到安心。
小狐狸對東華而言,絕對不僅是寵物,更是能走進他心中的陪伴者。這也是為何小狐狸不見時,他會不惜耗用法力啟動妙華鏡來找牠,因為他好不容易抓住渴望已久的溫暖,卻在轉瞬之間消失了。
▌東華的愛,是基於自信的佔有
相較於鳳九在愛裡的自卑,東華一直以來都是自信的,他從來沒有做不好的事(請先忘記廚藝這部分)、得不到的東西,這使他在面對感情時,態度也要強勢許多,甚至可以說,整部《枕上書》就是靠著東華在推動劇情。
雖然《枕上書》的主視角在鳳九身上,但若綜觀全局,不難發現每個篇章的轉折點都是因東華而生──鳳九落入梵音谷,是由於東華帶她赴戰;鳳九入阿蘭若之夢,是由於東華調換頻婆果;鳳九下凡歷練,也是由於東華缺席了婚宴。
這些劇情的推演,都源於東華的態度有了什麼改變,或他做了什麼事讓鳳九誤解。因此接下來我就以「東華的轉變」為切入點,一段一段來解析故事。
▸「有趣」而垂青
我想東華一開始對鳳九的情感,應該跟對連宋很像。連宋其人,能不被他的赫赫威名所震懾,想懟他就懟他、能坑他就坑他,相處起來有趣,逗起來又好玩。
聰明、有趣、不把他當帝君盲目崇拜,這幾點鳳九都有跟連宋重合到。

九重天時,少少幾面之緣,就讓東華見識到鳳九逃避相親不在意形象的一面、在承天台勇鬥赤焰獸的一面、被他捉弄而滿臉尷尬的一面、說起刻薄話來不輸人的一面、背地裡講他壞話喊他變態的一面……
這一幕幕有趣的場面,將鳳九聰明、勇敢、不按牌理出牌、不把威名放眼裡的形象種在他心裡,而這樣的人格特質令他覺得親近。

此時東華的情感就如他所說,是「有趣」,因為有趣,才想一直出現在她身邊戲弄她,想看她被戲弄後有什麼反應,就和他對連宋的態度類似,總之就是「看妳被我捉弄得越不高興,我就越高興」的變態心理 XD。
▸「小白」的意義
鳳九被東華帶去符禹山之戰,之後意外墜入梵音谷時,東華第一次叫了她「小白」這個名字。
為什麼會叫「小白」呢?因為鳳九姓白嗎?
或許這也是一個理由吧,但我想真正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鳳九自凡間歸來,就為了替葉青緹守孝而身穿白衣;

不過造型不太貼合「白衣」的設定

但從台詞還是能看出「白衣」設定有被保留
二是她化身的帕子剛好也是白色的。

帕子的外貌(劇本)

鳳九變成帕子的模樣
無論真身或化形、小說或劇本,都有特別強調此時的鳳九身穿白衣,劇中造型也確實多為淡色系,我才認為「小白」會與這樣的視覺印象有關。
最有趣的是,東華自從得知只有自己這麼叫她後,這名字出現的頻率就越來越高,在電視劇裡更明顯。
其實東華並不常喊人名字,他講話一向簡潔,能說「你」就不會直呼其名,像他整部劇裡,直呼連宋的名字不到五次,卻叫了小白這名字百餘次。這也體現了他對鳳九初步的佔有慾,因為這是屬於他們之間的稱呼,無關他人。
▸「動心」而佔有
前段有提到,東華一開始對鳳九的情感是「有趣」,就是那種老愛捉弄她、看她有何反應的屁孩態度,而他第一個態度轉變的關鍵,就是緲落的攻擊襲來,鳳九毫不猶豫擋在他面前的那一刻。

