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威-亡秦必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秦二世三年。
項羽在鉅鹿擊破章邯,威震天下,緊接著以司馬卬為先鋒,往咸陽進發。
同時,劉邦在潁川與張良會合,欲奪關中王。
司馬卬來得極快,但張良也不是泛泛之輩,一聲令下,劉邦率軍北上,搶佔黃河南岸渡口!
項羽從來不知道,從一開始,張良跟劉邦就在算計他。
司馬卬更是作夢也沒想到,在阻止他渡河的,竟是另一支楚軍。
然而,秦的平亂大軍主力,雖然被項羽收服,但收到消息的趙高,一古腦將王城守軍從函谷關灑了出去。
雒陽守軍探知劉邦動向,主動出擊。劉邦得到消息,帶兵回頭迎擊,正面衝突之下,被秦軍撞了一個蛋散。
姓劉的,最擅長就是逃命。
劉邦逃回韓國領地,再次跟張良會合,收攏殘軍。
「我說……你這什麼狗屁計策,差點就害死老子。」劉邦一個氣呼呼。
張良道:「不早跟你說過,只要拖到秦軍抵達就可以撤退了嗎?」
劉邦怒:「你又沒說秦軍會從哪裡來。」
張良:「課本沒寫?」
「沒寫。」劉邦一整個理直氣壯,「我只知道,關中王我勢在必得。趁著秦軍阻擋他們,我們該西進了吧?」
張良搖了搖頭:「你以為只有這支部隊?秦軍早已布置妥當……我們,要往南走。」
「啊?你地理不好是不是?」
張良一瞪眼:「你才地理不好。誰規定只能從洛陽入函谷關?你知道不知道,當年楚懷王是在哪裡被抓去秦國的?」
「哪裡?」
一旁的蕭何忍不住了,攤開地圖一拍:「武關!」
「喔。」劉邦湊上去看:「所以咧?」
曹參拍了拍劉邦的肩膀:「所以,現在秦軍主力正在對付要渡黃河的項羽。」
周勃也走了上來:「走函谷關,秦軍會回頭支援。走武關,我們只要打一次就行了。」
劉邦大驚:「哇靠,你們倆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聰明了?」
「廢話,我們已經討論三次了。」眾人異口同聲。
劉邦搔搔頭:「怎麼會……沒道理啊,莫非是替身攻擊!?」
蕭何忍不住,掄起拳頭就要揍人,張良連忙攔住。
「我們確實是應該要節省兵力消耗,我們不只需要替身,更重要的是……說客!」
張良的眼光,轉向了一旁始終不發一語的老者:酈食其。
計議已定,張良安排下去,以曹參領樊噲,周勃配灌嬰,出兵襲擊南陽守的部隊。
「記住,不可趕盡殺絕。」
臨行前,張良只囑咐了這條。
重整軍力後的劉邦軍,輕鬆打敗南陽守的軍隊。南陽守本人逃回宛城,閉城不出。
劉邦心想,反正目標是武關,大軍便繞過宛城行進。
位在後軍的張良一看不妙,趕忙衝到前頭去,先抽劉邦一鞭子再說:「你現在這樣過去,不怕被人家背刺嗎?」
「是你說要節省兵力的耶!」劉邦分辯。
張良罵道:「教一步作一動是吧你各位?反正先給我回去圍城就對了!」
劉邦依計行事,圍了三天就有人出來投降。
張良則推薦了劉邦,張耳降趙之計。
降將封侯,破一城,降十城。
既無後顧之憂,便可前進武關。
劉邦這次學乖了:「有請先生賜教。」
張良道:「你不是說要用替身攻擊嗎?」
「啊?原來你也是穿越的?」
張良翻了個白眼:「虛張聲勢之計。」
「得令!」
劉邦一點都沒反應過來,回答的是曹參周勃。
兩人各領一支部隊往前,曹參負責趕造鍋具生火造飯。
張良說,不用多,先煮個五萬人份就好。
周勃則是負責到山上插旗子。
張良說,不能少,武關守軍看得到的地方,全都要插上旗子。
等大軍抵達,張良恭恭敬敬的請出了酈食其。
「勞煩先生了。」
酈食其嗯了一聲,獨自往武關走去。
隔日一早,酈食其帶回了守將投降的消息。
「守將說,願與我等聯手滅秦。」
「好,那我們走吧。」
「慢。」張良又有話說。「酈先生只是去給守將送禮,士兵們不會真心與我們配合,這支部隊,不能收……全部打死。」
同一時間,渡過黃河的項羽,也決定了要殺掉二十萬秦軍降卒。然而,史記給了項羽坑殺降卒之名,卻寫劉邦大破秦軍。
終於,劉邦軍來到了咸陽。
