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 G 片畫面轉化成藝術電影,解析《慾望法則》故事情節,一窺西班牙名導阿莫多瓦的「創作核心」-慾望、真誠、創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慾望法則》是個人觀看阿莫多瓦執導的17部電影中,最愛的一部,也確定會放入人生十大電影中。阿莫多瓦在本片中展露的「真誠」令我感到動容,甚至可以忽略某些情節上的不完美。電影不只是直視「慾望」,拍出影史最佳男色畫面,還述說他與周圍人士-她的繆思—卡門莫拉複雜的情誼。並透過「超越政治正確、超越社會道德的」同性愛戀與亂倫親情,表現他的不羈、反叛與癲狂。另外,在《慾望法則》中女主角表演舞台劇《人聲》,在 30 年後變成了短片《人聲》,這之中又看到他經歷這麼多年創作人生後的不變與改變,實為一種趣味。

透過電影販賣「慾望」,創作不同於G片的高級男色畫面

電影開頭直接破題,講述「慾望」之於「人」的重要性—「慾望是人必須遵守的法則」,也拍出影史最經典的男色畫面,是一個導演命令他的愛人(演員)色誘他,而這位男演員服從畫外音導演的話,逐漸脫掉他的衣服(被社會規則限制的包袱),在鏡子面前搔首弄姿。電影透過「雙重凝視」男演員的肉身、內褲裡的肉棒(客觀的鏡頭凝視、主觀的自戀凝視),展現慾望的雙向性。男子的肉身並不單只是肉體,而是導演渴求佔領他的肉身(男子自身也渴求被佔領),因此觀眾在看到他的肉身時,才會產生「渴望」的反應。第一幕的最後一個畫面,導演要求男演員以被進入的姿勢誘惑他,這也是導演在引誘所有觀眾「侵入」他,幻想與他交纏。第一幕結束後,觀眾才發現這是主角導演拍的一部新戲,它也成功了勾引了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飾演的陌生人,走向慾望的毀滅與重生。
電影成功透過影視美學販賣「慾望」、提供「幻想」,跟一般色情片不同的是,阿莫多瓦透過強烈的光線對比,讓觀眾無法完全看清男演員的肉體,加上充滿遐想的姿態、魅惑的姿勢、自戀的鏡子凝視,都加強的慾望本身的吸引力。最後透過畫外音,把幻想交給了觀眾,讓觀眾可以帶入「導演」這個角色,是誰有「權力」操控健壯的男性變成騷淫的俘虜,是觀眾。
《慾望法則》劇照

受慾望驅使而創作,在創作中真誠地表達慾望

第一幕也帶出本片的另一個母題—「創作」、「慾望」與「真誠」的緊密相連—創作者因慾望驅使而創作,也透過創作真誠地傳達自身的慾望,這也帶出了戲劇與真實的模糊地帶。戲中的導演是如此,而拍這部戲的阿莫多瓦更是如此。而他自己的慾望就在安東尼班德拉斯飾演與自己同名的角色,在廁所享受電影後展開。
前段直男安東尼奧因為「電影」被導演誘惑,但他也透過極度魅惑、火辣的眼神勾引導演,兩人慾望的火苗在鏡頭面前燃燒,最後安東尼奧甚至讓導演直攻後庭。阿莫多瓦把這段勾引拍得極為令人心癢,甚至毫不避諱運用慾望凝視鏡頭,拍攝安東尼奧班德拉斯,調出這位素人演員的淫蕩、騷勁。這實在忍不住讓人起疑心,如果說這部是對「慾望」與「創作」最真誠的自我表達,那阿莫多瓦是不是對安東尼班德拉斯有過更多鏡頭以外的非份之想,才會透過創作表現呢?這成為這部電影最有趣的「指涉」。
《慾望法則》劇照

殺人、破壞道德的慾望有何罪?