「天下蒼生尋我庇佑者,從未間斷,異想天開起念要來保護我的,這麼多年倒是第一次遇到。」
這是東華鬥完緲落的內心獨白,也是他初動塵心的信號。
身為一個孑然走過亂世、縱橫幾十萬年的強者,他早已見慣眾生的膜拜和乞求,然而鳳九卻選擇站出來保護他,這是他從未設想過的。
這份人生第一次得到的溫暖,催化出了他的佔有慾,他想得到她更多關懷,會開始故意示弱,纏著她幫自己包紮;也開始會因她吃醋、嫉妒,希望她只對自己一個人好,即使他根本不清楚為什麼。
東華在男女情感上完全沒有經驗,就算能從書中讀到知識,但感情問題是無法單靠知識解決的,這導致他面對情感時,顯得格外笨拙。
他不曉得自己為什麼想得到她的注意、不想看到她跟別人要好,不曉得這樣的心情就是喜歡,更不曉得喜歡她又該做些什麼。
這些不曉得,讓他無法冷靜思考自己在做什麼。想跟鳳九相處,就和小燕換了院子;想得到她的關注,就命令她來服侍自己;不想鳳九跟小燕膩在一起,乾脆設下禁閉不許人出入;不爽鳳九偷偷跑出去,就加大訓練強度為難她……
這些幼稚的舉動,顯示東華是完全憑著直覺做事的,想做什麼就做,不曾考慮後果。
此時他會認為,鳳九對自己大概沒什麼好感,畢竟她和小燕、萌少還會嘻嘻鬧鬧,在他面前卻跑得比誰都快。
對此他可能會不甘心,可他是東華帝君,這世上沒有他辦不到的事,這樣的自信讓他比起成全別人,更會想辦法爭取鳳九的好感。於是他便替她拿到了參加宗學競技賽的機會,這也是他難得做對的一件事了吧!

可能有人會疑惑,東華為何不把頻婆果直接要來給鳳九就好?我覺得這是源於東華對鳳九的態度,本就與其他人不同。
他一直將鳳九視為與自己平等的「君者」,凡事都要靠自己爭取,而非依賴別人的施捨。他不會將鳳九與其他依賴他的小輩歸為同類,她在他心中始終與自己平等,因此最後也只有她承得起帝后之位。

在訓導過程中,主要有兩件事推動了東華的感情升華,一是對能撐過魔鬼訓練的鳳九發自內心的讚賞,二是跟鳳九更多肢體接觸的渴望。
像東華這樣一路拚殺過來的強者,會對同樣努力且經得起磨難的人青眼有加,而鳳九的快速成長,證明了他並沒有看錯人,所以他才願意拿出百年前小狐狸做的藥膏,親自替鳳九療傷。

至於鳳九兩次從雪樁落下,東華本能去接她的反應,也讓他的佔有慾從情感面,進一步提升到了接觸面。他會想觸碰她的臉、會任由她撲倒自己、會輕輕摟住她的腰不讓她摔倒……
這些未曾體驗過、與心儀之人的肢體碰觸,也拓展了他對愛情的理解。

不過在動情日深的同時,他對鳳九身邊的一切,也越來越容易胡思亂想,特別是對情敵小燕的敵意。
東華一直誤會鳳九奪取頻婆果,是為了做糕點給小燕吃,在被醋灌暈的情況下,他根本無心思考她奪果子的真正緣由,只知道不能任由此事發生而無動於衷,於是便賭氣將雪樁比劍的獎品換成蟠桃。

換掉頻婆果後,東華帶著姬蘅撿到的小靈狐回到九重天,順便問了重霖如何能兵不血刃解決小燕,又不會讓鳳九傷心(再次為辛苦維持帝君形象的重霖獻上 respect)。這段莫名搞笑的劇情,其實也點出了東華愛人的方式:就算再霸道、再幼稚,他也不會用讓鳳九傷心的方式爭取她的愛。
另外,我認為這也說明東華並不曉得鳳九與小狐狸的關聯。他會救那隻形似小狐狸的靈狐,是出於過去對小狐狸的移情,如果他知道鳳九就是小狐狸,那他的移情對象就會是鳳九,而非與之相似的靈狐才對。

