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2/0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把 G 片畫面轉化成藝術電影,解析《慾望法則》故事情節,一窺西班牙名導阿莫多瓦的「創作核心」-慾望、真誠、創作

《慾望法則》是個人觀看阿莫多瓦執導的17部電影中,最愛的一部,也確定會放入人生十大電影中。阿莫多瓦在本片中展露的「真誠」令我感到動容,甚至可以忽略某些情節上的不完美。電影不只是直視「慾望」,拍出影史最佳男色畫面,還述說他與周圍人士-她的繆思—卡門莫拉複雜的情誼。並透過「超越政治正確、超越社會道德的」同性愛戀與亂倫親情,表現他的不羈、反叛與癲狂。另外,在《慾望法則》中女主角表演舞台劇《人聲》,在 30 年後變成了短片《人聲》,這之中又看到他經歷這麼多年創作人生後的不變與改變,實為一種趣味。

透過電影販賣「慾望」,創作不同於G片的高級男色畫面

電影開頭直接破題,講述「慾望」之於「人」的重要性—「慾望是人必須遵守的法則」,也拍出影史最經典的男色畫面,是一個導演命令他的愛人(演員)色誘他,而這位男演員服從畫外音導演的話,逐漸脫掉他的衣服(被社會規則限制的包袱),在鏡子面前搔首弄姿。電影透過「雙重凝視」男演員的肉身、內褲裡的肉棒(客觀的鏡頭凝視、主觀的自戀凝視),展現慾望的雙向性。男子的肉身並不單只是肉體,而是導演渴求佔領他的肉身(男子自身也渴求被佔領),因此觀眾在看到他的肉身時,才會產生「渴望」的反應。第一幕的最後一個畫面,導演要求男演員以被進入的姿勢誘惑他,這也是導演在引誘所有觀眾「侵入」他,幻想與他交纏。第一幕結束後,觀眾才發現這是主角導演拍的一部新戲,它也成功了勾引了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飾演的陌生人,走向慾望的毀滅與重生。
電影成功透過影視美學販賣「慾望」、提供「幻想」,跟一般色情片不同的是,阿莫多瓦透過強烈的光線對比,讓觀眾無法完全看清男演員的肉體,加上充滿遐想的姿態、魅惑的姿勢、自戀的鏡子凝視,都加強的慾望本身的吸引力。最後透過畫外音,把幻想交給了觀眾,讓觀眾可以帶入「導演」這個角色,是誰有「權力」操控健壯的男性變成騷淫的俘虜,是觀眾。
《慾望法則》劇照
《慾望法則》劇照

受慾望驅使而創作,在創作中真誠地表達慾望

第一幕也帶出本片的另一個母題—「創作」、「慾望」與「真誠」的緊密相連—創作者因慾望驅使而創作,也透過創作真誠地傳達自身的慾望,這也帶出了戲劇與真實的模糊地帶。戲中的導演是如此,而拍這部戲的阿莫多瓦更是如此。而他自己的慾望就在安東尼班德拉斯飾演與自己同名的角色,在廁所享受電影後展開。
前段直男安東尼奧因為「電影」被導演誘惑,但他也透過極度魅惑、火辣的眼神勾引導演,兩人慾望的火苗在鏡頭面前燃燒,最後安東尼奧甚至讓導演直攻後庭。阿莫多瓦把這段勾引拍得極為令人心癢,甚至毫不避諱運用慾望凝視鏡頭,拍攝安東尼奧班德拉斯,調出這位素人演員的淫蕩、騷勁。這實在忍不住讓人起疑心,如果說這部是對「慾望」與「創作」最真誠的自我表達,那阿莫多瓦是不是對安東尼班德拉斯有過更多鏡頭以外的非份之想,才會透過創作表現呢?這成為這部電影最有趣的「指涉」。
《慾望法則》劇照

殺人、破壞道德的慾望有何罪?

