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與地球村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始於足下
全球化與地球村
有許多朋友都分享說夢想是環遊世界。沒去哪裡與哪裡就終生遺憾!都說趁年輕出國多走走,多看看,可以擴展視野!有一陣子,我以自身的經驗,也是如是想,
不同的文化、人文風土刺激,的確是可以幫自己開許多的腦洞,接受更多不同!
前幾年,疫情開始後,接著不能出國趴趴走。有一位以前專帶歐洲團的年輕
領隊,沒了工作但還是腳癢。開始牽著老婆,一個月參加幾次國內的旅遊。
一次,他分享以前一直都嚮往歐美風光,從小住台灣四十多年,其實有許多地方沒去過。也不知山水這麼迷人,一點也不輸國外,但是…大部分的景點很可惜,卻沒有好好經營規劃,也沒系統的與商家配合。所以一經媒體批露,沒多久,說這景點就死了(就是大部分的人不會想來第二次;環境也開始髒亂;商家惡性競爭)。
全球化(global)一詞的語源是「globe」,意指「地球」,而腳掌踏足的「足下」正是地球。所以,真的「全球化」,絕非只是前往外頭的世界才成立。立足於腳下的土地,了解周遭的事物,再以此為基礎來放眼外面的世界。這也是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不是嗎?多少的哲學家、文學家、腳都沒離開過所居地但其思想與創作可都是全球化。
對所居住的地方,每日腳踏過之土,有多了解、欣賞,甚至可以介紹給全球?!
出國,是因為每日皆看不見美景,感受不到美?街巷口吃不到驚豔?非得搭飛機,五官才能打開?!
當以腳來認識自己的所居,是不是可以讓日子慢一點?感官可以「預熱」慢慢感受;病毒是否也會走得慢一點、範圍小一點?!
當飛機飛得愈高、愈遠,腦子就不清楚(就愈有時差),腳全球化了腦子都來不及整理,回家沒多久,美景美味忘得差不多!用腳慢行,讓靈魂跟得上,腳動腦清,走得不遠,但思想清楚得可以飛上九天!
疫情的隱藏彩蛋或許就是提問:「足下在何處」「知足否?」不了解足下說全球化,容易被他人次文化給同化,還不自知!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17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怡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 七十個七次的概念出自聖經中馬太福音 18:22:​ 21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 22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 ​ 電影不想著墨太多因為有沒第七十八次的機會,得自己看看。​ ​ ​ ​ ​ ​
    願我的信仰如五歲孩子般天真 純信 深信 一張紙繪的觀音,許多人家在廳堂供著。但是有幾人能把紙繪泥塑的佛菩薩,當成是有血有肉的母親?果真深信當真,如母憶子,如子憶母,那家中供的佛、口裡念的佛,必能給我力量面對寒冷孤獨的冬天,可以化解人世的一切憂悲苦惱。 片名:《五歲庵》(오세암/Oseam)​ ​
    宗教徒常被教導要慈悲對待他人,不管親疏都應當平等視之。說來容易,也有各種觀想練習,也知道眾生在無始輪迴循環中,都曾是自己的母親,但睜眼一看周遭,就會有分別,就自然無法平等!
    那天聽股市老手分享:「一般我們說失敗為成功之母,但在金錢投資遊戲,成功常是失敗之母」。乍聽像繞口令。細想再思!蛋生雞、雞生蛋?誰才是母親? 成功是失敗之母,成功所帶來的得意,給人的意識帷幕更是鋪天蓋地,驕傲的人 到底誰是母?相互為母吧!就看我們在谷底或是山上?