重霖對帝君救靈狐的認知(原著)
▸「喜歡」而不顧一切
從連宋那裡得知一切真相後,東華模糊的情感漸漸清晰了起來。他終於明白她為何總躲著自己、為何初次見面就知道他愛捉弄人、為何那麼執著頻婆果、為何會毫不畏懼地救他……這些過去他解不開的問題,總算在這一刻解開了。
其實他渴求的關愛,她早就給過了,只是是在他不認識她的時候。原來當年那隻小狐狸就是她,而他現在也真正喜歡上了她。
只是東華卻沒時間沉浸在兩情相悅的喜悅裡,他太清楚鳳九的個性,知道自己這次闖的禍會造成多大的傷害,所以一聽到她不知去向,馬上就猜到大事不妙。

東華很少會亂了腳步,可以看出他難得的恐慌
我想是直到鳳九身受重傷,東華才總算看清了自己的感情,知道她過去不惜性命出手相救的原因──知道為什麼喜歡一個人,會像傻子一樣義無反顧。所以這次,該換他義無反顧去救她了。
當他卸下法力踏入蛇陣時,就不再是為蒼生而活的帝君,單純是為了所愛之人活著的東華。
在蛇陣裡緩步前進時,他是後悔、害怕的,後悔自己害她陷入生死關頭,害怕她因此失去性命。而在看見鳳九緩緩望向他時,他則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不再像過去一樣帶著戲謔,是如暖風般和煦的笑意。
鳳九入夢後,以為自己在作夢的那個吻,可說是解開東華感情上的笨拙、讓他開竅的鑰匙。原來過去他會不自覺想接近她,是因為喜歡她;原來兩情相悅後的親密感,是這麼令人難以自拔。
在這之後,東華的行動就明顯變主動很多,會故意假裝要親她的樣子捉弄她,也會將她輕輕摟在懷裡安慰,可以看出他在得知鳳九心意後的舉止,要比過往更加親暱。
我其實滿喜歡他們這時的對話內容,除了欣賞帝君一本正經講幹話還不會心虛的功夫以外(?),由於此時鳳九只有小狐狸的記憶,想法不會有任何隱瞞,也能看出許多癥結。

鳳九的重傷
第一個想提的,是鳳九得知自己受傷的反應。
明明受了很重的傷,她卻不怎麼關心自己的傷勢,只喃喃念著自己怎麼又受傷了,隨即問了其他問題。但她過去受的傷,本就有一大半是因東華而受的,這代表鳳九從沒打算告訴東華她過去的付出,不想造成他的困擾。
至於這段話對東華而言,則更加深了他的自責和心疼。
他自責自己的不知情,害她受了這麼多次傷,以至於這麼年輕的女孩子,竟已對重傷習以為常;他也心疼鳳九就算被傷了這麼多次,依然沒有放棄保護他,這也為他逐步深化的保護慾埋下伏筆。

東華的誆騙
後面帝君講幹話誆鳳九已經成親的片段,也能明顯看出他們對待感情的差異。
對身為結果論者的東華而言,既然他們兩情相悅,出夢後自然要成親;既然早晚都要成親,那他現在說的話也就不算誆,他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而鳳九的反應就很可愛了。
即使喜歡了帝君兩千多年,她也沒想過有一天會嫁給他,尤其她的婚事又總被家裡人說三道四,怎樣也無法相信這件事是真的。

關於姬蘅的誤解
最後就是姬蘅的問題了,這也是他們之間最大的誤解。鳳九一直以為姬蘅是東華的心上人,但東華聽了卻一頭霧水。

他從不知道姬蘅對鳳九造成了多少傷害,所以每次聽她說起姬蘅時,都覺得萬分不解,不明白她為何這麼在意她。鳳九又未將心底的委屈說破,他自然只能糊里糊塗地忽略過去了,沒承想正是這件小事,釀成了兩人最終的分離。
鳳九進入沉睡後,元神跑到了比翼鳥族二公主阿蘭若身上。元神回歸前的劇情,我其實更喜歡劇版的改編,也就是東華很早就發現鳳九的元神在阿蘭若身上,這顯示東華很了解鳳九的心性,才會因她調皮的舉止會心一笑。