拉回來看導演的創作手法,《慾望法則》依然是阿莫多瓦擅長的八點檔+謀殺案的套路,但他的重點不在兇手到底是誰(所以直接拍誰殺人給觀眾看),而是講述面對慾望,人們會犯下什麼事,又願意破壞什麼事?因此雖然當主角導演跟前任胡安藕斷絲連時,他還是慾望先行,與安東尼奧發生關係,而安東尼奧因慾望而燃起妒火,犯下了謀殺的罪過。電影至此進入了後半段。只是看似追查「正義」的警察,在阿莫多瓦的電影下反而成為了「阻礙」與「箝制」,每個角色都巴不得警察離開。(基本上他拍的大部分的電影,警察都是其中一組反派)。這也象徵著「教條」與「世俗規範」是「慾望」的最大敵人。
只是「不惜殺人、破壞道德的慾望」難道就不應該被箝制嗎?阿莫多瓦透過主角導演的變性人姊姊(卡門莫拉飾演)與主角結尾的故事告訴了我們。姐姐在尚未變性前,與爸爸意外擦出不倫火花,甚至導致家庭分裂,但她渡過開心人生,也始終不悔跟爸爸的不倫戀,最後她與主角導演相遇,展開了平凡的日常。結尾安東尼奧綁架了變性人姐姐,只為見得他的摯愛主角導演一面,最後終於與摯愛有了短暫的幸福,他絲毫不悔地終結了自己。這兩段打破道德界線的慾望故事,都因「愛」展露了十分動人的瞬間,儘管這兩人都付出龐大的代價,但他們卻也絲毫不悔。這樣因「慾望」而前行的人生,豈不是更美、更有活著的感覺?這也回扣了「慾望是人必須遵守的法則」,真誠地面對它,將會帶來強烈的生命力!
《慾望法則》劇照

戲劇與真實的模糊地帶,阿莫多瓦式的真誠對話

在《慾望法則》另一個有趣的設定,即是卡門莫拉飾演的變性人姐姐。上述有提到她的亂倫故事,回扣了整部片的核心,但她在戲中並不只是照顧好弟弟、視同性愛人女兒為己出的變性人姐姐,也是一位「演員」。在《慾望法則》中,主角導演為她量身打造一部舞台劇《人聲》(一部等待將要離去男子電話的女性獨角戲)。
雖然在《慾望法則》中《人聲》只出現短短兩幕,卻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本片中,它再次強調「創作」來自真誠。姐姐對於男子離去的憤怒,是對女兒親身媽媽(同性愛人)也同樣將要離去的厭惡,而她的難過,也在之後的情節揭曉—或許是對父親愛的宣洩。表演結束後,姊姊與主角導演討論下一個為她量身打造的劇本時,也因「創作」是否要取自她真實經驗而有所爭執。姐姐不想再把她人生的某種真實面放在創作上,但主角無法不這樣做,因為這是他創作的靈感。這段爭吵某種層面像是阿莫多瓦與卡門莫拉的實體爭吵,特別是後來我們知道卡門莫拉有長達一段時間不跟阿莫多瓦合作。然而戲亦真亦假,或許這段爭執只是憑空杜撰,又或者這就是兩人不合作的原因。只是這劇情安排在這,不只又表露出阿莫多瓦「真誠」的創作態度,無形中也回扣了「慾望」、「創作」與「真誠」三者緊密相連的命題。
《慾望法則》劇照

新舊《人聲》的相同與不同

30年後,阿莫多瓦終於拍了《人聲》短片版,完成了《慾望法則》主角導演的戲中任務。而這兩個《人聲》最大的相同點,則是阿莫多瓦找來了性別中性的人飾演—變性人、蒂坦史雲頓。像是說明了在他的詮釋下,這個故事的這個角色是不分性別的,見不到愛爆躁的情緒、放火想燒掉一切的行為、走自己的路的態度皆是相同。這種人的共通性,卻又因為不同背景、事物、環境而產生的變化性,即是「愛」。「愛」變化多端,卻極其相似,就跟「人聲」一樣,有千百種語言,卻是發出相同聲音。看完《慾望法則》,又讓我對《人聲》這部短片有更多體悟。
《慾望法則》劇照

離經叛道的情節,卻以真誠、溫柔的方式講述

現在來看《慾望法則》,總覺得是剛好對的時間對的機緣(因為看了不少阿莫多瓦的片)。它在慾望描寫的方式可以跟《壞教慾》《痛苦與榮耀》參照,片中透過導演與卡門莫拉這個角色某一段的爭執,可以看出在與她合作某些戲中,例如《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我造了什麼孽》《玩美女人》,某種寫實與戲劇的模糊地帶。結尾的反叛與包容,也讓人想起《悄悄告訴她》《綑著你,困著我》。而電影中的舞台劇又能跟短片《人聲》對應。
總覺得阿莫多瓦總是很「真誠」地透過創作表現他自己,一樣的命題就算看了30多年,他總能把當下的體悟幻化成貴圈真亂、離經叛道的戲碼,並透過電影表現地淋漓盡致。他對影視美學的琢磨(美術、造型、攝影、燈光等),固然讓人十分享受,但看來看去,他拍的片總是不會讓人無聊。順暢快速的劇情節奏、獨特的幽默感加上他的「真誠」,使他的電影獨樹一格,讓人看不膩,也不管怎麼拍,始終都很對我的胃口,好愛好愛,完全是真愛!
《慾望法則》劇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敏木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福斯探照燈的精良製作+多多龍的暗黑童話般的美學,讓《夜路》像是ㄧ道優美浪漫的美式燭光晚餐,儘管吃的是漢堡薯條,但魅惑滿分的氣氛,依舊讓人沉醉。