    鬼域​電影 ​ 作家多少都在作品角色中投射自己的經歷與情感,因此有真實體驗的經歷寫出來應是最感同身受的。寫靈異故事是否有靈異經驗?會期望自己與鬼有所接觸?​ 這些問題是電影中記者問即將要寫”鬼域”的作家。​ ​ ​ ​ ​ ​
    不管是記實的災難片或娛樂科幻片這幾年的技術也不輸給西方!用中國人的視角說好中國人的故事,是可以期待的未來!​ ​ ​ ​ 其中有一段話我特別印象深:「在災難面前,西方人的傳說是諾亞方舟,我們祖先的故事是精衛填海,愚公移山。」​ ​ ​ ​ ​ ​ ​ ​ ​ ​
    ​ 七十個七次的概念出自聖經中馬太福音 18:22:​ 21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 22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 ​ 電影不想著墨太多因為有沒第七十八次的機會,得自己看看。​ ​ ​ ​ ​ ​
    願我的信仰如五歲孩子般天真 純信 深信 一張紙繪的觀音,許多人家在廳堂供著。但是有幾人能把紙繪泥塑的佛菩薩,當成是有血有肉的母親?果真深信當真,如母憶子,如子憶母,那家中供的佛、口裡念的佛,必能給我力量面對寒冷孤獨的冬天,可以化解人世的一切憂悲苦惱。 片名:《五歲庵》(오세암/Oseam)​ ​
    宗教徒常被教導要慈悲對待他人,不管親疏都應當平等視之。說來容易,也有各種觀想練習,也知道眾生在無始輪迴循環中,都曾是自己的母親,但睜眼一看周遭,就會有分別,就自然無法平等!
    那天聽股市老手分享:「一般我們說失敗為成功之母,但在金錢投資遊戲,成功常是失敗之母」。乍聽像繞口令。細想再思!蛋生雞、雞生蛋?誰才是母親? 成功是失敗之母,成功所帶來的得意,給人的意識帷幕更是鋪天蓋地,驕傲的人 到底誰是母?相互為母吧!就看我們在谷底或是山上?
    鬼域​電影 ​ 作家多少都在作品角色中投射自己的經歷與情感,因此有真實體驗的經歷寫出來應是最感同身受的。寫靈異故事是否有靈異經驗?會期望自己與鬼有所接觸?​ 這些問題是電影中記者問即將要寫”鬼域”的作家。​ ​ ​ ​ ​ ​
    不管是記實的災難片或娛樂科幻片這幾年的技術也不輸給西方!用中國人的視角說好中國人的故事,是可以期待的未來!​ ​ ​ ​ 其中有一段話我特別印象深:「在災難面前,西方人的傳說是諾亞方舟,我們祖先的故事是精衛填海,愚公移山。」​ ​ ​ ​ ​ ​ ​ ​ ​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回顧了自己在歐洲和亞洲旅行的過程,深入探索了14個國家和近100座城市。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環遊世界夢想的變化,以及在旅行中積累的經歷如何影響了自我認識和對世界的看法。儘管旅行的心情依然激昂,但作者認為年輕時的環遊世界夢想過於天真,真正的幸福是能在雙腳可行的期間,慢慢欣賞未曾見過的風景。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又到了慶祝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日子,當大家都在許新希望時,我想的卻是新絕望。疫情爆發迄今已逾兩年,短期看絲毫沒有減緩的跡象,「如果」,如果疫情沒有結束之時,如果在短暫的人生中再也回不到可隨時出國、盡情呼吸的日子時,那麼此時,我們應該想的不是何時出國、到哪旅遊?而是如何在3萬6千平方公里的
    Thumbnail
      若說環境污染與全球化是沒有國界的,那麼我們如何思考從「我們的島」跳躍到「我們的地球」?如何從當下的全球化資本主義跨時空的思考未來的經濟模式?靠得便是─地理學。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在國、高中的課程裡,地理學時常與歷史放在一起思考。因為地理是由「空間」橫向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
    Thumbnail
    台灣有一群年輕人,距離退休還很久、離財富自由也還遠,卻勇於闖盪世界,趁青春繞著地球跑。 很多人問為何他們拋棄高薪與穩定工作,且不安於只到日韓、泰國度度假,而選擇在人生「黃金時期」迎向未知國度,展開報復性的環遊世界? 2022年9月,我和先生啟程環遊世界,一圓夢想,會有這樣的契機,主因是做...