月令花開的夜晚,當他凝視鳳九,說出自己喜歡的人是什麼模樣時,比起小說,劇版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他的第一次告白。
「很漂亮,長大了會更漂亮。性格也好、也很能幹,哪方面都很能幹,總之哪裡都很好,我挑的,自然哪裡都很好。」
他的告白,一如既往帶點自負與得意,只可惜鳳九因為失憶,非但沒意會到他面具下的凝視,反倒記起了些傷痛的回憶。
「我以前應該也很深很深地喜歡過一個人,我雖不記得他什麼樣子了,但就是有那種感覺,我應該很愛他,但是卻從來都沒有得到過回應。」
「可能他現在也在後悔,沒有早點珍惜罷了。」
面對鳳九的傷情,東華第一次坦白了對過去的後悔,這同樣是劇版的改編之一,也是加得很好的地方。它讓東華的愧疚感有了很好的起點,也連貫了他在九曲籠事件後、備受打擊的劇情。
鳳九即使失憶,卻依然記得他帶來的悲傷和痛苦;即使心裡還喜歡他,卻已經累到不想再執著的模樣,都讓如今才得知一切的東華十分痛心,導致他從這時開始,便選擇把情感壓抑起來。
既然她不想見他,那就別告訴她自己是誰;知道她怕蛇,就默默處理掉青殿的問題;她需要赤金血養傷,那就借用蘇陌葉的手就好。
只要她平安,就算她不記得他也沒關係。

然而這段時間的壓抑,並沒有讓他的愛有半分減退。
我常在想,在被鳳九遺忘的日子裡,他會不會想起過去在梵音谷那段日子?會不會感嘆自己的遲鈍?會不會懷念她喊他「帝君」的感覺?
或許是這次的分離,讓他第一次嘗到相思的滋味。近在咫尺卻無法觸及,彼此相愛卻只能陌生以待,一次次的克制和心痛,將他的情感束縛得越漸濃烈。
這邊有個小細節是,當東華面對緲落襲來的攻擊,他也不像之前一樣,直接轉身迎戰,而是本能地抱住她、替她擋下傷害。

符禹山之戰時,在鳳九提醒後選擇迎身奮戰

水月潭邊鬥緲落時,在鳳九提醒後卻選擇替她承受攻擊
我看到很多仙友說,東華是為了博取同情才故意受傷,不過我覺得這更像是他已將「保護鳳九」轉化成了本能,如同當初他會在鳳九掉落雪樁時飛身相救一樣。
東華與緲落的戰鬥,一路從水月潭打到了深山中,也從白天打到了深夜,當他看見鳳九不遠千里來尋他,心情想必既澎湃又複雜吧!
看見鳳九的元神回歸,他雖期待已久,又不可置信,不敢相信他的小白真的回來了;而當發現不敢走夜路的她,願意為了他趕赴深山時,他就明白她還是喜歡他的,即便有過好幾次心灰意冷,她終究還是沒放下他。
懷著強烈的思念,他伸手碰了碰她額間的鳳羽花印,那是鳳九的象徵,也是確認眼前一切不是錯覺的方式。

話說這個畫面應該讓不少人夢回桃花吧!
面對他反常的觸碰,鳳九略帶遲疑地喚了聲「帝君」。
不再是「息澤大人」,而是熟悉的「帝君」,這一聲讓東華更確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這時鳳九對帝君的印象,應該還停在梵音谷懟來懟去的模式,面對帝君的強吻,她才會反射性地推開。但他卻不給她機會逃離,只是將她摟得更緊,這才讓她的防備逐漸打散,沉淪在這個深吻裡。
戀戀不捨地結束這個吻後,鳳九努力保持理智想推開他,不料東華內心的小孩,卻在此時毫無顧忌跑了出來。

這段帝君的配音真的超蘇!超撒嬌、超可愛
從這時開始,東華在鳳九面前,就不再會隱藏那個像小孩一樣的自我。
他會向她毫無顧忌地索取關愛、坦白自己過去的孤獨,也能從她那裡得到應有的同理和安慰。這樣的日子,讓他享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感,也正因這份得來不易的幸福感,使他的佔有慾遠比鳳九強得多。
東華做起事來,總講求一份俐落,當然告白也不例外。
他知道鳳九其實還在生他的氣,只是礙於他受傷了才沒發火。為了彌補自己犯下的錯,他誠懇地道歉,坦白自己吃了醋,接著便順勢向她告白。

