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佛教發展 信徒的需要

作者:如常法師 佛陀紀念館館長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信徒來到佛陀紀念館,我們應該給信徒什麼?」星雲大師的這個思考,讓當年正在設計中的佛陀紀念館,產生一個很大的結構改變。 一九九八年二月,大師接受西藏貢噶多傑仁波切,與十二位德行兼備的仁波切共同聯名,捐贈佛牙舍利,並為此珍貴的宗教遺產,定名「佛陀真身舍利」。在大師接受捐贈的當下,就決意在台灣覓地建館供奉。 幾經周折,因緣巧妙,擇定了佛光山隔壁的一片吉地,在二○○三年元月舉辦安基典禮。此後,大師就把建館諸事交給我們,對年輕世代而言,這既是傳承,更是磨練。 ﹝佛館規畫◆彰顯佛陀精神﹞ 由宗委會統籌佛館興建的五年時光裡,從紀念館的角度發想,建築空間設計有佛塔、展覽廳、服務處、滴水坊等。主體的外觀造型意象,也發展了將近一百個建築圖,但一直未能達成一致的共識。 二○○八年,我們請大師回來主掌大局。當時大師走進現在的本館,環顧沒有殿堂、沒有佛像的格局,問了我們一句話:「信徒來了,要去哪裡拜佛?」 大家回答說:「師父,這裡是博物館、紀念館,拜佛不是可以到山上嗎?」 「他如果沒有時間到山上呢?」大師要徒眾思考得更周到:「他如果只有半個小時,是不是只能讓他在佛館的佛塔喝杯茶,或到滴水坊吃個飯?這麼多信徒一磚一瓦護持興建佛館,結果想要拜佛卻沒有殿堂。我們讓人家既不方便,又沒有歡喜和希望,面對功德碑牆上百萬個的名字,怎麼對得起這些信徒?」 大師認為,這裡名之為佛陀紀念館,如果完全沒有佛的具體形象,就只有塔,大師問大家:「你們要花多少時間跟信徒詮釋『見塔如見佛』的概念?這個館是因為佛陀而啟建,建一尊大佛更能彰顯佛陀的精神和理念。」 大師進一步表達他建塔、建館的用意,「實際上,佛陀並不需要人們造像禮拜、供養,但眾生需要藉此來啟發善念、淨化心靈。透過禮拜佛塔,與佛陀的法身接觸,將思慕之情昇華為學習佛德,而實踐於日常生活。」 所以,大師掌舵之後就開始規畫殿堂空間,包括在本館中的普陀洛伽山觀音殿、金佛殿以及玉佛殿,這都是為信徒的需要而設想。
﹝提供服務◆大眾賓至如歸﹞ 信徒通常會帶著家人朋友一起來佛館參訪,所以大師善巧方便地規畫了客堂,在靠近禮敬大廳的七誡塔及八道塔裡,設置「信徒服務中心」。在這裡面,參訪者可以輕鬆地喝茶、休憩、交談,也有佛館的多媒體影片可以觀賞,更能提供各項諮詢服務。 遊客在客堂短暫歇腳之後,就開始進入佛館的參訪之旅。大師為大家算過腳程,走走看看之餘,當腳痠了,累了,渴了,八座塔外面都設有石桌石椅,也有飲水機以及淨房,種種方便的設施,就為了讓信徒賓至如歸。 大師告訴我們一個觀念,佛教的發展需要信徒添油香,即所謂的「十供養」──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而我們出家人也應該以主動的招呼、和悅的笑容、親切的關懷、人格的尊重、真摯的慰問、困難的解決、熱忱的服務、信仰的法財、完善的設施、智慧的建議等十種美好的供養,來『為信徒添油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