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報放大時發現,原本的粉紅色背景有一種凝膠狀質感,難道是暗指著大眾射出的精液交織而成?(補充一下,看了縮圖,原來那個三角LOGO是暗指著女性的私處)
就像買票的時候跟票口的阿姨說要買什麼A片,但有些害羞怕被誤會又補了一句是「倒楣A片」啦,這樣地顯露展現粗俗的不純粹, 而且是把原本的A片加了一個反意來合理化這是一部電影,不是A片(是阿沒錯,真實就真的只是如同表面那樣子而已),不是在自打嘴巴?如同想像著一部台灣「藝術電影」展示著昔日
韓粉的庶民驕傲一般,身為同是創作者的心理OS:真的要這樣嗎 ?算是還熟悉本片導演哈督裘德(Radu Jude)的創作歷程,抱著像是看著他修成正果(得了金熊獎),看完卻有一些些失望。那或許是自己認為的藝術性是那樣不是這樣,因為沒有很喜歡第三段那樣太過刻意的喜劇形式,甚至是結尾那樣有點B級片感。一直會想起很久以前第一次看《新空房禁地》抱怨:「啥?一直噴血,這也是經典?」然後朋友就接著說,這才是cult film的真髓啊。ㄧ直覺得自己太ㄍㄧㄥ,所以覺得藝術性強一點的片子,一定要像《追拿吉普賽》(Aferim!)那種在fine art 概念性框架的工整中展現群眾的粗俗才是一種高妙手段,而非僅僅在喜劇形式的政治不正確的安全界限中火力全開,盡情嘲諷。
幾乎可以確定裘德(Radu Jude)驕傲地展現羅馬尼亞民眾的野蠻已經是他美學化的契機(註1),特別喜歡本片第一段(偽)紀錄片形式的影像的顆粒雜訊與隨性和游移感,路人演員的事件雖然是刻意安排的,卻也蠻自然的融合在寫實的背景跟真的路人中,如此看來是隨機偶發的狀態。
電影的第一段,特別喜歡本片第一段(偽)紀錄片形式的影像的顆粒雜訊與隨性和游移感。
第二段當代錄像的呈現方式,羅馬尼亞民族主義關鍵字用類似抖音或是IG限動的一視同仁的民主感瀏覽,無非會想到Zizek(齊澤克)可能會說,民族主義是最淫蕩的色情片,這類描述在群眾暴力與私密影片之間的政治性連結。但如果只是在符號、意義和意識形態中打轉,覺得是有點old school的東西了。
電影的第二段,從畫質可以辨識出檔案紀錄片、網路影片與導演團隊自己拍的影片等交錯出現。
第三段喜劇劇場感是熟悉的裘德(Radu Jude)作品喜歡在電影中安插對話,甚至是喇賽的辯證方式,政治立場如《羅馬尼亞野蠻史》思想進步的自由派女導演與保守的民族主義的群眾之間的對峙,而真相往往不是越辨越明,只是越描越黑。垃圾話連發,最後崩毀,這些都符合裘德(Radu Jude)作品的姿態,只是在《追拿吉普賽》與《羅馬尼亞野蠻史》我在意的是他再現的歷史框架,而本片是導演對於,一位老師上傳自拍影片而遭到解職的新聞事件產生好奇。再現的是事件本身,與其中現代網路資訊生活的表現;乃至於第三段回到導演最喜歡的,知識分子與一般民眾對於在各項社會議題中顯露出的「羅馬尼亞性格」,如總是三不五時提到迫害吉普賽人,與猶太人屠殺等等跟當代社會議題的關聯性。但依照劇情,最終必須給出:老師是否要被迫離職的答案。所以電影中好像也只能提供三段結局,如此有點理所當然的處理方式。
電影的第三段,也許是疫情戴口罩帶給導演口交隱喻的靈感。
「我們不在乎,我們就是我們。」套用在韓粉身上也可以成立的羅馬尼牙民眾,群眾力量的敢曝(Camp)(註2),有趣的是在於像是《羅馬尼亞野蠻史》為了準備再現歷史劇場的那些素人臨演,《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依舊遍佈著臨演感,包含第二段採用部分網路(迷因)影片的真正臨演,意味著從如何再現真實的民眾,到真正碰觸真實的羅馬尼亞之間,導演在只有一個螢幕的電影場域選擇了三種不同形式來依序呈現,如同電影介紹中導演透露他覺得藝術性有時候在於是畫作過程中的素描,而不是最後畫作本身。不過我只是在想如果電影變成美術館那種多頻道錄像展示的方式,會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