他清楚她曾經多麼心灰意冷,卻不曉得該怎麼做才能挽回一切,於是便問她,是不是剖心就能讓她相信自己?
無奈此時的鳳九元神剛剛歸位,神思尚且一片混亂,根本無法回應他的告白。東華便決定暫時擱下這樁事,等出夢後,再慢慢解開她的心結。

山洞告白後到圓房前的日子,比起沉溺在情愛裡,東華思慮更多的,是必須快點帶鳳九出夢。
既然知道緲落化相能夠入夢,也察覺到她對紅氣的意圖,在夢裡多待一日,鳳九就等於多危險一天。因此在抱鳳九回府後,東華就馬上尋了製作妙華鏡的材料,並找蘇陌葉(專業工具人)上山幫忙,要不是鳳九後來送了糖狐狸,東華大概會一直待在神宮製鏡、以求快速出夢的。

東華尋找製鏡材料(劇本)
前面有提到,東華告白後並未得到鳳九的回覆,因此收到糖狐狸時,他才會那麼開心,因為這等同於她對自己情意的回饋。
他原以為鳳九要出夢後才會接受自己,沒想到她這麼快就原諒了他,還為他做了蜜糖。這份喜悅讓他直接拋下製鏡的大事,下山帶她去過女兒節(為陌少 QQ)。
女兒節,是他們第一次以情侶的身分上街。在碰到緲落之前,東華幾乎一路上都掛著笑容,無論是為她戴上自己做的花環,看見她對漫天花雨的驚喜、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對自己的醋意……鳳九所有反應都能讓他露出或深或淺的笑意。

最喜歡帝君這個笑容了!
比起鳳九對街上事物充滿興趣,東華的注意力一直只在鳳九身上,會任憑她帶著他東奔西跑,只要看她開開心心,他就覺得無比幸福。
吊橋上的求婚,我想東華並非事先就有打算。他雖有意出夢後娶她,不過電視劇呈現的感覺,更像是他被鳳九說的話深深打動而決定說出口。
聽她說著小時候捉弄人的趣事,他會覺得新奇、有趣;聽她因自小的崇拜而對他有諸多了解,他會流露幾分自豪和得意;聽她娓娓道出對自己的理解,他會不禁有所動容;聽她低聲訴說對阿蘭若的共情,他會因為害她墜入夢境而自責。
這段對話,讓他更了解鳳九是個什麼樣的女孩,也更認定她就是帝后的唯一人選。既如此,那就沒必要再拖泥帶水,直接將帝后之位許給她。
「出去後,我便娶妳做我的帝后。」
他不會問「妳願意嫁給我嗎?」而是給出出夢就娶她的承諾,因為他的諾言是鄭重的,絕不會許自己做不到的事。

看著鳳九的迷茫和驚訝,他明白她心裡還是有些不安,所以輕輕將她抱在懷裡,溫柔地保證,這次不需要她來煩惱,該輪到他來付出一切了。
女兒節過後,不難看出東華面對緲落的威脅非常兩難。他不希望鳳九知道緲落的事,又怕她因此受傷,最保險的辦法自然是加速製鏡、趕緊出夢,可若自己回到神宮,那又無法時刻確保鳳九的安全。
在多番考量下,東華才決定搬去跟鳳九同居,畢竟神宮還有個蘇陌葉能跑製鏡的進度條,但鳳九要是受傷,那就無法挽回了(當然這也少不了他的私心啦)。

再來就要聊聊東華對沉曄的心結了。有人會疑惑為什麼東華對沉曄的醋意要比其他人強那麼多,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是源於他對鳳九的保護慾。她過去因他受過許多傷,甚至幾度想放棄,就算她現在和他親近起來了,那些過往依然不會改變。他知道鳳九想要一個會在她陷入危機時、出現救她的人,可在鳳九的過去,他從不是那個人,反倒是沉曄將她救出九曲籠,更符合這個條件,這讓東華一直耿耿於懷。
其次是他知道鳳九很能共情阿蘭若的故事,他太理性了,無法理解鳳九為何會那麼投入阿蘭若的情感,正因無法體會,才會害怕鳳九過度入戲而愛上沉曄。
看到他誇張的反應,只會讓包括鳳九在內的旁觀者覺得好笑又莫名其妙,明明她都已經答應求婚了,怎麼可能還會喜歡別人?無奈當局者迷的東華一直無法看清這點。

