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8|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魏晉風雲-張華:牧羊少年之旅,啟程】

英雄不怕出身低,仗義每多屠狗輩。

三國時代,英雄輩出,來自社會底層的有多少?
有賣草鞋的劉備,有放牛割草班的鄧艾。
也有種瓜的單身狗步隲。
在那樣的年代,成年單身可是不孝又不道德的行為。

至於十三歲自耕農的諸葛亮……這其實沒那麼底層。
要再多找幾個,我一時也想不出來了。

魏明帝曹叡末年,北方邊疆漁陽郡太守張平,生了一個兒子。
那正是北方戰亂不休的年代,張平不久便過世,只留下了兒子張華。

張華從小沒有父親,家裡又貧窮。
劉備的媽媽還可以帶著他織席販履維生,張華只能自己牧羊,順便養媽媽。
有感受到劉備他媽的偉大又高了一分嗎?

張華的本籍,是范陽。
范陽是國,一開始是漢獻帝封給曹操之子曹據的侯國。
後來曹丕稱帝,自然就改為親王國。

詳細位置無法確定,但其治下有記錄包含了劉備的故里:涿縣。

從這裡可以看出,范陽是一個從涿郡裡分出來的封國。

不知道是怎樣的機緣巧合,張華被盧植的孫子,盧欽給看上了。
盧欽的父親盧毓,本是曹魏名臣,但在正始年間頗受打壓。

當時盧欽尚無官職記錄,可能就住在老家。
應該都知道,盧植跟劉備是同鄉吧?

不過盧欽的器重,還不足以翻轉張華的人生。
但另一個涿縣老鄉,可就不一般了。

這位爺是曹丕跟曹叡的機要秘書長,中書監劉放。

劉放也對於少年張華十分欣賞,把女兒嫁給了他,並供他讀書。
身為三朝元老,在正始年間,劉放的命運自然跟司馬懿差相彷彿。
只有被曹爽鬥倒架空的份。

正始七年,劉放被逼退位,只准許過年才得以列侯身分入朝拜見皇帝。此後,即使司馬懿政變成功,劉放也未能重回朝堂,於嘉平二年過世。

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劉放就是在這四年間,認識了張華這個少年。
正始七年,張華十五歲。張華的奇才,也就從此綻放。

「華學業優博,辭藻溫麗,朗贍多通,圖緯方伎之書莫不詳覽。少自修謹,造次必以禮度。勇於赴義,篤于周急。器識弘曠,時人罕能測之。」

張華什麼都學,什麼都會,文章寫得好,雜學樣樣精通。
品行禮節,都是上佳之才,更是急公好義,這已經吹得比真命天子還要強大了。

但泰山大人終究沒有回到權力中心,任憑張華如何優秀,也只是個鄉下秀才。
不過書讀得夠多,辦法自然有。

如果張華只是讀儒經,但知察舉一途,那就沒戲唱。
可博覽群書的他,自然知道,東漢最厲害的方式,就是寫一篇好文章,讓人帶往太學,在京師流傳。
那才是最佳的自薦之術。

張華寫下了《鷦鷯賦》,用超級華麗的字句論述飛禽,更藉此表示自己如蒼鷹鷙伏,無法一展長才。
這文章,叫當時的疏狂名士阮籍給看到了。

人稱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曾經是曹爽門下,跟司馬師政權,那是合不來的。
偏偏,剛好,司馬昭對阮籍很有好感,甚至想讓司馬炎娶他女兒。

這樣一來,別說政治打壓,在魏帝曹髦年間,阮籍只有聲名更旺。

阮籍好評一出,張華的名氣也傳開了。
范陽涿地官員察舉不出張華,這官也不用當了。

張華終於得到舉薦,初為太常博士。
這時候,盧欽也在司馬昭面前說得上話了……盧欽建議,讓張華擔當河南尹丞。
台北市副市長的概念吧。

這個舉例不是為了要理解張華可以擁有的權力,事實上他也沒上任。
重點是,副市長是一個不需經過正常選舉考試管道,就可以任命的高級職務。

這些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呢?並不是無跡可尋。
《三國志》記載,盧欽在魏元帝咸熙年間,才首次擔任尚書。所以最可能發生在這時候。

「轉河南尹丞,未拜,除佐著作郎。頃之,遷長史,兼中書郎。朝議表奏,多見施用,遂即真。晉受禪,拜黃門侍郎,封關內侯。」

這一串履歷,首先最重要的是「長史」。
長史,是幕府官員,非朝廷官職。而且是主官手下第一人。
比方諸葛亮的丞相長史,基本上都是他在打仗時幫他代理國政的。

咸熙元年,司馬昭一口氣升上晉王,他已經沒有幕府了。
原本的相國府官員,這時都已轉成晉王國朝廷官員。
誰需要徵長史?