80 年代是阿莫多瓦剛開始作為編劇與導演的創作階段,這個時期的他有著生猛有力的創作能量,短短 10 年創作了七部電影。儘管《我造了什麼孽》並非阿莫多瓦早期的成名作,但從這個時期就可以看出他峰迴路轉、離經叛道、不甩政治正確、幽默有趣、「話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風格,以及他對於這個世界的觀察。
《法蘭西特派週報》描述期刊創辦人已死,而最終刊的內容+訃聞,進而描繪「創作」的意義與價值,並回應這個世代對於創作的疑問:「創作需要風格嗎?創作可以不管創作者的品性與背景嗎?創作必須感性與理性兼具嗎?任何人都需要創作嗎?創作會有結束的一天嗎?」。電影本身帶點黑色幽默,卻不是強烈的諷刺,而是可愛的嘲弄。
在現實世界的我們,常常羨慕電影世界的魔法與奇幻,甚至希望自己成為男女主角,進到電影世界體驗那充滿想像力的劇情與世界。然而獲得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的日本電影《偶然與想像》僅是拍攝日常的相遇與對話,就能夠使觀眾掉進魔法比不上的虛幻故事。導演濱口龍介究竟是如何揉合「想像」與「現實」,打造出「偶然」事件下人們
Netfilx 電影《犬山記》,講述拓荒時代發生的家庭悲劇。透過有著父權思想的牧牛人- Phil 與弟媳 Rose 及弟媳兒子 Peter 的爭端。描述男人表面追逐陽剛之氣,內心卻纖細糾葛的情緒表現,隱諱地表現拓荒時代人們壓抑的內心。如同本片主角看向的犬山,唯有陽光照射,才能看見那吠叫的小狗陰影。
《搬家》是日本導演相米慎二1993年拍攝的青春電影,也是相米慎二最好入口。電影邀請以《跳躍吧!時空少女》《夏日大作戰》的奧寺佐渡子編寫劇本,為電影注入流暢的轉折,因此《搬家》不論在劇情結構與台詞編寫上都堪稱完美,細膩地描繪國小少女面對父母離異的悲傷與憤怒。
福斯探照燈的精良製作+多多龍的暗黑童話般的美學,讓《夜路》像是ㄧ道優美浪漫的美式燭光晚餐,儘管吃的是漢堡薯條,但魅惑滿分的氣氛,依舊讓人沉醉。