剛上任的秦三世子嬰,出來投降。
「哇靠,所以現在秦國的宮殿,財寶,跟美女都是我的囉?」
進入秦國宮舍的劉邦雙眼放光,正打算衝進去好好享受一番,卻被一隻大手牢牢抓緊。
「不,是,你,的。」
抓住劉邦的人,乃是樊噲。
張良緩緩走了進來:「跟你說多少次,我們是王者之師……唉,忠言逆耳,還是勞煩樊將軍,把他打暈了扛走吧。」
於是,佔領咸陽的劉邦軍,突然又退出宮殿,只是派兵封守秦國府庫,隨即撤往霸上。
隔天一早,劉邦找來咸陽跟附近的長老仕紳豪傑,進行了一個約法三章的動作。
秦人很開心,想說至少勞個軍也好,劉邦也是一臉大義凜然的婉拒了。
「這樣行了吧?」
回到營帳裡的劉邦,馬上就換上一張結屎臉。
「可以了……麻煩的事情還在後面呢。」
張良的臉色逐漸凝重起來。
「項羽,來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1會員
915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秦二世二年中,項梁立熊心為楚懷王,並頒布接下來的抗秦戰略。便召集各屬將回歸。 攻破襄城,但是一無所獲的項羽回來了。 打下豐城當大老爺的劉邦,也帶著張良回來了。 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人物,都匯集在薛城……
你知道嗎?張良不姓張。 司馬遷雖然沒有寫這句話,但他在《史記-留侯世家》中的行文非常明白。 此人,本姓不可考,以「良」稱之。一直到楚漢相爭正式開打,阿良從韓王那裡回到劉邦身邊,才有了張良這個名字。 韓王成從來沒有真正上任,所以阿良也不會是在新韓國得到封地姓張。 秦代的張縣,屬薛郡。是為故魯國。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起義。 叛亂的煙火滿地開花,這時候最流行的,乃是縣市鄉鎮把秦派任的行政首長殺了,然後呼應陳勝王。 陳勝王既沒有領導革命,負責打仗的也不是他,從一開始就是吳老三在拋頭顱灑熱血。 陳先生為大家帶來的,只有革命的精神!
戰國末年山東省(隔壁),有個混混名劉季。 劉邦,字季。出生於楚國沛縣。 史記跟漢書,都沒有寫劉邦的名字。事實上,劉邦很可能沒有名字。
漢,起於鉅鹿之戰。 亡於鉅鹿之亂。 鉅鹿之亂就是黃巾起義啦。 黃巾起義雖然沒有直接的消滅漢朝,但絕對是打開三國時代的關鍵。同樣的,秦末的鉅鹿之戰,沒有消滅秦朝,也沒有讓漢高祖劉邦威震天下。卻也絕對是打開楚漢相爭的關鍵。
李白的俠客行,其實不需要金庸小說也很有名。 說的是戰國末年,俠客的事蹟。 當時最為人稱道的俠之大者,非信陵君魏無忌莫屬。 從「閒過信陵飲」,到「烜赫大梁城」的段落,呈現出了李白所描述的時空背景。 大梁,是戰國時期,魏國的首都。 魏在戰國初期,那可是一等一的威風。也因此成了豺狼秦國的目標。
秦二世二年中,項梁立熊心為楚懷王,並頒布接下來的抗秦戰略。便召集各屬將回歸。 攻破襄城,但是一無所獲的項羽回來了。 打下豐城當大老爺的劉邦,也帶著張良回來了。 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人物,都匯集在薛城……
你知道嗎?張良不姓張。 司馬遷雖然沒有寫這句話,但他在《史記-留侯世家》中的行文非常明白。 此人,本姓不可考,以「良」稱之。一直到楚漢相爭正式開打,阿良從韓王那裡回到劉邦身邊,才有了張良這個名字。 韓王成從來沒有真正上任,所以阿良也不會是在新韓國得到封地姓張。 秦代的張縣,屬薛郡。是為故魯國。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起義。 叛亂的煙火滿地開花,這時候最流行的,乃是縣市鄉鎮把秦派任的行政首長殺了,然後呼應陳勝王。 陳勝王既沒有領導革命,負責打仗的也不是他,從一開始就是吳老三在拋頭顱灑熱血。 陳先生為大家帶來的,只有革命的精神!