    Thumbnail
    當年在台灣那麼近,都沒有去過,現在繞了地球大半圈後要踏上那片土地,人生的際遇真是奇妙。
    Thumbnail
    環遊世界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真正實踐者少之又少,有人擔心存款不足、職涯中斷,或者尚未準備好一顆勇敢闖蕩世界的心。 「但其實出發後,自然就知道如何面對一切問題。」這趟旅途中不僅是對自然美景感到震撼,也是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震撼。
    Thumbnail
    有時我生活上會被一些小小事給卡住,不知道怎麼做決策時我會做一個練習。 我會幻想成我自己飄到地球的上空,用我的靈魂看著正活在台灣的我會被一些小小事給卡住時,那些事就一點都不重要了,我的人生是要有大景來襯托的,需要去體驗更大格局的事的,否則靈魂怎麼會甘願呢?
    Thumbnail
    在台東過了將近一年一邊遠距工作、一邊衝浪的好日子後,我就打算要出國住一陣子。 一開始的動機很單純,就是好奇心:我想看看世界上不同角落的風景、過過和台灣不一樣的生活。如果幾個月後很喜歡,我想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以前在辦公室工作時,習慣用有限的時間旅行。一年年假多少天,就有多少天的玩法。一開始在國內
    Thumbnail
    回顧了自己在歐洲和亞洲旅行的過程,深入探索了14個國家和近100座城市。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環遊世界夢想的變化,以及在旅行中積累的經歷如何影響了自我認識和對世界的看法。儘管旅行的心情依然激昂,但作者認為年輕時的環遊世界夢想過於天真,真正的幸福是能在雙腳可行的期間,慢慢欣賞未曾見過的風景。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又到了慶祝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日子,當大家都在許新希望時,我想的卻是新絕望。疫情爆發迄今已逾兩年,短期看絲毫沒有減緩的跡象,「如果」,如果疫情沒有結束之時,如果在短暫的人生中再也回不到可隨時出國、盡情呼吸的日子時,那麼此時,我們應該想的不是何時出國、到哪旅遊?而是如何在3萬6千平方公里的
    Thumbnail
      若說環境污染與全球化是沒有國界的,那麼我們如何思考從「我們的島」跳躍到「我們的地球」?如何從當下的全球化資本主義跨時空的思考未來的經濟模式?靠得便是─地理學。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在國、高中的課程裡,地理學時常與歷史放在一起思考。因為地理是由「空間」橫向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
    Thumbnail
    台灣有一群年輕人,距離退休還很久、離財富自由也還遠,卻勇於闖盪世界,趁青春繞著地球跑。 很多人問為何他們拋棄高薪與穩定工作,且不安於只到日韓、泰國度度假,而選擇在人生「黃金時期」迎向未知國度,展開報復性的環遊世界? 2022年9月,我和先生啟程環遊世界,一圓夢想,會有這樣的契機,主因是做...
    Thumbnail
    當年在台灣那麼近,都沒有去過,現在繞了地球大半圈後要踏上那片土地,人生的際遇真是奇妙。
    Thumbnail
    環遊世界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真正實踐者少之又少,有人擔心存款不足、職涯中斷,或者尚未準備好一顆勇敢闖蕩世界的心。 「但其實出發後,自然就知道如何面對一切問題。」這趟旅途中不僅是對自然美景感到震撼,也是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震撼。
    Thumbnail
    有時我生活上會被一些小小事給卡住,不知道怎麼做決策時我會做一個練習。 我會幻想成我自己飄到地球的上空,用我的靈魂看著正活在台灣的我會被一些小小事給卡住時,那些事就一點都不重要了,我的人生是要有大景來襯托的,需要去體驗更大格局的事的,否則靈魂怎麼會甘願呢?
    Thumbnail
    在台東過了將近一年一邊遠距工作、一邊衝浪的好日子後,我就打算要出國住一陣子。 一開始的動機很單純,就是好奇心:我想看看世界上不同角落的風景、過過和台灣不一樣的生活。如果幾個月後很喜歡,我想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以前在辦公室工作時,習慣用有限的時間旅行。一年年假多少天,就有多少天的玩法。一開始在國內