80 年代是阿莫多瓦剛開始作為編劇與導演的創作階段,這個時期的他有著生猛有力的創作能量,短短 10 年創作了七部電影。儘管《我造了什麼孽》並非阿莫多瓦早期的成名作,但從這個時期就可以看出他峰迴路轉、離經叛道、不甩政治正確、幽默有趣、「話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風格,以及他對於這個世界的觀察。
《法蘭西特派週報》描述期刊創辦人已死,而最終刊的內容+訃聞,進而描繪「創作」的意義與價值,並回應這個世代對於創作的疑問:「創作需要風格嗎?創作可以不管創作者的品性與背景嗎?創作必須感性與理性兼具嗎?任何人都需要創作嗎?創作會有結束的一天嗎?」。電影本身帶點黑色幽默,卻不是強烈的諷刺,而是可愛的嘲弄。
在現實世界的我們,常常羨慕電影世界的魔法與奇幻,甚至希望自己成為男女主角,進到電影世界體驗那充滿想像力的劇情與世界。然而獲得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的日本電影《偶然與想像》僅是拍攝日常的相遇與對話,就能夠使觀眾掉進魔法比不上的虛幻故事。導演濱口龍介究竟是如何揉合「想像」與「現實」,打造出「偶然」事件下人們
Netfilx 電影《犬山記》,講述拓荒時代發生的家庭悲劇。透過有著父權思想的牧牛人- Phil 與弟媳 Rose 及弟媳兒子 Peter 的爭端。描述男人表面追逐陽剛之氣,內心卻纖細糾葛的情緒表現,隱諱地表現拓荒時代人們壓抑的內心。如同本片主角看向的犬山,唯有陽光照射,才能看見那吠叫的小狗陰影。
《搬家》是日本導演相米慎二1993年拍攝的青春電影,也是相米慎二最好入口。電影邀請以《跳躍吧!時空少女》《夏日大作戰》的奧寺佐渡子編寫劇本,為電影注入流暢的轉折,因此《搬家》不論在劇情結構與台詞編寫上都堪稱完美,細膩地描繪國小少女面對父母離異的悲傷與憤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阿鏡   作品 一:字貓(R18)   類型:輕鬱、愛情   昨日和格友聊到車文,由於自己曾寫過,也很愛,所以也觀摩了不少這類大手們的創作。   有趣的是,男頻、女頻,寫法不太一樣,我個人較偏「情慾」的描寫,當然,和人設也有關。   我不敢說自己多會寫,情、慾有合一..
Thumbnail
電視機裡來回切換著「塔可夫斯基電影」與「色情影片」,看似荒唐的兩種結合卻是《遠方》男主角馬穆的人生寫照,前者是他來到伊斯坦堡前懷抱的夢想,要像電影大師一樣拍攝,但離婚後獨居的他已失去這份熱情,呼應了「攝影和女人」這道二選一的習題,他選擇了後者,因而召妓來到家中,還趁著表弟尤恕回到房間,把藏好的色情錄
Thumbnail
喜劇調性不時噴灑之下,偷情被美化,男女主角身體力行頌揚性愛自主。可是這也不是一部很典型浪漫的愛情電影,譬如雙方天雷勾動地火之時,女主角會先摔到扭傷腳;又譬如在男生驚喜下跪的片刻,女主角手上還戴著很難拔的洗碗手套。莫妮雅修克黎自編自導的劇本很幽默......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佛洛伊德對性與婚姻的觀點,以及在當時社會的反響。透過著名作曲家馬勒的婚姻問題和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的案例,呈現了性與愛的糾葛。 文章透過歷史故事呈現對於佛洛伊德的思想和分析觀點,並引用他的名言,為讀者串聯出婚姻關係中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曾經有篇小小的短文,簡單介紹了大島渚拍攝的電影感官世界裡,相當迷人的的色彩視覺與配樂美學,電影感官世界當中光是色彩與配樂便足以滿足觀眾的感官。今天想要來聊聊另一部也光是色彩與配樂便足以滿足觀眾的感官的好電影,這部法國、比利時合作,由阿根廷裔的編劇導演加斯帕.諾埃監督拍攝,2015年於坎城影展首映的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用與惡魔交合、嘔奶、吐血、地鐵流產等衝擊視覺畫面,包裝以成的婚姻故事。⠀沒什麼比看這一個大美人發瘋更令人著迷了,記得是在高中時看到法國國寶阿佳妮的神顏才(誤)點開過來看,原本以為是一部用犯罪和愛情的劇。
  《全裸監督》改編自小說《全裸監督 村西透傳》,描述日本情色產業先驅AV 導演村西透崛起的過程,是一齣由性愛包裝的商業鬥爭戲。先撇開日本AV的發展史及主角村西透(山田孝之 飾)是否達到用情色改變世界的理想。我想談的是,如果愛情摩天輪也算是情色產業的話,那麼情色如何與建築結合?如何在人們喜新
Thumbnail