拉回來看導演的創作手法,《慾望法則》依然是阿莫多瓦擅長的八點檔+謀殺案的套路,但他的重點不在兇手到底是誰(所以直接拍誰殺人給觀眾看),而是講述面對慾望,人們會犯下什麼事,又願意破壞什麼事?因此雖然當主角導演跟前任胡安藕斷絲連時,他還是慾望先行,與安東尼奧發生關係,而安東尼奧因慾望而燃起妒火,犯下了謀殺的罪過。電影至此進入了後半段。只是看似追查「正義」的警察,在阿莫多瓦的電影下反而成為了「阻礙」與「箝制」,每個角色都巴不得警察離開。(基本上他拍的大部分的電影,警察都是其中一組反派)。這也象徵著「教條」與「世俗規範」是「慾望」的最大敵人。
只是「不惜殺人、破壞道德的慾望」難道就不應該被箝制嗎?阿莫多瓦透過主角導演的變性人姊姊(卡門莫拉飾演)與主角結尾的故事告訴了我們。姐姐在尚未變性前,與爸爸意外擦出不倫火花,甚至導致家庭分裂,但她渡過開心人生,也始終不悔跟爸爸的不倫戀,最後她與主角導演相遇,展開了平凡的日常。結尾安東尼奧綁架了變性人姐姐,只為見得他的摯愛主角導演一面,最後終於與摯愛有了短暫的幸福,他絲毫不悔地終結了自己。這兩段打破道德界線的慾望故事,都因「愛」展露了十分動人的瞬間,儘管這兩人都付出龐大的代價,但他們卻也絲毫不悔。這樣因「慾望」而前行的人生,豈不是更美、更有活著的感覺?這也回扣了「慾望是人必須遵守的法則」,真誠地面對它,將會帶來強烈的生命力!
《慾望法則》劇照

戲劇與真實的模糊地帶,阿莫多瓦式的真誠對話

在《慾望法則》另一個有趣的設定,即是卡門莫拉飾演的變性人姐姐。上述有提到她的亂倫故事,回扣了整部片的核心,但她在戲中並不只是照顧好弟弟、視同性愛人女兒為己出的變性人姐姐,也是一位「演員」。在《慾望法則》中,主角導演為她量身打造一部舞台劇《人聲》(一部等待將要離去男子電話的女性獨角戲)。
雖然在《慾望法則》中《人聲》只出現短短兩幕,卻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本片中,它再次強調「創作」來自真誠。姐姐對於男子離去的憤怒,是對女兒親身媽媽(同性愛人)也同樣將要離去的厭惡,而她的難過,也在之後的情節揭曉—或許是對父親愛的宣洩。表演結束後,姊姊與主角導演討論下一個為她量身打造的劇本時,也因「創作」是否要取自她真實經驗而有所爭執。姐姐不想再把她人生的某種真實面放在創作上,但主角無法不這樣做,因為這是他創作的靈感。這段爭吵某種層面像是阿莫多瓦與卡門莫拉的實體爭吵,特別是後來我們知道卡門莫拉有長達一段時間不跟阿莫多瓦合作。然而戲亦真亦假,或許這段爭執只是憑空杜撰,又或者這就是兩人不合作的原因。只是這劇情安排在這,不只又表露出阿莫多瓦「真誠」的創作態度,無形中也回扣了「慾望」、「創作」與「真誠」三者緊密相連的命題。
《慾望法則》劇照

新舊《人聲》的相同與不同

30年後,阿莫多瓦終於拍了《人聲》短片版,完成了《慾望法則》主角導演的戲中任務。而這兩個《人聲》最大的相同點,則是阿莫多瓦找來了性別中性的人飾演—變性人、蒂坦史雲頓。像是說明了在他的詮釋下,這個故事的這個角色是不分性別的,見不到愛爆躁的情緒、放火想燒掉一切的行為、走自己的路的態度皆是相同。這種人的共通性,卻又因為不同背景、事物、環境而產生的變化性,即是「愛」。「愛」變化多端,卻極其相似,就跟「人聲」一樣,有千百種語言,卻是發出相同聲音。看完《慾望法則》,又讓我對《人聲》這部短片有更多體悟。
《慾望法則》劇照

離經叛道的情節,卻以真誠、溫柔的方式講述

現在來看《慾望法則》,總覺得是剛好對的時間對的機緣(因為看了不少阿莫多瓦的片)。它在慾望描寫的方式可以跟《壞教慾》《痛苦與榮耀》參照,片中透過導演與卡門莫拉這個角色某一段的爭執,可以看出在與她合作某些戲中,例如《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我造了什麼孽》《玩美女人》,某種寫實與戲劇的模糊地帶。結尾的反叛與包容,也讓人想起《悄悄告訴她》《綑著你,困著我》。而電影中的舞台劇又能跟短片《人聲》對應。
總覺得阿莫多瓦總是很「真誠」地透過創作表現他自己,一樣的命題就算看了30多年,他總能把當下的體悟幻化成貴圈真亂、離經叛道的戲碼,並透過電影表現地淋漓盡致。他對影視美學的琢磨(美術、造型、攝影、燈光等),固然讓人十分享受,但看來看去,他拍的片總是不會讓人無聊。順暢快速的劇情節奏、獨特的幽默感加上他的「真誠」,使他的電影獨樹一格,讓人看不膩,也不管怎麼拍,始終都很對我的胃口,好愛好愛,完全是真愛!
《慾望法則》劇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