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面對中國侵略只能投降?阿共打來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去年底由政大選研執行的一份民調顯示:若是中國以統一為由侵略台灣,有七成民眾願意挺身保衛台灣,即使是因為台灣政府宣布獨立而遭到中國侵略,也有超過六成的民眾願意為台灣主權而戰。遠見雜誌做過一份願意上戰場比例最低的民調,也都還超過四成。台灣人並不像最近某些網紅想像般無用,一聽到解放軍就舉雙手投降。
比起常常被挑釁似地問:「難道你要打仗嗎?」我更常思考的問題是,如果遭受侵略時我選擇逃避義務,那我還有沒有辦法面對自己的餘生?比起戰場,我更害怕的是自己缺乏道德勇氣,讓自我的生命失去存在的意義。
所以我一直沒有動機去了解兩岸的軍事情況,因為那對我來說是道德問題、是要如何選擇人生的問題,而不是有沒有機會贏的問題。雖然因此成了軍事謠言的免疫體,卻也完全沒有破解謠言的能力。
舉例來說,當有人以「天然氣需要航運,若中國封鎖台灣,以天然氣為發電主力的我們就必須投降」為由來支持核四反對三接時,即使能想到一些吐槽點,也會因為那是自己完全不懂的領域、又找不到什麼太直接的資料而感到猶疑。
但現在我就知道這幾乎不可能,我甚至能追問你是要封鎖整片海域?還是封鎖主要航線?還是封鎖台灣的港口?然後我再一一告訴你為什麼解放軍無法做到。更重要的是,這些推論是建立在物理常識上,我們不用去爭辯解放軍的素質跟設備性能,就能理解為什麼這些謠言不可信。
如果你也有這種需求,那我就會推薦你這本《阿共打來怎麼辦》,它的第一部份就是在破解台海軍事謠言,從航空母艦、無敵飛彈、快速斬首到經濟戰,這本書可以告訴你謠言中哪些是事實,而哪些基於事實的瞎掰會導致整個謠言變得不可行。
阿共打來怎麼辦?
這只是書中四分之一的內容,其他還包括了中國實際侵台時的各種戰術可能、資訊與經濟戰,以及周邊各國的戰略構想等等,如果你只想知道結論,那我也可以先爆個雷。在這麼多軍棋推演後,台灣最有可能輸的方式只有一種,就是一群怕得要死的人民選出一個投降總統跟整個投降國會,解放軍一登陸就馬上投降。
是說,如果這就是我們的民意,那好像也不用談軍事了。台灣無時無刻都面對著中國資訊戰的威脅,其目的就是要培養這樣一群選民跟政客。恐懼來自於無知,這本書的內容對軍事迷來說也許十分基本,但對多數人來說,我想已經足夠受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的其他內容
週末上檔的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再次掀起台劇熱潮,我也很期待它能否挑戰《天橋上的魔術師》在我心中年度神劇的地位,尤其兩者都同樣牽涉到台灣的多元文化跟衝突,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去檢視所謂的「台灣人」究竟是什麼?
看《當男人戀愛時》我哭得唏哩嘩啦,也很推薦大家都能進電影院支持,只是對於對自由極端敏感的我來說,雖然是瑕不掩瑜,但還是不免有一點點小小的遺憾。
被朋友約去玩了一場LARP,這東西台灣好像沒有通用翻譯,在朋友的店是稱作「沈浸式桌上劇場」,沒想到這遊戲除了好玩還有點教育意義,玩到結局時竟然感動得有點想哭。
「我常常跟這些軍人講,我比你們的長官還愛你們,我雖然罵你們都很痛很重,可是我真的很愛你們。」
在倫理學中有個思想實驗是這樣:假設你前方有個小孩溺水,你有絕對的把握可以救他,但你正穿著一件2萬元不能碰水的西裝,時間也來不及讓你脫衣服,那你該不該救他一命?
他守護了自己立下的道德法則,至死沒有屈服在慾望之前,更沒有為了勝利而變成鬼。一個堂堂正正過完一生的人,怎麼樣都不會輸。
週末上檔的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再次掀起台劇熱潮,我也很期待它能否挑戰《天橋上的魔術師》在我心中年度神劇的地位,尤其兩者都同樣牽涉到台灣的多元文化跟衝突,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去檢視所謂的「台灣人」究竟是什麼?
