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先把自己過好,社會才會變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倫理學中有個思想實驗是這樣:假設你前方有個小孩溺水,你有絕對的把握可以救他,但你正穿著一件2萬元不能碰水的西裝,時間也來不及讓你脫衣服,那你該不該救他一命?

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救人一命,而不是珍惜身上那件2萬塊的衣服。

弔詭的問題來了:如果在2萬塊和生命之間我們都會選擇後者,那現今世上許許多多的角落,都還充斥著因為貧窮、飢餓、疾病或戰爭而命懸一線的孩子,2萬塊的慈善捐款很可能救回一條生命,為何卻沒有多少人願意捐?

會想起這個思想實驗,是因為最近「社運跨年」活動的募款受到了部分指責,理由不外乎是社運團體不該募款舉辦具娛樂性質的活動。當然,社運跨年從活動攤位到表演團體都充滿了滿滿的議題風,演出間也是穿插著短講,但也不可否認,跨年或音樂祭的活動形式,的確含有部分輕鬆的成分在,無法符合某些人對社運人士的高道德或觀感要求。

raw-image

無論是不捐2萬給慈善團體,或是把募來的款項用來舉辦跨年活動,對某些人來說,只要世界上的苦難還在,這樣使用資源就是不道德的,他們認為錢應該花在刀口,你應該盡可能的把每一分錢直接用在議題上,而不是買一套西裝或是辦一場跨年。這一派的觀點認為資源應該用來爭取最大的幸福可能。2萬塊用來買西裝或是舉辦社運跨年,跟買食物給飢荒中的孩子,顯然後者增加的幸福大得多,所以後者才是道德的。這派觀點一般被稱作效益主義

按照這個邏輯,你什麼時候能夠買一套西裝呢?理論上來說,你必須持續付出,直到這一份資源花在你身上所增加的幸福,跟花在第三世界的孩子身上效益差不多時,你才有資格花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

但效益主義的倫理學會支持你這麼做嗎?這種苦行僧式的生活,真的能達成全體的最大幸福嗎?

支持效益主義的道德哲學及心理學家格林(Joshua Greene)並不這麼認為,他提出了一種「更實際的效益主義」觀點:

如果你緊守傳統的效益主義觀念,要求所有人放棄享樂,盡自己最大可能來為社會付出,那麼,實際上整體的幸福反而會因此減少。因為如果必須過得像苦行僧才符合道德,那多數人會乾脆當個不道德的人。

試想,當你每年固定捐2萬給慈善團體,得到的反應卻是「怎麼不捐更多」;當你參加一場演唱會,時時都要檢討自己是否不值得快樂;當你辛辛苦苦辦了一場推廣議題的園遊會,只換來旁人的指指點點,認為這場活動「太歡樂」。若要接受這種道德標準,那誰願意當一個永遠都是身無分文,不能有任何娛樂活動的社運人士?

理想的效益主義很美好,但這種不可能達成的標準,只會讓談論它的人成為偽君子(還在這裡談效益主義?快去當義工),而且在實務上反而會降低一般人為社會付出的意願,沒有人想參與的社運,又何來效益可言。

因此,一個想讓社會變好的人,首先要把自己過好,讓其他人知道參與社會運動並不會犧牲你原本豐富的人生,還可以讓你過得更快樂更有意義。唯有讓自己成為可以被效法的對象,才會有更多人願意加入這場運動。

raw-image

社運圈的某些前輩總是笑口常開、熱心助人、積極奉獻,他們不會誇誇其談著高深的理論,總是用鼓勵跟實際行動來取代居高臨下的指導,渾身散發出滿滿的正能量,讓人覺得參與社會運動、幫助弱勢、成為一名利他主義者是快樂的事。

社運跨年的主辦者龍三哥就是這麼一個人,因此年復一年,從陳文成紀念晚會、人權辦桌、社運跨年,到各種青年體驗營、人權座談會,大大小小的活動中,始終有一群人願意不計報酬地跟著龍三哥努力。還在學時,龍三哥就是我的榜樣,這幾年回到校園演出,依然見到他親力親為地帶著學生志工一起搬椅子、佈線、裝器材、發便當,我想現今他依然也是那群學生的榜樣:一個快樂的利他主義者。

至於這場跨年活動,現場除了演出團體外,還有主權、環保、轉型正義、母語、性別議題等各式各樣的NGO攤位,經費計畫是自籌60%,募資40%,目前募資的部分還差一點點,希望大家幫忙,也歡迎大家來跟我們一起跨年!