這段鳳九的告白真的超撩!
在聽到鳳九的表白後,東華的心結就解開了,終於可以沉浸在兩情相悅的喜悅裡。
我認為東華在洗完澡後,就有了想更進一步的念頭,或許是鳳九的回應帶給他的悸動,又或許是沉曄的事使他的佔有慾來到一個高峰,總之劇版的圓房相較小說是非常甜蜜、沒有負擔的。
不過從圓房前的對話,還是能看出東華有在躊躇,畢竟他們還沒成婚,這個舉動會不太尊重,因而才會有意無意地試探她的意願。
他的第一個試探,就是看她是否會抗拒共枕而眠。

而在見她不介意跟他待在同張床上,還能接受一起睡,再來就要試探她對觸碰的反應。
從手、臉到身體,他一步步試探鳳九的接受度,這樣的小心翼翼,可見他並不希望自己的衝動會傷害到她。但當鳳九沒有任何抗拒時,他也不會再壓抑自己的渴望。
只是沒想到天生容易跑錯重點的鳳九,卻在這時推開了他,當下東華應該滿意外的 XD。

更可愛的是,她推開還不是拒絕他,而是擔心他狀況不好,看到這種情況的東華哪能再忍下去,丟下一句「不管了」,就把棉被蓋上了。
圓房之後,劇版有很多細節能看出他們關係的升華。比如東華開始會抱著她入睡、吃紫薯餅時會用嘴巴遞給她、去市集前讓她坐在懷裡玩手、在外面會十指交握、鳳九走累了會幫她揉腳……可以看出他們的互動比以前更外放,也更親密。


另外,這裡也有一段劇版新增的情節,那就是鳳九有發覺帝君的法力變弱很多,進而讓東華坦白自己卸下九層法力之事。
這除了印證鳳九對東華的觀察入微,一聽到他對破夢計畫有所遲疑,馬上就猜出他受了傷。也能發現她並不希望東華事事瞞著她,要是之後他也能像現在一樣坦然相告,兩人之間就不會有那麼多誤會了。

前面有說到,圓房前,東華比較傾向趕緊製鏡出夢;不過圓房後,可以看出他會貪戀起與鳳九相處的時光。就算蘇陌葉來信表明法器到了收尾之期,他也完全不想離開(再次為可憐的陌少 QQ)。

最後我想提的是,這時東華的情感多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保護欲。
自從得知鳳九過去的付出後,他就開始對她感到愧疚,加上後來的九曲籠、靈梳台、鬥緲落,鳳九都受了不輕的傷,這導致他對她的保護慾越來越強、越來越怕她受傷,儼然成了他在感情裡的心結。

▸「愛」而放手
出夢後,不難看出東華不如以往那樣氣定神閒,由於緲落奪回紅氣,他對未來有了擔憂,並隨著時間流逝越演越烈。
兵藏之禮,大概是最早能看出他狀況不對勁的時候。堂堂天地共主,卻會因為劈斷一把劍而感到不適,可見就如司命所言,他的身體一直沒有恢復,還雪上加霜地增添新傷。
可能他自己也有意識到這點,才會在白奕討要承諾時,許諾了他「自由」。
「只要本君為她的夫君一日,便不會強迫她做任何事,小白所做的任何決定,皆由她喜歡。」
這個承諾不只能看出東華對鳳九天性的了解,也暗喻了他對未來的不確定。他知道自己肩負著四海八荒,而他如今的狀況,讓他無法保證自己能給鳳九一個安穩的未來。
就像前面說過的,東華從不會許諾自己做不到的事,這份承諾,便是他能給出的最好誓言。