戰國末年山東省(隔壁),有個混混名劉季。 劉邦,字季。出生於楚國沛縣。 史記跟漢書,都沒有寫劉邦的名字。事實上,劉邦很可能沒有名字。
漢,起於鉅鹿之戰。 亡於鉅鹿之亂。 鉅鹿之亂就是黃巾起義啦。 黃巾起義雖然沒有直接的消滅漢朝,但絕對是打開三國時代的關鍵。同樣的,秦末的鉅鹿之戰,沒有消滅秦朝,也沒有讓漢高祖劉邦威震天下。卻也絕對是打開楚漢相爭的關鍵。
李白的俠客行,其實不需要金庸小說也很有名。 說的是戰國末年,俠客的事蹟。 當時最為人稱道的俠之大者,非信陵君魏無忌莫屬。 從「閒過信陵飲」,到「烜赫大梁城」的段落,呈現出了李白所描述的時空背景。 大梁,是戰國時期,魏國的首都。 魏在戰國初期,那可是一等一的威風。也因此成了豺狼秦國的目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項羽有知識、有文化、又是戰功彪炳的百戰百勝,劉邦顯然比較土俗,既不學識淵博、也沒什麼文化底蘊,更不用說每戰必敗、每次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究竟這樣的懸殊實力與背景,劉邦要如何扳倒項羽呢? 他認為若是要打贏項羽,絕對要好好發揮劉邦的強項,問題是劉邦沒有強項啊! 張良卻說:「有啊!劉邦的強項就是...」
Thumbnail
張良阿公,是幫助漢高祖劉邦得到天下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控制情緒,等待不知名的貴人出現;要提升自己的眼力、實力、各種不同的力,才能識得寶物;成功後,要保持謙虛,低調一點,才能長久。當遇到困難,及時閃避,能接受何樣的攻擊和評估實力,是鬥爭和成功的關鍵。
在小東倉河中伏後,趙軍才知道自己與誰打仗,王齕早已不是主帥,現在指揮秦軍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人屠」白起。沿石長城堅守的趙軍立刻斷了與本部的聯繫,此時趙括帶領主力逃至韓王山,等待馳援。 白起又派輕騎做出假象,迷惑屯於故關的趙軍,要將趙軍總指揮逼入死地。趙括來到韓王山,卻發現秦軍旗幟飄揚山頭,連綿的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十二月,公軍官渡。 曹操即將與袁紹發生一場影響漢末走向的戰爭...。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左 傳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齊桓公率諸侯之軍南下攻楚,楚國派使者晉見,說「我在南,你在北,兩不相干。為何派兵來?」,管仲說:「楚國不進貢,周天子祭祀時沒有苞茅,昭王南征又沒有回去,所以來討伐。」楚使者說:「沒有進貢是我們的錯,昭王的事我們不知」。聯軍又往前進逼,楚王派屈完出使,齊桓公把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項羽有知識、有文化、又是戰功彪炳的百戰百勝,劉邦顯然比較土俗,既不學識淵博、也沒什麼文化底蘊,更不用說每戰必敗、每次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究竟這樣的懸殊實力與背景,劉邦要如何扳倒項羽呢? 他認為若是要打贏項羽,絕對要好好發揮劉邦的強項,問題是劉邦沒有強項啊! 張良卻說:「有啊!劉邦的強項就是...」
Thumbnail
張良阿公,是幫助漢高祖劉邦得到天下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控制情緒,等待不知名的貴人出現;要提升自己的眼力、實力、各種不同的力,才能識得寶物;成功後,要保持謙虛,低調一點,才能長久。當遇到困難,及時閃避,能接受何樣的攻擊和評估實力,是鬥爭和成功的關鍵。
在小東倉河中伏後,趙軍才知道自己與誰打仗,王齕早已不是主帥,現在指揮秦軍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人屠」白起。沿石長城堅守的趙軍立刻斷了與本部的聯繫,此時趙括帶領主力逃至韓王山,等待馳援。 白起又派輕騎做出假象,迷惑屯於故關的趙軍,要將趙軍總指揮逼入死地。趙括來到韓王山,卻發現秦軍旗幟飄揚山頭,連綿的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十二月,公軍官渡。 曹操即將與袁紹發生一場影響漢末走向的戰爭...。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左 傳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齊桓公率諸侯之軍南下攻楚,楚國派使者晉見,說「我在南,你在北,兩不相干。為何派兵來?」,管仲說:「楚國不進貢,周天子祭祀時沒有苞茅,昭王南征又沒有回去,所以來討伐。」楚使者說:「沒有進貢是我們的錯,昭王的事我們不知」。聯軍又往前進逼,楚王派屈完出使,齊桓公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