支持社運跨年募資活動: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sheyunkuanian

社運跨年臉書活動頁面:
https://pse.is/38bdk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動用私刑即合理的意念,這難道也在小確幸的範疇裡嗎,只因為最理想的幸福無法達成。
Thumbnail
動用私刑即合理的意念,這難道也在小確幸的範疇裡嗎,只因為最理想的幸福無法達成。
Thumbnail
近來在看《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今天看完第六章:【我們該如何生活?】讓我有一些感觸。畫了一些內容摘要: 「大多數的時候,人生是由一連串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組成。」 「我們要問的是關於最崇高的理想、最有深度的價值觀,以及這些理想與價值觀如何透過細節呈現出來。」 「活在現今世界的我們有許多理由懷疑
Thumbnail
近來在看《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今天看完第六章:【我們該如何生活?】讓我有一些感觸。畫了一些內容摘要: 「大多數的時候,人生是由一連串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組成。」 「我們要問的是關於最崇高的理想、最有深度的價值觀,以及這些理想與價值觀如何透過細節呈現出來。」 「活在現今世界的我們有許多理由懷疑
Thumbnail
做公益,三個字很容易理解,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去做對公共大眾與社會有益處的事情。 年紀不大的時候,對「做公益」這個行為是有誤會的,或許是傳媒和一些大大小小的公益團體給的訊息不夠全面?也或許是自己察看的不夠立體?因此對於「做公益」最能聯想的通常是捐款。 心裡落下「做公益」等於「給錢」,工作穩定後我便開啟
Thumbnail
做公益,三個字很容易理解,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去做對公共大眾與社會有益處的事情。 年紀不大的時候,對「做公益」這個行為是有誤會的,或許是傳媒和一些大大小小的公益團體給的訊息不夠全面?也或許是自己察看的不夠立體?因此對於「做公益」最能聯想的通常是捐款。 心裡落下「做公益」等於「給錢」,工作穩定後我便開啟
Thumbnail
人性要是這麼好概括就沒那麼多問題了。 人性本「多元」。 雙方都可以舉出支持自己性善論、性惡論的例子,以及抨擊對方的反例。這已經不是拿特例當通例的無賴行為,而是雙方都是通例,何以如此,就因為兩邊的例子都他媽太多。 到底何謂「好人」、何謂「壞人」呢?如果你還是只能這樣二分,那你對這個社會的評斷,大抵上還
Thumbnail
人性要是這麼好概括就沒那麼多問題了。 人性本「多元」。 雙方都可以舉出支持自己性善論、性惡論的例子,以及抨擊對方的反例。這已經不是拿特例當通例的無賴行為,而是雙方都是通例,何以如此,就因為兩邊的例子都他媽太多。 到底何謂「好人」、何謂「壞人」呢?如果你還是只能這樣二分,那你對這個社會的評斷,大抵上還
Thumbnail
這世上痛苦需要幫助的人很多,利用別人善心的人也很多,今天為什麼要探討這個題目,因為我希望善心的人們可以真正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讓這樣的愛心一再被利用去斂財。我希望能夠從根本去改變這個世界,改變思想改變行為和行動,可以讓所有人變得幸福!很多機構在勸募,而把錢都匯到海外去,為什麼?我們在台灣的人們
Thumbnail
這世上痛苦需要幫助的人很多,利用別人善心的人也很多,今天為什麼要探討這個題目,因為我希望善心的人們可以真正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讓這樣的愛心一再被利用去斂財。我希望能夠從根本去改變這個世界,改變思想改變行為和行動,可以讓所有人變得幸福!很多機構在勸募,而把錢都匯到海外去,為什麼?我們在台灣的人們
Thumbnail
《The Most Good You Can Do: How Effective Altruism Is Changing Ideas About Living Ethically 》 Peter Singer 2016 如果生命只剩一個禮拜可以活,你會做什麼呢?   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花錢買喜
Thumbnail
《The Most Good You Can Do: How Effective Altruism Is Changing Ideas About Living Ethically 》 Peter Singer 2016 如果生命只剩一個禮拜可以活,你會做什麼呢?   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花錢買喜
Thumbnail
  氣象預報說今天會變冷,中午出門一趟時好像也還好,挺期待變冷的感覺。可能因前陣子猴硐瑞芳段坍方的事情,今天的火車很多班誤點,回程的火車上人很多,擠滿了人潮,連站立都貼得很靠近。   無意間聽到一段對話,內容大概是A問為什麼要捐款,我就不相信某社團這麼缺錢,B回答就當作做一點善事而且還可以抵稅啊。
Thumbnail
  氣象預報說今天會變冷,中午出門一趟時好像也還好,挺期待變冷的感覺。可能因前陣子猴硐瑞芳段坍方的事情,今天的火車很多班誤點,回程的火車上人很多,擠滿了人潮,連站立都貼得很靠近。   無意間聽到一段對話,內容大概是A問為什麼要捐款,我就不相信某社團這麼缺錢,B回答就當作做一點善事而且還可以抵稅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