以為是一部不道德的影片,結果是性教育的教科書。艾瑪湯姆森是”傲慢與偏見““哈力波特”的大牌,在劇中飾演中老年寡婦好奇嚐鮮的故事,由於是退休老師的背景,對於男妓提出多項觀眾心中的疑問,男主角一一大方的答覆,為賺取大學生活費而下海,父母為此斷絕關係,自身整潔服務專業,並不為恥。老師了解後回歸現實。
Thumbnail
身為一介俗人,從未看過任何尤格·藍西莫導演的作品,不過我很開心能以《可憐的東西》認識他,這部電影給了我很重的療癒感,像是被理解、被釋放那樣,非常溫暖且過癮。 在看電影之前聽了不少影評談論本片著重探討女性主義,實際看完後當然也對此部分深有所感,但其實讓我更有共鳴的則是脫離「社會禮儀」後,每個人內心的
Thumbnail
導演伍迪艾倫利用愛情的陳腔濫調,同時透露作者尖酸刻薄、帶點犬儒般(Cynicism)對於電影中描述角色的愛情觀,對應著導演的世界觀。但《情遇巴塞隆納》倒是成功地從歐洲和美國之間文化差異與民族想像的觀點切入,過渡到愛情與權力的身體及政治性,與最後透露(導演)自身的見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阿鏡   作品 一:字貓(R18)   類型:輕鬱、愛情   昨日和格友聊到車文,由於自己曾寫過,也很愛,所以也觀摩了不少這類大手們的創作。   有趣的是,男頻、女頻,寫法不太一樣,我個人較偏「情慾」的描寫,當然,和人設也有關。   我不敢說自己多會寫,情、慾有合一..
Thumbnail
電視機裡來回切換著「塔可夫斯基電影」與「色情影片」,看似荒唐的兩種結合卻是《遠方》男主角馬穆的人生寫照,前者是他來到伊斯坦堡前懷抱的夢想,要像電影大師一樣拍攝,但離婚後獨居的他已失去這份熱情,呼應了「攝影和女人」這道二選一的習題,他選擇了後者,因而召妓來到家中,還趁著表弟尤恕回到房間,把藏好的色情錄
Thumbnail
喜劇調性不時噴灑之下,偷情被美化,男女主角身體力行頌揚性愛自主。可是這也不是一部很典型浪漫的愛情電影,譬如雙方天雷勾動地火之時,女主角會先摔到扭傷腳;又譬如在男生驚喜下跪的片刻,女主角手上還戴著很難拔的洗碗手套。莫妮雅修克黎自編自導的劇本很幽默......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佛洛伊德對性與婚姻的觀點,以及在當時社會的反響。透過著名作曲家馬勒的婚姻問題和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的案例,呈現了性與愛的糾葛。 文章透過歷史故事呈現對於佛洛伊德的思想和分析觀點,並引用他的名言,為讀者串聯出婚姻關係中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曾經有篇小小的短文,簡單介紹了大島渚拍攝的電影感官世界裡,相當迷人的的色彩視覺與配樂美學,電影感官世界當中光是色彩與配樂便足以滿足觀眾的感官。今天想要來聊聊另一部也光是色彩與配樂便足以滿足觀眾的感官的好電影,這部法國、比利時合作,由阿根廷裔的編劇導演加斯帕.諾埃監督拍攝,2015年於坎城影展首映的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用與惡魔交合、嘔奶、吐血、地鐵流產等衝擊視覺畫面,包裝以成的婚姻故事。⠀沒什麼比看這一個大美人發瘋更令人著迷了,記得是在高中時看到法國國寶阿佳妮的神顏才(誤)點開過來看,原本以為是一部用犯罪和愛情的劇。
  《全裸監督》改編自小說《全裸監督 村西透傳》,描述日本情色產業先驅AV 導演村西透崛起的過程,是一齣由性愛包裝的商業鬥爭戲。先撇開日本AV的發展史及主角村西透(山田孝之 飾)是否達到用情色改變世界的理想。我想談的是,如果愛情摩天輪也算是情色產業的話,那麼情色如何與建築結合?如何在人們喜新
Thumbnail
以為是一部不道德的影片,結果是性教育的教科書。艾瑪湯姆森是”傲慢與偏見““哈力波特”的大牌,在劇中飾演中老年寡婦好奇嚐鮮的故事,由於是退休老師的背景,對於男妓提出多項觀眾心中的疑問,男主角一一大方的答覆,為賺取大學生活費而下海,父母為此斷絕關係,自身整潔服務專業,並不為恥。老師了解後回歸現實。
Thumbnail
身為一介俗人,從未看過任何尤格·藍西莫導演的作品,不過我很開心能以《可憐的東西》認識他,這部電影給了我很重的療癒感,像是被理解、被釋放那樣,非常溫暖且過癮。 在看電影之前聽了不少影評談論本片著重探討女性主義,實際看完後當然也對此部分深有所感,但其實讓我更有共鳴的則是脫離「社會禮儀」後,每個人內心的
Thumbnail
導演伍迪艾倫利用愛情的陳腔濫調,同時透露作者尖酸刻薄、帶點犬儒般(Cynicism)對於電影中描述角色的愛情觀,對應著導演的世界觀。但《情遇巴塞隆納》倒是成功地從歐洲和美國之間文化差異與民族想像的觀點切入,過渡到愛情與權力的身體及政治性,與最後透露(導演)自身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