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朋友約去玩了一場LARP,這東西台灣好像沒有通用翻譯,在朋友的店是稱作「沈浸式桌上劇場」,聽名字完全不知道那是什麼,衝著對朋友的信任就去了。
所以如果你相信我的話其實也不用往下看,可以直接去預約就好,不會後悔的。我玩的劇本是《北國之春》,除了好玩還有點教育意義,玩到結局時竟然感動得有點想哭。
此前我不是會玩任何廣義桌遊的人,人家在玩紙牌或狼人殺時我都在旁邊喝酒,我唯一喜歡的遊戲類型就是可以很快決定誰要喝酒的遊戲。30歲後我更領悟一個道理,就是我花錢買的酒,應該自己決定喝酒的節奏,所以從那之後連喝酒遊戲都不玩了,變成一個專心喝酒(但酒量很差)的人。
沒想到後來我很喜歡,真的很喜歡。我想主要的原因是,這款遊戲或說這套劇本,玩完後一點都不會讓我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除了劇本餘韻的情緒外,更多的是有種其他娛樂難以帶來的充實感。
所謂「沈浸式」,意思你能在遊戲中更投入你的角色,因為那個角色不是像狼人殺那樣簡單的給你一個職業跟任務,而是每個人桌上都有一本必須先閱讀的「回憶」,裡頭解釋了你的背景、經歷甚至信仰的價值觀,這等於賦予你一套思考方式,讓你在遊戲進行的同時,隨著任務不知不覺的回到那個時空,再配合上獨立包廂的裝潢、音樂,以及主持人的專業演技,遊戲過程中我彷彿真的成了蘇聯老兵,試著守護我信奉的蘇維埃政權。
結束後,有幸和創辦人聊了聊,已經研發出《台北大空襲》、《高雄大空襲》等桌遊的他們,也正在準備以台灣為背景的沈浸式桌上劇場。
在我看來,沒有什麼地方比台灣更適合做成 LARP 了,因為我們曾經歷過那個年代,同聚一堂的人們,可能同時有國民黨特務、抓耙仔、民主派、共產黨及台獨份子,而他們表面上都還有另一個身份,因為在那個年代每個人都必須隱藏真實的自己,宛如一場真實且殘酷的 LARP 。
這不禁讓人想到,最近《天橋上的魔術師》劇中白色恐怖相關的劇情又引起了部分人士的不滿,他們認為這不是他們記憶中的中華商場,但是,什麼才是「真實」呢?
如果這是一場 LARP ,那順從政府的市井小民、從事秘密偵查的特務、還有獨裁體制的反抗者,放在他們桌上的劇本都不一樣。唯有當遊戲結束,你翻開別人的劇本,真正進入他們的人生、從他們的角度看過世界後,你才可能了解事件的全貌,那時候,我們才適合來討論什麼是真實。
可惜的是,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地把別人的劇本放到他們面前,很多人仍不願意哪怕翻開一頁,他們只願指著他人的鼻子,說你試圖解釋的這一切,都跟他們的回憶不一樣。
本來就不一樣,每個人,本來就都不一樣。
走出店家的玻璃門,又回頭看了一眼門上貼著的「入境,臨時人生;告退,不變日常」,今晚,隨著改編自真實事件的《北國之春》,我的確感受到自己進入了另一個陌生人的生命,那是我從來沒想像過的人生,隨著跟同桌其他人一起拼湊故事,也讓我更加明白,僅有一個名為「我」的鏡頭,永遠拍不出完整的電影。
如果有人想知道我這個遊戲麻瓜玩起來有什麼感想,我只能說很值得、很推薦,下次我還會想去嘗試更多不同的人生,也希望他們趕快開發出台灣背景、甚至是本土語言的劇本,因為這個遊戲在好玩的同時,還有著遠遠超過娛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