先看最後面:司馬炎稱帝後,張華即封關內侯。
是的,咸熙元年九月,司馬昭決定世子人選,將司馬炎自中撫軍升至撫軍大將軍,開府。

這個時間點上,司馬炎需要幕府官員。
而張華也只有成為司馬炎的下屬,才能在短短一年多後,得拜黃門侍郎,封關內侯。

這輛東方特快車,張華搭上去了。

張華憑的不是運氣,而是真才實料的本事。
晉朝初建,很多制度架構需要改革。
問題是,要改掉的,是魏朝制度。

要參考的,自然是更早的歷史……先秦很多細節已經不適合時代,參考兩漢制度更為重要。
此時離東漢滅亡也有四十多年,更別提建安年間曹操就在改革,前面的桓靈之世又糟糕透頂。

要參考的時代,距今將近百年,那可不是飽讀詩書就能知道的。
偏偏張華什麼都知道。

西漢在哪裡蓋什麼宮,有幾道門,這些沒人要念的古代建築學,張華一清二楚。
不只說得出來,張華還能隨手作畫,一幅漢代宮室草圖,他是信手拈來。

誰敢不服?

但跟開國九公相比,張華也不過是個好用的「工具人」罷了?
不,張華是親信。

就像曹操留給曹丕華歆、王朗、董昭、曹仁、夏侯惇等等這些名臣大將。
晉朝的開國九公,是司馬昭的親信,是司馬昭挑選出來的名士。

不是司馬炎。

而張華的履歷告訴我們,他,才是晉武帝手下的司馬懿。
想要窺知好好先生司馬炎真正的立場,張華的動向,才是關鍵。

在泰始年間,越發高漲的武統派與維持現狀派中,張華,其實是主戰一方。

司馬炎首先派任張華為中書令(中書省副首長),而當時的中書監(首長)則是荀勗。
跟賈充要好,屬於維持現狀派的荀勗。

泰始十年,荀勗接替荀顗(卒)的制禮作樂任務。
但有趣的是,如果關於音樂制定上,荀勗跟張華的意見不同,提出的版本不同,司馬炎都會採用張華的。

張華自己本身好學博識,也非常重視拔擢優秀人才。
而他所提拔的對象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蜀臣陳壽了。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

陳壽曾經是蜀漢衛將軍,諸葛瞻的主簿。
但諸葛瞻不喜歡他,後來陳壽就轉進宮廷,在東觀任職了好一陣子。

東觀就是東漢所設的國家圖書館,不過真正的典藏當然都在曹魏那邊。
季漢又不設注記,東觀的作用,更多就是存放這幾十年來的政務軍事文書記錄。

這樣的經歷,對於陳壽日後作史,自然是相當有幫助的。

不過,陳壽脾氣又硬,季漢末年宦官黃皓當道,他也不肯巴結,就一路遭貶。
剛好,陳壽的父親過世,他回家服喪的期間,自己也生了病,讓婢女服侍自己吃藥,卻被人撞見。
大家都認為陳壽行為不檢。

陳壽在季漢不受待見,曹魏打了過來,平定了蜀地,也沒有人要用他。
沒事幹,在家就寫書,也算是東漢史學界的一條定律了。

張華注意到了這個人,把他舉為孝廉,來晉朝國家圖書館工作。
就這樣,陳壽開啟了他的史書之路,但也捲入了張華所在的政治權力漩渦當中。

與荀勗之間的摩擦,只是開端。
咸寧年間,張華終於站出來支持羊祜的滅吳戰略。

這不是張華的表態。
而是司馬炎的表態。

在父親的鋪陳下,成為開晉君主的司馬炎。
如今,要在羊祜的引領之下,成就霸業。

前面說了,張華就像司馬懿。
他的人生,一樣可以分成三段。

開晉,滅吳,八王之亂。

這個貫穿晉初精華的人物,序曲就到這邊了。

開國二十年內,是一個王朝最重大的考驗時刻。
頭過身就過。
頭斷國就亡。

至於西晉,恐怕是因為卡了這麼一下,後來就變腦殘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接續《新漢演義》,從三國曹魏到東晉滅亡的時代。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