在碧海蒼靈的日子,可說是東華漫漫神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雖然碧海蒼靈是他出生的地方,卻總沒什麼歸屬感。多年來,他獨自成長、生活、拚殺,即使坐上了天地共主的位置,走進他心裡的人依然寥寥無幾,他並不知道「家」是什麼,也不認為自己住的地方就是「家」。
可當鳳九和他一起回到碧海蒼靈,他便明白了「家」的意義──那是心中溫暖的源泉、是累了能放鬆休息的所在、是跟所愛之人共度平凡日子的城堡。
原來他一直渴求的,就是擁有一個家。
只可惜,這段幸福時光對活了幾十萬年的東華來說,實在太短了。

東鳳分離後,很多觀眾可惜劇版沒拍出東華尋找鳳九的場景,不過依照劇中設定來看,恐怕他真沒餘力像小說那樣翻遍四海八荒。
劇中緲落的事被放得非常大,關乎天地的安危,更何況這還牽扯到梵音谷王族的犧牲,東華作為天地共主,勢必得以這件事為重。
另一方面,劇版東華的身體狀況也比小說差很多,按照如今的狀況,若真要與緲落決鬥會非常不樂觀,加上鳳九的離開,也等於證明他們天命無緣。既無緣,也為了她的安全,放手才是最好的選擇,就像他當初答應白奕的,還她一個自由。
▸ 兩百年,我過得不好
分開的這段時間,東華過得非常不好(不是說鳳九過得特別好,只是東華相較之下,確實是過得比較差的那方)。
第一是身體的痛楚,原本他的修為就沒有恢復,秋水毒還讓復原的速度更加緩慢,緲落的事又需要他費心費力,根本沒餘力調養;
第二則是內心的折磨,對東華這樣從未享受過溫暖的人來說,活在回憶裡是很痛苦的,更何況他曾經那樣地幸福。
他可能有猜到鳳九會離開,是因為他缺席婚宴。他願意放她自由,卻不希望她在未來忘了他,因而決定剖心為戒,一來證明自己心裡始終只有她,二來也盼自己最後一絲氣息能繼續陪著她。

▸ 我不過是想再見妳一面
青雲殿的重逢對東華而言,是死前想再見她一面的執念。他努力遮掩自己的病弱,對她露出一如既往的笑容,為的是不讓她發覺異樣。
見到她的冷漠,他知道自己終究還是被放棄了;面對她的質問,他沒辦法將事實說出口,只能不停向她證明自己的真心。
當他疲憊地說著「我過得並不好」的時候,可能也興起了想向她求得關懷的念頭;當聽到她要和離時,他堅定地拒絕了,這是他最後能握住的一點堅持──至少羽化前,他仍是她的夫君。
面對鳳九困惑的眼神,東華沒有多加解釋,只是靜靜交代好遺言,接著便輕吻她的手,將自己的心化在掌中交付給她。
在對話結束的那一刻,過往總是喚她「過來」的東華,對她說出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走吧」。

他擔心對話再繼續下去,自己終究會承受不住,只能看著她決絕的背影越走越遠,獨自在沒人看到的角落流下眼淚。
過去拋下人的人,如今成了被拋下的人,此時望著半心戒流下淚水的東華,不再如以往那般倨傲,彷彿又變回了那個孤寂的孩子,渴望能被愛、被關懷,卻再也無法得到了。
我很喜歡一位仙友引用 Emily Dickinson 的詩去形容這時的東華: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的,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可如今,太陽把我的寂寞照耀得更加荒涼。」
在他無盡的生命中,鳳九就像太陽一樣照亮了他的世界,可那些輝煌的光芒,也讓他知道了沒有光的世界有多麼孤獨。
▸ 謝謝妳,忘了我吧
目送鳳九離開後,東華便明白自己將迎來此生的最後一場決戰。
他回到他曾經的「家」,緩緩走著、懷念過去的一切。在佛鈴花瓣飄落時,他伸手接了一把,不禁想起鳳九曾經的喜笑顏開。
「我喜歡聽妳說我們家,一直都喜歡。」