看《當男人戀愛時》我哭得唏哩嘩啦,也很推薦大家都能進電影院支持,只是對於對自由極端敏感的我來說,雖然是瑕不掩瑜,但還是不免有一點點小小的遺憾。
被朋友約去玩了一場LARP,這東西台灣好像沒有通用翻譯,在朋友的店是稱作「沈浸式桌上劇場」,沒想到這遊戲除了好玩還有點教育意義,玩到結局時竟然感動得有點想哭。
「我常常跟這些軍人講,我比你們的長官還愛你們,我雖然罵你們都很痛很重,可是我真的很愛你們。」
在倫理學中有個思想實驗是這樣:假設你前方有個小孩溺水,你有絕對的把握可以救他,但你正穿著一件2萬元不能碰水的西裝,時間也來不及讓你脫衣服,那你該不該救他一命?
他守護了自己立下的道德法則,至死沒有屈服在慾望之前,更沒有為了勝利而變成鬼。一個堂堂正正過完一生的人,怎麼樣都不會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年的第一週,牆內世界就迎來了劇變,位於中國陝西的蒲城縣,一場萬人參戰的大規模抗議示威在1月5日突然爆發,與抗議民眾激烈衝突的維穩部隊甚至一度被打退,流血衝突、暴力相向乃至於一波波的抓捕越演越烈…而這場民變的起因,則是中國近年來屢見不鮮且日趨頻繁的「校園霸凌致死」疑案。  這起疑點重重的..
Thumbnail
24日澎湖縣議長陳毓仁及國民黨澎湖縣黨部主委陳雙全父子所帶領的一行人,到中國北京會見負責侵略台灣工作的國台辦主任宋濤,現在國台辦官方新聞稿及相關報導陸續曝光,我們得以窺見更多這場賣國舔共會談的細節。 我們先來看宋濤的發言原文,他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岸同胞都盼望家園和平安寧、家人和諧相處...
Thumbnail
24日,澎湖縣議長陳毓仁與澎湖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陳雙全等人前往中國北京,與負責對台灣侵略工作的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會談內容嚴重侵犯我國主權及國格,在 #民主最前線 的我們對此表達最嚴正的抗議! 宋濤於會中說出「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核心要義是要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本文解析《決勝矽紀元》觀點,探討了黃欽勇討論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及半導體產業在中美競爭下的地位。同時,也提到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特色,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去全球化現象,討論了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文章內容涉及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半導體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根據這條新聞報導,日本神戶學院大學的華語課程中國教授胡士雲去年暑假短期返回中國大陸之後,目前已經半年以上聯絡不上了,很有可能遭到中國當局拘禁了。 胡士雲教授在大學裏從中國話的古典與傳統教到初級到應用。 根據大學官方網頁,胡教授1960年生於中國江蘇省,是暨南大學博士。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2025年的第一週,牆內世界就迎來了劇變,位於中國陝西的蒲城縣,一場萬人參戰的大規模抗議示威在1月5日突然爆發,與抗議民眾激烈衝突的維穩部隊甚至一度被打退,流血衝突、暴力相向乃至於一波波的抓捕越演越烈…而這場民變的起因,則是中國近年來屢見不鮮且日趨頻繁的「校園霸凌致死」疑案。  這起疑點重重的..
Thumbnail
24日澎湖縣議長陳毓仁及國民黨澎湖縣黨部主委陳雙全父子所帶領的一行人,到中國北京會見負責侵略台灣工作的國台辦主任宋濤,現在國台辦官方新聞稿及相關報導陸續曝光,我們得以窺見更多這場賣國舔共會談的細節。 我們先來看宋濤的發言原文,他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岸同胞都盼望家園和平安寧、家人和諧相處...
Thumbnail
24日,澎湖縣議長陳毓仁與澎湖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陳雙全等人前往中國北京,與負責對台灣侵略工作的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會談內容嚴重侵犯我國主權及國格,在 #民主最前線 的我們對此表達最嚴正的抗議! 宋濤於會中說出「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核心要義是要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本文解析《決勝矽紀元》觀點,探討了黃欽勇討論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及半導體產業在中美競爭下的地位。同時,也提到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特色,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去全球化現象,討論了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文章內容涉及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半導體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根據這條新聞報導,日本神戶學院大學的華語課程中國教授胡士雲去年暑假短期返回中國大陸之後,目前已經半年以上聯絡不上了,很有可能遭到中國當局拘禁了。 胡士雲教授在大學裏從中國話的古典與傳統教到初級到應用。 根據大學官方網頁,胡教授1960年生於中國江蘇省,是暨南大學博士。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