星光結界裡,他變回了那個守護蒼生的東華帝君,選擇用命來換取八荒六合的安寧。

正如緲落所說,東華對自己一向無情,才會認為把鳳九推得越遠,對她會越好;把一切都瞞住,才能保她安全。
然而他卻不曾想,鳳九多年後得知真相的反應,未必會比現在好多少,也不曾料到得知真相的鳳九,會戴著他的半心戒逕自衝入星光結界。

當東華見到鳳九揮劍向緲落攻擊,他第一次在這場戰役中亂了分寸。
他深知還年輕的鳳九根本不是魔尊緲落的對手,他對自己無情,卻並非無所畏懼。他不怕死,卻會害怕鳳九的死,所以看到鳳九想將心頭血沾上蒼何劍時,才會反射性地出手制止,他只希望她好好地、平安地活下去。
「帝君,別總趕我走。」
鳳九顫抖的哀求,撼動了東華多年來的獨斷專行,讓他終於明白她想要什麼。
她從不害怕受傷、不害怕死亡,她只怕他拋下她。
她確實想遇到一個會在危急時刻出現救她的人,但她也是會為了所愛奮不顧身的人,她想與他攜手並肩,直到最後一刻。

兩人用盡全力解決緲落後,東華輕輕抱起重傷的鳳九,疲憊地說她不該來到這裡。此時的他雖然萬分無力,但也無比釋然,因為他終於不必再瞞她任何事,可以老實承認自己一點都不想和她分開。

東華臨死前,將仙力渡給鳳九(劇本)
劇本解釋了正片中東華突然倒地、鳳九醒來的不連貫。我是傾向認為東華真的把最後的仙力渡給了鳳九。
星光結界的規則在小說裡是這樣寫的:
「置身於星光結界之中,除非殺掉設界之人,否則誰也走不出去。而設界之人一旦造出此結界,自己想要脫困,則唯有將所困之物一概滅掉一途。」
我想劇版東華會將仙力渡給鳳九,是因為他死了,星光結界就會開啟,而外面那麼多人,也許鳳九還有一線生機。

「謝謝妳,忘了我吧。」
東華最後說的這句話,有人覺得突兀、崩壞帝君的人設,可我並不認為。我曾在網路上看到這段話的完整內容:
「謝謝妳讓我知道愛的感覺、謝謝妳讓我能在有生之年遇見妳、謝謝妳給了我一個家。」
「忘了我吧,等他們救出妳之後,我已經羽化了,從此世上再無東華帝君,不要再牽掛我。」
先不論真假與否,這段話其實很貼合東華的心境。
他的謝謝,不是身為天地共主的帝君說的,是真正的東華想對鳳九說的話。
他謝謝她的出現,溫暖了他幾十萬年的孤寒。
謝謝她給了他一個不曾有過的家。
謝謝她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有保護與義務。
他臨終前能給她的,只有一份自由,他不希望她在沒有他的未來裡,依然因他痛苦,所以希望她忘了自己,不再牽掛。
▌回歸平等的愛
我非常喜歡劇版將結局改編成濁息被兩人的血液淨化,進而破除結界,我覺得這讓故事更聚焦在東鳳的與天命抗爭,顯得更加紮實。
結界破除後,東華在碧海蒼靈第一次見到了滾滾。見他邊喊娘親、邊跑過來時,東華一時沒反應過來,問了他是誰。這時他不會想到這孩子跟自己有關,畢竟跟鳳九重逢後,她從未提起滾滾的事。直到滾滾篤定地說自己是娘親的兒子後,他才意識到這孩子的身分。
原來大婚後她要他去青丘解釋,後來卻獨自跑到凡間,是因為這個孩子;
原來即使自己再怎麼傷她,她還是會生下他們的孩子好好愛他;
原來她到底還是沒有放棄他。

在滾滾身上,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影子(外貌、沉穩個性、愛吃糕點),也可以看到鳳九的影子(看到花海時的開心、第一次到碧海蒼靈的反應)。
他過去沒有家人,孑然一身地長大;現在他有了心愛的人,有了他們的孩子,更有了一個完整的家。而在歷經種種劫難後,他終於得以和愛人相守一世,攜手共度幸福的餘生。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
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